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远作文大全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古人不远作文大全,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一:古人不远作文大全
我常常在想,李易安究竟是怎样的女子,是“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细致善感,是“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婉约轻愁,还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洒脱酣然。亦或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东江。”的豪迈沉静……
我与她时隔将近千年,本应是西风不相识的人。可每每读到她的词却恍惚间能看到她从风花雪月中走出来,淡雅柔婉静静站立,含蓄而自然的笑容从她的嘴角氤氲开来,那样淡雅脱俗。
她出身贵族,拥有美好的童年,受过良好的教育。十八岁嫁为人妇,与丈夫赵明诚又琴瑟和谐。但我不知道是不是老天嫉妒了,还是非要给她个美好的开始,又扔给她一个国破家亡的凄凉收场。在他们成亲二十六年后,丈夫去世,也是李清照流离颠沛的开始。
残花落,几人怜;闻人语,何处见?幽幽小舟泛涟漪,楚楚凄歌醉蜡颜。思君碧叶间,烛影泪连绵。乱世中,怀才不遇,颠沛流离的遭际,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我再不忍看,怕又想到她是如何凄苦的度日。
想必她晚年在读到早年那些简单快乐的词也会不由自主的落泪吧,只有离别,才更令人忧伤。当年的余花漫天舟清泛,一楫碧波水凌乱。最终却也变成了香沉落絮人长叹,曲终人散终成憾。然而这儿女情长的离别之愁,怎能与她南渡后那些凄凉的词作对比?
彼时的宋朝早已是摇摇欲坠,几近灭亡。徽宗父子等人的决定却更令大宋雪上加霜,他们的腐朽无能,令李清照的爱国感情最终落空,她主张收复中原的希望成为泡影。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将对宋王朝的愤恨表达的畅快淋漓,那些在灯红酒绿中度日的统治者还不及一个弱女子。而为什么易安身为女子却又这样勇敢。
难道就是为了让她的词变得雄浑奔放,忧国忧民,就一定要让这个女人,随着朝廷南渡,在人间颠沛流离,流徙飘泊,直至孤老死去?我不解
然而虽然丈夫故去,亲人离散;即使国破山河破,任是自身穷困潦倒,仍念念不忘国恨。写下《永遇乐。元宵》一面怀念昔日风光,一面因末世繁华感到悲伤。尘世的惊涛骇浪没有将她湮灭,国破家亡的哀痛不会将她摧毁;浮生浮世,终是还要踏碎这场盛事烟花,待到枯藤长出枝桠,她最终也拔节而出。这样出色的女文人,再没第二个了。
杨柳依依依几株?惨絮凄凄,只觉秋尽苦。冷风切切寒蝉噎,思愁迢迢梨花月。群芳过后空笙歌,帘卷窗拢,彼岸夕阳散。索飘蓬蓬不止,留云不住云已换。
时光依旧,任思绪穿越千年。乱世中,易安仿若有恨无人省,在萧索飘蓬中黯然消逝,而今生今世希望她能做一个快乐自在的人,在江南的淡烟轻雨中,盛开如花。
篇二:古人不远作文大全
要说起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那就非他莫属了!要问他是谁,听我给你讲讲关于他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他,是一位三国时期蜀国的一位大将,是五虎将之一。是刘备的得力助手,也是蜀国的心腹。武功仅次于吕布。他身高八尺,手握龙胆,眉清目秀,指的就是他!
