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主流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主流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35: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主流读后感10篇

  《主流》是一本由[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4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主流》读后感(一):一本科普读物

  6.5分,文化产业科普性质入门读物。 主体内容是“美国文化产业现状”和“全球文化产业概述”,对了解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有一定帮助。但法国人的视角还是可以拓宽视野。下部对于世界各国文化产业介绍很丰富。 槽点颇多。主要在于作者行文过度冗杂,废话占比过大,对于文化产业的介绍多过分析和理解,再经过翻译,这种笔法既不有趣,而且无用,体验糟糕。作为田野调查报告,也显得缺乏深度。

  《主流》读后感(二):新的国家竞争

  作者是位法国社会学家,历时五年,走遍30个国家,采访电影,电视,音乐,传媒,出版等文化行业领袖,以美国娱乐业为开始介绍好莱坞等美国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产业,以美国概念——自由与民主为角度,考察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阿拉伯国家和欧洲国家的文化国际商业化程度,指出除美国外其他国家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书中的结论是在资料丰富,对话实际,在实在的经济数据基础上得出来,有很强说服力。例如,欧美流行歌曲通过大中华区(台湾和香港) 进行编译后才重新进去大陆;巴西电视剧一般一两百集,主要社会相关话题;美国娱乐业基本工会统领,所有成员都要遵守,因此外人也较难进入。

  《主流》读后感(三):浮皮潦草

  主要问题是缺乏明确的中心,采访多则多矣,但并没有什么东西把它们串起来,书里竭力标榜的广泛视角更多的时候看起来只是作者在炫耀自己的面子很广

  作者采访的一些内容他自己明显不甚了解,放进书里只能认为是为了凑数,表示他囊括了全球文化产业的方方面面,同时他讲故事的能力也不怎么样,只是简单地把介绍和采访交替插在一起

  这本书的价值恐怕只在于众多一手和二手资料的汇编,但只要有足够的采访录音,任何人都能编出这样一本书,作者的存在意义只是提供了面子而已

  如果用全书的篇幅去讲其中任何一章的内容,都会成为很好的专著,但作者是有雄心的人,不把世界各地塞进书里他决不罢休……

  《主流》读后感(四):太糟糕了,这本书

  说是报道,偏偏少了WHY。

  说是文化评论,细节又过分抹杀了整体。

  兄弟我在场固然重要,但兄弟在场能说明啥问题,又给不出答案。

  普及好莱坞的运作机制,对中国读者而言,有信息上的丰盈,但作者本人又没有厘清这种有效机制的可操作性在何处?

  这不同于创意,创意,太依赖于天才与灵光乍现的头脑,无论中国,欧美。

  既然大家都是奔着钱去的,也就无关文化大意,索尼资本在美国的成功,也许会对中国蠢蠢欲动的资本提供某种启示,不说香港了,大陆克隆美国的还少么?

  作者这本书一出版就过时,因为新媒体已经成为主流,传统电影业所抱怨的所担心的已经成为现实,是的,网络在主宰。

  我宁可看到一本创意之书,而不是所谓文化战争。

  《主流》读后感(五):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目前还没看完这本书,但看了下笔记和评论,有很多朋友把焦点对准中国审查制度和版权。 其实个人觉得在此书的题目和前半部分就已经透露出了这本书的目的不是讨论各个国家的文化制度,而是各自针对文化战争所采取的措施。

  美国的娱乐产业输出量仅次于航天航空业位居第二,他们有他们的长处,但我们亦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如何让自己的文化成为主流,不是单单模仿他们的制度,更应该看出他们当下的不足,取长补短,去其糟粕。无论民主口号,还是个人英雄主义,不过是文化战争的工具,无所谓美国为了他国人民的幸福而输出美式价值观及其衍生产品(军事战争亦可视作价值观的输出手段)。

  美国的电影审查制度也才取消几十年,美国文化体系的表现也还不能证明现在的分级制度是最优秀最适合中国的制度,当下读书之人不能仅仅读书发现问题批评问题,也应当思考并提出建议,如何让自己的国家打赢这场全球文化战争。

  套用新周刊上期的话,当下中国,教师满中华、学者遍天下,而先生阙如。这是自身问题还是文化战争的失败又或是两者兼有? 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才疏学浅,止增笑耳,多多包涵。

