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林家铺子》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林家铺子》的观后感10篇

2022-04-04 03:35: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林家铺子》的观后感10篇

  《林家铺子》是一部由水华执导,谢添 / 林彬 / 马薇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林家铺子》观后感(一):《林家铺子》观影笔记

  一直不知道怎么分析这类电影。看起来年代那么久远,好像整个电影观和现在的都不一样(当然了我也不是说我的电影观现在就已经完全且完整地形成了)。调度上更加倾向于舞台,每一个镜头都经过精心的设计,不知道为什么更加倾向于这种景别普遍比较大的视听方案,虽然这样一弄在剪辑的连续性上面有很大的问题。用光主题突出,前后景的层次十分丰富和鲜明。声音上面,因为后期配音而缺失了环境音和细节声音的补充,难免有些单调。但是视觉上的相对丰富表现也可以弥补一些上述缺憾。

  虽然在乌镇边上学,但现在才在影视作品的老胶片中发现乌镇古镇的另一种美。造型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多多少少决定一些电影质感的呈现(美术设计是真不错,不知是不是依靠乌镇本身就有的那种气质和布置),乌镇的古朴、水乡的气质、江浙商人们的人情世故都在这个大环境中得到了不俗的展现。只是这个电影讲的可不是上善若水的人格,而只是在那个大环境下一环扣一环的“逼不得已”和“苦情”。

  历来“抵制日货”这种不靠谱的运动,受害的从来都跟日本人没有半毛钱关系,反倒是中国人总是喜欢相互伤害,不知道为什么国人总是喜欢做这种事,并且还自诩“爱国”。在这类有关“战争与钱”的故事中,众生相的刻画的是套路,脸谱化的人物也是不可避免的桎梏。各种讨债追债逃债躲债在不同的人际关系链条中一层一层传导着,其实都是形势所逼,要说者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揭示出人性还真不好判断。最后一场戏可能是最能够直接打动人的一场了,底层的母亲只能在这场冷暴力和混乱中失去自己的孩子。

  《林家铺子》观后感(二):有不少冲击镜头

  在对现实主义的表现上,该片的剪辑做到了这样两点:摹写现实主义场景,表达现实主义情绪。截取影片开始和结束时的两个场景为例。上文提到,在开始林明秀从学校回家一段中,从她跨出校门到回家的4个镜头时介绍当时社会图景的,这4个镜头在剪辑时用了叠印手法,在视觉上倾向于取消镜头之间的隔离,给人一种整体感,这是出于作者表现小镇“整体面貌”的考虑。在结尾林老板坐船离开小镇一场中,我们看到坐于船上愁眉紧锁的林老板,耳边却仍然传来上一场景中张寡妇的凄厉哭喊,这在观众心理层面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充分感受到作者对于那个时代的强烈情绪。应该注意到,这里声画分离的剪辑也是写意性的。而在这部影片的高潮段落中,也就是林老板逃走众人索债那一场中,剪辑则把两者归一,短短一场戏使用了56个镜头,频繁切换中既摹写了残酷的时代场景,又激烈地表达了作者愤慨的情绪。

  《林家铺子》观后感(三):《林家铺子》:到底是什么毁灭了林源记

  文/尘世流年

  影片开头的那一段字幕概括了本片的内容,也道出了问题所在。看后才发现林源记最后的倒闭不是那么简单,根据字幕提示林源记作为那个时代的剥削者,但最后被更大的剥削者吞并,这就是所谓的大鱼吃小鱼。其实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是痛恨剥削者,所以感觉其最后的下场是罪有应得并大快人心。但这样就会被感情所困扰,如果这么看的话只能看到表面而不能窥视其深处。其实做生意就是互相贸易,可以说是经济学的基础,现在用本人浅微的经济知识来分析《林家铺子》倒闭的几点原因,也请专业经济学的饱学之士能够指出我的错误和漏洞,本人当会多多受教并表示万分感谢。

