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伊斯坦布尔的一年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伊斯坦布尔的一年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3-25 04:16: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伊斯坦布尔的一年经典读后感有感

  《伊斯坦布尔的一年》是一本由夏奈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斯坦布尔的一年》读后感(一):“我是盗了他们四张图,但我道歉了,他们翻不翻篇就是他们的事了。”

  “我是盗了他们四张图,但我道歉了,他们翻不翻篇就是他们的事了。” “我是盗了他们四张图,但我道歉了,他们翻不翻篇就是他们的事了。” “我是盗了他们四张图,但我道歉了,他们翻不翻篇就是他们的事了。” “我是盗了他们四张图,但我道歉了,他们翻不翻篇就是他们的事了。” “我是盗了他们四张图,但我道歉了,他们翻不翻篇就是他们的事了。”

  《伊斯坦布尔的一年》读后感(二):幸好这不是游记

  我兴许是带着游记的情节读的,读到1/3才意识到这是个人抒发情感的散文集,而恰巧地点选择在了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究竟是做怎样的城市,建筑、风光、人是多么的美妙,至今未得知。留下的是作者五年来难得安静的心灵,有点世外桃源般的情景。

  这本书在35岁的我读来,振奋和励志的意义远大于知道了一个美妙的地方叫土耳其。人到了这个年龄,中年危机随时找上门来,会受到很多周遭的影响,渐渐忘记了初心。作者虽然年轻,但也被扰于此,所以选择能够让初心平静的地方,实在令人佩服。

  幸好这不是部游记啊!否则我不会这么快的看完,又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伊斯坦布尔的一年》读后感(三):精句

  “语言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多会一门语言就多开了一扇大门,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都可以跟你产生交集,就好像多了一次生命一样,因此我觉得语言是一个很实用的学科。”

  “我跟我的朋友说,你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没有说清楚你向往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也许你自己也还没有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其实我总觉得,一个人希望自己’混得好‘,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属于被’道德绑架'了,因为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要求你要成功,所有你觉得自己一定要成功,可是该如何定义成功呢?”

  “因为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觉得有钱就是成功,所有你也就认为,成功就是一定要有钱,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的吗?”

  “古希腊智者第欧根尼,名声远扬,弟子众多,连亚历山大大帝都特意前来拜访他,但是当亚历山大问第欧根尼:‘有什么可以为先生效劳的吗?’第只说了一句:‘只要大帝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就好了。’据说亚历山大事后都忍不住感叹: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愿做第欧根尼。什么是成功呢?对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来说,能安安心心晒一会儿太阳就是成功。

  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被金钱绑架得太厉害了。没钱了想挣钱,有钱了想挣更多的钱,等回头再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的时候,时间早就已经悄悄溜走了。

  《伊斯坦布尔的一年》读后感(四):人生就是折腾

  上一次看到那么热血沸腾的游记还是那本《搭车去柏林》。《伊斯坦布尔的一年》这本书是夏奈的作品,我很喜欢。

  这本书里,夏奈讲述了在伊斯坦布尔都吃些什么,利卡维托斯山丘吹来的风,伊斯坦布尔的秘密,去除忧郁的布达佩斯,伊斯坦布尔的猫卡帕多奇亚的小镇,穆斯塔法先生的在切胡萝卜,温柔的安塔利亚,给伊斯坦布尔的情书这样几个章节的故事。

  通过读这本书,你能很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对于伊斯坦布尔的爱。还有作者几乎在这一年的时光里走遍了伊斯坦布尔的各个地方,并且感受到了作者在其中的生活风趣,以及在这里边所有的人文的小故事,美食美景,还有许多特别的风土人情,让我们瞬间对这个国家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在这里面我要讲一个自己知道的小插曲,就是有关伊斯坦布尔的首都布达佩斯的。你们知道为什么陈佩斯叫陈佩斯吗?据说当时,陈佩斯的老爹就是根据伊斯坦布尔的首都布达佩斯,为他的两个儿子起的名字,一个叫陈佩斯,一个叫陈布达,这也就是陈佩斯名字的由来。有意思吧。 作者永远都抱着一颗先去相信一个人,往好处去想一个人的心态过日子,所以作者在旅途中真的也没有遇到过很坏很坏的人,大部分人天性都很好,他们不是好骗,他们只是愿意相信你,利用这个心态去骗人,反而让我人得很不值,因此作者在整个的过程当中,写了很多生活中善意的地方,正是因为作者的这份善良,我相信他眼中的美景充满了一份别样的美好!

