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别走》观后感摘抄
《放学别走》是一部由王童执导,撒贝宁主演的一部脱口秀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放学别走》观后感(一):放学别走同学
首先这个综艺主持人配置很不错,撒贝宁,一个才华美貌幽默为一身的主持人,对方不管是那类人他都可以很好的接住对方的话,很厉害的主持人。
其次参加的小朋友,都很有才华,不管是学习还是技能方面。不过看到也就是富人家的孩子的业余生活。小朋友还是比大人天真可爱。
这个综艺好像没有再播第二季了,
希望对于孩子们的综艺可以做到价值观正确,可以做的引导孩子向上的,不管是参加的同学还是观看的同学
对于我们而言00目前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可似乎对于他们而言,这个时候也有很多的不如意……
其实过往对于撒老师最深刻的印象还是焦点访谈上那个不苟言笑的法制节目主持人。但是这一档节目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撒贝宁,一个温柔睿智的长者形象。看他耐心地倾听孩子们的观点,似乎那个严肃的撒贝宁只是我脑海中的错觉一般。
还有啊,看完这个节目,真的想说一句,其实00后的想法并没有那般幼稚,所以以后不要什么锅都甩给小学生。
《放学别走》观后感(三):你的世界,我的世界,沟通以后,才是我们的世界
其实以前一直觉得撒贝宁是个很严肃的主持人,然后通过明星大侦探发现他也有幽默搞笑的一面,而在这个节目中才发现,他还有耐心睿智的一面。 这个节目主要是讲了一些零零后的态度以及他们的心声,也算是向这个对他们充满质疑的世界的一种自我表达吧。在我看来,这个节目其实还挺值得孩子们和家长们看看的。孩子们看了,能够得到一个往好的方向的引导,家长们看了,可以学会和孩子沟通。 其实还是那句话,你的世界,我的世界,本是相互独立的。只有通过沟通,才会融合,才能变成我们的世界。
《放学别走》观后感(四):支持撒贝宁
比较喜欢撒贝宁的支持风格,除了今日说法央视很多档节目都有他,口才好 人也灵动活泼! 幽默风趣 ! 虽然是一档搞笑的综艺,但真的说出了当今少年们的问题,不穿秋裤,不太爱和家长交流,喜欢玩手机,把心思都放在追星上,别说零零后了,我这个老阿姨一代都有这些问题,因为这是青春。但有的时候我们也真的要考虑父母的感受,正如撒老师说的,父母不是我们必须要原谅的人,而是唯一会真心爱我们的人。青春的色彩要有,但我们也要珍惜这段难的父母之情,龙应台说父母子女一场,就是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
《放学别走》观后感(五):零零后的态度
其实这个节目最开始的部分的确是在说孩子们后成年人的沟通,但是到后面几期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孩子和家长的沟通了,更多的是一些和现在社会的态度。
例如上一期关于“小鲜肉”的说法,关于那句“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的解说,不得不说零零后的态度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而撒老师的解说其实也挺合理的,“始于颜值,限于才华,终于人品”,所以看了节目,那些爱豆们还是想想自己要做前者还是后者呢呢?
还有就是这一期关于电视剧套路的讨论,没有常识的电视剧情节,千篇一律的剧情套路,这种种的问题……因而这个节目最应该看的不是我们,而是中国编剧,连零零后的孩子都知道你们没有常识,你们真的不脸红么?
