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条窄路》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三条窄路》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4-07 03:00: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条窄路》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三条窄路》是一部由崔允信执导,廖啟智 / 杜海濱 / 王亦藍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条窄路》观后感(一):生下来,活下去!(粤语评论~)

  首先!必须!一定!要更正的,我们“大陆”治安没那么差吧!!!其次,我是广州人,电影里面的取经都非常有亲切感,而且“庙头大街”就是广州的,黄埔呢哈!不过正常,正如我们“大陆”电影都经常曲解香港人的真正地道的生活。

  这部电影,就是黑色的幽默,有时候我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可能忘记了自己是什么!

  “点解捞得咁偏啊?做牧师好捞咩?”“系呢,点解你要做牧师?!”

  “点解你要做记者?”

  “点解你要做差人?”

  我们否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呢?点解?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什么才是自己适合的? 我们可以选择吗?!

  “爱,系需要行动的,如果我地嘅爱无行动嘅,呢种爱系假嘅!

  “我地话关心一个人,如果只系关心一个人可唔可以上到天堂,而唔关心距系现实生活身体上面的需要,呢种关心亦都系唔完全的。”

  记着:“我要比D咩你先可以帮我?” 陈傲云:“规则嘅野就一唔系钱,一唔系关系,其他嘢我就无了,呢两样我都仲有D。....有办法的话,有D嘢系边度都可以讲得!”

  就这些对白,足够吸引还没看过这电影的人...

  “我唔系想做好一份工,我只系想做啱一件事” 试问,有几多个人可以做到?!

  我挺喜欢电影里面那个编辑的角色! 人,总是喜欢选择阔的路!

  注意(电影对白18+)

  《三条窄路》观后感(二):poor guy, 這是不該

  「住在香港的你我迷茫嗎?」作為大學生的我與「大人」討論過問題多次,而所得到的回應多是大談工作、理想與人生的意義。

  2013年4月,香港碼頭工人爆發罷工,戴耀廷提出佔領中環,梁文道對香港前景感到絕望的時間,內地新型禽流感的爆發告知我們終究是被中國牽扯著。《三條窄路》最後王亦藍悠然自得地驅車向前,我會問這就是崔允信導演的ASSERTION嗎?

  在香港,年青的客貨車司機,沒有好工作,更枉談他的人生理想;年青的女記者,有能力有好前途(受到上司賞識),但想在工作中實踐自己的理想,事實往往事與願違;一直堅持信念參與政治的中年牧師,就算有著神的庇佑亦難免惹人非議。

  一宗律師樓失蹤案,故事翻了再翻,當戲中反覆引用聖經韱言作為注腳,一切就像淪為民主黨式「爭取普選」口號;奇情懸案的劇情,恰恰就是大家打開報紙所看到的憂慮共冶一爐,看起來不夠平實,說出來不夠力度。若果你相信在唐樓上懸掛的橫額,例如「信耶穌得永生」之類,你不愁沒有出路。

  人總是在不停的往前走,困著人的卻是時局。就算我們選擇了那一道難走的「窄路」,難保我們不是在一個沒有出口的迷宮裡走著走著,選那一條路其實都沒有分別,分別只在於「心安理得」與否,而這種迷信苟安的態度,我只好說句「poor guy, 這是不該!」

  《三条窄路》观后感(三):革命性的尝试

  香港电影总算是有一些希望可以看到。不论这部电影的剪辑如何拖沓,镜头仍然陈旧,演员表演过于夸张。但是对他所付出的创新的努力十分值得肯定。这种创新一是终于有中国人的电影真正的坐下来谈论什么是真理,其次是这部电影所使用的拍摄手法终于可以有点进步。就此2点十分值得肯定。其中,女记者的台词,“我不光是为了做好我自己的工作,我是要做对一件事”是几十年香港电影的突破。

  作为香港人的固有思想,一直是“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即便是盗匪、流氓一样适用。拿人钱财,就要鞠躬尽瘁是每一个香港人引以为豪的人生目标。所以,电影剧本再烂,我也做;歌再口水,我也唱,因为我要做好我这份工。这种工匠主义的心态造就了香港数十年如一日的自我重复。没有人敢于去担当改革的成本和被指责的压力。

  而此片是数十年来香港电影第一次开始在电影里去问问题。无论这个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有没有意义,这个答案是否过时。这个问问题的姿态是多少年中国人难觅的精神。

  如此,这部电影于香港是绝对的革命,于中国也是绝对的革命。因为我们中国人最不喜欢的就是问问题。

  就影片本身的质量来说,剪辑有些新意,但很多场景过于拖沓,中间人物之间的过度太快,一时间让观众有点混乱。而且公安被小混混杀死这种偶然性事件出现在剧情片中,过于刻意,还是想宣传宿命论,这都是香港电影的陈规陋习。

  《三条窄路》观后感(四):窄路相逢

  追求公義的人總是孤獨的。

  《三條窄路》是導演崔允信自商業片《愛情萬歲》後再執的獨立電影作品,在去年香港亞洲獨立電影節上映過,現今在圓方The Grand Cinema上映。

  影片中追尋公義的人,有四個,分別是因欠賭債而被逐出警隊的小混混、大學畢業的炒股差人、為求上位而拚到盡的年輕女攝記,還有在電台政治節目發聲的牧師。除了後者,前三位都不是別人眼中循規蹈矩的好人。然而,諷刺的是,他們才是屬於清流的一群。一宗涉及中港兩地利益糾結的謀殺案是一個正義的試煉,他們也因而走在一起。

  他們是在窄路相逢。

  兩位「警方代表」,雖然有點功利、有點猥瑣,但相對建制裡在上者的虛偽,他們的「陰暗面」算不上甚麼。影片中,他們跟一位Madam都曾是同一個「級別」,但為何上位的是Madam,看著影片的舖排便不言而喻。三人都從不同途徑得知一份大集團的工廠犯罪文件,但手握資料的Madam是選擇隱瞞。她指警員是「細路仔」,因為在建制裡可以出人頭地的,不是揭示不公的一群,而是做好「清潔工作」的一群。

  有些事,即使做了,未必有真正成效,亦未必能扭轉大氛圍,但總要有人前行,小改變造成大改變,正是漫漫長路。堅持,是抗爭勝利的最重要防線。慶幸這個小島仍有人願意發聲,願意走進窄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