  我还特别喜欢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这本书做的非常的美,是一种淡蓝色的纸张,有的直接用照片做了背景,文字就写在这样的图片的背景下,非常的漂亮,就像看一本彩色的杂志一样。虽然,书名叫做伊斯坦布尔的一年,但是这里面也穿插着作者去希腊在雅典等其他地方旅游的一些小故事,没有多少人能够流芳百世,但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如果我们在这个段人生中尽量的折腾,尽情的去释放自己,让自己长大,不断的去与陌生人交流,反复见面,互动,去跟大自然近距离的接触,相信我们能够明白人生就是折腾这句话更真切的含义!

  《伊斯坦布尔的一年》读后感(五):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伊斯坦布尔的一年》是作者夏奈的全新旅行随笔,想知道伊斯坦布尔的秘密去处?在伊斯坦布尔生活是种什么体验?伊斯坦布尔为什么是吸猫者的天堂?土耳其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旅游胜地?这些答案,都在书中可以揭晓。如果您打算搬去伊斯坦布尔,那么您一定要看这本书;如果您没有机会搬去那里住一年,那么更加不能错过这本书。

  最近在听一首歌,叫作《带你去旅行》,歌词十分的动人,“我想要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然后一起去东京和巴黎•••••••”每个小女生都希望有那么一个人能够带着我们去浪漫的土耳其,一起欣赏美景,看日出日落,也许现在没有时间,没有金钱,甚至没有另一半,不过没关系,可以先透过作者的这本书,先来纵观一下浪漫的伊斯坦布尔。

  我觉得喜欢一个城市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去过挺多城市的,但是真正的让我静下心来去一个城市生活一年,我觉得还是回到我的小福州比较安逸。但作者竟然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出发去伊斯坦布尔,看来,确实有它的美妙之处。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人留恋。作者有了这个计划之后,随后很快就付诸了行动,这也是他厉害之处了,不过说真的,也许我们很多人也有像作者一样的想法,但是会由于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取消了行程,甚至连计划都没有。幸好,作者做到了,才有了这样一本书,让我们去欣赏。作者梦想成真的搬到了伊城旅居,在那生活的一年里,他还以伊城为据地去了欧洲其他国家旅行。

  书中写了很多作者在伊斯坦布尔生活一年的感受,有关于爱情的,记忆的,友情的,民族的,生活的,学习的,工作的等等,甚至是一些极细微的事情,作者也能将其写的津津有味,我们也看看津津乐道。

  作者说在他去伊斯坦布尔的刚开始的时候,时常收到信息,“这种地方你也敢去?”,而作者的感受是,墨西哥是不是罪恶之城他不知道,但是在他去伊斯坦布尔的一年当中,他很快乐,很开心,生活的有滋有味,甚至想在那边定居生活。生死有命,并不是你留在一个地方就是绝对的安全,也许真的是有命中定数这一说法。我们不能保证哪天不会发生什么天灾人祸,而恰巧就发生在某一个人的身上。生活就是生活,为什么要被那么多不确定因素所绊住脚步呢?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都知道很难,但是未尝不可尝试一下。

