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啄木短歌读后感精选
《石川啄木短歌》是一本由[日]石川啄木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592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018-10-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石川啄木短歌》精选点评:
●内容和另外一本《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是一样的,只是这一版做了双语化的排版处理,所以就相当于重看了一遍。看到有人用“玲珑剔透心,多愁多病身”来形容他的诗,感觉实在太合适了。
●看完想把它烧掉
●好喜欢
●可悲啊 可悲
●也许正是因为啄木贫病,因此他的心更清明,更善于感恩,更善于发现生活里的美好。他的短歌皆是生活之歌,即便写起恨来,都洋溢着黑色幽默。
●“为这点事就死去吗?”“为这点事就活着吗?”住了,住了,不要再问答了!
●收录一握砂的短歌,在《食物的味道》一书中已收录
●"喃喃的,口中说着什么高贵的事情,也有这样的乞丐。"
●琐事的意韵,把情诗写得贴住了心肺。
●平淡中的百转千回。
《石川啄木短歌》读后感(一):Ⅵ.践行G(定量之化)
【春上春树随喜文化】 年幼时被称为神童 但年仅26岁便因贫苦病痛去世 享年零岁 不公的命运并非天妒英才 在古希腊城邦年代 每一位青年 都需要有一位年长的导师陪伴 因材施教 在生命的每一个转折点 对终极命运的思考 仰望星空 活着有什么意义? 似乎对死亡更感兴趣一点 至于复活 那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即便此生赢了所有人 你仍是难逃一死 先解决这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情吧
《石川啄木短歌》读后感(二):物哀作家的小确幸
一个典型的日本物哀作家。
94页新墨水的味道,到饥饿肚子里去的悲哀,93页饿的时候如乞食者的下贱,92独自哭泣时,旅馆被褥的舒服。
你会感到这个100年前的诗人的天真可爱,too,naive,too,simple。
110酱汤的香气。236页,喝酒拔刀追赶老婆的老师。
26岁就去世了,这里面的书收了5个10级。我相信一定是对日语有雕琢的好诗人。
但是你翻所有的书页,所能感受到的就是一个梦一样的断片。还有年轻的诗人,曾经的贫困生活。350页烧老玉米的香气。383页国会议员的苦脸。400页女人的笑声。
《石川啄木短歌》读后感(三):像白莲开在沼泽里一样,悲哀在醉酒的中间清楚地浮了出来
孩子生出来就死了。此集的稿费拿去给孩子买药,见到此集的清样则在孩子火葬的夜里。夜深了,我从办公的地方回来,抱着刚才死去的孩子。雪白的萝卜正肥美的时候,白白胖胖的孩子也出生了,可晚秋的空气,我的孩子只来得及呼吸了三尺四方。
母亲也又老又病,开玩笑地背起了母亲,母亲太轻了,还没走出三步,我就忍不住哭了起来。
26岁,我病死了。活着的时候为了活下去,向鄙夷自己的熟人借钱,用借来的钱买了新的墨水,新墨水的气味沁入了饥饿的肠胃,在灯光底下,用火烘着冻了的墨水瓶,眼泪又流下来了。售新书的二十元,拿去买了平日想服用而不得的补剂,补剂还有半瓶没吃完呢,我就死了。我死后一年,同患肺病的妻子也死了。
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少年时代的心情轻飘飘地飞去了。一种湿漉漉的、像是吸了水的海绵似的沉重的心情取而代之。说是悲哀也可以说吧,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像白莲开在沼泽里一样,悲哀在醉酒的中间清楚地浮了出来。
《石川啄木短歌》读后感(四):5.2 石川啄木 短歌
【日】石川啄木 周作人译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这是本中日双语的传统短歌集,阅读之前查看了一下作者生平。石川啄木(1886—1912),本名石川一,幼时被誉为“神童”,但一生穷苦,26岁即因肺病而亡。这悲哀的命运与早逝的结局,似乎与同为明治时代文学家的樋口一叶颇为相似。 短歌有别于俳句,俳句除要求由五、七、五三行十七个字母组成,更规定必定要有一个季语。而短歌有五句三十一个音节,作为日本传统定型诗,对音拍数有规定:一般共31拍,5句。以上规定当然均指日语,从翻译过来的文字看,确实很难去明了。而译者作为民国时期著名作家亦是鲁迅的弟弟,其翻译已经颇具韵味。
集中第8首:没有生命的砂,多么悲哀阿!/用手一握,/悉悉索索的从手指中间漏下。
第70首:我感到一种湿漉漉的/像是吸了水的海绵似的/沉重的心情。
127:寻求新的心情,/今天又彷徨着来到/名字也不知道的街上。
172:盛冈中学校的/露台的栏杆啊,/再让我去倚一回吧。
176:像一块石头,/顺着坡滚下来似的,/我到达了今天的日子。
198: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少年时代的心情/轻飘飘的飞去了。
《石川啄木短歌》读后感(五):如何摄一幅鲜活永恒的片段
第四十二,少女感十足啊。不知怎么,我想到的却是我另一幅完全相反的生活片段:南来的娇矜是/以冰凉的手指/挨上发烫的面额,/这早衰的季节里/哪会有什么闲来无事
第五十,两股战战不忍下眺,双眼紧闭咬牙送步,这种心情真的是了此一生的好办法吗?一定不要!
第一百一十一,序号题名便像这铃声,既远又近,或许是谁的思念,或许是自己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