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道德经》:不争,是人生最高境界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道德经》:不争,是人生最高境界

2021-02-24 06:15:07 作者:京博国学 来源:京博国学 阅读:载入中…

《道德经》:不争,是人生最高境界

  老子有言:“天下之道,不争而善胜。”

  人活一世,争得越多,失去越多。

  不争,是一种豁达,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

  1

  不跟小人争是非

  有句古话:“凡文过掩慝,此是恶人常态。若要指谪他是非,反去激他恶性。”

  意思是,文过饰非,是恶人的常态。如果去责备他的过失,反倒会激起他的恶性。

  曾在报纸上看过一个故事:

  菜市场后门口,一位年轻人与一位老大妈发生争执。

  年轻人要老大妈让位子,理由是,她一连几天都在那儿摆摊。

  老大妈不让,说自己先来,摊位边上的垃圾刚刚清理完,年轻人很生气,骂骂咧咧,并着急去挪老大妈的菜筐,菜篮。

  老大妈没办法,只好换到了一个巷道口摆摊。

  过了一会儿,年轻人突然大叫:“啊,城管来了。”

  原来,年轻人所占的位置,是不能摆摊的。巷道口,老大妈却可以随意售卖。

  年轻人是争赢了,但后来,可能她的菜还没老大妈卖得多呢。

  看过一句话:“宁愿保持沉默,让人看起来像个傻子,也不要和疯狗计较,把自己混迹于为人所不齿。”

  陈铭曾在《奇葩说》中提到,在某年的六一儿童节,自己和大女儿拍了三张合照,发了一条微博。

  他转眼就看到,有一个人在此条微博下面评论:“这孩子真的丑,湖北村货的基因,没差了。”

  当时他十分气愤,准备和这个人对骂,但妻子问了他一句话,她说:“如果你发了,不就和他们一样了吗?”

  那一刻,他才意识到,和浅薄的小人辩是非,等于浪费时间和生命,毫无价值。

  不争,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不计较,不与他人一般见识,不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谓的人和事上。

  2

  不跟爱人争输赢

  前段时间,闺蜜和她老公因为买保险的事,大吵了一架。

  闺蜜有个朋友是做保险业务的,她已经在朋友那儿买了一份重疾险了,经不住朋友的推荐,她又想买一份理财的险。

  老公不同意,说保险不能盲买,结合家庭实际情况,只能买重疾险。

  老公态度坚决,闺蜜也一再坚持,最后两个人大吵一架。

  我认为闺蜜的老公,说得很在理,如果闺蜜认个输,这件事根本闹不大。

  双方都不肯让步,一件小事就掀起了一场风暴。

  婚姻生活中,互相较劲,日子就会鸡飞狗跳;一方服软认输,日子才会鱼跃鸢飞。

  “认输”就是夫妻关系的调和剂。

  胡适曾在《我的母亲》里提到:“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他说到做到,从不给妻子一张生气的脸。

  胡适的妻子江冬秀是出了名的“母老虎”,脾气极大。

  每次江冬秀发脾气,大喊大叫时,胡适就躲到厕所里,借口要漱口,故意把牙刷搁进口杯里,把声音弄得很响。如此这般,避免正面冲突,让彼此好受。

  夫妻相处,没有谁对谁错,也没必要计较谁输谁赢,赢了道理,伤了感情。

  少争输赢,多讲感情,日子才能过得幸福美满。

  3

  不跟父母争对错

  作家麦家曾在《朗读者》的舞台上提起父亲,他动情地说道:

  “父亲,你一辈子给了我很多。我想最后再要一点,要你一个清醒的笑容,一个确凿的认可,一个父子情深的拥抱。可你没有,父亲,你就那么走了。”

