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频的私房50》读后感10篇
《李欣频的私房50》是一本由李欣频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1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欣频的私房50》读后感(一):只有你自己知道,你這次的演出完不完美。
书和电影的列单。/ 世界舞台之大,我不必管舞台外的人在做什么,更毋需和別人比較,我只要認真專注地做我現在正在做的事,要非常專心、非常精確地完成,如此就能轉出漂亮的生命風景,就像NIKE的廣告所說的:全力以赴的人最有力量------人生的大架構已定,眼前就是自己可變的視野,只有你自己知道,你這次的演出完不完美。
《李欣频的私房50》读后感(二):标准的书单影单
李欣频的书大致都是一个风格,就是看的时候最好开着豆瓣,一遍看一遍直接加到自己的pool里,随后跟着记录去找片子和书。
在豆瓣看书看电影,很容易陷入一个没有方向的境地。除了自己喜欢的方向其他还有哪些好片?这个 可能的确是需要一个更纵观全局的观影看书大师给一个清单。
思想是一个过程。所以也没有什么能比自己慢慢去看慢慢去想更靠谱的了。
先把宽度拉开再说吧。
《李欣频的私房50》读后感(三):创意养分
培养自己的创意能力,要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能带来创意的养分--还好我们有书和电影。
在这本私房50中,李欣频列举了向她传道、授业解惑的书和电影老师。在真实生活中无法想到的在书和电影里都能成真。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这是造梦的产业。
李欣频的阅读和观影量真是令人叹服。其实单纯的读书看电影人人都能做到,反正是多了八卦谈资。对于像作者这样看过之后能启迪人生,找到灵感,帮助解决问题的高度简直就是把碎片知识上升到了知识管理的高度。
当然修行在个人,你看了,内化了,分享了,外化了,它就成真。
《李欣频的私房50》读后感(四):李欣频是个布道者
整本书都在介绍对作者影响最深的作品,作者无私藏的解析每部作品精髓。更难得的是,书的框架依照影响作者的层次来划分,非常有助于读者理解她的其他作品。例如《情绪的惊人力量》揭示了“所有目的地都不是逆流的方向”,对作者的启示是:创造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原来不需要精心规划,不需要奋发行动,不需要改变别人,也不需要激励自己,只要把情绪调到美好的频道,如此而已。读到这里,就可以更加深入理解作者在其他作品中一直提及的,你要实现梦想,你的心情就是最好的创造频率。另外一个特点,内容很务实,可以参照书中推荐的层次,由浅入深在自己的生命中实践自己的梦想。
《李欣频的私房50》读后感(五):如果你读了《创意能源库》,别买它了
李欣频是先出了这本《私房50》后,又把它整理进了“天龙八部”,故重复了。
单从书籍内容的质量来说,其实这本书有个设计上的问题。本来李欣频是非常善于从电影、旅行、书籍中吸取能量的一个人。这本书算是私房大公开,把她如何吸取能量这个过程给写出来了。
可惜,拿到这本书的读者,并没有读过看过这本书评价的书籍和电影,因此只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花半小时匆匆翻完,或者在马桶上随意翻一页。无法领会到其中真义。
其实这本书的内容,在她很多现场演讲、课程中、其他书中都有讲,甚至更详细,所以如果你只是打算翻一翻,我不是很推荐你买它。
但是如果你想专门学习一下李欣频的学习方法,你可以买回家一个电影一个电影地和书的内容对照着慢慢看,这倒是有点意思。但现在她好像又出了年度会员和网课,(据说)资料里面也有这本书的内容,那么从什么途径去学习,就要看你适合什么了。
所以,我觉得要理解这本书还真是有些难度的。
《李欣频的私房50》读后感(六):打破我们习以为常的悲剧性格
创意生活家李欣频在《李欣频的私房50》中一本书说到“如果眼前的工作,让我觉得困难重重,我会先把障碍点一一列出来,然后把这些叙述句,变成相反义的句子,包括:这工作很麻烦、业主很啰嗦、款项很难清、沟通很不顺、商品很无趣.....全部转成:着工作很简单、业主很友善、款项很顺畅、沟通无障碍、这商品真好玩......从这个新思考方向,去找很多的证据来证明,并让自己真切去相信,且以这样的信念去工作。依我的经验,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处理工作,会以非常奇迹的方式顺利进展,双方合作愉快。”