  商品

  如果说首要原因是商品,那肯定要有外在因素。故事背景在抗战时期,当时民不聊生国家分裂,而林老板的铺子中所卖的商品根本不符合当时需求,有人会说是日货的原因,可是我认为是错误的。不管是日货还是国货,终究要符合需求。林源记的商品主要是鞋帽.服装.脂粉等等日用百货,这些商品在当时已算奢侈品,而大众更关心的是食物,这在农民买帽子的片段中得到体现。林老板错误地将资本投入到错误的供给,而他所出售的供给却不符合当时的需求,所以注定要失败的。大众所急切需求的是食物,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食物虽然是低端商品,但却是必需品。

  经营

  在卖脸盆的剧情中可以看出林老板的经营策略,只要是机会就不能错过。在现在看来这是对的,可是也要结合当时情况。这种策略在短期内可以获得利益,但从长期来看却是害人又害已,首先林老板破坏了市场价格平衡,他的脸盆以低价卖出吸引了大众需求,可是损害了别的商家利益,使自己变成了靶子。自己这方面也是得不偿失,林老板虽然客流增长,也连带卖出了很多比脸盆价格高的商品,但是总收益还是低于总成本,用林老板的话说,怎么卖还是赔钱的,说到底还是脸盆价格拖后腿了!

  对价格的反应

  战争使所有商品变得奇缺,而人们只能以很高的价格来抢购。所以货币变得少了。政府就需要发行大量的货币来支持供给和需求,但是货币发行越多通货膨胀越快,最后价格越高买不起的人越多。以至于连平时是低端商品的食物都变成了奢侈品。说到底导致这一切的主因就是经济学中那只”看不见的手“——价格。对价格的影响经济学中“弹性”这个术语很好地解释片中的局面,所谓“弹性”是指供给和需求对价格的反应大小。以《林家铺子》为范例,这时的供给方面在短期内的反应较大,价格高涨供给量也会加大,是富有弹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的高价格使货物流通不畅,供给量自然会缩小,积压的货物也卖不出去,只能囤积有的甚至被销毁,所以这时又变为缺乏弹性。再看看需求方面对价格的反应,短期内价格增高并没有太大影响,消费群体忍受了这种价格增高,继续购买商品,所以是缺乏弹性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价格不但没有回落反而持续增长,这时消费群体再也忍受不住高价格,只能找与此商品的低价替代品,所以变成了富有弹性。只有平衡价格才能使供给和需求重新回到正常水平。

  其实还有很多原因致使林源记的倒闭,高额的税收,官员的贪腐,市场的不景气,同行的倾轧......很多因素让林老板商品的成本亏损,生活的成本持续加大,最后林老板只能带着女儿逃之夭夭了,至于最后那对孤儿寡母的债权人家破人亡的下场只能说是当时社会弱者的写照。人的社会就是一个庞大的商品社会,劳力.物品.货币是这个商品社会的基础,以上三种商品的互相交易形成了市场,其根本原因还是市场经济的失控导致了一切的前因后果。最后套用一句对《林家铺子》的经典评语:改编自文学名著的银幕经典,散发出中国古典之美学神韵!我还要加上一句:这是一部折射市场经济的绝妙素材。

  《林家铺子》观后感(四):老故事老梗

  这是很老很老的一部电影,偶尔在电影频道看的。看了这个电影,觉得它如果翻拍的话,绝对没有这么真实的感觉了。里面的老物件(墙上的年画,柜台上的铁脸盆,一米多点宽的木头床……)只有小时候才有,现在都绝迹了。然后觉得吧,现在的电影电视剧都好假。贫下中农都穿着崭新崭新的衣服,地里爬泥里滚的打仗军人腿上是洁白无瑕的绑带,偶尔有几件破衣服,那造假的痕迹也太明显了。相比于那个兵荒马乱,弹尽粮绝的年代,现在的人太富裕,连剧组都没有旧衣服了。

