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山还在
我一直想买一台单反相机,一直了二十年,现在单反相机已经快要消亡了。最早动这个念头,是有朋友从外地来昆明,脖子上挂着一台。我们坐在出租车上穿城而过,他就举着他的单反不断对着窗外拍摄,咔嚓声不绝。我要承认,在一路上我突然感觉到自己赤手空拳,对于景色无能为力。
后来我去了丽江常驻,说是一两年就回,也许三四年,并没有准数。去了就感觉陷落在那里,整天迎来送往心里烦闷得很,看见玉龙雪山的时候心里才会感觉清凉一些。刚好我又在写博客,于是就每天早上起来拍一张玉龙雪山。先是个很薄的卡片机,变焦能力几乎为零,成像效果也很模糊,但还是拍了下去。
拍了一阵子之后,好像我的每天一张玉龙雪山变成了个网络景点。现代人很奇怪,天南地北都有,一旦他们通过照片把自己和远方的某座山联系在一起,他们每天早起就把看山当做了一件生活日常。“为什么今天没有山?”,在我偶尔起晚的时候他们会这么留言询问。有时候风雨交加,我只能拍下一团灰蒙蒙的雨雾,什么都看不清楚,可我感觉他们对此更满意了。
于是我花钱买了一台好一点的便携式相机,厚了很多,镜头可以伸缩,有一点基本的光学变焦,分辨率也更好。即便是这样,我对玉龙雪山也无能为力。在很多个清晨,我穿着单层棉布睡衣睡眼惺忪站在窗前,曾经见过山顶上的雪一夜出现,见过日光在雪坡上打出漂亮的橘红色乃至紫色,见过雨天碎云一片片落在半山腰上,还见过碧空如洗的日子里雪山站在一片宁静的虚无中熠熠生辉---
然而拍下来什么都看不清楚,仿佛我眼前的微妙景色一旦变成数码照片就全然失去了一切生气。呆(ǎi)板、单薄、无精打采,连颜色都要少很多,面对雪山举起相机时,我依然觉得自己赤手空拳,无能为力。那时候我强烈地升起购买一台单反相机的念头,虽然我完全不会用,但我顽固地相信只要有一台单反相机,配合它强大的镜头和分辨率,我一定能把雪山的所有细节都抓下来。当时有段时间,在我的住处和玉龙雪山之间有个屠宰场一类的地方,我没亲见不能确定,每天拍照时都能听到前方有猪撕心裂肺的惨叫。当我拍摄雪山的时候,心中有同样的响动。
到我离开丽江都没有买,单反还是太贵,太重,太复杂。后来有一次已经很接近,佳能的人找我合作,送来一台5DMarkII,请我拍一些照片发在博客里,然后会给我一个很便宜的价格或者是把机器送给我,我不记得了。总之,我拿到了机器,拍摄了一堆照片,然后每一张我看了都想用头撞墙。这种惭愧和自我失望之情如此强烈,以至于我没有完成合作计划,记得佳能的人当时很生气地把机器收回,估计永久地把我列入了不靠谱名单---合作就是这样,双方都会有错误的期待。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应该是送给我两台相机,我唯一应该拍摄的应该是机身,而我唯一应该写的是我对这一坨机器的贪恋之情,就像是武士去写他的刀,战士去写他的枪。而不是拍照,那些照片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彻底的否认和羞辱。
最后对单反相机动念是因为住处周围出现了一家电器超市,叫做顺电。有段时间无论我去到哪个城市,附近都有顺电。那里一定会有一个相机专区,每次我都会在那里流连很久,一样样拿起来把玩,一次次劝退上来导购的店员。后来店员已经能够认出我来,知道我属于那种看起来很喜欢也可能买,但其实就是来看看而已的人,于是我可以很清净地玩很久。感觉很像小时候去百货大楼,绝大部分的东西都不能买,但不妨碍我长久地趴在玻璃柜前看,一只小狗趴在玻璃上,疯狂地摇尾巴。
今天想起我对单反相机曾经的狂热,跑去当年我的云相册想要找一张当年的玉龙雪山照片贴出来。去了才发现,那个叫又拍的网站已经改版,2018年就通知用户迁移下载照片。我登录进去,发现只剩下最小的一个相册,所有玉龙雪山的照片都已经删除不见。就这样,佳能、尼康宣布停止生产单反相机,我丢失了所有的玉龙雪山照片。有情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恒常不变的,我反倒觉得很是释然,无需再为单反相机而继续纠结,也无需再为那几百张照片何去何从而头疼。
然而玉龙雪山应该还在吧?现在是2022年的1月,应该有很多场风雪已经过境,玉龙雪山现在应该有很漂亮的雪峰,雪线能够一路蔓延下来直到半山腰。我在遥远的北京,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沿着雪山大道一路上行,看见那山在我面前慢慢升起,看见山腰下那一片我熟悉的反光岩石,看见山脚下的雾气正在飞快散去。所有这一切我都见过,从心底投影出来,重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我不再感到赤手空拳,在我的心光之中有山安住,我觉得自己富足无比,不需要单反保证抓取细节,也不需要云相册保存记忆。就这样,丽江1月里冰冷的风,和不远处的猪叫声,在北京突兀地吹过我的身体,在我耳边响起,真实到让人战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