也许,很多真理都存在于某个人很平凡的一句话里,我们总是习惯于一种思维惯性,而打破这种思维惯性需要某个特别的事件发生。现在回想起来,我以前一直是活在未来的忧虑中,小时候,低年级的时候,看着高年级的学姐,希望能像他们成熟懂事;大学念书的时候,看着即将毕业的学姐学长们,希望能像他们稳重独立。这些思维惯性里,我一直想成为别人,这跟外部教育环境有没有关系,对于现在的我,不想计较那么多,我在意的是现在,我要活成我想活成的自己,而不是别人的样子。我没必要像谁,世界上就只有一个我,干嘛要活成别人的样子呢。如果我现在不清楚自己,我会静静的思考,自己思考出一个答案,而不是等着别人给你一个现成的答案。
《李欣频的私房50》读后感(七):因为你是你
还记得第一次看她的《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还是在学校的图书馆,那本书震撼了当时有些茫然的我,原来这世界上还有活的这么精彩的人,看了她的书,让我觉得自己是不是也该换个方式重头来过。她李欣频,她说她不愿与任何人交换人生,因为她的生活足够精彩。但是她的生活,应该让很多人羡慕不已,很想和她交换吧。
之后收齐了她的创意课三部曲,还买了《谁说这辈子只能这样》,觉得都很不错。她之前说,如果要漂流到荒岛,只能带一本书,那我想我会选择带上《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这次新出的《私房50》,早早的就在各大网站预售,很快被一抢而空,许多人还没收到书就给了5星。我也同样是满怀期待,看到网上的封面,还提到了我最爱的《三个傻瓜》、之前备受关注的《盗梦空间》,不知道这些影片在她创意的思维和妙笔之下,会绽放出怎样不同寻常的光彩。
拿到书后很兴奋,迫不及待的拆开读了之后却有些失望了,只是简单的介绍剧情,充其量只能算是个“片单、书单”而已,并没有什么个人独到的见解,也没有像之前的书中让人觉得很精辟的语句。如果这是一个其他的作家写出这样的书,我想翻几页我就不会再看,也不会再买这个人的书了,无关痛痒,反正这世上没营养的书多得是,但正因为她是李欣频,我却觉得有些失望。
她的书我都放在床头,经常翻看,我依然是她的fans,但这支持并不是庸臣对君王的死忠,出书的数量也许很重要,但是书里总是重复说同样的话,当一个以“创意”为标签的作家已经没有了“创新”,是不是也该停下来改变一下了呢?
《李欣频的私房50》读后感(八):人人心中都有个李欣频
依稀记得将近十年前父亲带我去中甸香格里拉旅游,那时候丽江通往香格里拉的公路还没有修好,一条颠簸起伏的土路,下了雨一片泥泞就更不好走了,乘车如同坐轿子,头一直与车顶亲密接触着。一个团里原本60人,因为各种原因,去往香格里拉的仅有十人,这其中就包括我和父亲。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个从南宁来的年轻姑娘,一路上当别人抱怨饭食不好、住宿恶劣或者是景色不过如此时,这姑娘始终是笑眯眯的,她总是能够在看起来一片糟糕中找到乐趣和美的所在,所以我喜欢跟她在一起玩,因为和她在一起我的旅途充满了快乐,至今留在我记忆里的香格里拉是美和欢乐的交织。我相信,至今回忆起来,那时那地的人中间不乏有人会认为那里是一个糟糕透顶、落后又充满着泥泞的地方,更有甚者到了香格里拉的边缘都没有进去,对这片世外桃源毫无认知,而我却见到了十年前的一个几乎没有被污染的香格里拉,至今回忆起来我的整个旅途都是美好的,我认为香格里拉在我的印象里是快乐之源。
其实说到底快乐与否都在于你自己,自己的人生乐趣需要自己点点滴滴的积累,这样的感悟在我第一次看到《李欣频的私房50》后找到一种不谋而合的快感。以前从来没看过李欣频的书,也不太明白为什么她的书会有那么多读者买账。但是细看过这本最新的李欣频的书忽然有种感悟——其实李欣频之所以那么受人欢迎,被人视为台湾的文案天后……诸多美丽的光环加诸于她的头上,她无非是向人们传达了一种生活方式,传达了一种享受生活的理念。我们平时总是把“享受生活”挂在嘴边,可真正能有几人去潇洒的感受人生的乐趣呢?现实中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小白领或者小蓝领们像这个城市里的巨大机器一样,被迫高速运转着根本停不下来,你永远无法像李欣频一样放下手中的工作背起背包跑到天边某个不知名的小岛去看一本富有哲理的图书或者看一大堆碟照一堆充满文艺范儿的照片……
