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冷启动》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冷启动》读后感摘抄

2021-03-11 02:40: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冷启动》读后感摘抄

  《冷启动》是一本由高臻臻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2018-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冷启动》精选点评:

  ●理论和想法深得我心

  ●第一并没有达到书名这个效果。第二内容属于快餐型,不耐读。第三说了半天,基本上只是一些花花招式,反而不去讲一些真正内在的原始的东西。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应该是很实用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的宣传费用。

  ●出乎意料的好看,很实在的方法。说人话不容易啊,推荐

  ●又是自己做的案例合集,能看出作者是懂一些心理学和营销路数的。有天赋的野路子选手再念点科班教材才能把路走的有趣(不过不一定长久)啊~

  ●在目前的专业营销类书籍里,专讲内功的不少,但却没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见招拆招一击致命,专讲招式的更多,却都少了理论的基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让人看的一头雾水。 此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有之,在营销思路上有不少新的想法,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的生搬硬套肯定是行不通的,可做借鉴学习之用。

  ● 之前就在看《高臻臻的脑细胞》这个节目,觉得都是非常实用的讲解,看到节目里面说出书了,立马买一本来看。

  ●看完就一个感受,创业真不容易

  ●虽然说,书没有很系统,但是讲的道理还是实实在在的,给人不少的思考,体现了营销的脑洞; 1、产品最后都是趋同的,定位如何,讲的故事非常重要; 2、寻找亚文化,成就自己的差异化;

  ● 作者很实诚啊 但内容拼拼凑凑 就像看小短文一样 书中35%在做广告

  《冷启动》读后感(一):冷启动——怎么推

  在产品初期,可以通过种子用户来挖掘典型用户核心需求,同时希望以这些星星之火来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那么种子用户都符合条件呢?

  1、产品的深度目标用户,且目前产品尚未满足其所有需求。拿医疗类产品来说,种子用户肯定是有挂号咨询需求的。

  2、经常发表与产品相关的讨论,积极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能够有强烈的集体感和主人公意识。种子用户一定要活跃,热心回答别人问题。

  3、经常使用产品,能反馈产品出现的问题以及应该没有解决的需求。种子用户要有时间和经历来投入到产品的建设上。

  4、会在朋友圈内分享产品以及相关的活动等,另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群都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更多关于推广运营干货内容,请大家搜索网站——“怎么推”,作为推广人学习网站,站内还有众多推广人的学习社群,主要交流探讨运营推广知识,交流不同推广方式的技巧与效果。

  《冷启动》读后感(二):读《冷启动:零成本做营销》

  以前从不读工具型的书,现在觉得工具型的书也很有魅力。一是可以掌握技能,二是满足实事求是的价值感,三是让脑子有用武之地。 这本书有两条主线,从思维到策略,都是稳打稳扎。 一条是营销思维线,侧重于如何思考,包括: 升级行业、创新文化,寻找营销切入点; 挖掘品 牌和个人的亮点、“做轻”产品,打造具有互联网营销特色的冷启动项目; 突破思维,把实体经济“做虚”,发挥虚拟经济的价值。 另一条是营销策略线,侧重于如何行动,包括: 市场策略,切入未来风口行业; 模式策略,优化原有商业模式; 产品策略,打造升维创新产品; 营销策略,拥抱互联网时代新思维; 粉丝策略,利用社群圈住用户; 定价策略,合理定价吸引用户; 活动策略,通过活动引爆流量。 书中42 个典型的冷启动营销案例,举例各行各业创新营销方法,觉得很有趣味性,不仅仅是对做营销的有启发,其实更多是解放思维,让脑子跳出原本的框架,不做死板的人,不做死板的事。 印象最深的就是逆反思维,有时候顺着大众的惯性做营销没有惊喜感,但是逆反一下(不是对着干的意思),从用户推导致产品,再从产品到营销,殊途同归,效果却完全不一样。 结构清晰,拥有一套完整、详细、实战性强的零成本营销方案,适合于创业者、传统行业转型者、产品营销和运营人员等阅读。 ——读《冷启动:零成本做营销》

