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俄国人生七年4》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俄国人生七年4》经典影评集

2020-03-22 22:18: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俄国人生七年4》经典影评集

  《俄国人七年4》是一部由Sergei Miroshnichenko / Jemma Ju执导,詹姆斯·麦卡沃伊 / Almaz / Andrei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俄国人生年4》精选点评

  ●不同家境,不同的环境,人生真是有太多不同。2014.2.2

  ●果然啊…只有七岁到二十一岁变化最大,再往后拍其实都差不多了。也可能只是我记不住了?看英国版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人生怎么那么短啊?

  ●安德烈竟然不拍了……

  ●我的28岁时,变成一个大人

  ●终于在认识社会残酷后,选择坚强地活下去

  ●好几个都显老了唉,说35、40我也会的... 怎么觉着28应该还小呢

  ●大部分人都在28岁,结婚生子,有一份稳定工作,最重要的是身边都有自己的那个人原来人世间幸福的事就是内平和家人在自己身边,看着自己的孩子生长努力爱人为这个庭共同努力。娜思佳简直白富美化身,美出新高度安德烈,一看到这个名字,我就想哭。节目之外,难民小哥找到了。

  ●他们的际遇真的相差太远了。

  ●说是说人生百态,但每个人的人生本质上似乎都差不多,都是无尽苦难中夹杂着少许快乐

  ●奇怪的是看下来竟无一个人的生活让人羡慕,哪怕是曾经的高干子弟现在的眼神中也充满迷茫,哪怕是曾经的学霸天才现在的人生也不尽如意更何况那些失去父母、爱人、子女可怜人。他们的婚姻多来得早且来得不幸。这就是俄国啊

  《俄国人生七年4》影评(一):感想

  好多哲理,俄罗斯贝尔加湖、伏尔加河、圣彼得堡、莫斯科)、立陶宛、格鲁吉亚、吉尔吉斯坦

  神父之女好虔诚司机之子世故

  莫斯科记者之子踏正常人步伐,肥婆想法多多,做考古,似有个女,靓仔做左地铁司机,离过一次婚

  吉尔吉斯坦族之子靠自己,要背着良心生意,之女表现大方淡定,嫁给有钱

  才女抑郁单身;立陶宛高官之子靠青梅竹马老婆

  格鲁吉亚富二代在卢森堡做会计师轻浮,俄罗斯族女靠老公,终遇顺境

  圣彼得堡潮女成家,开朗双胞胎命济

  犹太龙凤胎分隔异地,一个在阿根廷逍遥快活,一个与老公享受人世

  孤儿安德烈想自谋发展却不成功,最终要靠养父母

  贝加尔湖无靠山父亲丽塔最终被自家地方连累,搬离与男人同居,剩一女交父母照顾

  《俄国人生七年4》影评(二):。。。

  也许和BBC的7up初衷一样,苏联的这个版本的感觉不太一样。

  他们有些人喜欢踢球,结果后来真就去踢球了,还跑到德国去踢;虽然最后还是回到俄罗斯,了地铁司机,但平时还是要踢球。

  有些人服兵役时想去环游世界,然后就真的去了,再然后还是去踢球了,还是在阿根廷踢,一边做生意一边踢球。然后觉得自己为宗教而战真是浪费了青春。

  28岁的他们,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找到梦想,然后去实现;然后再寻找新的,再去实现。

  什么是人生赢家?我觉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的,就是人生赢家。当几十年后,躺在病床上回顾这一生,想做的事都做了,没有什么遗憾的,也就值了。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味道。

  《俄国人生七年4》影评(三):生在一个已经消逝的国家

  其实看这部纪录片,是冲着JM去的,可是不知道哪里搞错了把它收录到了一美的词条里。阴差阳错的,我这个俄语专业学生花了半个月来看这部纪录片。

  俄罗斯的电影、电视、纪录片总是带有斯拉夫民族一贯的那种沉重和绝望感。无论是俄罗斯的文学、绘画、还是近代以来的电影艺术,都从各个方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斯拉夫性格里的忧郁。

  首先要肯定摄制组很坚定地一直在做这个项目。Рождённые в СССР,出生在80年代的苏联人的一生经历了太多,他们生在一个消逝的国家。纪录片所展露的沉重的东西,完全不是我们这些一出生就在和平年代的孩子能够体会到的。他们的7岁,要担心自己会不会饿肚子,有宵禁,小孩子看电影得担心自己会不会走在路上就被民族斗争而引发的枪战杀死,Антон住在红场对面的高官楼里,在普通苏联平民没有权限进入的特权商店买东西,可是仅仅七岁的他在担心自己的国家会不会发生政变。

  或多或少,片中每个人的命运都与苏联的命运息息相关。有的孩子小时候坚定地说长大一定会移民,甚至一些加盟共和国的孩子小时候抵触俄语。可是在他们21岁的时候,自己才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深爱着苏联。

  东欧剧变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这个题材放在战乱地区拍摄出来也许会更令人震撼。

  我希望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能热爱和平。

  《俄国人生七年4》影评(四):看完前四部到28岁的感悟

  个人喜欢看这种写实的纪录片,先是看完了BBC的7up,后来发现俄国拍的也算比较完整的一部,没想到人气居然少了那么多。一些个人的感悟,

  1. 国家政治的变动会导致社会的群里失落,解体后的苏联拆分出了好一些国家,包括片里的立宛陶、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等。治安、经济和整体的环境开始变差,导致贩毒、暴力事件频繁发生,基本的人生安全都需要担忧,不过是富二代还是普通小孩都不可幸免,正如格鲁吉亚的富二代在家里看到飞机从自家楼顶飞过一样,很多小孩都目睹过枪击。也正因为如此才看到俄国很多人长大了都在思考移民的问题。

  2. 整体来说家庭的起点确实很大程度上能决定小孩的成长,官二代、有钱人的小孩最后至少通过前辈的积累比如父辈都是记者的小孩等不会太差。

  3. 家庭和睦完整对于孩子的影响非常的大!没有父母或单亲家庭对小孩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承受巨大的痛苦,还好7岁的孤儿小孩通过该纪录片得到了好心人的抚养。

  4. 21岁就感觉到他们都比较成熟,但原因也许是所有人开始领悟到成人世界的艰难,过得显然没有小时候开心了,他们同样面临生存、爱情等迷茫。

  5. 7岁和14岁的时候大多小孩都很帅或者漂亮,但相对来说感觉东亚人老去的速度比他们慢很多?28岁看上去比我们的28要old不少,虽然。

  6. 孤独可能会造就一个人,但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卡佳出生知识家庭,从小就是学霸,学习能力超群,熟悉好几门语言而且都是自学不去学习!也是我一开始最看好的,可惜后来也许因为太孤独患上了抑郁症,严重心理疾病,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希望她以后能越来越好。

  最后希望中国也能拍出这样的纪录片。

  《俄国人生七年4》影评(五):Rita去世了

  肺炎...

  2015年,,,那个贝加尔湖畔利斯特维扬卡长大的小女孩...

  天使一般的女孩,,,指着美丽的贝加尔湖畔的雾松说,,,真美啊...那句俄语我现在还记得...

  愿她在天堂安好,,,幸福.

  邮件截图为我和贝加尔湖olkhon岛的khuzir村的nikita旅馆老板的邮件来往,,,她证实了这个消息...

  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还想着可以在利斯特维扬卡街头或附近偶遇祝福这个从小一路不幸的孩子...

  如果有第五部, 我是不是剧透了。真希望这是一个假消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