  物件虽老,但是故事并不老。虽然林老板是迫于当时的社会形势才一步一步走向绝路,虽然他很可怜,但是更可怜的是那些底层的人民。那个抱着小豆子的寡妇,那个家里有两个小孩老婆子躺在床上以泪洗面的小铺主,那个孤苦无依赚点手工的老婆婆……这些人更可怜。而林家铺子的员工们还喝得起酒,吃得起饭菜和肉。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大不了卷铺盖逃走。林老板欠了这么多底层人民的成本钱,让多少家庭破产?弱肉强食,在哪个年代都这样。上层建筑的坍塌,得牵连多少底层基础?我对林家铺子没多少好感,倒是最后民众的奔溃绝望让人甚是心疼,那寡妇钱没了,孩子也没了,活下去的希望都没有了。

  其实这个算不上影评,就是本人啰嗦了点。

  《林家铺子》观后感(五):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电影版的《林家铺子》从内容、音乐、演员各方面都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细腻的故事,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当时处于那个社会阶层的民族工商业者的困境。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残酷的社会现实就这样活生生地摆在我们的眼前。这个主题充斥了整部电影,让人不免感到悲哀,为一个善良的店老板最后如何拿着老弱病残的血汗钱逃跑而悲哀,为党部、商会会长、局长如何压榨小店而悲哀…. 不得不说《林家铺子》这部电影比小说好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电影里演员的实力演出。特别是饰演林老板的谢添,他细腻的演出把林老板这种夹在贫苦老百姓和上级奸商之间的痛苦、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同情那些被剥削的人,却逃脱不掉他自己剥削别人的命运。

  《林家铺子》观后感(六):中国艺术家的墓碑,上书“纪念自中华民族诞生以来,那些因为强权而趋炎附势改变自己的艺术家”

  由于本片广受赞誉,特别找到看了。前半段的情节确实耳目一新,有一种黑色电影的痕迹。但从日本侵略闸北开始,整个故事的核心发生了根本位移,我感觉的是,一个艺术人背弃了自己的初衷,开始服务于政治的需要。从这一点上来说,《林家铺子》成为了中国艺术家的墓碑。

  电影上映于1959年,恰好是三年“自然灾害”的前一年,而且也正好是反右斗争之后。我无意去详述这些事件与本片的关系,但是恰恰是片中的苦难和上映时社会的梦幻让人顿感无限唏嘘。片中的林老板是一个典型中国人的代表和老舍笔下《茶馆》的王老板的品质完全一样。

  这里不禁让我想到什么是中国人最大的品性——渴望生活可以不断的延续下去。这是全世界都少有的民族特性,鲁迅先生等一批近代中国作家上下求索,一直在寻找中国人的劣根性,“为何我们没有英雄,我们没有追求美好世界的勇气?”我今天斗胆地声明:这就是原因,中国人的品性中的本质特征是延续,保持自身现状不改变。这不是何种政权或制度造成的,是中国人先天的带有的。

  《林家铺子》中的几个角色:林老板、商会会长、孤儿寡母都有一种信念,即坚决地维持现状,毫无未来,也不顾过去。林老板也好、王老板也好,他们的希望都很小,就是让我好好的活着,有吃有喝,孩子可以上个学,出来找个事做,然后他们再生孩子……子子孙孙无穷尽已,这就是中国人的终极梦想,就像农夫的《24》的歌词“

  我听过唔只一次全部人口供一致

  话我知入得到大学拎到张沙纸

  入间大公司攞到啲银纸

  先可以先可以叫做成功人仕

  系边个话我知要咁样做人先至算係有意义

  一出细开始呢一个标准就系最高嘅指示

  每个人都只係棋盘入面一只棋子”。

  前面看到有一位朋友说,“中国人抵制日货其实从来都未伤害过日本,却一直伤害中国人,为什么呢?我们要互相伤害?”这也是我一直想问的,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就一定要互相伤害,伤害其他人对自己处境的变化绝对毫无帮助,我们自己也心知肚明,但我却改变不了,正如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路途,大家都喜欢说“没有办法啊,没有办法。”可办法就摆在那里,每个人都只需稍稍改变一点,稍稍为别人着想一点,中国就可以很幸福。

