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黑人,他不需要抱歉
2、不要穿连帽衫。
3、不要碰任何你不买的东西。
4、如果警察把你拦住盘问,别顶嘴,妥协就行。
另一些人则觉得不管怎样,都不该使用暴力。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今日秀》主持人特雷弗·诺亚(大家都叫他崔娃)录的一个18分钟的视频。
首先,弗洛伊德被杀只是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之一。
造成今天的局面,背后是无数个“弗洛伊德”长期受到偏见的后果。
他们这样做,没有用;
可不这样做,又有什么用呢?
看他节目那么久,还是第一次看到他这么没有任何调侃,如此严肃地讨论一个问题。
他批判了美国的5G技术,和喜欢整“脏活”的美国总统,因此出圈,被央视报道了。
这才有了那个“宝贝,中国报道我了!”的名场面。
听说意大利人都在家搞艺术,他也想效仿,在家阳台唱起了歌,没想到一开口,就被邻居骂了。
他说:
“想想这些经历过二战的老兵,扛过了血腥的战争,没有牺牲在希特勒的铁蹄下。
如果因为特朗普,一个不小心而感染新冠的话……那感觉就像什么呢?
还有特朗普访问印度时,媒体大肆宣扬印度有700万民众迎接他,暗示他有多么的受欢迎……
崔娃说:
“我天,那可是印度!随便买个星巴克都有700万人排队好吗!”
虽然他总是日常让人爆笑,但大家喜欢他绝不仅仅因为他角度刁钻,类比奇特。
并说:“要是为自然的生理现象交税的话,自己13岁时就破产了。”
看待问题,他也尽量包容辩证,所以他的观点总是鞭辟入里,又不会让你觉得厌烦。
因为他总是会跳脱问题本身,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
这种能力的形成,跟他的出身和经历有很大关系。
崔娃出过一本自传《天生有罪》,豆瓣9.2分。
书名点出了他的出身——有罪。
他的国家南非,当时正实行种族隔离政策,黑人和白人的结合是违法的。
因此他说:
“大部分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而我是父母犯罪的结晶。”
崔娃出生后,由于是混血,黑人和白人都不待见他。
并且因为政策,他不能和父亲正大光明地见面;也不能和母亲手拉手走在阳光下。
他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
后来,父亲离开了那个地方,母亲把他抚养长大,并对他后来的性格产生深远影响。
从崔娃的自传不难看出,他的母亲是个伟大的女性。
她很有主见。
彼时,南非的黑人女性要么做全职主妇,要么在白人家里做女佣,但他母亲自己跑去上了秘书课程,成为了一个白领。
她很勇敢。
她想要个孩子,又不想结婚,就找到崔娃父亲,冒着坐牢的风险生下了崔娃。
她想做什么就去做了,并勇于承担后果。
然而,她的独立勇敢,却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崔娃8岁的时候,母亲和当地的一个男人结了婚。
但他的这个继父,骨子里都是南非男尊女卑的思想,非常看不惯母亲那套新时代女性作风,因此经常家暴他们。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崔娃母亲终于和继父离了婚。
可没想到,就在她开始新生活后,这个男人竟然持枪,打穿了她的脑袋。
幸运的是,那颗子弹并没有伤到根本,母亲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在医院里,崔娃大哭,母亲却安慰他:
“要往好的方向看啊宝贝。”
“现在你就是这个家里最好看的人了。”
这段出自崔娃讲自己经历的一场脱口秀,虽然是个段子,却展现了母亲的乐观。
这份乐观不仅影响了他,还影响了他们一家人。
由于长得和其他黑人小孩不一样,他经常受到质疑。
一次,他弟弟的同学,就发出了疑问:
“崔娃怎么可能是你的哥哥,他是个白人啊。”
他弟弟只能无奈地跟对方解释:
“他不是白人,他是混血。”
“但是,你们长得不一样!”
弟弟说:
“你知道吗,人就像是巧克力。
巧克力有白色的,也有黑色的,还有牛奶的,但总归都是雀巢家的!”
可以说,不管是乐观、幽默、还是共情……
崔娃的这些能力,都由自己的生活经历而来。
看他在台上侃侃而谈时,你也许会笑,也禁不住难过。
这完美地诠释了那句话:
喜剧的内核其实是悲剧。
崔娃生长于偏见中,选择用嘲讽和戏谑来对待;用旁观者的角度去讲述和警醒世人。
其实,不只是种族偏见。
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偏见和歧视还少吗?
丑八怪、死胖子、药罐子、大龄剩女……
每个习以为常,都是一颗偏见的种子。
真正要关注的,不只是一个黑人的权利,而是各人种的权利。
真正要努力消除的,不只有种族歧视,还有各种歧视。
很喜欢网友说的一句话:
少数人≠天生有罪。
人难免会因为立场、各种不同容易造成偏见。
但不要因为偏见,就去憎恨那些你甚至完全不了解的人。
不要做那个杀死知更鸟的人。
作者 / 乔一瞧
视觉 /斑大人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日说说:你遇到过哪些偏见行为?
少数人≠天生有罪
不要让
偏见的种子埋下
每个人
都值得
这美好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