他,誓死不降,决心要为蜀国滴尽最后一滴血。扶阿斗,救备妻。全心全意为蜀国效忠,宁死沙场绝不降。是他的一贯作风。他,生为蜀,死亦为蜀。临危不乱,处事冷静,统领三军。可谓是一代名将,杀敌数万,留名千古,永垂不朽。
他的英雄气概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正是他的英雄气概,才让我对他敬佩,赞叹。正是因为他,才让我了解了三国,才让我热爱三国!虽三国英雄众多,但有哪一个能与他相提并论呢?他忠义赛云长,武功赛吕布,智慧赛孔明。这些他虽都不是No。1。但起码也是第二第三了。
相信所有人都知道了吧!他就是力拔山兮气盖世,赫赫有名的常山赵子龙——赵云。
我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与他一样,为国争光。为国生,为国死。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过;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尽其英伟之事也。
其二国诸侯见之,无不变色离去,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听其事迹者,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吃惊。
这,是我对他的评价。说实话,我从出生到现在,没佩服过几个人!他是一个,是第一个,现在的唯一的一个,也可能是最后一个。
希望不知道他的朋友,多去了解了解他,了解了解三国。知道他的朋友,多多向他学习。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赵云。
篇三:古人不远作文大全
是夜。梦,飘渺其中。微风撩开了那层薄纱。若隐若现,若隐若现……是他,真的是他,站在命运的齿轮之上一遍又一遍地轮回,站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一遍又一遍地接受冲击
——题记
二千多年前,他含尽艰辛,沥尽心血“冶炼”了这部辉煌的著作。他并没有用过多的语言来修饰自己的功劳,他用更多的时光和心血描绘了这么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名史——《史记》
当他笼罩在《史记》的巨大光环下时,人们所看到的只有他的成功,伟大和孤傲。孰不知,他那伤痕累累,千沧百孔的人生另一面。谁也不曾想过,谁也不曾提起。
遭受宫刑,忍辱负重。一次又一次地与缺陷,嘲笑等人生大浪搏击;却又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倒在地;一次又一次站起;一次又一次地在人生战斗中斗得伤痕累累;却又一次又一次在失败中,痛苦中累积高度……
斗争,跌倒,站起,累积在这简单却不平凡的循环中,他实现了自己毕生的愿望,与其说他实现了毕生的愿望,不如说他在人生的刀剑浪口上战胜了一切。
他不为权,不为钱也不为势。他只是想尽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历史,为世间的芸芸众生留下些永远不会被时间沙尘所埋葬的宝藏,他只是想让历史刻刀,刻下这些王朝以及它们所留下的一切。
这些他所想到的一切都被做到了,被他留下了,让他成功了。让他唯一想不到的是,历史所记录下这一切的同时,也记录下了
他,这个最伟大,让我最喜欢,最敬佩的他——司马迁。让他的形象,他的功绩,他的精神永远不被泯灭。
我想我并不只是肤浅地喜欢他鞭策的书籍和形象了,我更喜欢他那埋葬在心底的烁烁发光的“宝藏”。
梦中。他仍旧那么坚定地站着。历史的浪涛汹涌地拍在他身上,他没有一丝动摇,依旧捧着那闪亮的发着光的“人生之书”久久的伫立着……
——后记
篇四:古人不远作文大全
我爱李清照的诗词。从她的诗词中,可见她的清,高自许可见她的才华满腹,也可见她的似水柔情……然而如此超凡脱俗、风华绝代的女子,该是怎样的呢?
你若问我她的模样,我不敢言。没有人知晓她的样貌,没有人真正理解她的愁苦。她留下的,只有那些无法再修饰的华美,如一颗颗明星一般始终绚烂着天空。
恍惚中,眼中映入一个窈窕的身影,似真似幻。只见那女子眉眼如画,不施粉黛,含笑而立。顿时我脑海中只呈现出两个词:清丽,柔婉。虽是纤弱女子,但眉宇间都透露出一种足以击败一切的寒气,令人不敢靠近。
于是,我停在原地,试探性地问:“你是谁?”
