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体外》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人体外》读后感锦集

2022-06-21 09: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体外》读后感锦集

  《人体外》是一本由[西]克里斯蒂娜·胡耶恩特 著 / [西]克里斯蒂娜·洛桑托斯 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体外》读后感(一):人体外:趣味性的探究,是揭开世界的伊始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在幼师的引导下开始逐渐探究更多的领域,这是一个开始,但是这种朦胧的开始却需要合理且系统的指引,如此方能厘清一切知识的边框。在《人体外》绘本中,通过人体与外界的交流、人体的“外衣”、人是水做的三部分的内容,对人体的外部活动进行了深入的诠释。

  让孩子认识人体之外,是很多家长渴望给孩子做的启蒙教育,因为只有当孩子更加了解人体,才能够学会更好的感受身体,从而在身体的感知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具身认知,而这种具身认知的积累,能够促进还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突破新知识的距离感,从而让孩子将生活和知识密切地联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丰富的知识。

  《人体外》不仅系统详细地介绍了感觉、说话、反应、皮肤、毛发、指甲、呼吸、反应、吃饭、吞咽、排泄等方面的内容,而且提供了趣味性的谜题方式,让孩子在看书的过程中,感受到寻找答案的欢乐,这种形式也有利于我们家长对孩子的见解,当所有的一切都成为有效的提问,那么很多的事情就能够迎刃而解,每一个小翻页都能够打开另一个世界,这就是该绘本的便利性。

  绘本有很多的功能和提点,孩子可能不认识字,更不能完全地解读绘本的真正内容,但是父母和孩子在一切读绘本的过程却能够让父母了解孩子的世界,从而缓解亲子的关系,常常在购买绘本之后,我都会先让孩子先看图,闲暇之余,我再认真看一遍,谋划好要怎样和孩子讲,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会发现孩子也打开了我认知。

  例如在给孩子讲打嗝的原理时,我告诉她吃太快和太急了就会打嗝,然后她就联系到了幼儿园的

  小朋友,说:“某某某,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很常都是第一名,吃完就会打嗝。”

  见此,我便引导她,“打嗝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腹肌收缩异常,就会影响喉咙,从而发出奇怪的声音,所以在吃饭的时候要保持好节奏,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

  在这一过程中,就是对孩子了解和引导。孩子在学习《人体内》《人体外》之后,切身感觉到她对一切都头头是道了,不过两本绘本的内容有很多的知识点,所以在今后有空还可以继续延伸和深入学习,尽可能让孩子能够掌握好其中的知识点,以后学习生物也就会简单多了。

  《人体外》读后感(二):那些与我们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

  人类生命似乎是那么神奇,我们依靠食物和水生存,我们的皮肤与头发起到保护作用,我们通过呼吸完成气体交换,我们的感官可以帮助我们认知世界。

  不过,平日里很少有人思考这些问题,毕竟这是司空见惯的事儿。但是,小朋友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时不时会提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个时候,你应该如何回答呢?

  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联合低音出品的《人体外》绘本之中。这是一本帮助孩子了解自身的书籍,通过了解这些生物学的知识,孩子们也可以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本书所涉及的内容大致包含感觉,呼吸,人体内水循环,吃饭,皮肤,毛发等等,这一切对于人类生存至关重要。本书荣获2020年国际拉丁裔图书奖荣誉奖,评语是这样的:“非常具有趣味性的教育书籍”。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趣味性究竟在哪里吧!

