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奴》观后感100字
《孩奴》是一部由谢鸣晓执导,沙溢 / 胡可 / 王一楠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胡可演的太真实了
●毫无任何亮点的一个剧本,演员的表演也不上档次。跟中国其他很多垃圾连续剧一样,冲突永远只有吵和闹两种表达方式,高兴永远都是笑,痛苦永远都是哭,太单薄了。
●看到如今的二胎时代,还有身边的一些人,自己活的不像样子,却对孩子的事情头头是道,深感这个现实社会的悲哀。很多人年轻时笃定自己不会为了孩子而倾其所有付出全部,但我还是看到很多人当了妈之后完全失去了自我的模样。有些人说她们无私,有些不无私的人也被沦为自私。人生该如何做到平衡呢?
●卢丽母女都有些神经质,华谊兄弟算大家了吧,为点钱,居然把上海的生活背景植入了沈阳九州医院。唐红假孕后夫妻还能那样到真怀孕,片子里不断在强调细节的重要,(图纸错了,忘验身份证了)刘志强买的那么一套大房子卖了,办留学时30万还得借高利贷。卢丽拿什么供留学生呀?导演食点人间烟火吧!
●作!
●我居然看完了 呵呵呵呵
我看着,看着也有这种感觉,剧情的推动让卢丽,失去了心理健康,以及不清楚一个真正的母亲该怎样教育孩子。欣赏杨洋和他的老公,一个独立有思想有智谋有勇气的职场女性,一个看起来带点孩子气的科研人员,时尚与浪漫的结合。喜欢杨洋的气场。姥姥呢,话最多,最爱操心,卢丽做父母是失败的,姥姥对此,对卢丽所受的苦,没有一个疏导,导致卢丽郁结,撒气在沙溢上。我甚至觉得他俩都疯了,杨洋的事,她做的只是一个朋友该做的,而问题是沙溢他俩连这个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反而要离婚。要是杨洋,真的要是那种人,他俩或许早都离婚了。看到32集了,不想再看了。从亲情树开始,认识唐红,最近他演的都是些什么角色,象一个小地雷。从媳妇的美好时代,认识项立强,觉得他越来越有味了,诠释了一个男人的黄金时代。这是头一次,认真的看了沙溢演的片。姥姥就是一个小啰嗦嘴,对孩子很上心的母亲。演过海青的母亲。
《孩奴》观后感(二):电视剧的矛盾冲突重要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重要
很不理解大陆电视剧,(当然香港电视剧就更明显)。照理说,电视剧的情节是为人物形象服务的,应该是通过情节发展和矛盾冲突的展现来完善人物形象的表现,所谓“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呵呵)。但是现在的电视剧好像刚好搞反了,为了情节的发展或者精彩度,剧中的主配角们可以完全不顾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行事风格,做出一些极端、不可理喻,根本不符合角色性格常理的事,并且随着集数的增长,为了有内容,有吸引观众看下去的内容,里面的角色可以反反复复地颠覆自己的风格,以至于我觉得好像他们是分阶段分时间人格分裂一样。
孩奴我现在看到20集左右,已经有很深的感触了,比如卢丽的母亲,先是对卢丽夫妻俩极不慈爱,后来又太慈爱,我都感动了。不知道刚开始她干嘛表现得像个后妈。卢丽和志高是一样的,两人处于一方不讲理,另一方又太讲理的轮回,反复对换位置,反正没有两个人都正常的时候。其实如果双方都正常,这戏就进行不下去了。。。
《孩奴》观后感(三):“直升机”家长的育儿困难
前面10几集的时候还可以跟着他的节奏看下去,后面都是不停拉进度条了。
我实在受不了“刘志高”和“卢丽”无休止的吵架。其实他们所有的争吵我都同意刘志高的观点。卢丽太极端了,但是我必须承认他是爱她的孩子的,但是他给予爱的方式不对,这让她自己很累,也让她的孩子很累。同时她付出的方法会把所有人推开。
做事情一定要选对方式,不然你付出很多很多没人领你的情。
里面讲到了直升机家长这个概念,他们两口子的确是直升机家长..这个问题其实是一直存在的,两口子都是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的高学历人才,但是他们的孩子以后不一定能有他们的水平。毕竟他们都算是天选之子了。他们会很崩溃,为什么现在给了你更好的生活环境,你还比不上我那会儿。然后就开始逼孩子,各种补习班,各种竞赛。
我觉得我的性格有一点像卢丽,出什么事情之后我就会失控,只知道拼命的“呐喊”,失去思考能力。看这部电视的过程中我一直在自省,希望可能改变一点自己吧。
里面卢丽和唐红这两个角色都还挺饱满的。卢丽“一路顺风顺水的美女学霸”,唐红“好命嫁给有钱人的无脑贵太” 。但是后来就会发现卢丽在生活中处理家庭事务很糟糕。唐红其实也不是那样一个虚荣的人。
夫妻之间需要信任吧..卢丽和刘志高天天吵架就是因为不信任。我到后半部分都不看他们的戏了..受不了受不了
