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读后感1000字
《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是一本由[日] 矢泽久雄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精选点评:
●有趣的科普书
●科普计算机组成原理,然而这方面缺乏背景知识读的有点囫囵吞枣
●无论新学者还是复习者,本书都很接地气~补码和哈夫曼是我的补缺,CPU的逻辑结构可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C与汇编的对照是不错的学习方法!
●嘛 挺有趣
●通俗易懂,很适合入门了解计算机程序的原理
●科普
●通俗易懂,逻辑清晰。 不过虚拟内存讲的太少,虚拟内存和用户空间内和空间cpu上下文切换啥的联系在一起最好
●想入门组成原理还是去看 编码 吧
●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的简化版本,注意不是简单版本,适合随便翻翻
●结合《编码》这本书,我真正的搞明白了函数调用,是怎么回事了。《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也正在阅读当中。我个人觉得先读《编码》,再读《程序是怎样运行的》,然后呢,系统的学一下王爽老师写的《汇编语言》。再深入的读一下《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以及《程序员的自我修养》。作为一个主题,这样顺着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顺序。
《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读后感(一):你真的懂CPU和内存么?
本书和《计算机是怎么跑起来的》是一对,分别对应着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这些书的简明版。这个是我看过的第4本日系技术书,日系技术书,特别是图灵日系书,特点就是书的开本比较小,全彩印刷,内容相对简单,整本书很轻,不过说实话,不建议购买,对于小白来说还是有难度的,但对有经验的人来说大部分可能都太简单,难的依然很难,简单的太简单。对于《程序是怎么跑起来的》,可看性可能比《计算机是怎么跑起来的》更好,其中讲CPU、内存和磁盘、压缩算法可以说是整本书的精华所在了。
《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读后感(二):对国内教材深感痛心
看过很久了,印象已经不太深刻,只是记得当时一气儿看了这个系列的三本书,确实前两本都不如《网络是怎样连接的》——不管从文字还是逻辑来讲。按内容的话,这本书原本是只能给7分的。 但是这本书于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当中对于补码的描述,并且这个描述几乎重塑了我对“补码”的理解。 原文把补码计算方法描述为“将二进制数的各数位的数值全部取反,然后再将结果加1”,第一反应是,“这种描述与我看过的教材很不一样啊,咋回事儿呢”。 因为我看过的教材对补码计算方法的描述都是说“将除第一位的其他位取反”,这促使我上网进一步了解,才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当初我老是记不明白补码的计算方法……因为原本教材给出的方法就是很不自然很生硬的做法。顿时对于各路教材作者再添怨念。 同时加深了我现在对国内教材的抗拒和不信任,除了那些备受推崇的经典,国内的书我已经不太敢看了,生怕被带进沟里。 我至今不明白,为什么国内很多教材都是一个说法。他们自己学习的时候就没有产生过疑问吗?或者说这个概念对于他们来说太过简单,怎么陈述都能懂,完全不必在意初学者的想法?所以教材编出来不是教学用的?还是说他们编写教材真的就只是天下文章一大抄? 令人失望!
《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读后感(三):菜鸟入门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图解简易版
我的本行专业是GIS(地理信息系统),秋招的时候找的是互联网开发类工作,算是半跨行。
所以我本身其实对计算机底层的基础知识是有所欠缺的,没有像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那样系统学习过。
在秋招结束后,我赶紧补功课,趁着当时当当网搞活动,我买了很多相关书籍,有入门级别的,也有晦涩权威的。
学习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这本《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就是一门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入门书籍,是我先避开黑皮书、补课看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可以理解成是一本“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图解简述版,内含大量图解。
以我这样一个没有学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入门级选手角度来说,读这本书我还是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的,笔记也记了将近几十页。所以我以自己的收获和自己菜鸟的角度而言给这本入门书籍打了四颗星。
我看这本书收获是,脑子里对计算机组成建立起了一个模糊的框架,以及对一些概念了解,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这本书的优点是真的非常通俗易懂,不会劝退,适合菜鸟入门。而且这书挺小也挺薄,方便携带。偷偷说,我看这本书的绝大部分场景都是——在开各种会的时候,我又不能溜,就会偷偷掏出来翻几页。
这本书的缺点是知识讲的“浅”,因为是入门书籍嘛,想要深入就应该去翻大黑皮书。
我看的是纸质版本,微信读书里可以搜到这本书。(但是我个人还是觉得看专业书纸质版本好一点,专业书本来看起来就很容易劝退和犯困,纸质不太会受干扰,也更容易静下心来。)
《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读后感(四):极简版《计算机组成原理》
注: 这是markdown原始文稿,无法看到图片,富文本格式文章见我的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