  《伊斯坦布尔的一年》读后感(六):这个夏天—土耳其之旅

  #栗子酱的19年书单#No. 40 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在费特希耶前往卡帕多奇亚的路上,看完在伊斯坦布尔回曼城的飞机上。 是一本很白话的书,有所见,有所思。 2019.08.01—8.12土耳其 1.意外的曼城机场下了大雨,飞机延误。还被收走了chanel的洗面奶(只是瓶子显示200ml,其实早就用的差不多)。 2.意外的被一家英国航空公司升了头等舱,四个半小时的飞行,过的很愉快。 3.遇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瑞典老太太。 4.大巴扎里一位当地大叔教我如何感受Turkish tea. 5.费特希耶的大巴扎。认识一个当地年轻小伙子,闲聊说起武汉,他还特别想去武汉大学读书。临走送了两条手链祝愿滑翔伞玩的开心。 6. 人生第一次玩滑翔伞。 7.沙滩日光浴。晒得太黑。 8.感受了土耳其的大巴。 9.卡帕多奇亚,太商业的小吃街。特别是叫卖的冰淇淋。 10.美味的瓦罐,还有点火和敲罐的仪式。 11.ATV的落日游,太精彩。 12. 被临时取消的热气球。其实能看到就已经很美好。 13.在酒店预约了土耳其浴。很特别的一次经历。除了时间有些短,价格有些贵。 14.酒店每天的早餐不要太丰盛。 15.报名了绿线一日游。热情的导游,集齐了中日韩新加坡等等国家的队友,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喜欢地下城,只是也会带你去买买买,不过不强制。很棒的一次体验。分别时的 see you later. 也许不会再见到彼此,但心中已是朋友。 16.去伊斯坦布尔的bus shuttle,因为司机大叔的慢慢悠悠,得到了全车人的议论。看着一车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肤色的陌生人。原来共同的不满也可以凝聚彼此。 17.伊斯坦布尔 一座不夜城。 18. 托普卡帕皇宫 索菲亚大教堂 蓝色清真寺都好美。 19.买票遇到特别暖心的戴面纱的小姐姐。 20.街道巷子的食物又美味又便宜。 21.遇到过暖心的外国小哥哥免费帮忙刷地铁卡。 22.夕阳游船。意外去了一个岛屿,吃了一顿海鲜。喜欢游船上大叔的吉他和歌声。 23. 1864的甜点太甜,点了两个无福消受。 24. 随逛街随便买了短轴,穿来拍照也还是很美。 25.路边大叔卖的车厘子,便宜有好吃。 26.也想有个机会在伊斯坦布尔呆半年。

  《伊斯坦布尔的一年》读后感(七):在伊斯坦布尔放飞自我

  李安说,“老实讲,我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所以,我们要加强意义,有了意义、故事、起承转合,好像人生可以讲出一个所以然,不再孤单和恐惧,可以找到共鸣。”伊斯坦布尔并没有去过,这辈子也少有机会可以步足,但是从文学作品,从影视作品中我们却可以感受到这座色彩鲜明的城市特色。

  读二手的旅行书,读他人的旅途感悟,也同样是在这些印象中再增添一点鲜活的影像,让这些遥远而陌生的城镇,借这些亲历者的手与眼,再次来到我们的眼前。我想这也是另一番人生的意义,读过多少书,看过多少文字,浏览过多少张照片,他们都作为一种人生营养沉淀在个人的认识深处。也许有一天,乍然苏醒,让你有所感应。《伊斯坦布尔的一年》的作者称这种作者与读者之间很奇怪的联系称之为“回响”。事实上,日本画家东山魁夷说,人、画、观者三者之间其实是一种“一期一会”,是“难得一面,世当珍惜”的珍重感,也是万事无常之时的坦然面对。放在读者、作者、文章这里,这“一期一会”的禅意精神依然适用。

  作者夏奈在土耳其居住了一年光景,这一年里,写了三十七篇居游日记,将这些日记分为夏日、秋日、冬日和春日四篇,让我们完整看到一整年的精彩。坐在雅典的家里吹着利卡维托斯山丘吹来的风——这听起来很诗意很暇意,事实旅途之中并非全是风花雪月或吃喝玩乐,相反旅途之中的深度思考才更有价值。去一个与出生成长之地完全不同的地方,千里迢迢去看一段不一样的风景,为什么。

  王国维说做学问有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旅行也有:第一重,走马观花,看遍东南西北;第二重,发现自我,锤炼性情;第三重,回归喜悦与释然。《伊斯坦布尔的一年》开始进入了第二重,因为是居游日记,所以,风景描写不多,倒有不少的成长感悟。像加不加入各种圈子,夏奈并不加圈,为了不把自己和时间局限在这些圈子的交游之中。但换一种角度来看,加入圈子,可以是一种深度发展,而不加圈是还没有定性的泛览。便是这些,也都是异地不一般的学习,思考和成长。

  夏奈主张,一点一滴的光阴都不要浪费,每一天你都应该活得很开心很充实。活得有种一点,生活有趣一点。Come Rain or Shine,大胆的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就是这样。

  《伊斯坦布尔的一年》读后感(八):伊斯坦布尔

  最初记得伊斯坦布尔,是由于”伊斯坦布尔之夜“,004-05赛季欧冠联赛,利物浦神奇战胜AC米兰,夺得欧冠冠军。红军VS AC米兰,面对上半场的0:3,红军绝地反扑,6分钟之内连进3球,追成3:3。最后点球大战3:2获胜。杰拉德、阿隆索、卡拉格以及卡卡、舍普琴科。作为一个惊天大逆转,直到现在也是一个大大经典。读夏奈的这部书也是很有奇缘,去图书馆闲逛,偶尔瞥见旅行台面上放着《伊斯坦布尔的一年》,想起伊斯坦布尔之夜,想去看看作者眼中的君士坦丁堡是怎样一个城市?带着好奇去看了这部书。

