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丝读后感1000字
《苔丝》是一本由托马斯·哈代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399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0-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令人心疼的受了伤害的名字!我的胸脯将变作你的眠床,让你安睡!” 先看了上译的,感觉翻译不如这个。
●刚刚豆瓣阅读看完,阅读体验一般吧,神级bug是居然连书签都没有,而且里面的书普遍比kindle贵,以后应该不会再买了。话说回来,还是个典型的古典悲剧。有时候看上去就是一个恶魔造成所有人的不幸,实际上恶的层次又是复杂的,不如说是所有人造成所有人的悲剧。这次好像掌握了新方法,慢慢深入内里跟随呼吸,到最后有股「巨大灵魂的颤栗」直接压了过来。
●小时候看的,看的第一本文学。 托马斯·哈代真是个好作家,他写的这个和《无名的裘德》一样,是男人玷污了女人,或者女人玷污了男人。可悲!
●我想一本很棒的书就是,读之前你即便知晓所有的故事情节却依然可以读的不能自拔…… 淳朴善良自尊自爱永远牺牲自己体贴他人的苔丝,却正因为自己身上这些美好的品格一步步落到被社会抛弃被时代残害的结局,哈代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重新”定义“纯洁”,一句“我原谅了你,安琪儿,你怎么就不肯原谅我呢”直击灵魂
●2018.09.04。真好看,真难受。爱的时候让人恨不得是其中一方,享受那些甜蜜;分的时候也恨不得是其中一方,替他解决这些问题。心理描写非常使人入戏,跟着度过了一段非常悲惨/圣洁/的经历。
●加上这本就读过哈代的两本书了,都是悲剧收尾,说不上喜欢哪本。
●哈代写道:“生活中能引起他注意且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不再主要是由于它的美,而是由于它的悲怆动人。”读完《苔丝》,第一次,觉得哈代是可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提并论的。
●因为木心读的 他说哈代和陀氏是上帝的心灵(还是灵魂来着) 爱情都这么令人疯狂吗
历史上有多少美丽的女性被男性荼毒。有赤裸裸的兽性浸淫者,也有着良好教养伪装下的不健全,一种根深蒂固的人性偏执。对爱的执着始终是女性的美德,在现在还有多少如此赤诚而单纯的对另一个生命的眷恋?因为至美所以愿意相信苔丝的情感是真实出现过的。到最后,似乎哈代不再是虚构了一个故事,而是在讲述一个“真实的”悲剧。
第一次读《苔丝》的时候,还在芜湖读书,看完之后觉得很悲伤,坐在上下铺的上铺发呆,如果没有那件悲伤的往事,他们该是多么幸福的一对。正是那个叫天使的男孩,催毁了自己,也结束了苔丝的一生,所有的伤痛都该被忘记。
人应该学会原谅,原谅别人,也是原谅自己。对于婚姻,如果不能放下,就要放手,不要互相伤害。
《苔丝》读后感(三):没长大的小女孩
女性的社会等级在苔丝那个年代依然是可以物化的商品。 过去这么多年,倡导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依然有一些男权思想践踏着女性的尊严,暗地里依然有龌龊的无视女性权益的行为。 这是一种覆盖全球的根深蒂固的陋习。 我印象最深的是看过一个女记者的采访,她说在关系到女性权益的方面,只有女性能帮助女性。 仔细一想好像大多数情况确实如此,当有女性勇敢揭露发生在自己身上不公平甚至违背她个人意愿的事情时,会有大多数明事理的理智女性为受害女性声援,讨伐加害者。 正是有大多数女性的同情、支持与抗议,才能让一部分加害者男性受到他们应有的惩罚。 “小女孩不会永远都是柔弱的小女孩,当她们长成强大的女人,必会摧毁你们的世界。” 那一天总会实现。
《苔丝》读后感(四):…
还不错的一本书。苔丝真的是太善良太单纯了。中间也很气很难过,安琪儿那么爱苔丝,但始终跨不过心中那道坎,即女性的贞洁。安琪儿号称有着“新思想”,其实不然,他骨子里被社会所荼毒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阿历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有情人珍惜!面对问题,如果一直冷暴力,那就,bye bye!
《苔丝》读后感(五):关于纯洁
哈代写道:“生活中能引起他注意且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不再主要是由于它的美,而是由于它的悲怆动人。”读完《苔丝》,第一次,觉得哈代是可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提并论的。少年时也读过这本书,却没有这样的感受,读《无名的裘德》时也是。可见有些书是要等到一定时候读的。
哈代称苔丝为一个纯洁的女人。什么样的人称得上纯洁呢?并非从未做过错事的人就是纯洁的,一个人因为受苦而纯洁。
当苔丝从梦中醒来,意识到周围全是追捕她的人,她说,“安琪儿,我几乎还感到高兴——是的,高兴。我的快乐是不可能长久的。我太快乐,我也心满意足了。现在我不会活到你瞧不起我的时候了。”一个人要有多不幸才会如此谦卑啊。
《苔丝》给了我巨大的震撼,能够如此体会女人和男人之间悲剧的哈代是伟大的。《苔丝》堪称一部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