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的承继》观后感摘抄
《教宗的承继》是一部由费尔南多·梅里尔斯执导,乔纳森·普雷斯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胡安·米努欣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对立到统一,从失望到盼望,不是通过世俗所谓的双赢政策,而是圣灵在做工,上帝在感动两位神的仆人,是非对错很重要,但忏悔饶恕更重要。没有信仰的普罗大众很容易迷失在各种不同的道德评判标准中而变得无知无畏,所以福音的传播很重要,庄稼熟了,收割的人却很少,希望教宗们的改革能给世界带来更多真理的福音!
《教宗的承继》观后感(二):神因人而完整
暂且不把它作为一个传记片来看吧,改编而已。而那些认真把它认作纪录片的人,我也不知道他们的脑子出了什么状况。
真实而又富于戏剧性,无论把哪一点拍好都不容易,难得两面都完成得不错。而生活也是同样,过好哪一面都同样艰难。即便是教宗或者主教,即便有信仰有坚守或改变的决心,即便有神明在侧或给与征兆。
在西斯廷礼拜堂这一段,是重要情节且至关重要。但从摄影或画面的角度,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把色调搞得那么白?亮度那么高?质感完全没有了。肯定是有意为之,到不太能理解导演的心思。
有这么一部电影,伊瓜因可以瞑目了。关于天赋和失误。他的忏悔于宽恕。电影里提到了阿圭罗,小马哥,萨巴莱塔,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特意回避了那个他。
《教宗的承继》观后感(四):只给一分
我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不要跟我谈什么宗教信仰,我统统不信,我来到这个世界是偶然的,离开这个世界是必然,离去后除了亲友对我的思恋,我会和大多数庸碌之人一样不会留下太多的痕迹。 与至亲之人幸福生活在一起,珍惜每一天。这就是我存在的意义。宗教信仰对我来说就是一文不值的东西。我的物质也好精神也好不想浪费一丝给这些。
《教宗的承继》观后感(五):随机抽到的电影没想到抽到了个宝
随机抽到的电影,竟是意外的赞 虽然本片中文译名为教宗的承继,但电影并不是什么天主教宣传片,而是从本笃十六和方济各两位教皇的个人角度更加凸显出了人性的一面。虽然电影有一种想要洗白方济各的感觉,但是从电影本身的角度来说,即使全篇大篇幅都是本笃十六和方济各之间的文戏,却并不让人感觉到枯燥。节奏以及用镜都掌握得非常好,给人一种促膝长谈,娓娓道来的感觉。
《教宗的承继》观后感(六):.
而近一两百年来,牛顿等大神极大地发展了科学体系,科学的发展从根本上摧毁了宗教存在的根基。尽管牛顿的初衷是想通过科学的方式证明上帝存在,但是科学理论让人们有了辩证唯物主义思维能力。 当年可以通过神学强行解释一切问题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人们越来越发现世界运行的规律是符合物理规律,而不是神学规律。宗教的市场越来越少,如果不想办法改革那将对自身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教宗的承继》观后感(七):家
同时也要给梵蒂冈教廷点赞,允许把这段历史搬上大银幕,必定也是新教皇拍的板吧,搁本笃十六世,估计万无不可能了。虽然把性侵儿童的事件模糊处理了,Google一下还是能看到的,想必也是承担了很大的风险的。 观影体验很好,虽然是宗教类型,整场看下来不会觉得枯燥和乏味,反倒是两个教宗人性化的展现,这也是天主教在面对新环境自我的一个进步吧。 另外:好想去夏宫住两天啊!
《教宗的承继》观后感(八):摘抄
改变就是妥协。天主是不会变的。我改变了,不是妥协了。自然宇宙本身就是善变的。
当我们回首时,路可能变得清楚笔直;但我们常在途中感到迷惘,那是灵魂的黑夜。
我们活在主中,但我们不是主。
忏悔只是洗清了罪人,但却没帮到受害者。罪过是伤口,不是污点,需要愈合与治疗。
真理虽然至关重要,但少了爱,会难以承受。
承认错误,不是认输;放下骄傲,才能成长。
《教宗的承继》观后感(九):你说妥协到底是不是改变?
你说妥协到底是不是改变?
你说该保守初心好还是与时俱进好?
Father 祈祷的时候可以抽烟么?不可以!
Father 那抽烟时可以祷告么?Of course!
这世界上很多事情就是乍眼一看不对劲,反过来一看好像也说的通。
这部电影连着看了2次,第一次睡着了,第二次认认真真看了情节和对话,对权力的交接没什么感触,只是默默感慨,原来教宗也看球⚽️,也对WiFi 有要求,也爱披头士
《教宗的承继》观后感(十):?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近 2000 年来最戏剧性的权力交接事件之一。主教贝尔格利奥(乔纳森·普雷斯饰演)对教会的发展方向感到十分失望,因此向教皇本笃(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申请在 2012 年退休。然而,面对丑闻和自我怀疑,善于内省的教皇本笃召见对他最严厉的批判者和未来的继任者来到罗马,在梵蒂冈的围墙之内,展开了一场传统与进步、罪恶与宽恕之间的斗争,这两位截然不同的人直面各自的过去,以图寻找共同点,以及为全世界十亿信徒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