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你懂,说了你也懂
怀让禅师,家中有三子,而他是最小的孩子,从小就和哥哥们不同,秉性恩让,父亲就给他起名:怀让。10岁时只喜欢看佛经,当时有位法师在他家里接受供养,告诉他的父母:这个孩子是利根之人,若能出家会成大器,一定利益很多众生。后怀让15岁出家。嵩山的安和尚晓得他的志气很大,就指引他去参访漕溪六祖惠能。惠能见到他来,便问他:从哪里来的?
怀让答:嵩山来。
六祖问:是什么让你来的。
怀让答不出来,默默无语。
怀让:我现在有一点点消息了。(大意:我好像悟道,但是不是,自己不确定,请六祖印证。)
怀让:说他是个什么都不是。(大意:一说就错了。)
六祖:还要修证吗?(你领悟的道,还要修证吗?)
怀让:在道这个境界里,修证是没有个地方修的,但有污染它就会不见了。(污染指的是起烦恼执着时,领悟的心境就消失了。)
六祖:在此的清净境界是不去染污它,诸佛都是小心谨慎护念自己的心地。你也要这样,我也是这样的。(到此六祖表达了,怀让所领悟的真理和他自己和诸佛是一样的。而在悟道后仍有个人粗细不同的烦恼习气在,悟后仍要做功夫护持自己的心念,禅宗讲绵密保任,直至心境纯熟如一。)
六祖接着说:来自印度的般若多罗曾有预言你门下,会出一名马驹,踏杀天下人,你自己心中有数,不必讲出来了。(大意:曾有预言你的法脉传承会出一高徒,教法猛烈威德,会有很多众生得到利益,你晓得会有这个事,放在心上就可以了,不必讲出来。后来这个马驹就是马祖道一禅师。)
怀让禅师跟在六祖身边修行,做了15年侍者。
禅宗对于悟道有一个譬喻是:哑巴吃蜜的体验。师徒之间对于领悟的真理,他们彼此懂对方所讲,心心相印。几句话就彼此心照不宣,而我们普通人在世间生活,一不解释就会有各种误解,一解释误解就更深。而且还要在心里打结,严重的还要拉仇恨,相互报复。晓得世间人认知各不尽相同,彼此缺乏信任,内心亦是心机重重,相互猜疑。
而他们悟道师徒之间的交往,彼此内心完全敞开,干净畅快淋漓,悟道之后的境界更是:不说,你懂;说了,你也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