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运动全书》读后感100字
《呼吸运动全书》是一本由[法] 布朗蒂娜·卡莱-热尔曼著作,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20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呼吸运动全书》读后感(一):呼吸,在生活和运动中最值得关注
关注呼吸是在开始运动后最大的收获。自由散漫的生活时,我从来没有在意过呼吸,理所当然地把呼吸和吃饭睡觉归为一类,不可或缺但也不用刻意关照。但养成自律运动的习惯,特别是跟随健身教练,瑜伽老师学习后,呼吸的重要性渐渐凸显。
健身时如果不关注呼吸会怎么样?会凌乱!做卧推时,如果呼吸顺序反了,目标动作做起来会吃力。做瑜伽动作时忽略呼吸,气息会乱了,即使一个简单的下犬式也会做得拧巴不自在。
运动让我了解到了呼吸的重要性。而现在年纪渐大,身体上的小毛病也促使我在生活中关注呼吸,正确的呼吸,刻意的呼吸训练,会改善身体的不适感,这一点有切身体会。所以,当我看到《呼吸运动全书》时,会迫不及待地想打开看一看,专业的工具书里会不会有更多可以拿来即用的呼吸知识?
作者卡莱-热尔曼在运动解剖学领域深耕30多年,出过多本运动解剖类书籍,常年占据亚马逊运动医学类畅销榜榜首,《呼吸运动全书》这本书也在不断地再版,这些书为人们提供了大量运动解剖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
翻开这本书,最大的好感度来自于作者亲手绘制的插图,不论你有没有解剖学知识储备,不论你有没有强大的阅读能力,都可以通过作者绘制的这些细腻插图中,理解作者想阐释的复杂运动原理。每一页都至少有一到两张解释图,将最重要的知识点鲜明的用线条凸显出来,极大地体现出了作者的诚意。
书中的逻辑条理性很棒,作者从最基础的呼吸概念开始讲述,一些我们平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呼吸研究领域会涉及的名词,也会图文并茂地递进展开,比如潮气量、补呼吸量。作者不会局限于呼吸本身,也会展开讲述与呼吸相关的器官、肌肉和作用力。作为工具书,论述关于呼吸的知识是相当全面的。
作为一本工具书,也不失趣味性。比如在讲到与呼吸相关的肌肉时,提到了呼吸的吸气肌——嗝肌。“我们可以把膈肌想象成一个降落伞,一个倒置的碗、一个浴帽或者一个水母。”作者的这段话让膈肌在脑海中瞬间鲜活起来。末尾时又补了一句“看图时,不要将膈肌想象成一个僵硬的穹顶。”我读到这时忍不住笑了。
书的最后一部分是实用练习。作者介绍了常见的典型呼吸运动练习,指导我们如何实践多种呼吸方式的组合,将呼吸的理论知识融入我们的生活场景中。
《呼吸运动全书》是一本简洁、有趣、重点突出的呼吸著作,如果你也想保持身体的年轻态、也想充实自己的运动知识,让身体更自如舒展,这本书是一本相当不错的工具书。
《呼吸运动全书》读后感(二):《呼吸运动全书》:理论与方法兼备的呼吸方式提升工具书
《呼吸运动全书》:[法] 布朗蒂娜·卡莱-热尔曼 / 刘菁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1-6 /
文丨云海
呼吸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从降生到去世,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呼吸,乃至于我们几乎都不会去关注呼吸这一活动。然而,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在练歌房嘶声力竭地吼完一曲《怒放的生命》,然后嗓子就哑掉了;连续两三个小时不间断地做演示汇报,虽然期间不断地喝水,还是觉得口渴难耐……
如果你有过类似的体验,说明你发声的方式不对,更确切地说,是在上述发声场景中的呼吸方式运用的不恰当。
布朗蒂娜·卡莱-热尔曼在《呼吸运动全书》中指出,人们对于呼吸运动存在很多错误的认知。实际上,没有哪一种呼吸方式是有害的,也没有哪一种呼吸方式是完美无缺的,重要的是学会恰当地选择。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通过某些技巧来进行特定方式的呼吸,以此来达到某种目的或结果,比如快速奔跑、调节情绪、帮助发声、使身体放松或紧张、活动内脏,等等。