所以,李欣频的书之所以受欢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她实现了或者正在做很多人想做却没有机会做的事,说出了很多人想说却一直说不出口的话。身边有不少小资女友都喜欢李欣频的书,他们想小资的生活,却备受工作所累,没有闲没有钱,只能一门心思趴在办公桌上想文案,她们多想像李欣频那样去享受生活,于是只好手捧一本她写的书,很小资地去读上一读,在想象中和李欣频同游一番,对话一段,获取思想上的启迪,获得一些文案灵感,殊不知如果当整个国家的步伐慢下来,当身边所有人的生活整体放慢,当人们开始审视生活,重新体味生活,当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欣赏世界各地大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美好,当我们不会为些许小事和麻烦感到迷惑不解和烦恼不安时,你也会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某一领域的大师。
《李欣频的私房50》读后感(九):发生什么并不重要
发生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怎么看怎么诠释就等于你选择了哪个版本的人生。
曾经一度沉迷于各种身心灵及宗教书籍和电影,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很难梳理,但是许多书籍有很多共同点,比如有很多作者有相同的心灵导师,或者他们都提到《秘密》这本书……
我遇到许多台湾作家和创意人士在都在这条路上行走,比如最近比较热门的李欣频,其实我觉得李欣频的采访比书好看,更妙语连珠耐人回味。上次活动中,她说她已经不在研究人类关系的问题,更愿意探索宇宙的能量。我相信一个人将注意力放在宇宙,她的内心一定是海纳百川,能量也是惊人的。
《李欣频的私房50》其实是她偶尔在活动或者书中提到的启发她灵感的作品,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总结大会,精华都在这里,我也甘愿做一次知识的下游,为的是更好的去创造。下面是对我帮助很大的作品精髓,值得反复阅读实践。
“你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来的”。因为每个人的思想都具有强大的能量,只要你持续一个想法,这个想法的频率就会与宇宙的频率相一致,宇宙将按你的想法召唤你想要的,就像阿拉丁神灯中巨人所说的“你的愿望,就是我的命令”。——《秘密》吸引力法则
当我们的态度改变,我们俄磁场也会发生改变。《一念之转》Babylon Change 四句问话式的反向思考练习“转念作业”,第一句是:那是真的吗? 第二句问话是:你能肯定那是真的吗? 第三句问话: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 第四句问话:没有那个想法,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心灵印记》:一对情侣到印度旅行,两人手持一台摄像机在同一辆人力车上,摄像机到女子的手里,镜头里都是鲜花、纱丽,但摄像机一到了男子的手里,镜头里尽是垃圾、肢障孩童──在同一条路上,两个人看到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但印度的全貌其实是鲜花、纱丽、垃圾、肢障孩童的总合,这就是二元对立世界的特征,每个人只看到自己眼中的世界,看不到全貌。所以当我们不以二元对立的角度看世界,不贴标签,不去分类,不选边站,我们看世界的视野才不会被自己狭隘的眼光遮蔽了另一个大半。我们要先学会从旧的思考点到对立的思考点,然后在两端点之上看全貌,再进一步练习:不以任何“既有的成见”、“别人的意见”来看待人事物,亦不以人废言。
《最后的演讲》:重点不在于你要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是在于如何度过你的人生。如果你以正确的方式度过人生,上天自然会眷顾你,你的梦想自然会实现。
《平行宇宙》:爱斯坦说,时间跳动的速率是不同的,取决于拟运动多块。思考或行动力的运转速度越快,想法或行动力的范围也会扩大,能完成的具体事物也越多。
《与神对话》:请你记住:你责怪的,将会责怪你;你批判的,将会变成你自己。
“接受现状后,才能往新的实相走”与其浪费时间抱怨,不如接受事实,去创造你想要的乐趣和价值。
你需要的越少,你就越自由。
《李欣频的私房50》读后感(十):谢谢推荐
看得出编者花了功夫,但还是有遗漏,譬如《最后的演讲》大陆早在2009年就已引进。而且很多片子的译名都是台版,有的片子很难看到,有的图书还未引进,好在舞台剧版的《小王子》网上能看到……
《失落的致富经典》
《一念之转》
《情绪的惊人力量》
《一辈子做女孩2——承诺》
《人生不设限》
《平行宇宙》
《无量之网》
《内在的探索》
《阿米:星星的孩子》
《与神对话(第二卷)》
《优雅的宇宙》
《约翰·亚当斯》
长安文化学堂第二十九期-李欣频-变局之下的创意生活观
111007下外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