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 李白撩妹往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李白撩妹往事

2019-10-31 11:04:29 作者:图书馆 来源:图书馆 阅读:载入中…

 李白撩妹往事

  李白撩妹往事

  1

  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是很多男人的毕生梦想

  唐朝宰相薛元超已经位极人臣,依然有三大恨: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五姓女是指“五姓七家”的女儿,属于唐朝最顶级的白富美,在她们面前,李家公主都要往后排

  可见男人的执念之深。

  说来也巧,李白只是一介布衣,却先后迎娶了两个宰相的孙女。要知道他当时还不是诗仙呢,最多是文化大腕

  而两个白富美都是倒贴的。

  大家都是九年义务教育,凭什么李白的腰间盘就如此突出啊,很多人不服。

  但是话说回来,迎娶白富美可能幸福,却有一堆糟心事伴随,如果心脏不够强大的话,很可能扛不住。

  比如李白。

  别人看他潇洒自由,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说不定李白的心中也是一肚子苦水呢。

  表面越不在乎,越可能是掩饰

  2

  公元727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已经3年。

  他从四川出发,沿着自家的物流贸易线,一路跑到扬州,不到一年时间就把身上带的30万钱花光光,然后北上河南。

  可能在某天读书时,突然想起司马相如说过:“云梦是个好地方。”他就背起包袱南下湖北。

  这里不仅有美景,还有美女

  当李白来到安陆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结识了许圉师的后人。许圉师是唐高宗的宰相,即便已经去世40多年,许氏家族也可谓“朱门。”

  可就是这样的人家,却对李白青眼相加。

  “太白啊,我有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儿,给你做老婆怎么样?不过你可要住到安陆哦。”

  没错,许家想让李白入赘。

  “好啊好啊,完全没有问题。”

  很难想象,李白居然同意了。要知道唐朝的入赘女婿基本没有人权,某些时候的地位等同于罪犯

  可李白不在乎,从此安心在安陆安营扎寨,过了几年安生日子

  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问题,值得分析一下。

  李白的毕生梦想是做官,用胸中的知识为大唐服务,可他出生于商人家庭,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这就堵死了正常入仕的途径

  但是在唐朝做官不止科举一条路,还可以推荐、恩荫等等,只不过这些都需要一点条件

  比如阶层人脉

  只有士族阶层,才能享受到父祖辈做官的恩荫,才能和世交朋友互换资源,各自推荐对方孩子

  这些对于李白而言太过奢侈

  做为物流商人的儿子,不论是碎叶城或者四川绵州,士族的阶层和人脉都是李白可望而不可即的,想要实现理想,只能打通阶层壁垒

  如今许家就提供了一个窗口。

  只要入赘许家,就是士族阶层的一员,许圉师曾经的地位和人脉,都可以给李白提供很多机会

  何况岳父混的也不错,做到刺史高官

  那么许家到底图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李白特别有才,年纪轻轻就读书破万卷,号称“轩辕以来,颇得闻也。”而且身体也不错,可以“手刃数人。”

  这是一个文武双全年轻人

  那么许家的心思也就不难猜了。许圉师已经为家族奠定根基,想要保持门第不衰,除了培养自家子弟,还要吸收新鲜血液

  他们认定李白是前途远大年轻人,于是想投资李白,将来发达以后撑起许家的门面,和家族下一代共进退。

  这场婚姻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各取所需

  最重要的是,许姑娘真的很优秀啊。某天李白写了一首《长相思》,其中有两句是:“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许姑娘看过以后撇撇嘴:

  “相公,抄袭也要有创意啊,你和武后写同样的句子,不难为情啊。”

  原来武则天为了取得唐高宗的信任,曾经写过:“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少年夫妻打情骂俏,可能是李白最幸福的时光