作者卡莱-热尔曼是运动解剖学概念的创立者,专注于运动解剖学30多年,其运动解剖学专著常年畅销法国。《呼吸运动全书》一书关注呼吸这一活动,从解剖学的视角,以简洁的语言讲解了呼吸的生理学知识,并提供了全面提升呼吸运动的实用练习方法,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呼吸运动工具书。
该书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关于呼吸的基本概念和解剖学认知,主要介绍了胸腔、呼吸道、参与呼吸的内脏及肌肉,以及参与呼吸运动的内外部作用力。通过作者的细致讲解,我们将认识到,原本习以为常的呼吸,并不简单。完成一次平静的呼气和吸气,需要一系列骨骼、器官、肌肉的参与配合才能实现。
了解这些与呼吸相关的作用过程,有助于我们提升对于呼吸运动的认知,并针对性地采取正确的呼吸方式。比如,对于该用鼻子呼吸还是用口呼吸这个问题,作者指出,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但都是可取的。当我们用鼻子呼吸时,在鼻毛、鼻黏膜及其分泌的粘液的作用下,所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会得到提高,空气中部分灰尘会得到清除,部分病菌也会被消灭,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体内的空气是湿热、洁净的。而用口呼吸的好处是,空气进入体内的阻力较小,空气流通的距离也相对较短,所以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用口来进行深呼吸,特别适合在游泳、唱歌、吹奏管乐器,或者进行高强度运动时采用。
书中指出,呼吸动作主要包括两种类型:活动肋部、活动腹部。呼吸动作能够以各种方式组合在一起,可以组合出近30种呼吸动作的变体,以提供相应的呼吸量。而所有的呼吸动作最终都可以归入这两种类型。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呼吸动作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适用于不同的情形,以满足不同的目的。因此,很有必要练习多种呼吸方法。
在书中的第二部分,作者基于两种主要的呼吸动作,编制了实用的练习方法,以帮助读者实现多种呼吸活动的组合。该部分依次按照呼吸运动的准备、腹式吸气、胸式吸气、胸式呼气、腹式呼气,以及不同呼吸量的练习、呼吸运动的组合等步骤进行介绍。除了语言简洁、重点突出,作者还绘制了大量的插图,以帮助读者准确地感受各种复杂呼吸运动的感觉。
书中指出,这些练习尤其适合对呼吸幅度有要求的读者,比如职业演讲者、职业歌手、管乐器演奏家、运动员等,对于哮喘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等呼吸有困难的人也同样适用(需要在运动疗法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练习)。比如,如果你想让嗓音更完美或者简单地保护嗓音,就可以通过这些练习方法在发声和呼吸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
如同介绍如何游泳的书籍一样,再简单的方法,也需要甩开膀子迈开腿,真正下水练习才能学会游泳。如果你有改善呼吸运动的需求,直接按照书中第二部分的方法开始练习,也未尝不可。
《呼吸运动全书》读后感(三):呼吸也需要学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多地参与运动健身。但对于运动过程中避免不了的呼吸问题,大家的关注度就没那么高了。
我们都知道人体无法储存氧气,生命的维持需要人不停地进行呼吸。因此有人说:“呼吸不用学,我没学过也一直在呼吸。”的确,呼吸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再平常不过,为获取氧气而进行的呼吸是人体自发的活动,是不需要刻意学习的。但在类似瑜珈等运动中,呼吸却是需要单独学习的。
《呼吸运动全书》为运动解剖学概念的创立者,法国人布朗蒂娜·卡莱—热尔曼所著。卡莱—热尔曼致力于运动解剖学领域30余年,本书的主题是促进呼吸及众多呼吸动作变体的发生,这种动作也可称作“换气运动”或“换气活动”。
吸气
书中介绍了与传统健身运动相适应的呼吸方式。卡莱—热尔曼指出气体交换并不是呼吸的唯一目的,呼吸还具有诸多不直接与气体交换作用相关的胜任,如快速奔跑、调节情绪、帮助发声、活动内脏等等。人们可以用不同的呼吸方法来呼吸相同的空气量,还可能通过不同的呼吸方式来达到不同的目的。
肺