  麦家十分后悔,他因为一件事与父亲产生隔阂,对那件事耿耿于怀多年,以至于父子关系长期疏远。

  跟父母较劲,不体谅,也不低头,只会让亲情越来越疏远。

  等到你幡然醒悟时,却发现父母已经不在了。

  别等失去后才追悔,那些你以为的来得及,终会成为命运大钟上的一记闷声,并在多年之后,仍旧发出意难平的回响。

  表哥提起去世的父亲,常常如鲠在喉,他说,人这一辈子,最不应该跟父母较劲。

  舅舅在世的时候,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饮食要低盐,而且不能喝酒。

  可是,舅舅从来不在意这些,剩饭咸菜照吃,一日三餐喝酒。

  表哥多次相劝,他不听,说自己吃了几十年的腌菜都没事,还说喝酒能养生。

  舅舅因不注重饮食习惯,血压升高到极危型,一个月住院两次。

  表哥很生气,与舅舅较劲,两个月没回父母家。

  没曾想,后来就再也见不到他父亲了。

  很多时候,我们希望父母能听自己的话,可是,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有他们的认知。我们认为吃剩饭咸菜,是不健康的饮食,他们认为是节俭。

  我们认为对的,也许在他们心里认为是错的,两代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可能不一样。

  俗话说:“孝顺,有顺才是孝。”

  不和父母较劲,多顺从他们的意思,多哄哄他们,才是作为子女该有的孝顺。

  不跟父母争对错,有孝有顺,才不会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4

  不跟朋友争风光

  王阳明先生曾在《传习录》里说:“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意思是:朋友务必要互相谦让,才会受益,互相攀比或争输赢,就会受损。

  侄女跟我讲了她的一段经历:

  侄女和大学同学妮儿,毕业后,应聘进同一所私立学校任教。

  妮儿工作十分认真,下班后也钻研教学,常常参加网络培训学习。

  侄女因为家庭条件优越,下班后不是打游戏,刷抖音,就是聊天,追剧。

  一年下来,两个人就有了明显的差别。

  妮儿在年轻教师中,表现得出类拔萃,当上了教研组长,并且因为教学成绩突出,在学校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侄女对妮儿的荣誉有些嫉妒,常常含沙射影地挤兑妮儿。

  妮儿性格脾气好,顾及同学友情,从不作声。

  谁知,妮儿越是忍气吞声,侄女越是变本加厉。

  后来,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关系越来越僵,侄女选择离开了那所学校。

  再后来,她们连微信好友都不是了。

  讲起那段往事,侄女很后悔,她认识到自己的狭隘与浅薄,对友情的失去也深感惋惜。

  生活中,太多友谊毁于一个“争”字。

  有的人,什么好事都想占着,处处都想比别人过得体面;

  有的人,见贤思齐,正视别人的优秀,努力向优秀的人看齐。

  前者,只会让自己在嫉妒心的驱使下,越来越累;后者,心态平和,会越来越好。

  朋友之间一争高下,比谁风光,不仅消耗了自己,还失去了友情。

  5

  不争的人,境界高

  古人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争,不是懦弱,不是认怂,而是懂取舍,明事理。

  不争,是一种好心态,是一种大智慧。

  不去争那些无用的理,无用的利,才能活得坦然,过得自在。

  跟小人争是非,即便赢了,也影响了心情,浪费了时间;

  跟爱人争输赢,无论谁赢谁输,都会伤及感情;

  跟父母争对错,不管结果如何,都会疏远亲情;

  跟朋友争风光,无论结局怎样,感情都会渐行渐远。

  争什么,你便失去什么。

  不争,你反而赢了。

  越智慧的人,越不争。

  不争,才是人生最高境界。

  京博国学视频号已正式上线。多位名师在视频号里为大家分享往圣绝学,既有国学知识干货,也有启迪人生的智慧妙语。除此以外,我们还将推出书法、茶道、插花、中国画等东方美学小课程。希望大家多多关注、点赞、分享。

  ※ 本文系京博国学原创,作者白杨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京博国学

  最 有 格 调 的 国 学 微 刊

  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好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