  在书中,讲解了作者一年中旅居君士坦丁堡的有趣的事情及人情世故。去王子群岛的徒步、费特希耶的滑翔伞、棉花堡的泡脚、安塔利亚的柔情暗恋等等。让我发觉原来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也不是所谓的不安定的国度。从之前的关于辽宁舰的历史,“瓦良格号”也是由于土耳其的种种阻碍,导致晚回到国内接近2年之久,且土耳其还恬不知耻地提了经济援助、旅游开放等要求。综上,只是自己对于土耳其没有特别的好感。而从作者眼中、口中所说的伊斯坦布尔确实另一番天地。好想去证实一下,对于欧洲的历史,自己也不是特别了解、大约记得所谓的波斯帝国、马其顿、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也慢慢发现土耳其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有很多的古迹。有着博斯普鲁斯、爱情海、地中海优美的海岸线。知道了棉花堡、费特希耶、卡帕多奇亚等等地面,也想尝尝正宗的土耳其烤肉。

  作者也不是一味的讲解这个城市、而是讲解了这一眼的旅居生活、中间也讲了去伦敦、匈牙利布达佩斯、回国、去法国波尔多等旅行。最重要的是作者在旅行中夹杂着文艺又接地气的感受及内心想法。其中也讲了很多的人情,室友之情、旅人之情等等。在路上,也一直带着一张好奇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去感受不同的文化、去相信每一个旅人等等。在文章中也讲了现在的我们追求的金钱、攀比心态,让我们活得太累。从前慢,不仅仅是生活节奏上,更是对于心灵的重建、对于精神追求远远超过所谓的金钱至上的文字。

  当今的我们,总会以谁谁谁又买车买房了,年薪多少多少。缺少了一颗追求自己内心的动机,想着如何赚更多的钱,如何用简便来取得成功。

  有时候,真的去一个你以为不好的地方生活一段时间,也会是一种享受。同样读书、工作也一样,自己认为不好的东西或许正是一个好的蛋糕值得自己去细细品尝。

  《伊斯坦布尔的一年》读后感(九):伊斯坦布尔和你,都很温柔

  我是去年十月和夏奈见面的。

  之前就有在豆瓣关注他,他发了一条广播,说是要来新疆玩,去年我又正好刚回家,觉得如果他能来我家那边玩玩,我们能见面聊聊天,也是很好的。当时我们是完全的陌生人。后来加了微信,就开始聊天,发现其实阿奈和我预想的完全不一样,我以为他会是比较难接触的人,但是发现他出奇地真诚和热情,有什么说什么,立马喜欢上他的性格,很期待他来找我玩。

  于是他就说来就来。我和爸爸妈妈去机场接他,就看到一个扎着辫子的奈奈从机场徐徐走出来,见面也没有什么生疏,就好像认识很久的朋友,倒是我爸妈觉得他的辫子很神奇,看了很久。在车上就是聊天,然后当天就去了我们家那边著名的景点,那天天气不大好,景点看起来也很萧条脏兮兮的,夏奈也无所谓,我们就一路聊,聊世界,聊新疆,聊民生,聊各自的生活。后来去了爸爸牧民朋友家吃了拌面和山羊烤肉,一起吃的很尽兴。再后来爸爸送他去了酒店,第二天接他到家里吃早饭,我还亲自下厨作了味道奇怪的西兰花。。。但是他似乎只对妈妈的奶茶和馕感兴趣。

  后来我们就去了库尔勒,在库尔勒待了一天,他就去了喀什。我们见面只有两天,但是后来的交流一直持续,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我妈还说,这个男孩性格真的很好,很稳,很真诚。

  夏奈对我的生活非常关心,当时我在一个很关键的时期,就是搞不清楚到底要干嘛,想继续回北京,但是不知道要干嘛,想去别的城市,又没有基础,同时也不是很想待在新疆。这时候他说,你来上海,我在上海租了房,你租房不方便,不至于没地儿住,随时来都可以,然后再慢慢起步呗。我当时真的很感动,因为这个我们就只见了一面的朋友,真的可以这么热心的帮助我,而且绝不是那种说说就算了,他是真的认真在提议。