  《冷启动》读后感(三):知行捕手的读书笔记

  阅读完《精益营销 产品冷启动》,觉得比较差,就赶紧阅读这本书了,看到还有名人推荐,但还是很失望。

  这算不上冷启动的书,只能说是营销策划案例而已,有些案例不错,有些价值,但作者写作水平输出能力偏弱,导致可读性偏弱。

  可能还是期望高的缘故,降低用户的期望是让用户满意的有利武器。

  书中选取内容: 创业,研究自己,而不研究同行 我一直在强调,每一个创业者一定要研究自己的“内在”,每个人最大、最宝贵的资源就是自己,对自己擅长、了解的行业进行细化、进化,是最快的突围办法。 不要看不起自己的能力,不要看不起自己的行业,寻找“历史的缝隙”,拥抱时代的机遇,努力升级自己,升级自己的行业才是王道! 让买卖变成生意,让生意变成事业! 现在,我问孟峰,虽然随着电商的发展,快递行业增速很快,那有一天快递行业进入瓶颈期怎么办?他说可以换一个思考角度,快递员现在定位是在取送包裹,但是随着电商的发展,快递员是可以作为电商品牌的销售人员的延伸,比如买一件衣服,下单7种颜色,快递员上门以后,消费者只选了1件,退回6件的场景可能会多起来,那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历史机会:逆向物流。 品牌卖的不是产品规格,不是你跟对手比有多好,而是核心价值,例如:Nike卖的是鞋,但从来不在广告中提到产品规格,而是推崇伟大的运动员。 以前,只要产品好就好了,但是现在要求高了,有很多评判维度,什么人在吃,什么场景下吃,在什么地方吃等,只有立体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才有可能攻占消费者的心智。 大众是“消极地接受了商业所给予的风格和价值”的人,而亚文化则是“积极地寻求一种小众的风格”的人的文化和价值观。所以,小公司、新公司在红海市场里因为缺资金、缺资源、缺人才拼不过大公司时,可以从亚文化中寻找商业切入点,这是最容易颠覆大公司、颠覆行业的。 那亚文化创新的方法论是什么呢?我觉得有三步:第一步,在已经存在的意识形态中寻找可以利用的亚文化;第二步,创造故事,让亚文化价值观跨越到主流人群;第三步:做好适当的文化表达、文化包装。 亚文化人群的出现是由于社会的变迁导致的,产生的因素可以是技术的变革,比如微信出现时,孕妇妈妈空闲时间想赚点零花钱的想法便催生了微商产业;也可以是经济的发展引起的社会变迁,比如我们现在比以前有钱了,所以消费升级的时间窗口到来了,星巴克的咖啡比普通的咖啡卖得好了,催生出了“小资”一族。 然后,拍一些体现价值观的微视频,比如拍一组对比的视频,一个讲的是过去,我坐在小板凳上,边吃妈妈做的酱油饭,边看葫芦娃,我很幸福;一个讲的是现在,我在吃海鲜,一桌的大鱼大肉,还要和客户陪酒陪笑,我不幸福。 每一个短片完了以后再给一句文案: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但是可以从现在开始。如果这类短片坚持做下去,不用宣传老枝花卤的产品和价格,相信没有多久就有可能吸引大量的价值观认同者,变成粉丝,变成客户。所以,二流的公司做产品,一流的公司做价值观,无论这个公司的体量是大是小。 每一个产品、品牌都有一个自己的亮点,作为老板一定要找到这个点,而且对外,在一定时间段里,只需要强化这唯一的亮点就好,不要不自信地跟别人说自己的东西这里也好,那里也好,这样反而哪里都不好,产生不了记忆,无法入侵消费者的大脑。 品牌亮点的核心在于找到自己产品或品牌那个可以产生记忆、植入消费者大脑的信息标签,不仅如此,还要有勇气做取舍,只强化唯一的那个标签。 亮点,对产品来说就是卖点;对媒体来说就是新闻点;对消费者来说就是痛点。 任何一个品牌、任何一个产品,在同一时间、空间只能有唯一的亮点,正确寻找到这个亮点,非常重要。 逆向思维的核心是求异 逆向思维的核心不是逆反,而是求异,这也是互联网时代、“90后”崛起的个性化人格一代所要有的思维方式。