精致的脸庞上呈现出轻浅的笑容,只是那样随意的笑,却足以倾城。像是冥冥之中就有的默契,又仿佛是早已认定一般,我明了,她就是易安,那个时常在我梦中出现的易安。
她不语,于是我便自顾自地说。我说:“我知道你是谁,从我最初接触到你的作品,就被你深深地吸引了。你的言辞之间,透着一种无法言说的感人,你有太多太多的动人之处,没有什么人可以与你相提并论。”
她依旧不语,只轻缓地摇了摇头。
我深吸一口气,说:“我知道你一定在想,你区区一个女子,哪比得上须眉男子,可以入朝议政,驰骋疆场;你的丈夫空怀满腔热血,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于是你便无人相知,在那乱世中颠沛流离。从那些人口中,你听到了谴责。你无法理解,亦无法承受。”
我看向她,那原本平静如潭的双眼睛蒙上了一层深深的哀愁。
“我懂得,你失去了太多,丈夫,亲人,朋友……可是你知道吗,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深深地敬佩着你,热爱着你。我喜欢你那么勇敢,敢于直面封建礼教;我喜欢你那么孤独,面对物是人非,绿肥红瘦,日日思君不见君,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喜欢你那么刚毅,那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让我为之颤抖;我喜欢你那么那么的美丽——”,我顿了顿,继而又说:“我知道,双溪上的扁舟载不动你那么多的哀伤,你总是被人误解,默默承受着别离与孤寂,而感到力不从心,可是我明白,你那不是故作深沉,为什么?因为有好几次,品读你的作品后,掩卷,我都止不住两行清泪。所以这种感受,我懂。”
我抬起头,瞥见泪水渐渐盈满了那漂亮的眉眼,散落成一地忧伤。
思绪一转,突然发现自己说着说着,眼睛里早已盈满泪水。而她那如花的容颜却浮着一抹亮丽的笑容,在不经意之间。于是,我又笑了。
“易安,你放心,赵明诚不会忘记你,我不会忘记你,数不胜数的人,他们都不会忘记你,就连时光都会记得你。”我笑着说,目光里满是坚定。心想,这样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怎会被时光湮没。
她莞尔一笑,不肯作答。我心照不宣,知道她这是要走了。我又寻觅到那个似真似幻的身影,只见她广舒长袖,吟着那“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千古佳句,曼妙而去。我在心里轻轻地说,易安,易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翩跹,你依然在我心中,请你幸福。
一阵清脆的铃声。
我睁开双眸。一席自言自语换来一场泪眼滂沱。可我深知,我爱她的心却从未改变,反而是如此坚定。
抬眼间,她的举手投足似是翩翩而至。在时光的隧道中,她仿佛一站就是千年。可是只有我明白,她在我心里岂止是站了一千年,简直就是一生,一世。
篇五:古人不远作文大全
倾听从远古而至的呢喃,一瞬间,我们的心近了。
——题记
当秋风划过历史的天空,那片片落叶记载了他们的心声;当落花随水而流逝,那波光粼粼道出了他们的忧思;当思想的源泉在那刻迸射,眼泪铭记了他们的诺言。
千年的美丽
此刻苍穹之下只我一人,静静品析诗仙李白的浪漫色彩。皓月当空,四周一片寂寥,思绪万千早已化为飞蝶带我去追寻那千年的美丽。
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中,我读懂了诗仙那不羁的性格;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我读懂了诗仙那友谊无价的情谊;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我读懂了诗仙那不汲汲于富贵的个性;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我品析出了诗仙那醉人的酒香飘扬了千余年之久。从……
在一瞬间,李白的身影折射在他的千古名句中,那简短的几句成为了现如今富有哲理的人生格言。喜欢他,不仅是因为他那让人心灵为之颤抖的诗,更因为他那放荡不羁的灵魂。
昭君出塞
纤手弄弦,琵琶幽怨。倾听昭君那不朽的传奇。
落花随水而逝,涟漪微起,眼中的泪水也随昭君手中的花瓣而逝。但那波光如同昭君的内心一般起伏。
马鸣风萧萧,大漠荒烟,长河落日,战争频起,多少人白发送黑发,又有多少人流离失所。所以昭君决定和亲,不再让边塞狼烟四起,百姓亡死。
几日后,她身着红装,怀中依旧抱着她视如生命的琵琶,随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含泪走向大漠。琵琶声声幽怨,让那雁儿也应她那凄美的琴声落下,后来便有了“落雁”之称,在那大漠,她依旧为两国友好帮交而努力着,维护了大汉与匈奴50多年的和平相处。