我们在观看游泳比赛时常会听到解说员提及划水实效和呼吸频率这些术语,而竞技比赛其实也是考验呼吸与运动配合程度的最佳体现。中学时代的体育老师关于跑步所说的“两步一吸、两步一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现在慢跑的时候还一直习惯使用这个节奏。实际上这个说法只是一个大众的说法,我对呼吸与运动的关系也只是停留在这么一句简单的认识上。
作者指出,呼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身体功能的动转。锻炼身体时,人们总是强调呼吸是与整个机体活动相关的,正确的呼吸对挑战身体的极限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呼吸运动中的常见的作用力以及这些作用力在不同情况下的组合、不同呼吸量状态下的作用力、与呼吸运动直接相关的各种机体和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主要呼吸类型以及相关组织在呼吸运动之外的活动等内容,并配有大量由作者亲自绘制的插图,帮助我们了解呼吸与运动相关的解剖关系、呼吸运动和类型及其各阶段的表现,理解不同呼吸运动中所涉及的作用力。
鼻呼吸
在此之前,我听过的一些关于身体技巧方面的建议比较教条,片面地认为运动时应该用鼻子呼吸,而用口呼吸则不好,以至在我与小孩子一起跑步时还曾多次让孩子闭上嘴巴改用鼻子呼吸。对此,作者认为这两种呼吸方式都是可取的,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没有哪一种方式是有害的,也没有哪一种方式是完美无缺的,重要的是学会恰当地选择。当我们用鼻呼吸时,在鼻毛、鼻黏膜和鼻黏膜黏液中抗菌酶的作用下,所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温度得到提高,部分灰尘会得到清除,部分病菌会被消灭。当我们用口呼吸时,空气进入体内的阻力比较小,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深呼吸,适合在需要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空气的情况下采用,比如进行高强度运动、游泳、唱歌或吹奏管乐器时。
腹式呼吸
在“实用练习”部分,本书还依次从呼吸运动的准备、腹式吸气、胸式吸气、腹式呼气、胸式呼气、不同呼吸量的练习和呼吸运动的组合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示例,其过程也涉及多种呼吸量的组合。这些实践练习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方式,更是对身体意识、锻炼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指导建议。
胸式呼吸练习
《呼吸运动全书》既是一部运动呼吸学,也是一部身体解剖学,丰富的图示和文字介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能让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构造和机能有更深入的了解,提升我们对呼吸的解剖学的认知,对呼吸、呼吸与运动的关系和组合有更清晰的认识,对我们在锻炼过程中提高运动的效能有极大的帮助。
《呼吸运动全书》读后感(四):懂得呼吸的人,才真正懂得生活
呼吸是一种很隐蔽的行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完全忽视自己的呼吸。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都知道呼吸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了呼吸,意味着也失去了整个生命。
此刻你正在呼吸着,当你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呼吸上,你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在一呼一吸之间,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勃勃生机。有时,我喜欢单纯地坐在椅子上,感受之间的呼吸和心跳,这让我觉得安心,觉得自己正实实在在的活着。
