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星星很亮的人,是因为你们没有看过那些医务人员的眼睛(罗西)
人间疾苦,医者仁心。
“人类本质是:海水,月亮和一些心碎。”
而很多时候,只能靠父母的爱、白衣天使的星星、幸运之神的手才能缝缝补补这些“心碎”。
说星星很亮的人,是因为你们没有看过那些医务人员的眼睛
罗西
一张“小男孩与护士互相深深鞠躬”的照片(题图)在朋友圈大量转发,泪目。
这张照片的背景位于绍兴市中心医院住院部二号楼隔离病区门口,照片的小男孩只有2周岁,他出院时向护士鞠躬致谢,迟迟不愿起身,当时护士感动之余也立即鞠躬回礼。
曹玲玲是绍兴市中心医院感染三病区的护士长,也是照片中的当事人。
她说,2月22日下午,照片中的小男孩泽泽病愈出院,当时同一病区还有3个成年人患者出院,一次多名患者出院,病区医护人员准备鲜花欢送他们回家,并邀请医院检验科喜欢摄影的傅金可拍照留念。
“护士阿姨,谢谢你,我要回家了。”欢送结束后,泽泽跑到曹玲玲身旁,突然鞠躬致谢, 曹玲玲也深深弯腰,鞠躬回礼。
一旁的傅金可拿起相机,拍下温暖瞬间。
同样虔诚、感人的一幕,百年前也曾有过。
大约1900年,时任广济医院(现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的英国人梅滕更查房时,面对小患者鞠躬致谢,深谙中国礼数的梅医生也深深鞠躬回礼。下图。
医护人员是上帝派来的,一开始就是。
地理坐标转到湖北十堰郧西县。
在一线的护士江世娥25天没回家了。2月19日中午,她送急诊病人途中路过自家楼下,借这个间隙,老公抱着孩子跑下楼,送来了婆婆煮的饺子。
为避免传染家人,老公孩子只能在3米外看着她吃,她也不能抱抱孩子……
视频照片应该是楼上居民俯拍,写实,还有点淡淡的惆怅。下图
眼下,多少医护人员三过家门而不入。我还见过一视频,医护医生疑似感染,关在家里隔离,他妈妈送饭来,隔着铁门哭着说:“孩子你要保重啊!”
家人之间,很少会用这个词,是的,这时的儿子也是一位受伤的战士。
“但凡辛苦,便是强求。”但是,他们坚持着。
他们也只是一盏盏灯啊,但是,我们常常把他们当做不灭的星辰。
近日,广东援鄂护士刘锦凤给一位患者家属打电话时,刚说完是医院来电,就被对方哭声打断,“你先不要说,我心脏受不了”。
她赶紧解释患者在医院很好,只是需要生活用品,对方才缓过神来……
刘锦凤说,自己也被这通电话震撼,深切感受到了家属的无助与焦虑,“想要照顾好每个病人,护送他们出院”。她说这话时,眼里是泪。
我也为这位善良护士的同理心、共情而深深感动。
天使,很多时候可能不只是负责拯救,还有安慰,以及一颗感同身受的悲悯心。
2月21日,山东济南,在定点医院ICU工作的护士妈妈很多天没有回家,6岁哥哥懂事地开导哭着想妈妈的4岁弟弟:“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妈妈不治病,人不就死了吗?世上不是妈妈最辛苦,所有人都辛苦!”
“众生皆苦”,从一个6岁的孩子嘴里说出来格外心酸心疼。
2月23日,浙大一院之江院区第七批10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现场,一名出院患者对自己“再生父母”、救命恩人,颇有文采地即即兴表达肺腑之言:
“我在医院里已呆了一个月……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我虽然看不到他们的脸、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眼睛,能给我力量。说星星很亮的人,是因为你们没有看过那些护士的眼睛。医生的眼睛给了我莫大的希望。”
说到这里他哽咽着,说不下去,深深的鞠躬,拜谢白衣天使照亮余生。上图。
没有经历过生死博弈的人,或许无法完全理解他这一刻的无法抑制的激动与口吐莲花。
看过一视频,钟南山院士俯身询问一病人情况时,那病人抓住他的手哀求说:“院士救救我……”
真正的医患关系应该就是这样的生死之交啊。
人间疾苦,医者仁心。
“人类本质是:海水,月亮和一些心碎。”
而很多时候,只能靠父母的爱、白衣天使的星星、幸运之神的手才能缝缝补补这些“心碎”。
罗西简介:
专栏作家,某杂志主编。
在《新民晚报》等全国50多家报刊写过专栏。
个人专著有《性感是另一种高贵》《你生命中的贵人往往是异性》等30多部。
公众号1“罗西有意思”:
luox
公众号2“罗西美摄美句”:
Luox
公众号3“AAA111语文老师”
AAA111yuwenlaoshi
(若喜欢此文,欢迎点击下面红色框,即可打赏,哪怕1元也是100分的支持。万分感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