唐红和项立强还蛮甜的,我哭了..他们离婚的时候我竟然哭了..唐红说那段话太感人了,我哭的哗啦啦的。
各家都有个家难念的经咯~~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多面的,永远不能决断用一个词来评价一个人”
《孩奴》观后感(四):《孩奴》的正确打开方式
最近正在看热播剧《虎妈猫爸》才想起来原来看过的《孩奴》,虽然两部剧都是针对孩子教育的问题展开的,但是给我的感觉却相差径庭。《孩奴》全剧看完只有压抑,《虎妈猫爸》完全属于闹剧》。。。
由胡可、沙溢戏里戏外夫妻档主演的《孩奴》让人看到了真实的80后面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压力展现了“虎妈战歌”、“学区房”、“升学难”、“课业压力沉重”这些现实社会的热点话题。“兔爸”刘志高,是一个尊重孩子,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的好父亲,为了不给孩子增加负担,甚至卖掉了孩子的辅导书,鼓励孩子多看课外书,多参加体育活动。而卢丽就是这样以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个人生活、职业、家庭、乃至一切的妈妈。尽管她为了儿子牺牲了一切换来的却不是理想的结果,却是生活、事业、家庭的逐步失衡与崩塌,孩子的离家出走。正是这样的夫妻一刚一柔组成了现代的中国家庭模式。
“兔爸”刘志高是孩子的避风港,他可以为孩子讲解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虎妈”卢丽却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一次次的走向极端,性格变得专横、猜忌,使得孩子、家庭、夫妻间出现种种矛盾,在孩子离家出走后的疯狂最终翻然悔悟......
当今社会工作,生活竞争激烈,很多父母都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繁重的学习之余给孩子加班增压,期盼自己的能够成龙乘凤,可是众多家长又可曾想到幼小的孩子会幸福、快乐吗?现实生活竞争很激烈,我们在面对残酷的战场的同事为什么还要剥夺孩子最美好的童年时光,为什么我们要求把那么幼小的孩童提前推上战场?
《孩奴》观后感(五):毁灭吧,赶紧的!
妥妥的恐怖片,讲述了一个女人如何因为子虚乌有的焦虑而走向癫狂,疯狂作死,然后亲手毁掉自己原本和睦的家庭关系和孩子的美好童年的,却疯狂甩锅的故事,叫《孩奴》是不恰当的,因为剧中的孩子都是听话的可爱的,大人从不是孩子的奴隶,而是自己的奴隶,他们患得患失,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停地给孩子找借口找出路,孩子反而成了大人手中的犯人。
剧中的主线涉及到了一些有关孩子教育的问题,比如说家教、共建生、对子生、辅导班、出国留学等等,但这些教育议题都没有被编剧进行讨论,而成为了铺垫撒狗血剧情的引子,或者强行挖坑并解决大矛盾的方子,比如说夫妻双方怀疑对方出轨、故意设置骗局把主人公推上绝境。而夫妻的无休止无意义争吵与离婚,与活活把孩子逼出了心理问题,母亲卢丽却丝毫不反思,只知道把锅甩给外人。副线唐红一家则把雨霏活生生培养成了一个刁蛮公主与情商掉线的虚荣白眼狼,矛盾的解决则是以唐红怀孕收场,唐红和项立强是一对失败的父母,管生不管养,再生一个孩子出来也是祸害。再说卢苇,单身母亲带着笑笑,却整天吊儿郎当,对笑笑的教育问题就没有管过,甚至在和前夫的撕逼中,不止一次地伤害到笑笑的身体与心灵,最终以一场狗血的生离死别,终止了她和新欢旧爱的一地鸡毛。
小升初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话题,值得利用电视剧这样一种艺术形式进行深入探讨,给广大面临同样处境的八零后电视观众以参考与慰藉,而主创很明显远远偏离了亲子教育这个话题,孩子成为了任大人摆布伤害的工具人,教育话题成为了撒狗血的功能性情节,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展示那些所谓的婆媳矛盾、夫妻背叛等老生常常常常常谈的路数,而编剧的黔驴技穷不仅体现在滥用烂俗八点档电视剧情节,人物塑造也是毫无任何逻辑可言,比如卢丽的母亲,在故事前半段和后半段压根就是判若两人,矛盾解决的方式更是可笑,一个孩子没养成功夫妻反目?没关系,再生一个呗,女性角色的子宫就是免罪金牌,你哪怕毁了你老公第一个孩子的人生和梦想,再生一个,老公立刻八抬大轿请你回宫当娘娘,主创人员的三观真是细思极恐!
错误满篇的育儿理念、遍地滥用的烂俗情节、人物之间无休无止地聒噪争吵、离谱到姥姥家去的三观……面对这样的家庭,我只能说一句:毁灭吧,赶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