“猛将谋臣待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也许“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只是外表的代名词,而昭君的故事告诉世人有种美源于内心深处。
昭君的故事流传千古,昭君的精神彪炳中秋。
古人不远,李白、昭君,两个不同时期的人物抒写了他们各自的魅力。
抱着残缺的记忆伫立在风中,含泪向已逝的他们送去祝福。其实,他们已在我们的心中,他们不再遥远。
篇六:古人不远作文大全
古人远吗?从字面上看既然已经是作古的人,那就是远了。但是从对古文,诗词的琢磨、品味中发现,其实古人并未离我们远去。他们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活着”,肉身这个载体已经消逝了,他们是依靠流传给后世的精神财富活着的。
在这几千年间,王朝更迭,世事变迁,就像张养浩说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无论是奢华的宫殿,还是贵族名流,都逃不过历史沉重的车轮的碾压,最终也摆脱不了化作一把尘土的命运。但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他们说过的话,写过的诗,发过的感慨,研究的成果,都被记录下来,让我们现在的人还能够有幸与他们做着心灵上的交流。就像读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的眼前就会出现一位忧国忧民的老人,在倾诉着内心的无助;读到“何当共剪西窗烛”,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李商隐黯然神伤地坐在窗前;读到“飞流直下三千尺”,李白就像站在我的面前,面对雄伟的庐山瀑布放声吟诗。每一首诗中都有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诗中的每一句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爱恨情仇。当古人把自己的感情浓缩在这区区几十个字中,我的心也随着这些文字或豪放,或忧郁,或喜悦,或悲伤,随着它们穿越时间、空间的界限,找寻人内心最根本的纯真与质朴。
同样流传下来的,还有他们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影响、教育了无数后人,要他们把民族国家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为国家的兴亡出汗流血。许多人都将范仲淹的这句名言作为座右铭,并且以此造就了伟大的事业,这不就是古人的影响吗?还有孔孟、朱子,这些人已经逝去几千年,而他们的思想却影响至今,他们提倡的忠孝礼义,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的精神中的。我们每年都要做祭祖、祭孔这样的典礼,我们一直在倡导要学习古风雅韵,又是为了什么呢?为了使我们在如今这个浮躁而功利的社会中静下心来,不要忘记先人们的谆谆教导。也许,他们的话中有我们应当摒弃的糟粕,也许他们的思想精神里有我们当今无法理解的内容,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能够流传千古的,必然是经过了时代长河的大浪淘沙,最终剩下的精粹,必然有值得我们深究的东西。
古人远吗?不远!当校园中再次传出琅琅的诵诗声,当电视上又播放诗文赏析的时候,我觉得那一位位伟人就站在我的身边,手拿书卷沉思。当我真正明白一首诗中的含义,一段经典里的哲理时,我就会看到,在那历史的大道上,那些人背着书箱喁喁独行,在他们的身后,是无数的追随者,在他们的身前,是无限的光明。
篇七:古人不远作文大全
不敢说韦应物,不敢写韦应物。正是因为他的恬淡,清韵,我怕我说出来会轻了他。
初读韦应物是《滁州西涧》,在那年寒假。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初读此诗,我很难想象一位男诗人会有如此细腻的内心,写出如此闲适,又略带忧伤的诗。我仿佛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站在空无一人的郊野的渡口,暮春郊野的渡口啊,沥沥淅淅的树荫深处黄鹂发出的啼叫拨弄着我的心弦,我执着于自甘寂寞的涧边草,却无意于黄鹂。春潮伴着夜雨沙沙地下着,空空的渡船兀自漂浮着。且一首《滁州西涧》便在我心中浅唱低吟了,这时我所理解的韦应物,是孤寂忧伤的。
再读便是《幽居》了。韦应物笔下勾勒的悠闲宁静的境界,我曾心驰神往地吟诵过“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这比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更显含蓄,饶有生气了。“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就更体现了韦应物口中的“幽居”了,诗人只说自己的愚拙,却不说自己的清高,他是真正把自己与隐士区别开来了。这时我所理解的韦应物,是高雅闲淡的。
