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温暖的陪伴
陪伴是温暖的,因为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更何况离家在外,更何况陪伴的这个人心中有圣贤,手中有经典,身怀国医绝技,立志养国人身心。这是何等的幸运!感恩!
早上6:00,晨曦微露,清风拂柳,被论语熏陶带着书香气的我们三三两两的来到集合点,准备晨诵,这是培训以来开启新一天的不变模式。
先来一段“八段锦”,这是学国医的王老师诵读之前必有的一段热身。有早起困难户名声的我,最初只是带着一脸的起床气站着旁观。王老师看看我,微笑着说:“不强求”,便睁大了眼睛喊着“攒拳怒目增气力”。后来发现小到七岁,老到75岁的家人都积极的投入其中了,养生励志的场面确实感染了我,索性跟着做起来。做完之后感触颇深,可谓全身热血沸腾,有种打通任督二脉的畅达,全身心的放松。
紧接着,捧起书,深呼吸,整个人从俗世中超脱出来,耳畔响起了王老师的经典诵读之声。拿起这本比我想象中要厚的《论语》,扯开桑子,饶有兴趣的读起来!

清风,净土,润物,新鲜氧气,当你声声慢读,也便字字入心!所有的负面情绪似乎随着声声飘散到云外,正能量随着字字汇入内心,这也许就是朗诵的力量,经典的力量吧!
这5天以来,陪伴我们最多的就是王海棣老师,不管我们让他失望也好,让他恨铁不成钢也罢,他都不离不弃!从6点钟到18点钟,他的声音一直陪伴着我们,从:19:20-:21:00他坐在教室听我们的心得!
我想我们之所以喜欢上王海棣老师的诵读,除了他花样百出的读法,大声读,齐声读,滴水不漏的读,摇头晃脑的读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他在读的间歇不忘励志和幽默。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不立志,天下无可成之事。7岁到14岁的孩子一定要立志,作为教师更要利用可能利用的资源帮助孩子们立志……说到激动之处,竟难以自控的红了眼睛。想必谁也不会忘记他教给我们的“擦擦心”“明明德”。
王老师说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是大家一起读论语,他还说他要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那里也要响起齐读论语的声音!想来内心柔软的他到那时可能会被感动到哭!
诵读是最好的遇见,遇见了不再蒙尘的论语,遇见了最好的自己!用心吐字,让经典发声,唤醒内心的圣贤,发出干净的呐喊,拨开迷雾,找到方向!

经过5天的诵读,我有之前的怀疑,到觉得累,到固执的要弄懂每一则的意思才去诵读,到如今的不求甚解,硬着头皮读下来,按老师的话说就是培养语感,竟有种渐入佳境的感觉,竟有种可意味不可言传的美感!
甚至读着读着竟不自觉的笑起来,因为我发现我们的孔圣人,也是位爱挑食,爱聊天,有着小脾气的顽固小老头!(解释一下,我绝没有亵渎经典和圣人的意思)比如乡党第十第八则,为政第二第五则,雍也第六第23则!
大道至简,我应该是被圣人的至纯至真所感动了!我爱上了诵读!这要感谢王老师,我被他的坚持,惊人的体力,至善的情怀触动,被他所营造的阅读氛围熏陶!
今天的王海棣老师有些不一样,犹如今天这被雨水冲洗过的晴朗,格外的耀眼!被雨水浸泡过的夏风,异常的清爽!眼神中也有几许的闪烁,我们都沉浸在朗诵的乐章中,再无多想其他。
果然上午的课程刚结束,王老师说他要走了!对我们来说太突然了!我们知道他是做企业的,他是秉着对经典的热爱,义务来为我们领诵,虽然他已经把这本《论语》读了近千遍。但也挽救不了我们心中的遗憾!
今昔一别,不知何时再闻谆谆教诲!感恩您将我领进经典的大门,感恩您用声音唤醒我心中的圣贤,感恩您对至诚至真的温暖陪伴。
柳色青青,无言却有情,依依注目,缓缓而过,书香落衣袂,经典心中留。
王老师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