  3

  公元730年,李白已经30岁了。

  他带着岳父的亲笔信,到长安拜访曾经的故交,希望打开出仕的门路。但是结果不好,几乎没人给他机会。

  那段时间,李白有点怀疑人生。

  他苦读30年,有一肚子文学才华,还能“题笔月氏书”、“草答蛮书”,属于中外结合复合人才

  不论做文学研究或者外交,都没有问题。

  可现实当头一棒,让李白感觉一切都是如此虚幻努力半生有什么用,一腔锦绣就要荒废。

  他甚至自暴自弃,和市井之徒交往,那种意思就是,人生也就这样,算了吧。

  这是李白的第一个至暗岁月

  其实更惨的还在后边呢。

  李白在2年后返回安陆,岳父已经去世,最支持他的人不在了。再过几年许姑娘也英年早逝,只留下2个孩子和他相依为命

  做为入赘女婿,李白很难在安陆生活下去。

  是啊,招你入赘是指望你能出人头地,但是去长安什么都没捞到,许家养你吃白饭啊,还是大才子呢,呵呵。

  岳父和妻子去世后,不论家庭地位或者风言风语,李白都生活的很艰难。他就像失去丈夫寡妇,在婆家举步维艰

  他在几年内拜访过荆州长史韩朝宗、安州长史裴宽,分别用《与韩荆州书》、《上安州裴长史书》做敲门砖,低声下气的求赏识

  “嘿,我是有料的,给个机会呗。”

  “哦,NO。”

  那时的李白写下《蜀道难》,劈头盖脸就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心里想的或许是:生活真难。

  不得已,李白带着儿女来到山东投奔亲戚

  他的儿子叫伯禽,女儿叫平阳,这两个名字都很有来历。伯禽来自周公旦的儿子,平阳则来自唐高祖李渊的平阳公主。

  李白希望儿女都能成大器。

  不过他们的年龄尚小,李白为了抚养儿女,只好和一个刘姓女子同居。是的,只是同居或者纳妾而已,并没有明媒正娶。

  刘姑娘是标准的市井女人

  她以为李白是大诗人肯定有钱,将来要过好日子改变命运喽。她在结婚后才发现,此时的李白其实蛮穷,兜比脸都干净

  太失望了。

  满心欢喜变成失落怨愤,刘姑娘对李白也不太友好,成天不是横眉冷对就是摔锅打碗,日子基本没法过下去。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许姑娘是多么美好的人,李白可是见识过的,再看看现在的刘姑娘,想想都替李白不值得。

  他自己都说了:

  “彼妇人猖狂,不如鹊之疆疆。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鹊之奔奔。”

  简直是杨二嫂型的人物

  公元742年秋天,道友元丹丘把李白的诗文呈送玉真公主,继而又被唐玄宗看到,一封offer终于飞向李白。

  元丹丘就是《将进酒》中的丹丘生,李白要和他同消万古愁的那位。

  看到offer,李白太兴奋了。

  不是不想过日子,只是对于李白来说,住在家里是看不到前程的,只有出去找机会,才能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才华和价值

  如今终于开花结果名声直达天听,他仿佛看到前程、地位唱着歌跳着舞向他走来。

  走,去长安。

  临行前,李白给家人留下一首诗: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看看李白的得瑟劲,一种春风得意画风扑面而来,他对刘姑娘说:“今天对我爱答不理,明天让你高攀不起。”

  我才不是一般人呢,你们等着瞧。

  哼。

  4

  长安的一切都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

  10年前到长安谋前程,李白落寞而回,10年后却被皇帝亲自请来,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辉煌么。

  “一定要大干一场,加油。”

  唐玄宗以七宝床赐食,亲手调羹送给他,又说了很多温暖人心的话:

  “你本来只是布衣,却能让我知道大名,如果不是常年攒人品的话,根本做不到。”

  很可能李白都要哭了。

  “陛下,我攒人品太辛苦了,付出多少努力多少心酸,你知道吗?不过你认可就好,我一定努力。”

  李白太努力了。

  唐玄宗和杨贵妃欣赏牡丹花,随身歌舞团准备表演助兴,但唐玄宗另有打算

  “名花美人,怎么能用旧音乐呢?李白不是有才么,让他来一段。”

  李白吭哧吭哧来了,汗都没来得及擦一把,赶紧给领导写了一首《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支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的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外国使者带着国书来朝,打开一看全是蝌蚪鸟兽文,根本没人能看懂……唐玄宗想到李白,让他来试试

  李白一看,简单

  当众翻译出来以后,又用外语写了一封国书。这是维护国家尊严的事,唐玄宗恨不得用小拳拳锤他的胸口

  但是也到此为止了。

  李白盼望的出将入相并没有实现,唐玄宗只是让他来写诗文的,做一个粉饰太平宣传工具

  和乾隆皇帝指着鼻子骂纪晓岚一样:“不过是养你做玩物的,你可别蹬鼻子上脸哈。”

  这种心里落差太大了。

  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到头来依然是蓬蒿人。

  而才高遭人嫉恨,前宰相张说之子不停诋毁李白,甚至有停薪离职的可能,李白这么高傲的人能忍受?