在我看来,这两首诗虽风格不一,但都有秾丽秀逸的一面,《滁州西涧》中的简洁朴素与《幽居》中的不眈世荣。对于“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来说,我并不认为这是诗人单纯的自嘲,也不是看破红尘而去的归隐,而是对官场的厌倦,想得到解脱罢了。
但是,再多的语句也无法描绘出韦应物,就像侧影始终拼不成一个女子一般,我只能靠着自己贫瘠的语言与理解来描绘出我心中那个尚不完整的韦应物。
而今,韦应物的暮春渡口还在等待,只要你停留;韦应物的山中清流仍在潺潺,只要你聆听;韦应物的卓然身影依然不远,只要你回首。
篇八:古人不远作文大全
中华三千,古人,远吗?
采菊南山之乐
净土何在,污浊喧嚣人世间。
随遇而安,家旁五柳。陶渊明不受尘俗烦扰,住在车马来往的喧闹之地却因心灵的与世无争坦然淡定。远离了龌龊的官场,过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生活自然处处皆趣。悠哉悠哉篱下采菊,飞鸟相伴归往山林,万物自由自在,南山之景实谓佳好。陶潜心中自是愉悦,于是脱口而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你那超凡脱俗的牧歌生活,令我怦然心动。在众人争先恐后追逐名利的年代里,你不像他人词藻堆砌造作。你的诗词更多的是自然的本真,不粉饰,不浮夸,清新朴素却寄情深长。我曾想,如若有机会像你那般生活——看自己喜欢的书,吃自己种植的蔬菜,赏自己独爱的菊,与知己尽兴言欢,岂不快哉。感谢你,陶渊明,你的纯朴简单让我安宁,像在炎热难耐的夏季里感受到的丝丝清凉之意……
水调歌头之愁
月明如水,皓月当空银光泻。
团圆节里无团圆,一人一月一壶酒。苏轼醉意微熏,把酒问天,潇洒之中又带郁愤。遥望月宫他心生羡意,想那无暇的明月寒宫会比这混世好上百般,可月常圆缺,又恰如人间,时也缺憾。无眠的孤清更加酿深了思念之情,千里外的弟兄是否安好,只闻他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解心中之愁。
苏轼,你的词曾被人称须关西大汉,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不想向来豪情万丈睥睨天下的你,也总有寂寞一刻。正因落拓与忧愁的共存,演绎了一个精彩真实的你。我曾想,生活亦是如此,时而一马平川直指东去,时而蛇形北斗朝向难分。感谢你,苏轼,你的洒脱与哀愁领我走向了更加辽远开阔的一方天地……
过零丁洋之叹
骤雨打萍,疾风卷絮山河碎。
学而入仕历经苦幸,一心报国壮志不屈。为扶正国家倾倒之势,文天祥在荒凉冷落的战火中煎熬四年,怎奈却未能扭转乾坤,仅而沦为阶下囚。国家的仇恨与个人的屈辱让他受尽折磨,但历史却记下了他那刻骨铭心的一声千古叹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你是正义凛然的斗士。你勇敢地接过那些苟且偷生的人不敢担起的责任,奋勇迎战,誓死保卫自己的家园不受侵略与践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仅是这一点就强过其他千万只为安身立命的奉迎小人。我曾想,你最终的无奈抱憾怎样一种郁结?怎样一种不甘?感谢你,文天祥,你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教会我懂得什么是国,什么是家……
品味陶渊明,乐在素人心;阅读苏东坡,愁于思家亲;感受文天祥,叹因为国屈。当你们轻轻走过我的身边,答案昭然若揭。
中华三千,古人,不远。
篇九:古人不远作文大全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知涌起现多少英雄、佳人、才子。翻开历史那本记忆之书,我支持那失败的英雄项羽,我欣赏那才华横溢的李清照,我敬仰那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赞叹——项羽
说到楚灭秦,所有人都会想到西楚霸王项羽。在历史的记载中,项羽是一个失败的王者。但是《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虽然失败,但仍然是个英雄形象。鸿门宴是项羽的败笔。项羽胸无城府、缺乏远见、优柔寡断,导致失去了袭击刘邦的最好机会,从而也一步一步将中国偌大的疆土“拱手让人”接连在中国的历史中留下了西楚霸王是失败英雄的遗憾的一笔。虽然很多人都认为项羽是个失败的人,但在我的心中,西楚霸王项羽却是当如无愧的英雄。
项羽,你是我心中最喜欢的历史英雄。
欣赏——李清照
