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都在搅和“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
每天早晨我一般要倒晚温开水,取一羹勺奶粉和一羹勺蜂蜜,加入温开水中,然后再滴入点小磨香油,一搅和变成了又甜又香营养丰富的饮料。我喝这饮料有三年多了,给我最明显的感觉是不容易感冒,有精神,气色好。据医学专家讲,长期喝下去有润肺、润肤、通便、增强免疫力功效,感兴趣的中老年朋友可以试试。
我除给朋友们送这个保健康小秘方外,我发现大智慧就在这碗饮料中,现分享给各位。今天早晨我边喝饮料边听手机播报:“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突然,我灵光闪现:我喝的这杯饮料不就是一个“共同体”吗?可能有朋友说,“你这是异想天开,瞎搅合。”哎,你别说,牛顿看苹果落地发现自由落体运动,瓦特看茶壶热气冲壶盖,发明蒸汽机,我把这碗饮料,比作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发明,甚至改变人类命运和世界秩序格局。我这个碗像“地球村”,把开水、奶粉、蜂蜜、香油比作世界“各种族”,搅合到一块形成了“命运共同体”。构成这碗“共同体”的条件是:有载体——碗;有搅动的工具——调羹勺;有溶解的主体——开水;有营养价值原料——奶粉、蜂蜜、香油;有促使原料分解融合的催化剂。
由此引发我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模式设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要具备以下条件:(1)要有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地球村。(2)有搅动的工具,即组织管理的平台——联合国。(3)要有主体。这个主体就是占地球村人数最多,文化文明源远流长,能融合、有包容特质的中华民族。(4)有营养价值原料。这就是白人、黑人、棕色人及其他族人。前提是各种族必须有健康基因,有真善美的道德品质,有先进的思想科学文化、技术、制度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借鉴吸收意义。(5)有民族融合的媒质。它起到催生、催化、辅助、粘合的作用,如沟通、合作、交流、旅游、比赛、战争等。
这五个条件之间的关系是:载体是承载人类的地球。如果没有地球,人类就无法立足生存。主体是占地球人数最多,且有包容、吸收、稀释的特质和能力的民族。如果没有主体,共同体就成一盘散沙,会导致分裂和战争。营养价值原料指各民族。各民族独特的文化信仰、科学技术、法律制度等是“人类运共同体”的公共资源,提供全人类分享。否则,这个民族就会被同化而转化为其他民族。民族融合的媒质指催生、催化、辅助、粘合各民族融合的介质,如用沟通、合作、交流、旅游、比赛、战争等手段,达到思想文化,价值观、治理模式的认同。这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点和难点。
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条件及其条件关系,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模式设想:把地球作为一个村,以联合国为组织架构,划定管理区域,有中国、美国、俄罗斯为轮值主席国,民主选举产生七大常任理事国,用“融合”“求同尊异”的理念,围绕“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基本内涵,以中华民族为包容融合主体,构建世界管理秩序体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我设想的是否成立?每句话都需要大篇幅科学论证。下期我将论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行性”。敬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