  《冷启动》读后感(四):营销案例集锦,跟冷启动关系牵强:3星|《冷启动》

  作者尝试整理冷启动的操作方法,读后我认为作者的整理比较牵强,实际全书是营销案例集锦。

  书中这些案例有作者自己操作的,自己朋友的,资料上看来的。看来的资料基本是美国的至少二十年以前的,虽然有点旧但是还相对少见,也挺有价值。

  作者名下有一家餐饮连锁,还投资了一个房车旅游基地。

  我认为书中最有价值的是作者自己公司的营销实例和作者自己的营销技巧。作者总结归纳的水平一般,毕竟不是专业的MBA教授。

  总体评价3星,有一定参考价值。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冷启动就是零成本做营销,根本上是要用创新的方式来融合资源,资源之间互相借力,减少硬成本的投入。尤其是这个时代的营销,资金投入大,很多企业根本做不起。因此要通过资源整合、资源借力,做省钱、有效的营销。P3

  2.我有一个朋友很厉害,初中毕业后去做保洁,现在身价至少几百万了。任何产业随着时代的发展都有可能迎来产业的升级,哪怕是扫地!他现在升级为专门给电信、移动打扫基站,如图1-1所示,这个行业因为涉及专业设备、保密安全的问题,所以竞争门槛足够高。P3

  3.目前,很多广告公司、互联网公司总至媒体人都转行投入了餐饮业,而这些有情怀、文艺的餐饮老板对广告照片、菜单菜品都有很高的要求。小水前几年就看到了这个趋势,将国外的"食物造型师(food sqlist)"的概念引入中国。P5

  4.乔布斯提到了一个努力了20年都没有起色,直到改变营销策略“卖价值,而不是说产品有多好”的品牌主,它来自加州,由牛奶制造厂联合组成的 CMPB ( California Milk Processor Board )。P14

  5.可口可乐这样强大的公司走组合路线一样失败,以前可口可乐有个可口可乐+咖啡的混合饮料叫coke Blak失败了,一种消耗热量的绿茶饮料叫Enviga也失败了,P20

  6.注意,杰克丹尼是在并未作产品上的任何创新的情况下火的,其实大部分产品火起来都不是因为技术创新导致的,而是由心理上的主观感受决定的,或者叫价值观认同决定的,大家可以好好回忆下我们身边接触到的品牌和商品,是感觉这个品牌不错而去买还是因为它最近升级了而去买。P24

  7.“火锅+自拍”和“自拍+火锅”,谁在前、谁在后完全不一样,被鲜花吸引去吃饭的女孩子都是过去自拍发微信朋友圈的,顺便吃一下火锅。P66

  8.一位投资人老前辈,他说未来3年以内,他是非常看好餐饮行业的。因为餐饮行业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是可以“成本转移”的行业,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未来几年很多商品的原材料价格会上涨,但是零售价不敢涨,但是餐饮行业随着原材料的上涨,售价是可以水涨船高的,消费者是理解的,P86

  9.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体验经济,表面上开餐馆,但是不靠餐馆赚钱,而是通过体验,沉淀长期的年费客户来实现盈利,客人在餐厅吃了肉,感觉味道不错,马上就下单订一年的猪肉。这个生意简直就是“超级现金奶牛”,P111

  10.未来的餐饮应该有一部分会逐渐“料包化”,从工厂里生产出来半成品,直接用微波炉热一下,放点葱花就可以直接给客人上菜了。这祥的出品方式更标准,成本更低,利润更大,餐饮老板也不怕厨师突然辞职。P123