  《主流》读后感(六):文化的碎片——读《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

  彼时,我满怀期待的坐在老师家的电视机前,直到屏幕上开始播放五光十色的经典迪斯尼无声动画片——《幻想曲》,我意识到:这就是美国文化的可怕之处。只需调动你的感官细胞,就能瞬间将你俘获。荧屏上流动的画面与相配的音乐不断刺激着你的眼球,激荡着你的心灵。

  彼时,我又一次满怀期待的坐在自家的电脑桌前,直到屏幕上开始展现一幅五颜六色的场景——几辆鲜艳夺目的赛车在赛道上风驰电掣。我又一次意识到: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它再一次用它创造的奇观震撼着你的大脑——这是美国动画业巨头皮克斯公司创造的经典动画影片——《赛车总动员》。望着那一长串金光闪闪的履历表,我在欣羡之余又多了一份落寞。

  现在,我们几乎每周都有那么一两次享受着来自美国好莱坞(当然也包括其他国家的)的视听盛宴,咀嚼着国外进口的食品,阅读着来自发达国家的最新书籍。我们应该感叹:我们生在一个多么伟大的时代!就像我现在手捧法国学者费雷德里克•马特尔著《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一样,我的感叹自然是比其他人还要强烈:技术全球化,语言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用全球化来解释,然而全球化的背后是不是一个空泛的时尚概念?我们不得而知。当然,我们应该感到欣喜,因为我们在享受文化输入的同时,我们自身也在向一些国家输出我们本国的先进文化。比如,前一段时间,有一部中国的电视连续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国内热播的同时,非洲的一些国家也引进了这部剧集,而且引起了很大反响。这说明,我们的先进文化这一次是真的走出去了,而且着实光彩了一把。非洲人民虽然跟我们政治制度不同,社会风俗不同,但只要是先进的,是优质的东西,他们也同样会吸纳,会相互传播,会借鉴,会提升自己,文化的多元化在这里得到了一次鲜明的注解。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当外国的先进思潮一拥而入的时候,我们国家在吸纳国外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在努力提升着自己:各种文化在这一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承和发扬,各种讯息在人的头脑里产生并爆炸:俄罗斯的芭蕾舞,爱尔兰的风笛,好莱坞的电影,日本的动漫……一次次的冲击着我们这个时代固有的文化价值取向。我们的千手观音,我们的奥运会,我们的电视剧,又有哪一次不是彰显了我们民族文化的魅力?

  我们需要一个什么世界?有人说:“中国的国民素质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50年。”那么中国的文化呢?曾经在世界舞台上独领风骚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新的世纪里是否会再次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呢?文化是世界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集合了全人类不同种族之间的智慧,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至今。如果说文化是通向世界的一扇大门,那么“创新”可谓这扇大门的钥匙。迪斯尼的经验告诉我们,“创新”乃一个团队,一个民族的灵魂。在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我们的文化还应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挖掘新的内涵。

  《主流》读后感(七):一本应该在5年前出版的书

  有幸见到了马特尔先生本人,非常谦卑的人,也是非常典型的法国人。所有的优点和这本书的好处已经被营销商宣传得够多了,所以我是来挑刺的。

  简言之,这本研究主流文化战争(注:马特尔先生说,虽然翻译为战争,其实他想讲的是”竞争“Competition,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没有人会死亡)的书,落后了中国主流文化,甚至是全球主流文化,至少五年。之所以说五年,是因为五年前的2007年,互联网在中国开始广泛普及,社会化媒体发展势如破竹。从web 1.0时代迅速转变为2.0时代的过程中,自媒体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作为每一个拥有人人网(那时候还叫校内网)、开心网、新浪微博、饭否、豆瓣账号的中国网民,都会深切地体会到这种新媒体传播介质的变化,对于文化的巨大影响。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基于新媒体,中国的网民们创造了独特的网络文化。”晒“,”人肉“,”水军“都是独特的网络行为;李毅吧,WOW吧,都有极其不同的受众和文化;猫扑,天涯,豆瓣,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集中领域。甚至就在豆瓣里,也有咆哮组、震组、冷组、万组等等不同的文化圈子。这些圈子的人,往往有独具一格的三观,和作者深恐的”美利坚文化“所毒害的群体,大有不同。