  越接触,就越觉得这个人可爱,总之每次聊天,跟他吐槽一些事情,他都能很好地化解我心里的不爽,他经历过很多事,去过很多地方,自己又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思考很多,所以很多时候他的建议真的能给我很多很实际的帮助。当我决定暂时留下来,或者去支教的时候,他都是非常支持,而且是很实际的支持,知道孩子们缺玩具,就寄过来,用自己在豆瓣上的影响力,帮我宣传,知道我现在收入很低,就送我很多护肤品之类的,虽然大多数时候嘴真的很毒,但又是心特别软的一个人。

  想起夏奈,心里就是舒服的,踏实的,温暖的,温柔的,就是任何我需要他的时候,他就在,任何他力所能及的,他都会帮我做,而且丝毫不会考虑这帮忙背后的回报。同时他是勇敢的,积极的,一直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给很多在迷茫中的人提供另一种可能。

  这本书读完,心里依旧是温柔的,很多细节戳中我,我猜这是因为他真的非常认真,敏感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这种冲击刺激我也去认真,细致地生活,仔细品味生活中的每一点一滴的滋味。大多数时候我都活得太糙,太糊里糊涂了。

  希望夏奈永远是夏奈,希望《伊斯坦布尔的一年》大卖,希望夏奈这种可能,一直存在。

  《伊斯坦布尔的一年》读后感(十):越居住,越深爱

  旅居伊斯坦布尔的夏奈又出走了,这次他走得不远,还是在昨日的伊斯坦布尔,只是从旅行游荡,换成了安稳闲适的一年定期居住,像个伊斯坦布尔的当地人一样地居住。

  显然,他在伊斯坦布尔的长住过得还不赖,至少大部分的心情都是开心有趣的,因为文字当中透露着荡漾的心情。这些关不住的愉悦就在他的旅行随笔集——《伊斯坦布尔的一年》中悠然地流出来。

  在不知道夏奈和他的土耳其旅行之前,我大概还会以为土耳其是个不太安全的国家,因为在我的印象中,那一块总是不大太平,哪怕幻想着旅游,大概土耳其也不会成为我的选择吧。所以我应该感谢夏奈,他的伊斯坦布尔的旅居经历,开阔了我受惯有认知所局限的文化和地域印象,也开阔了我对于旅游选择的宽度。

  要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非得要经年累月的熟悉,和深入小巷的了解才行吧。这一切的探究都需要时间,了解一个城市的美好与真实,夏奈用了一年的时间。

  《伊斯坦布尔的一年》中记录了他在伊斯坦布尔长住一年的生活经历,其中穿插了大量的有关土耳其和伊斯坦布尔的自然风光的描述,人情文化的介绍,街头小巷的定格。博斯普鲁斯街头的夜晚漫步,王子群岛的轮渡游览,伊斯坦布尔的美食大赏,菲特希耶上空的刺激滑翔伞之行,布达佩斯的东欧历史风情,还有伊斯坦布尔的散居的猫咪和阿瓦诺斯镇的陶瓷生产等,都是值得旅行者去一探究竟的素材。

  夏奈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到别处去生活”,一年的日子够不够长,一年在外的日子能够让人领会很多吧,也容易让人怀念很多,比如中华舌头忘不掉的美食,比如家里留下的想念的人,比如来去走动变更的朋友们。“异乡思亲”是一个怎么也躲不过的话题。所以一袋跨国的火锅调料连汤都能喝得精光,看到街头的有点疯傻的老婆婆也想起了家乡的疯婆婆,翻开10本陈旧的日记想起那些已经错过的朋友们。

  长住才能体会真实,伊斯坦布尔的居住也并非是没有折腾的,比如三番两次的搬家,连遇停水停电停煤气的教训,还有那些故事中没有说满的生活考验,都是一种经历。就是因为这些经历,才映射出一个城市对外人的温柔,那对照顾他的伊斯坦布尔父母大概算得上是其中重要的一缕吧。

  越是居住,就越是深爱伊斯坦布尔,我喜欢夏奈这种明朗的心态。其实不止于生活在别处,哪怕就是生活中爱此时的这座城市,也该怀抱着这样的心情来体会居住在这里的感觉,才算对得住我路过这座城市的时光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