  11.其实,不光是巴蜀味苑的李总,还有被无数人仿照的牛王店怪味面的创始人吴三哥等也是这样。他们拒绝开分店,拒绝规模化、工业化,全国仅此一家。P124

  12.首先,要分析数据肯定要有数据,哪些地方有数据呢?百度、阿里、腾讯平台等。我选择离消费品交易最近的淘宝的生意参谋来举例,盛以参谋在哪呢?你可以免费注册一个淘宝卖家,然后就能看到后台里有一个数据分析用的盛以参谋,打开生意参谋后,选择你所处的行业,P131

  13.可能你会说这只是电商的销量数据统计,是的,数据确实是电商的,但是对很多线下的商家同样有参考价值。因为电商的销量主要是来自于年轻人,数据代表了年轻人的产品偏好。P135

  14.舒肤佳之所以能异军突起、后来居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品牌名称的亲和力。力士这个名字虽然传播力强,但在亲和力上却远不如舒肤佳来得更直接。力士给人的感觉生硬、男性化。在家庭中买香皂的大多是女性,P149

  15.例如,老枝花卤的卤菜,在常规认知里就是一个下饭菜、下酒菜,更偏男性用户。但是,通过品牌的长期沉淀,它已经慢慢变成了一种零食,而且让我之前都想象不到的是,90%以上的消费者都是女性,而剩下的10%的男性估计都是被女性强迫来买的,当跑腿的,P157

  16.所以,在朋友圈做宣传,最笨的就是发广告的,然后是发信息的,最厉害的是宣传自己人格Ip的。P190

  17.就是怎么宣传自己的产品。先到淘宝上搜一搜竞品,看看淘宝卖家是怎么打造卖点的。因为淘宝卖家一般年纪不大,同时又是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他们往往更加与时俱进,更懂得怎么把握卖点。P191

  18.另外,我在这里专门讲一下电商的定价。一般情况下,若毛利率没有50%、60%的商品是不建议做微商或者是传统电商渠道的,因为低于这个比例,就没有办法去承担平台广告费、快递费、包裹材料费、退单损耗等很多成本,多半亏本。P196

  19.最早的时候是没有套餐的,那个时候客单价也就60~80元,消费者爱吃什么点什么。后来,我们设置了套餐,结果客单价直接上涨到了160元,销量翻了3倍,而且最神奇的是套餐分3个99元的、139元的和188元的,结果188元的套餐卖得还挺好的,P199

  20.这里我们专门说一下家乐福和沃尔玛是怎么利用招徕策略的。他们两家都打的是最低价,家乐福坚持“低中取低,高中超高”的策略,而沃尔玛是所谓的“整体低价”。P203

  21.表面看来,这种方案和打9折没有区别,都是让利10%,但仔细分析会发现100元购买110元商品的促销方案的绝妙之处。打九折,给消费者的直观感觉是在降价,这时"便宜没好货"的心理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定,而“100元购买110元商品”却使消费者觉得自己的货币价值在提高。P205

  22.北京有一家做煎饼很火的品牌黄太吉也利用了这个原理,在结账的时候,商家和消费者玩石头剪刀布,消费者赢了就可以免单,其实用的就是这种概率折扣的玩法,P209

  23.她的朋友可以不用拿实体卡,直接报卡号就可以享受折扣了。但是所有非持卡人的消费积分都会累积到持卡人的卡上,若累积到80万分还可以送一辆“跑车”,这样就触发了持卡用户到处去分享自己的卡号,让朋友来享受折扣,同时,老枝花卤的顾客裂变也就形成了。P213

  24.老枝花卤做到现在,我一直在坚持一个理念,做好包裹营销。在内部我们甚至不是这样叫的,叫包裹媒介,每一个发出去的淘宝、天猫包裹都是当成媒介来看待的。P223

  25.媒体也对这次事件体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毕竟在广告牌上说自己坏话的公司可不多见,这让达美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不但股价由此上涨40%,销量也在当年的第一季度获得了两位数的增长。P227

  我的微信公众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