最近在卡莱-热尔曼的新书《呼吸运动全书》中,非常全面细致地了解了呼吸是怎样一回事,也提升了关于呼吸的解剖学认知和运动实践能力,突破了认知局限,让呼吸不再成为身体活动的障碍。
卡莱-热尔曼致力于运动解剖学领域30余年,是运动解剖学概念的创立者。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关于呼吸的基本概念与解剖学认知,还提出了很多科学实用的呼吸运动练习。
呼吸这个听起来很简单的行为,其实并不仅仅是用来达成气体交换的,还可以调节情绪,调节肌肉紧张度,活动内脏,调节脊柱曲度等等。呼吸的过程中会涉及非常多的器官,骨骼,肌肉,还使得内脏系统和运动系统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不过,无论采用什么呼吸方式,吸入的空气都只会进入肺,而不会去别处。
这些专有名词让我们对自己的呼吸状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与界定。在我看来,它们并不枯燥,反而足够有趣。
我们可能经常会听说“腹式呼吸”与“胸式呼吸”这个概念,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够对这两种呼吸方式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还可以学到更加科学的练习方式。
腹式呼吸的膈肌犹如活塞般地上下活动,在吸气时,腹部放松,横隔膜可以充份地下压,推挤肠胃造成腹部凸出,吐气时,腹部肌肉内收,横隔膜上提。
而胸式呼吸,简单点看,是很浅层的呼吸,腹部常呈现紧缩,在吸气时,横隔膜活动不易下降,助骨的扩张被局限住,只能些许的胸口上提,造成吸入的气体量少,因而只到达上肺部。
总体来说,胸式吸气主要有两大方向上的运动:一个是侧向的,一个是前后方向的。
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应该多加练习腹式呼吸,虽然不应该完全否定胸式呼吸的作用,也要清晰地意识到这两种呼吸方式的利弊。
膈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实际上在任何情况下,膈肌收缩都不会引发呼气。膈肌只是呼气运动的阻碍者,它会抑制呼气运动,或者说调节呼气运动的速度。
想要练习腹式呼吸的话,可以先闭上眼睛感受你的呼吸,在吸气的时候将腹部鼓起,感受腹部的发力,重要的是要让腹部两边向外和腰背部向后,达到像要撑开系在身上的腰带一样,整体向外扩。
还让我感到非常好奇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该用鼻子呼吸还是用口呼吸?
这两种方式同样各有利弊,用鼻子呼吸会让我们吸入的客气更加清洁和温润,用口呼吸则可以毫不费力地吸入大量空气。
或许我们都曾经有过这样的困惑,如果我们在快速跑步的时候,到底应该是用什么呼吸为主呢?我们会不经意间张大嘴巴,因为这样可以更快地吸入氧气,在运动时,身体对于气体交换的速率要求更高。
从科学的角度讲,在能用鼻进行呼吸时尽可能用鼻,随着强度的增大导致不得不用嘴辅助呼吸时也尽可能不张大嘴巴,采用鼻子吸气嘴呼气的方式,或者把嘴微微张开、舌头顶上颚等各种方式来减小通气量,让空气充分地与口腔接触,尽可能地使空气得到温暖与湿润。
即便是在睡眠状态中,我们依旧在不断地呼吸着,懂得如何在睡眠时进行呼吸,同样非常重要。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包括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会在夜间睡眠时反复多次地出现呼吸停止。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大脑就会发出缺氧信号,把他们从睡梦中唤醒(他们事后完全想不起这样的情形),从而严重干扰到睡眠,并打扰了他们的伴侣。所有这些问题可归因于呼吸不畅。
在《睡眠革命》这本书中,作者强调,用鼻子呼吸听上去很简单,并且这样做对健康的确大有好处。
如果我们有类似的困扰,不要忘了我们是可以练习日常呼吸的方式的,比如尝试把自己的嘴巴封上,就只能用鼻子呼吸了。(当然,这些需要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建议提前咨询专业人士。)
懂得呼吸的人,才真正懂得生活,因为呼吸之间,我们所付出,所拥有的一切才是真实的,才是可以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