总之,这个节目其实很精彩,不仅仅教会了零零后,也能教会我们很多。
《放学别走》观后感(六):00后对节目的表白(轻微剧透)
本人其实就是个00后,看了节目有很深的感触,有感同身受、有对同龄人的羡慕、有为自己是怎么年轻的一代而感到高兴,也有听到撒老师话而去反思自己,也会在看节目时在心里和不懂我们的人、误解我们的人说:“看到了吗?我们才不是你想像的那么不堪、那么无法理解,我们只是你不了解我而已。” 看到最后那个十年约定的时候,泪目了,忍不住,真的。一想到二十几岁的饶子豪、萝卜他们再次来到这个舞台再聚时样子,想到自己那时候也老大不小了,再过几年就奔三了的人,真的很有感触。 这是个让00后发出自己心声的节目,也是个让90,80,70理解、认识00后的节目。就像节目里说的“00后最大的也已经18岁了,真的不能把他们再当孩子看了。”我们已经长大或者正在长大,但是请不要小看我们。
《放学别走》观后感(七):零零后的态度
随着计划生育在中国的普遍实施,中国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这一个孩子是家中的“皇帝”,他的身边围绕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些人给予了这唯独的一个孩子无限的关爱,所以也就滋生了非常多的问题,那么因为一些独生子女的这些问题非常的突出,所以也就造成了一些人对于00后这些孩子,的看法有了改变。
《放学别走》这样的一档综艺节目,可以说是中国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他致力于让人们改变,对于00后的态度,也致力于去搭建一座属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桥梁。在这样的一档节目中,我们看到了属于所谓00后孩子们的那么大的态度。然后使我们知道:原来所谓00后的孩子,并不是垮掉的一代,他们是这个国家真正的中流砥柱。
虽然生活中可能有些孩子,因为各种原因走向歧途,但是我们不可以以偏概全。好的孩子,好的态度依然存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依然有希望,它的前途依然一片光明。
《放学别走》是真正的良心之作,他从智囊团的选择,主持人的挑选以及每场大人物的挑选,都几近完美。所以说,我认为这样一档节目可以说是中国室内脱口秀的一个指路标。
《放学别走》观后感(八):我已不再年轻
看《放学别走》,最初的感受就是好玩、搞笑、顺便思考一下诸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青春期孩子的想法等一些社会现状问题。慢慢的感觉这是能引导孩子敞开心扉表达自己,在父母老师社会的强压、不理解下发生的节目。节目旨在减小各代人间的代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当然,作为95后,我在喜欢的还是最后一期的压轴大人物张新成。因为张新成的到来,让我感觉到自己真的老了,自己不再是那个心目中以为的年龄,社会上又出现了一批思维活跃、思想成熟、成长迅猛的00后。
00后的孩子更加成熟。他们成长在在科技更加发达、网络更加普遍、物质更加丰厚、社会更加文明的新时代中国。节目中他们对观点的表达,并不是我们想象的00后孩子的样子,他们已经是中学生了,他们有对各种问题的思考,有对某些现状的疑惑。
撒贝宁的主持无懈可击、说笑中传递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不得不说,戏精撒近两年来真的放飞了自我。智囊团的孩子们中,我最喜欢萝卜、饶子豪、陈柯帆。尤其喜欢萝卜。他们思想感觉更加成熟,还有幽默感。如果我是也是智囊团的成员,相比他们,会令我自己感到汗颜。
节目的最后跟十年前自己的对话和对未来期许的环节很感人。跟十年前的自己的对话,最能体现十年来的遗憾。张新成所说的,希望十年前的自己不要那么努力的学习,要做一些合理的疯狂的事。这其实也是我自己要跟自己说的。虽然我感谢当时那么学习的自己,让我能取得满意的高考成绩,但回想起来自己的中学时代,除了白天学习大概就是熬夜学习。虽然周末也会玩电脑、看笑得直不起腰的综艺,但那些都是一些低质量的娱乐,那些时光过了,并没有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事实上,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才会让自己印象深刻。
不论怎样,时间的车轮不会停,走过的路会有遗憾,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现在,多多体验,让未来的自己回想现在会少些遗憾。
《放学别走》观后感(九):在放学别走的这段时间里听听这个世界的未来的声音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觉得有孩子之前父母应该多学习教育心理学,否则便是对自己孩子的不负责任,所以我对我自己说有孩子之前一定要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次接触这个节目是在微博热搜上看到00后狂怼成年人,点进去看了下片段,大年二十八因为无聊再加之比较喜欢撒贝宁的主持风格就看了看第一期,第一期看完后没有太大感想,只是觉得幽默,看多了以后,发现这应该是寓教于乐的典范。每期请3个00后讲述他们身边的故事和他们对这个社会的认知,再由7个00后的智囊团成员讲,最后撒贝宁升华主题,或许许多人觉得很无聊,又是鸡汤式教育,但是我们都错了,这不是鸡汤,在这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群00后内心的想法。有事他们是7个孩子,有时他们又是7个哲学家。这就是00后,时而幼稚,无法理解,时而成熟,充满哲理。
在这里,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发现自己的影子,因为那段时光,我们谁都经历过,谁都在那段时光里和自己的父母斗智斗勇,只是当我们长大后开始无法理解现在孩子的做法,疯狂的追星;对二次元文化的不理解;对练习生的不理解;对抛弃学业成为职业电竞选手的不理解等等,我们仔细发现,对这些东西不理解,其实就是对这个我们所处社会的不理解,换言之,他们不可能跨过这条鸿沟,跨过这条鸿沟的必须是我们,因为他们在创造这个社会,让这个社会日新月异。放学别走所做的就是一个桥梁,帮助我们跨过这条鸿沟,走进他们的世界,当我们走进以后发现,以上的那些行为不是幼稚,冲动而是这就是他们的风采。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你的孩子,所以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孩子有时的无法理解其实是大人没给他们的尊重,不要信媒体所倡导的那些:让孩子理解父母,理解是相互的,孩子理解父母后也应该让父母理解下孩子!
