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脾气不好的男人,可能自毁前途。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脾气不好的男人,可能自毁前途。

2022-04-22 03:34:32 作者:乌鸦救赎情感团队 来源:乌鸦救赎 阅读:载入中…

脾气不好的男人,可能自毁前途。

   编者按: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和恋人在相处时,因为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而发了火,在怒火的操纵下,说了很多伤人的话,甚至做了一些难以挽回的事。

  待到怒火平息之后,又后悔不已。

  你想要改掉自己的坏脾气,但下一次,再下一次,每一个类似的事件发生,你都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怒气。

  也许你的朋友曾告诉你:

  怒字心头一把刀,要学会尽量克制。或者是“离惹你生气的人远一点,别跟他们来往就行”。

  可是你发现,忍气吞声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而泄愤也会让身边的关系变得更紧张。

  你可以逃避让自己愤怒的人,可在下一次遇到类似的事时,却依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那么,为什么人会愤怒?它又有哪些危害?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个事情。

  首先,愤怒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生物都会愤怒。

  当老虎被同类侵犯了领地,当野牛面对争夺交配权的对手,当猫在饥饿进食状态时。

  愤怒会促使它们获得战斗的力量。

  这说明,愤怒的出现,与利益争夺分不开。

  自身利益被侵害,愤怒会提醒你陷入了危险的状态,于是你奋起反击。

  比如当你的东西被偷走、受到别人不公正的待遇、你的正常需求,遭到别人拒绝时,愤怒就会推动你去解决问题。

  所以说,愤怒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演化赠送给我们的一个礼物。

  但是,这种机制有其双面性。

  一方面,在对待外部环境时,它的力量十分有限。作为一种短暂的情绪,在肾上腺激素消退之时,愤怒也就消失了。

  所以,它没办法长期应对复杂的外界环境。

  另一方面,对产生愤怒的生物自身,它又具有极强的破坏性。生气不仅伤身体,而且会反驯你的人格。

  当用愤怒解决问题,成为一种应激的心理机制时,人的愤怒阈值会越来越低,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可能大动肝火。

  极怒时,人会进入了心理学家所说的“情绪淹没”状态,理智失控,从而做出一些无法挽回的事情。

  所谓的过激杀人,就大多来源于愤怒。

  愤怒的存在是合理的,但合理性有限。它只能在理智的监管下,偶尔激励你为了生存而战。

  人有思考的智慧,动物没有。

  在复杂的社会协作体系中,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如何分配资源使人类的发展出了智慧。

  如果愤怒是人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社会将会大乱,因为每个人都会极力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在这个问题上,人类秉持了一个原则,即能者多得。越有能力,利益就越多,也就越不容易愤怒。

  一强一弱的两人,在面对同一问题时,强者能解决,所以心情稳定。弱者无能为力,只好将问题迁就于环境。

  人的愤怒有时就来自于对自身的、对环境的无能为力

  因为无能,所以只有愤怒,只有采取野蛮手段。

  在两性关系中,无论你愤怒的外部原因是什么,这个情绪最终都指向了你自身的脆弱。

  也许,你的愤怒是为了让伴侣感到内疚。

  如果能让伴侣感到内疚,那么对方就成了弱小的一方,而你就成了高地上的审判者。

  愤怒会助长你内在那种自以为是的感觉——这个事情我是对的。

  也许你的愤怒,是为了让自己显得更强大。

  愤怒不是一种真正的力量,但大量分泌的肾上腺激素会给你一种力量扩张的幻觉。

  这时你似乎就短暂获得了关系中的强势地位。

  但是不管原因如何,愤怒最终的作用,无非就是在保护你内在的脆弱,喂养那个未长大的孩子。

  其实,愤怒只是提醒我们出现了问题,并不是让我们将泄愤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

  盛怒之下,理性必然缺位。如果没有理性对外部环境的分析,解决问题反而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对伴侣发一次火,你能获得了短暂的力量感,但是你消耗掉的负能量,迟早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再次回到你身上。

  比如愤怒之后的感情破裂,若不弥合,伴侣就会向其他人寻求温暖,承担结果的最终是你自己。

  愤怒就像个核弹,会引起一一系列的连续反应。

  一开始,你伤害到的总是与你最亲近的人,而心理伤害是不可逆的。

  人在被伤后,会产生创伤后应激机制,就像一只惊弓之鸟,以后稍有类似的迹象就会过度反应。

  那些伤人的话,就像钉在木板上的钉子,即便拔出,痕迹也永远都在。

  时间一久,愤怒开始伤及自身,它会让人觉得自己软弱无能,变得自卑和压抑。

  这种压抑不经疏导,会慢慢延续成一种状态,直到渗入你的形象和气质。

  一个长期压抑愤懑的人,会变得目光怨狠,神情冷漠,让别人仅凭直觉就想远离。

  当他们不得不和你打交道时,也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不可能与你深交,不仅失去了机遇,也失去了朋友。

  最后,当发怒已经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心理机制时,发怒的人往往已经意识不到自己是在发怒。

  因为对他来说,那已经成为了他最舒服最自然的表达方式。

  这个造成的后果最严重,养成这种表达方式的人,会在无心之间给别人刺痛,导致他最后树敌无数。

  轻则无人交心,重则被人报复。若是不小心惹到了同类,还可能因此命丧黄泉。

  这种新闻,并不少见。

  愤怒本是进化赠送给生物的一把利刃,但最后有多少人最后是输在了自己的刀刃之下?

  解决愤怒的办法有很多。比如延迟法:

  在盛怒来临的一刻,先延迟三秒,再决定要不要将情绪倾泻出去,三秒之后,情绪就已经冷却了一半。

  再比如心理预防法:

  用笔写下自己曾经的一次发怒经历,记录你当时的情绪和想法,然后试着去质疑它们。

  比如【我真想把他推下悬崖,然后放声大笑】

  质疑:【那是犯罪,这种人根本不值得我这样去做,而且我现在比他过得好得多】

  再比如移情法:

  把自己当成对方,想象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找到一种能让自己感到平静的合理解释。

  但其实,这些办法都只能缓解一时之苦。

  人的情绪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是骑在大象上的那个人,大象温驯时你可以轻易驾驭,而大象一旦被激怒,你也束手无层。

  最有效的办法,是尽量避免激怒这头大象。这就要讲到,使我们愤怒的根本原因:

  真正让我们愤怒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和观念

  我们的大脑中,有三个最常见的对于世界的信念误区:

  一,自己应该获得认可:我都已经XX了,你居然还这样对我?

  二,他人应该对自己如何:你应该对我好,不然你就是个坏人。

  三,客观条件应该如何:事情应该按照我希望的样子发展。

  抱着这样的信念,人当然会愤怒,因为你认为对这个世界抱有太多的理所应当。

  实际上,这些期望总是会落空,因为世界对你没有任何义务,你想要的,只能自己去争取。

  少说几句应该。

  当一件事没法满足自己,或者发展不如预期,我只会跟人协调,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

  解决不了,是我自己的能力问题,是我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还不够,这个世界其实并没有欠我什么。

  情绪控制法确实有效,但都是三脚猫功夫,倒不如自己打通任督二脉,主动把责任承担起来更痛快。

  与其极力控制,不如快速成长。

  我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希望你也可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