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度的人》读后感1000字
《单向度的人》是一本由(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3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单向度的人》精选点评:
●当突破了翻译腔和学术词汇粉饰而get到马尔库塞每一自然段的振臂高呼之后,对这一时隔半个世纪的预言式的论述之于当下“盛世”,只有一个感慨,“相见恨晚”。 互联网技术的演进,非但没有突破,反而是成指数级强化了所谓“技术合理性”的意识形态,所谓互联网时代的“剁手”,不过是商业社会抑制之下的、没有第二出路的“幸福意识”假象…… 还有太多太多的现实指涉,还需要精读。
●同样是为写期中报告的参考资料。抱歉没有耐心读完它。大概早已破了那个迷梦。
●嘴拙说不好,但隐隐觉得,之前的某个时间线内,我们总理直气壮地认为,一定有昏沉和共谋,藏在外在力量那平和舒适的外衣下,而现在,指向自身的凝视,无论是针扎叨逼酷炫亦形影相吊的学术日常或是对热闹欢腾的移动互联的掰开揉碎,则时不时发作一次,几乎成为一种政治正确。
●这个题目和设定很有吸引力。批判现代社会的著作里面总有几个是很有意思的、值得学习的。马尔库塞有点马克思的范儿在里面。
●「只是因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赐予了我们。」 大约总结了一下逻辑:人们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快的生产效率,然后进入了工业时代,但是在工业时代为了保存这样一种高效,又必须要剔除异见,限制人的需求,从而实现利用的最大化。 但是需求被划分为真实的需求和虚假的需求是只能由个人来评判的,而且必须要由真正独立自由的个人来评判,但是在工业时代,自由的人都已经被一个接一个消灭。那么人要如何创造自由呢? 想去图书馆借一本纸质书再看一遍,后面部分就比较抽象,到了偏向哲学的就挺难懂了,大约挑出来了一些比较难的章节,找纸质书再仔细看一遍,可是我又想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祝我好运吧。 @2018-10-14 17:06:43
●这不都是很明白的道理么,我们这一代反正是fkup了,老老实实上班(卖淘宝也一样)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等待个别超级天才搞出一两个改变世界的发明解放生产力,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充分享受不劳而获的美好未来。(然在那之前人类也许已经被AI灭了或者自己作死了 所以我上班图什么呢
●书非还不能读也……
●所以我不怎么喜欢经院哲学。。。
●学习一种思维。过程很痛苦,但也值得。
●土豆的另一种做法。。。。
《单向度的人》读后感(一):碎碎念
现代工业社会,人啊,最后都是臣服于这自己造出来的无数个冰冷的大机器(人类自己生产出来的这些个东西),一辈子围绕着这些(车子,房子,手机,电脑,扫地机器人……)转悠,被这些个东西牵着鼻子
《单向度的人》读后感(二):乌托邦色彩太重了~
乌托邦色彩太重了~违背了哲学的严谨精神。
对前工业文明的解读也是十分片面的。如果说到对爱欲的压抑,前工业文明时期的压抑要深重得多。
不过资本主义社会的单向度性的解析,还是很发人深省的。
《单向度的人》读后感(三):把“异化”写成一本书
马克思给做马克思主义著作开了一个不会的头,他们的著作都是那么晦涩难懂,实在没有耐心一点点看下去。
作者就是详细的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是一样)把人“异化”,从而成为“单向度”的人,所谓单向度的人就是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的能力的人——我们不也是这样吗?
作者说:自由选择可以成为一个工具,奴隶自由选择主人并不会导致奴隶制的消失。
从这个层面上讲,哪个社会制度都可以成为一个工具,从而没有了意义,从而让所有的讨论都成了伪命题。
不管他讲的有没有道理,至少他在认真的研究问题,而现在,能够严肃认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几乎没有了吧。
《单向度的人》读后感(四):单向度的人
在本书中,马尔库塞提出关于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思考。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一些时代的痕迹,关于两大阵营的对立,关于苏联的想法等等。
但是,其中提到的单向度的发展,确实值得警醒。科技使得所有人都能便捷地获得从前只属于特权阶级的知识和思考能力,却又通过生活方式等等方式将原本会变得多元化的想法重新同一起来,独立思考和获取艰深知识的能力再次成为少数人的机会。从前是被强令禁止,而现在则是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自行放弃。
多元和单一如同孪生,互联网上的声音嘈杂而多样,但是通过大数据的推送,根据兴趣爱好的推送,对不喜欢事物的屏蔽,事实上却在强化自身的单一性。
《单向度的人》读后感(五):社会减小中的熵
马克思主义的最大反例无疑是在美国的工人阶级。欧洲人发现美国的工人阶级在社区大学学修马克思学说的寥寥无几。他们没啥兴趣,没有必须的解放、当然也没有革命。大多数社会学家也倾向于将这一现象理解成社会格局的改变、进一步认定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真是这样么?马尔库塞通过了《单向度的人》轻易地揭示出了他在欧洲的战友鲍德里亚稍后通过另一个角度揭示的同一个问题,即问题根本没有解决,而是被掩盖了,大家视而不见、而已。
在马尔库塞的口中、工业社会无疑只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代称。他属于老派人,还没有学会现代和后现代这一类的词汇。他对工业社会的认知透露了这一层信息,他认为一旦工作可以被度量和计算,工业社会就已经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