  当然,如果只想了解全球的电影文化、电视剧文化,并且粗浅地了解日本动漫在欧美人眼里的模样,此书值得一读。尤其不同的是,与近年来大量被翻译到中国的畅销书模式——一个概念+全书都在重复论证——相比,本书至少没有试图轻率地给出价值判断和批评,并且提供了相对详实的资料。

  《主流》读后感(八):采访本上的文化论题

  这本书的名字叫《主流》,副标题是“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致力于描绘出一种全世界已然陷入文化战争的惨烈状态。我一度设想作者该会如何扮成一个救世主的模样来评判这一切,可当翻开这本书,才发现这更像是一个采访本,作者不辞劳苦,历时五年走过30多个国家,采访了1200多个行业领袖。当我揣着这本厚达400页的书在国贸一家五星级酒店见到作者弗雷德里克.马特尔(Frédéric Martel)的时候,他单薄温和的样子还是令我略显吃惊。

  尽管作者一开始就把自己和以《文明的冲突》享誉全球的塞缪尔.亨廷顿划清了界限,说自己谈的只是“娱乐”,法语里的“消遣”,绝非亨廷顿严肃刻板又精英大气的文明议题,还在序言里调侃亨廷顿道:“他看过那部全美家喻户晓的电视剧《绝望主妇》并熟悉剧中的两位女主角开啦和诺拉.亨廷顿吗?”。但是你还是会发现马特尔依然还是会把书划分成两个部分——“美国”和“其他国家”。美国文化就是世界范围内主流文化的最佳样板吗?“这不是一个意识形态的选择。但现在世界各国有一半以上的想法都是从美国过来的,不管我们喜不喜欢美国,对于所有人来说的确是一个样板。”马特尔的回答中带着理直气壮,又带着些许无可奈何。他来自法国,也并非一个占据主流文化地位的国度。

  在书中,作者对主流文化的定义是“大众文化”,是逆文化、次文化、小群体的反义词,往消极了说,就是一种经过设计的标准的“商业文化”。马特尔在采访中强调了自己的定义:“在任何国家,与主流文化共处的还有本土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形态,常使主流文化处于一种屈从的状态。”显然,作者更侧重与从数量方面来定义主流文化,至于质量,作者则讨巧省力地不去做一个具体的价值评判。

  在各个领域,各个国家,不同文化都在进行着互相渗透,比如日渐式微的法国文艺片通过戛纳电影节来抵抗好莱坞电影的侵略。面对强势文化,如何捍卫本土的文化,输出自己的文化,这个问题一直是一个世界范围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文化创意全球化的过程本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各地的传媒集团总会自觉地去捍卫自身的价值观。有些国家作为内容生产国崭露头角,而另外一些国家则在全球文化贸易中被湮没,这些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与被主导的国家之间的诸多不平等现象比比皆是。

  宝莱坞通过对好莱坞的模仿,其电影在某种程度已经有世界影响力。中国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几乎惊不起波澜。像万达收购美国AMC电影院线这样的行为,只能算作硬实力的一种,你可以拥有一些院线和电影工厂,但你归根结底还是要去制造好的内容。“必须要分清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区别。如果中国想加强软实力的话,一定要明白软实力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不光是金钱、大众、市场推广”,马特尔如是说道。作者还认为这种与价值观息息相关的软实力,在SNS网站、微博客等新媒体上的体现与传播更为快速有效,而作者的下一本书也将着手与新媒体对各国文化的影响。

  当弱势国家选择投奔世界性的主流文化,大多数都会选择一种模仿的方式。这种方式并不那么体面,但足够实用,而更多的时候,应该对症下药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方式。书中举例说半岛电视台之所以在阿拉伯国家是主流不光因为节目前有一个在伦敦制作的脱口秀,更重要的是他满足了最真实的需求。马特尔解释道:“半岛电视台,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它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辩论的公共平台给阿拉伯国家,反应各国之间的声音。尤其是在面对美国这样的国际背景下的强势媒体,它依然有着新闻和娱乐结合的方式。”

  然而,此书最大的缺憾在于作者提出了太多的问题,又同时横跨了太多的领域。走马观花式的采访除了证明作者是一个交游广泛、脚力无限的好记者,然后再提供出一大堆有别谷歌的一手资料外,似乎并不足以解决这些预设的问题。所幸,作者随后将在中国出版的三本书《论美国的文化》、《戏剧在美国的衰落》、《我为何不喜欢文化萨科齐主义》,听起来主题一个比一个小,或许会是更为专业的文化专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主流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