请所有人记住,长江后浪推前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里的今朝就是这个世界的未来——00后们
《放学别走》观后感(十):《放学别走》之都是我们亲身经历的
最近有一档综艺大火,首先吸引我的是那个零零后的CEO,然后我开始关注《放学别走》,作为一个搞笑的综艺,撒忽悠真的拿捏的很到位,有时候听他说话都想笑,真的是有很强的娱乐带入感,同理作为一档真正关心零零后学习生活问题的治愈系节目,撒老师又总是能在关键时候适时给孩子们上上一课,让他们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把这些道理听到心里去。
我是96年的,相比零零后已经是老阿姨了,每次看《放学别走》都想给这些孩子点赞,说的简直就是我曾经读书时候发生的事呀!学习看辅导书看了两三个小时,刚刚准备休息一下起来活动活动,我妈就进来了,张口就说,学习不学就知道玩。天噜啦!我真的无力反驳。弟弟跟我玩哭了,爸妈从不问愿因上来就披头盖脸把我骂一顿,我真的很无奈呀!
记得我上高二那年寒假,我辛辛苦苦读书眼看就要过年了,除夕那天,我爸跟我说今天除夕允许你今天别学习了,看会电视玩一玩。然后我就放下书打开电视看,到了下午,我爸走过来看到我在看电视生气地说,真是不知道学习,让你看电视你还真就看一天电视呀!你这样怎么能考上大学。然后一个异常嫌弃的眼神,彻底把我弄傻了,不是你让我看的吗?行,我知道了,家长说什么都是对的,这真的就是家长的神逻辑吧!
现在上大学,刚刚回来的前两天,爸妈可喜欢了,吃好的穿好的,什么都给你收拾好,两天之后,我妈就问我什么时候开学,让我赶紧走。趴在床上玩手机不对,早上晚起不吃饭不对,晚上熬夜追剧也不对,出去玩不对,待在家里不出门也不对,让我在家做饭,做不好还嫌弃我,不做还不行……我真的是醉了!
相比《放学别走》里面的小孩,我还是挺羡慕他们的,他们年轻但不追求安逸,有自己喜欢的爱好,他们会是网瘾少年,会cosplay,会疯狂追星,也会是年纪轻轻的CEO,会是年纪轻轻的超模。他们或许年轻,但绝不是他们没有能力的理由,他们会拼会闯,他们的十六岁十七岁不再是在为中考高考发愁,而是活出了自己的色彩。
虽然是一档搞笑的综艺,但真的说出了当今少年们的问题,不穿秋裤,不太爱和家长交流,喜欢玩手机,把心思都放在追星上,别说零零后了,我这个老阿姨一代都有这些问题,因为这是青春。但有的时候我们也真的要考虑父母的感受,正如撒老师说的,父母不是我们必须要原谅的人,而是唯一会真心爱我们的人。青春的色彩要有,但我们也要珍惜这段难的父母之情,龙应台说父母子女一场,就是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