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山,一动不动
“爸爸是山,一动不动
昨天的文章《养育男孩,6岁后,妈妈要学会给爸爸“让位”》发出,我收到朋友的留言:“我也想让爸爸多参与孩子的教育,可是孩子并不喜欢爸爸。”
这恐怕不是个别妈妈,或者个别家庭的烦恼,所以,今天想用个人的经历,谈谈这个话题。
曾有教育专家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教育中以妈妈为主导的占50%,以爸爸为主导的占20%,平分秋色的占30%。
当专家问及一些爸爸,有的答“工作太忙,没时间管孩子”;有的说“脾气不好,跟孩子生不起那个气”……各有各的理由,但其实他们都忘记了一句古训:“养不教,父之过”,当父亲的放弃教育子女的责任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妻子,自己置身事外,这在孩子心里很难真正建立起亲密关系应有的信任度和安全感,而父亲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也很难建立。
曾经,宸爸也是“一动不动的山”
替子驯父:从“爸爸是山,一动不动”到“父爱如山,大爱无疆”
”爸,我妈呢?“——这是不是你家的现状?
我分析越来越多爸爸主观或客观地缺席了孩子的成长,大体源于以下几个因素:
受“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一些爸爸理所当然的认为养育孩子是妻子的事。
网上曾流传这样的顺口溜:“妈妈生,外婆养,爸爸回家就上网,外公天天菜市场,爷爷奶奶来欣赏!”,对此,很多妈妈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
替子驯父:从“爸爸是山,一动不动”到“父爱如山,大爱无疆”
妈妈之爱子,片刻不肯怠慢,总是第一时间冲在前面,没留给爸爸相应的空隙,他插不上手,也无需插手。
我曾经爱心爆棚,立誓要把他们爷俩惯到别人要不起,兢兢业业地付出,被自己感动不已。
替子驯父:从“爸爸是山,一动不动”到“父爱如山,大爱无疆”
短期的付出,感动了家人,也感动了自己。
可时间久了,在永远也处理不完的屎尿屁中,妈妈们突然发现,曾经光鲜亮丽的自己不见了。有一天,她望着镜子里那个灰头土脸,疲惫不堪的自己,突然就崩溃了。她抱怨总也睡不了整觉,抱怨胀奶的痛苦,抱怨不断恶化的皮肤和再也回不去的好身材……她埋怨爸爸为什么不能多体贴她,搭把手……
终于,她忍不住说:“看看别人家的爸爸,你就不能……”此言一出,爸爸就不高兴了,“哪个妈妈带娃不辛苦?谁不是这么过来的?以前不是都好好的,你是不是想找不痛快?”
替子驯父:从“爸爸是山,一动不动”到“父爱如山,大爱无疆”
爸爸们不及妈妈的精细,耐心也不足,偶尔帮忙带孩子,要么不小心让孩子伤着了,要么惹得鸡飞狗跳,哭哭啼啼,孩子失去安全感。
父亲心里内疚之余,又遭家人责备,于是,他们索性退再后一步,当个纯粹的旁观者。
宸哥儿3周岁,有一天愤怒地对我说:“谁让你找了一个这样的老公?现在我也没办法了!除非换一个爸爸。”
我看着眼前小小的人儿,满腔的怒火,不懂事的他竟以为爸爸不好是可以被换掉的。我除了惊,更多的是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