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发表黄小平小品文系列四十
文/黄小平
有些东西,我选择不接受它,我怕接受了它,自己也被接受了,从此成了别人的附属和物品。
有些东西,我选择不接受它,我怕接受了它,从此便离不开它,从此便不知道了去拒绝它。
有些东西,我选择不接受它,我怕接受了它,从此便成了身上的包袱,成了自己一生的负重和拖累。
有些东西,我选择不接受它,不是它不值钱,我怕接受了它,自己便不值钱。
有些东西,我选择不接受它,不是我不需要它,而是我怕有人更需要它。
有些东西,我选择不接受它,一半是为了自己,一半是为了别人。(摘自《广州日报》2016年1月9日)
做一块金子让别人亮起来
文/黄小平
说到金子,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是金子就会发光”。其实,金子是不会发光的,金子的光芒,不是金子自身发出的光芒,而是金子反射的别人的光芒。“是金子就会发光”,这是人们对金子价值的一种误解。金子的价值,不是因为金子自己能够发光,而是因为它能够把别人照射在自己身上的光芒,反射给别人,去照亮别人,照亮这个世界。
也许,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发光,但我们仍然可以做一块金子,把别人发出的光,把别人照射在我们身上的光,再反射到别人身上,反射到更多的人身上,让别人亮起来,让更多的人亮起来。(摘自《广州日报》2015年12月12日)
一缕善意的光
文/黄小平
如果一只飞虫飞进你的耳孔,有两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一种是:往你的耳孔里滴几滴清油,把飞虫的翅膀粘住,然后将它憋死。另一种是:将你的耳朵靠近灯光,耳孔里的飞虫看到外面的亮光后,就会慢慢地顺着亮光爬出来。
无疑,你会选择后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生活中,我们也有被人冲撞、被人冒犯的时候,但对待冲撞、冒犯我们的人,我们却没有了这份冷静和理智,没有了这份平和与宽容,我们往往或心怀仇恨,或大打出手,或伺机报复。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对待冒失闯进我们耳孔里的飞虫那样,给别人一缕光呢—— 一缕温暖的光,一缕信任的光,一缕善意的光,一缕宽容的光……(摘自《广州日报》2015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