  算了,离开长安吧。

  这么看,李白其实并没有表面上的潇洒。

  他的家庭生活不幸福,相爱的妻子早已远去,新纳的妾又粗俗不堪,不论安陆或者山东,李白都感受不到任何温暖。

  事业也没有希望,唐玄宗只是当作养宠物而已,并没有提供施展抱负的机会,人生已过42年,毕生梦想可能要成镜花水月了。

  李白的内心苦闷,不知道如何消遣。

  他不停的喝酒、逛夜店,什么“笑入胡姬酒肆中”……什么“载妓随波任去留”……仿佛只有酒精麻醉和美女的肉体,才能让他找到些许安慰

  李白给世人留下浪漫背影,却把一肚子心酸独自咽下。

  5

  公元744年,李白被赐金放还。

  他遇到杜甫和高适,兄弟们一起打猎、一起喝酒、一起嫖娼,玩的好不快活。

  这一年冬天,李白入道。

  他在齐州紫极宫受道箓,正式加入道教的编制,写下“离心无远近,长在玉京悬”的诗句

  是的,他本来就是道教信徒

  但是之前很多年都没有接受道箓,怎么偏偏被唐玄宗抛弃之后,才下定决定加入道教,并且说出不离不弃的话。

  只有一种解释,就是李白要面子

  他在对别人、也对自己说:“我不稀罕人间荣华富贵,成仙才是我的人生追求。”

  这是自我安慰。

  李白也需要道士身份,堵住别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还有一件事挺有意思。

  他回到山东以后,就和刘姑娘分手,另外找了一个女人同居。这个女人没有姓名,只是被称作“鲁妇人”,还给他生了儿子叫颇黎。

  关于刘姑娘就不说了,李白一方面不喜欢她,另一方面是嫌丢人。当初牛皮吹得震天响,如今又惨淡回来,怎么面对江东父老啊。

  关于鲁妇人,李白也没太上心

  同居一年之后,又跑出去浪了,当然也可以说是寻找机会。他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来告别东鲁的父老乡亲,最后一句很有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嘴上说着不愿意侍奉权贵,身体却很诚实,再次走上寻找前程的追梦之旅,想想也蛮可爱。

  但他真的不是一个好父亲。

  儿女再次成为留守儿童,颇黎要么在母亲肚子里,要么在襁褓之中,鲁妇人幽怨的眼神,也没能留住丈夫出门的脚步。

  在家没有前途,出门没有家庭。

  李白的本性喜欢浪,现实又让他不得不浪,他就像被命运选定的水手,在规定的航道中踏出波澜壮阔。

  李白从未放弃追梦的脚步。

  6

  公元750年,李白再次来到梁园。

  几年前,他在一面墙上写下《梁园吟》,如今墙壁依旧,却已物是人非。

  说来也巧,李白在这里遇到宗楚客的孙女,两人一见投缘,迅速结为夫妻为爱鼓掌。

  宗楚客是武则天的远房外甥,也是唐朝宰相,后来成为韦皇后的心腹,在李隆基政变时被砍下脑袋。

  反正是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名声极其不好。

  此时的李白已经50岁,属于黄土埋到脖子的糟老头,但是宗姑娘看重李白的才华,委身下嫁于李大爷。

  宗姑娘家族是残酷政治斗争的受害者,所以她对李白其实没什么诉求,只希望夫妻二人平安度过余生,也就知足了。

  可李白不行。

  他出来就是谋前程的。我觉得啊,李白娶宗姑娘的目的之一,可能也是希望借助其家世,助自己一臂之力。

  李白想去边疆立功,宗姑娘说不行。

  他独自背起包袱来到幽州,打算努力练习骑射,以后参军打仗为国立功。可那是安禄山的地盘,没多久,他就发现不对劲。

  跑到黄金台上哭了一通,赶紧南下中原。

  3年后,安禄山也率兵南下,整个中原几乎没有抵抗的能力,安禄山犹如冲入幼儿园的壮汉,很快攻破潼关进入长安。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道鬼门关。

  李白很幸运,带着宗姑娘跑路……他们经过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最终定居于庐山。

  李白一生都在游荡,却从未如此狼狈,但也是第一次和妻子行走在路上。

  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心是暖的。

  那些风餐露宿、毒蛇猛兽、刀枪剑戟,终于不用一个人承担了,身边有个女人握着他的手说:“别怕,我在。”