  就像每个人都知道中国股市和赌博没有区别,但依然扑进去,总认为自己会和那些倒霉蛋不同,前几天北京下大雪,骑电动的人依然骑的飞快闯红灯,看到那些车祸,人们依然觉得怎么会轮到自己?《林家铺子》的时候,中国的那些运动,每一次,中国人都想着倒霉的一定是别人,以为自己再多低些头,再多改变自己去迎合就没事。这就是中国人,我们就像是那些看见鳄鱼却依然要渡河的羚羊,我们知道这是死亡的穿越我们也知道这里面的风险很大,但是我们就秉持着一个信念:坚持下去,倒霉的肯定是别人。

  《林家铺子》观后感(七):林家铺子 教材汇编

  导演创作121页 我国文化生存空间相对宽松时段里 一些艺术价值的影片 《万家灯火》《我这一辈子》《祝福》《林家铺子》《早春二月》《舞台姐妹》80年代《城南旧事》《黄土地》《红高粱》《本命年》《盗马贼》90年代《秋菊打官司》《阳光灿烂的日子》凡此影片导演对剧本创作参与有很大决策权 导演创作228页 50年代优秀现实主义影片 同一镜头空间里 同时并列表现两个或两组行为动作相互对比映衬 显示出由对比象征的喻义 本片一艘乌篷船驶过清晨的小河 石桥 幽静江南水乡小镇画面很美 岸边村妇河中泼脏水 污水在河面上泛开 象征影片所要表现的旧社会的污渍是怎么泛滥的

  导演创作276页 《祝福》《林家铺子》《林则徐》是围绕影片中主人公祥林嫂林老板林则徐的命运变迁组构情节的 其叙述方式也是顺叙式的

  《林家铺子》观后感(八):第16名:《林家铺子》——影史50部平民史诗

  创业者甘苦谈

  《林家铺子》 年代:1959年/ 国家:中国 / 导演:水华 / 主演:谢添、林彬、马薇

  雷军说:“只要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难怪现在这么一大波创业潮袭来,每个人都跃跃欲试,连95后都开了自己的公司,做起了CEO,这世道真是大不同了。而《林家铺子》告诉我们,在1931年的那个乱世里,想要自己创业做生意是有多艰难,风停了,掉下来的可都是猪。

  人们抵制日货,大体是因为自家领土被无端侵占。2012年是这样,1931年也是这样。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让人们的抗日情绪日渐高涨,日本来的东洋货被学生群体所唾弃,这下子,卖日本货的林源记就面临着关门倒闭的危险。怎么办怎么办,林老板着急,他的女儿林明秀也着急,穿着日本裙子上学,那还不得被同学戳脊梁骨啊?那就只能让林老板“通融通融”了。

  这有必要解释一下当时商界的基本构成。以林老板为代表的中产阶级家庭,属于底层群体。他要依附于当地的商会,所以就得对商会的于会长马首是瞻。于会长的上级叫做张委员,然后再往上一级就是薄局长(这姓怎么这么眼熟),其实他就是所谓的买办资产阶级,投靠的是帝国主义,却反过来压榨本国人民。这么一级一级顺下来,林老板显然就是被压榨的对象。他为了能顺顺当当地卖日本货,不得不卖掉了妻子仅有的手镯,用400块钱贿赂于会长。只要有了于会长的通行证,他就可以把日货贴上国货的标签,继续开售。

  想要自己开店的人,往往想的都是能自己说得算,可是除了别人叫你的那声“老板”之外,再没有什么能让你有满足感的,因为你会发现绝大多数事情都不是自己说得算的!比如上海来的客人要来收钱了,可是寿生收账没回来,那边又要得紧,林老板只能大雪天亲自上门追债!但那些人要是还得起,也没必要被追债了是不是?上海客人那句“大老板,场面上的人”,更像是一句讽刺,而并非恭维。