在我心中的女佳人,当然是那宋代杰出女词人,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李清照。李清照,才华横溢,文采飞扬,他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不知为何打动了我的心,让我毫无理由地喜欢上了这位如菊花般高洁,坚韧的宋代杰出女词人。也许喜欢她是因为她“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让我感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也许喜欢她是因为她“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让我感到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的才华让我毫无理由的喜欢她,欣赏她。
李清照,我心中最喜欢的历史佳人。
惋惜——诸葛亮
提到三国人物,当属诸葛亮为第一聪明人。时光飞逝,诸葛亮的人生看起来是如此的短暂在诸葛亮段在的人生中,他做了许多让我敬仰的大事件,他点燃的三把大火,烧出了蜀国的江山基业。他“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让我万分佩服。他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那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用来形容诸葛亮太合适不过了,诸葛亮是大才子,可惜天妒英才,没有机会让他率三军将士,与那司马奸贼厮杀,兑现他对刘备的诺言。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而景仰。
诸葛亮,我心中最喜欢的历史才子。
我支持项羽,同样为他感到赞叹;
我欣赏李清照,同样为他感到哀伤;
我景仰诸葛亮,同样为他感到惋惜。
古人不远,你们是我心灵成长中最闪亮、最耀眼的灯塔。
篇十:古人不远作文大全
她的美,淡美幽清,她的情,韵美惆怅。她是一代书香才女。她的人生跌宕起伏,而她却不甘命运。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别人形容她“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女儿花。”而她,就是辽阔诗空上那颗最独特,最闪耀的明星,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李清照。
她曾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无邪少女,在她笔下的词,清新悠然。有“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甜美,也有“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的娇美。
世事却不尽如人意。失去日日相濡以沫爱人的伤;国家动乱,辞离故乡的伤;再嫁婚变又遭遇牢狱之灾的伤;夕阳岁月,孤寂一人的伤。使她日日憔悴,只能哀叹一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是她孤伤的愁情。“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是她离愁别恨的伤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她动荡起伏的相思之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是她历经坎坷的苦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她离别家乡的哀情。丝丝的哀愁,声声的哀怨。这一字字、一句句包含着她多少纯诚细腻的灵性,包含着她多少颠沛流离的辛酸。
“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即使命运对她再三玩弄,她却没有放弃希望,她用她非凡的才华,把她的一切愁苦都放进这一首首词中。这愁,有着多少的深沉,多少的哀怨,以致如今,我们仍能通过她的词
感受到她爱的深切,她怨的无奈,她恨的沉痛。
李清照,我爱她那活泼可爱的一面,也爱她历经沧桑多愁善感的一面,更爱她铮铮铁骨的一面。她有无人能及的才华,她敢于打破世俗的常规戒律的性格。她敢于去大胆追求自己的生活和爱情,也不屈服于命运。她不论精神上还是才学上都展现出“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令我敬佩的精神。她,就是我最爱的历史人物,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