  李白一生浪迹天涯,这次最狼狈,也最温暖。

  7

  公元756年,寒冷的冬天没有冻结“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李白和宗姑娘正在你侬我侬。

  此时一封offer飞向李白。

  永王正在招兵买马,想要为国击贼,正需要李白的名气壮大声势。他前后三次聘请李白,终于谈好工资待遇和持股分红。

  李白特别想去,宗姑娘说不行。

  对于56岁的李白来说,这可能是人生最后一次机会了,他实在舍不得放弃,不论结局如何,都要为梦想拼一次。

  他留下家书,再次出门而去:

  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别离出吴关。

  白玉楼高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

  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

  翡翠为楼金作梯,谁人独宿倚门啼。

  夜座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西关。

  李白依然对未来充满期待,认为这是伟大的军事行动,将来官拜宰相也是指日可待的事。

  宗姑娘叹口气:“哎,我信你个鬼,满座跑火车,糟老头子坏得很。”

  真是头犟驴。

  到达永王军营以后,李白专门拟定口号,给部队加油打气: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他把自己比作东晋的谢安,希望辅佐永王平定“安史之乱”,到长安向皇帝陛下汇报工作,实现毕生抱负。

  不知李白有没有想过,一支军队进入长安以后,只是向皇帝汇报工作吗?很有可能是争夺皇帝宝座的啊。

  仅仅三个月后,永王李璘就被灭了。

  而打败永王军队的,其中之一就是淮南节度使高适,曾经和李白喝酒撸串的诗人朋友

  人生的际遇,真是奇妙。

  经过这次失败,李白的人生梦想彻底破灭,什么封侯拜相、什么功名大业,再也看不到一点希望。

  在黑暗的牢房里,李白或许想到陪伴多年的宗姑娘:“哎,老婆永远是正确的,以后要听老婆的话。”

  老婆不止是正确的,还是最好的。

  宗姑娘启动沉寂多年的人脉关系,只为营救最爱的丈夫,甚至不惜典卖家当。这个老小孩,让人操碎了心。

  最终李白收到朝廷发的大礼包,被流放夜郎。

  除了安陆的几年,他一辈子都缺少家庭温暖,却在人生暮年,命运一次性补偿了李白所有的运气。

  8

  如果是其他人的话,可能就放弃了。

  59岁的年纪,古人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深深的皱纹和花白的头发,时刻在提醒自己:“别折腾了,好好安度晚年吧。”

  李白依然要折腾。

  在前往夜郎的路上,突然听到朝廷大赦的消息,他找了一艘船转头就向中原狂奔: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那些艰难困苦都过去了,以后又是新的开始,我虽然59岁了,但只要活着,就得接着折腾。

  公元761年,李白送迷恋道教的宗姑娘上庐山,并且拜入女道士李腾空门下。李腾空是李林甫的女儿,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打过酱油。

  然后下山,打算投奔李光弼的军队。

  这种执着精神真的让人佩服。他受过那么多打击,看到那么多冷眼,听过那么多冷嘲热讽,依然不抛弃不放弃。

  虽然一次都没有成功,但一次都没有放弃。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就是真正的李白。

  当然这次也不例外,他投奔李光弼也没有成功,而且又生重病,只能到当涂投奔族叔李阳冰。

  次年,李白病重去世。

  他的著述已经十丧其九,仅存的一部分留给李阳冰,让其帮忙编撰保存。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

  “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唯公一人……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欤。”

  李白没有成功。

  李白终于成功。

  9

  都说李白从未老去,一生都是少年郎。

  可少年心不是说说而已。

  他有一个宏大的梦想,愿意倾其所有去努力实现。不论艰难险阻、不论挫折苦难,他有过犹豫和怀疑,但从未放弃。

  李白嘴上说不愿折腰事权贵,却能弯下腰到处拜谒求赏识。看上去有些心口不一,但是不丢人。

  我宁愿相信,他说的是气话。

  李白为了改变命运,不惜入赘豪门,做最没有地位的上门女婿,但是为了事业奋斗不丢人,更何况,他收获了两个美好的妻子。

  在他的追梦之路上,豪门给予的帮助不多。但他却用自己的剑胆琴心,写下自己一生的波澜壮阔。

  这种不屈服于命运的执着,就是少年心。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特别像李白给自己写下的墓志铭。

  余光中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 李白撩妹往事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