  更能体现这一点的,就要数面对簿局长的非分要求。那个禽兽局长竟然看上了林明秀,要娶她做小老婆。“这帮人,真比强盗还凶”,林太太对此痛恨到了极点。但是林老板除了婉言拒绝,也不能再做更多抵抗 。所以他只能任凭被无缘无故抓紧局子而束手无策,还得承受被收人收货的两端夹击。正是在这样的围攻下,林老板只能被迫逃走。

  金星曾经说过一句话:“要创业,首先得胆儿大”,性格怯懦、犹豫不决的人,就不适合创业。很不幸,林老板就是这种软弱型的,明明已经在赔钱卖,却还对客人的讨价还价妥协;国民党兵用的是假钱,却不想得罪他们,只能陪上笑脸外加免费赠送。唯一能让他硬气起来的人,就是比他还弱的王老板。为了要回赊走的货,林老板直接上门抢走了王老板店里的东西,逼得他们走投无路。“我们自己都顾不了了,还顾别人呢!”

  片中有一个细节是林明秀在床上摆弄着一只猫咪,然后心气不顺,就把猫咪推了下去。这个动作一如林老板的所作所为,他只能从欺负弱势群体里找回平衡,从而不至于成为整个压榨生物链的最后一环。林老板逃走之后,在他这里有存款的穷苦人民成了终极受害者,朱三太、张寡妇等等,把毕生的血汗都投在这里,现在钱没了,就等于生生夺走了她们活下去的依靠。

  林老板的店里有过一个叫阿富的人,他想要买一顶帽子,可是根本就买不起,他挣来的钱只能去买米,帽子就算打九折也只能是奢望。像他这样的底层穷苦人民被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买办资产阶级三座大山压在下面,举步维艰,而像林老板这种表面光鲜、实则惨淡经营的个体户,就得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生态里挣扎、沉沦。

  《林家铺子》观后感(九):乱世里无奈求生存的小资本家

  影片成功地塑造了林老板这个既是被压迫、被剥削者,又是压迫、剥削者的旧社会小商人的艺术形象。

  故事发生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冬天,浙江某小镇,镇上“林源记”老板,正逢掀起抵制日货的运动。女儿林明秀,因穿了一件日本面料的旗袍而受到同学的鄙视,她回到家中哭闹,责怪父亲尽卖些东洋货。此时的林老板也正为县党部勒令停售东洋货伤透脑筋,不得已他只好把东洋货冠以“国货”的标签出售……等等情节。刻画林老板这个人物的双重性格。

  影片还通过劝阿福买帽子,应付勒索的国民党兵、设计“一元货”等细节,表现出他善于辞令、精于算计,对做生意的一套十分内行。

  林老板身上“商人”的本性,为了自身的生存,浸透着冷漠和无情。

  尽管如此,在社会动乱、经济崩溃的现实面前,在反动统治者的欺压和迫害面前,他只能走向崩溃。

  影片通过一个乱世,令人无奈的乱世,让人悲痛欲绝的乱世里,无奈求生存的小资本家的境况,突出这是个“人吃人”的社会。

  《林家铺子》观后感(十):过去与现在

  不管是电影还是小说,现在来看不得不感叹一下作家的“功力”,过去几十年,书中描绘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情境仍旧在当今社会天天不厌其烦的上演着…即使我们已经声称赶走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前提下,影片通过塑造一个“林家铺子”的兴衰反映了当初整个社会现状,也“先见”般的折射了当下社会的市场经济。

  一个剥削者同样又是受压迫者的身份,我相信不光是片中的“林老板”如此,现实中有太多的“林老板”形形色色着在我们身边苟延残踹。彼时,上层腐败如强盗般,底层卑微如蝼蚁般,而所谓中层只有夹缝求生,难道你不觉得放眼当今社会,真的很熟悉吗?而我们面对如此现实,只有慨叹,过好自己的日子先吧…

  本片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高度的成就,不仅在国产电影里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更兼备令人警醒的现实意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