  首先,《人体外》的内容科学严谨,虽然语言上更为简洁,但专业的知识一点也不含糊。如此以来,这本书就非常适合年龄偏小的儿童。

  书中讲声音时,这样写:“幸亏有听觉,你才能听见外界的声音。噪声令人烦躁,音乐则令人愉悦。”很简单的文字,如果家长引导孩子阅读的话,可以适当给孩子讲一下什么是噪音。有趣的是,书中竟然给出如何在听不清的情况下,听的更清楚一点,把手放在耳朵后面是什么原因呢?书中有解释。

  其次,图文结合的形式,让相对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譬如呼吸器官有哪些这一部分的内容,本书以折页的形式增加了人体的呼吸器官的知识,只要打开折页,就能一目了然。

  再次,本书除了在讲述科普知识外,还相应的引导孩子要注意卫生,养成健康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书中提到肝脏有代谢有害物质的功能,那么小朋友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随意吃东西了吗?答案当然不是的。书中给予小朋友的建议是:必须健康均衡地饮食。最佳的饮食方式是摄入大量的健康食品,比如水果和蔬菜。小朋友一定要为自己的身体提供优质食物。

  最后,书中一些有趣的冷知识,可能连家长都不知道呢!你知道你每天的粪便重量吗?一个吃很多蔬菜的人,一次排便量居然可以有500克,是不是出乎你的意料!

  现在看一看,是不是《人体外》这本书集知识与乐趣并存呢?作为家长,我想,《人体内》和《人体外》是我给孩子准备的一套可以了解身体的书籍。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人体外》读后感(三):神奇的人体魔法之旅

  孩子来到世上犹如白纸一张,幼儿发现自我是从对自己身体的感觉开始的,而幼儿对身体的感觉又引导他们接触外部世界:用舌头尝,用眼睛看,用手摸等。

  那么人类的身体如何感知、理解和重建外部世界?人体的外衣又是如何起到保护作用的呢?呼吸系统又有哪些器官?人体又是如何消化外界食物?为什么说人是水做的呢?本书用5大板块,17个细分主题,10张趣味折页,把无趣的科普知识用孩子理解的语言配合直观的图画表达出来,萌发孩子探索人体的兴趣,更好的保护自身。

  孩子出生后,五感也慢慢形成了,所以孩子会利用自己的五感来认识这个神奇的世界,五感分别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各个感官之间是互补的。感官将外界的信息输送给大脑。成年人每天眨眼25000次左右,婴儿眨眼次数少一些;但是儿童比成年人听见更多的声音,所以家长保护儿童听力,远离噪声;舌头上的味蕾可以帮助人体分辨酸、甜、苦、辣、各种味道,人体将近有10000个味蕾,但是随着长大,味蕾数量逐渐减少;鼻子可以帮助我们人体分辨各种气味,触觉可以有助于人体感知环境。

  我们不仅仅通过五感与外界交流,还通过人类的语言能力,人体的各种情绪:快乐,悲伤,痛苦等等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流。这些反应也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

  你知道吗?我们的身体有魔法外衣哦。神奇的皮肤、毛发、指甲不仅可以保暖,隔热,更可以帮助我们抵御伤害,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常洗澡,洗发,修剪指甲。

  小朋友,屏住呼吸半分钟以上,你有什么感觉?是不是感觉头晕。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没有呼吸,血液中的氧供应不充足,大脑缺氧,所以会头晕!呼吸特别重要。从你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你都在呼吸哦。小朋友的肺小呼吸频率更高,而成年人的肺部每天吸入10000升左右的空气,每分钟呼吸约14-16次,。人体的左肺部比右肺部略小是为了给心脏腾出空间。因为肺部和心脏必须离得很近,这样它们才能通过合作,并且两者都是非常脆弱的器官,必须受到由肋骨组成的胸廓的保护。

  食物和水分不仅给人体提供营养,还为人类的健康成长提供魔法能量哦。我们每天吃进肚子的食物都是怎么活动的呢?是一条常常的管道,从嘴巴开始,到肛门结束,这就是消化系统。首先食物进过吞咽,被人体吸收,而那些没有人体吸收的通过清楚和再摄取最后通过肛门排出人体外。水分占人体体重的70%,如果不喝水的话,一个人只能生存3-5天。

  了解身体的基本常识,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纠正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