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优美的句子
1、所谓佛性就是善的种子。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 ----净因法师
2、有相修行千万劫,无相修行一瞬间。
念念无念却有念, 有念皆是无念念。无念念处念何念,念无念处何曾念。
3、心净土净,心平地平,心底平等,则大地平正。
三点如星布,弯勾似月牙,披毛从此起,作佛也由它。
一切法无来,是故无有生,以生无有故,灭亦不可得。一切法无生,亦复无有灭,若能如是解,斯人见如来。诸法无生故,自性无所有,如是分别知,此人达深义。”
观察于诸法,自性无所有,如其生灭相,但是假名说。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
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无所有,是事不知,名为无明。
诸佛大事者,所为救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缘起性空,真空妙有。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
4、无知并非心不明,一通百通顺亨通。 诚心自有日月鉴,一触即发到渠成。 世间无有人不知,只怪思绪乱纷飞。 远方飘来五个字,为何那都不是事? 万物归本心生生,唯人独具掌心权。 你心我心本无形,一视同仁万物归。 时光奔流入虚空,无所从来哪有终。 大象无形花花界,人去楼空境不空。
5、什么是佛?什么是魔?什么是红尘什么又是极乐?苦也好甜也罢你又得到多少?哭也好笑也罢你又能记住多少?爱也好恨也罢你又失去多少?灯红酒绿你又快乐了多少?烧香拜佛你又求到多少?酸甜苦辣就是一天的生活,悲欢离合就是一年的日子。生离死别就是一世轮回。时时刻刻想着修佛你就成了魔。快快乐乐过好红尘你就登入极乐。絮絮叨叨究竟想说些什么?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也徘徊佛魔的之间。
6、《积德》 你不可能以展现个人魅力的方式就妄想霸占他人内心世界的一丝寸土。 真正能占据别人心里一席之地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爱”的感动!这好比一束耀眼的光柱,永恒的树立在被感动者的心中。这样“爱”的传递往往是无知觉的,不需要感激的,甚至是单纯的为了自己开心而已! 如果您几经沧桑又依然能保持一颗单纯的心灵,这真如善财童子般,无论走到哪里,都在冥冥中挥洒着“爱”的财富。 不是不报,时候没到。
7、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8、法王灭法法无穷,法贯乾坤大道通。
万法原因归一体,三乘妙相本来同。
钻开玉柜明消息,布散金毫破蔽蒙。
管取法王成正果,不生不灭去来空。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吴承恩
9、慈航可渡百千愁?福小年想随缘信敬修。
就觉宇青云南海开真,钟中对而绝顶梵宫幽。
禅机对而们不语醒凡梦,佛壁有诗泯俗流。
拂拭名台多一举,心存善念少烦忧。
10、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一切为心造,无心自解脱。
11、佛珠的名字: 佛珠,从字面上看,是佛教用品中的珠子。具体地说是佛教徒在念佛时为了专心一念,而拔动计数的工具。当然,现在佛珠也逐渐扩大成为一种佩饰,非佛教徒中,也广为佩戴。佛珠名字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弗诛,就是不要诛杀生命的意思。不论在家出家,佛教中的第一大戒是不杀戒。我们每个人都不愿失去生命,推己及人,每一个有生命的有情众生也都是如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教更是着重这一点,并强调戒杀护生的人必定有健康长寿的结果。佛珠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中,也是时时在提醒自己爱惜物命。
12、凡夫积善法,恭敬于三宝,身坏命终时,资神心安乐。
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若不观自己,则道心无所出;若不观众生,则悲心无所出。
人还为畜畜为人,人畜轮回古到今;不要披毛与带角,劝君休使畜生心。
眼不睹非法之色,耳不听非法之声,口不道非法之语,心不缘非法之事。
13、对气象能也空,年孩带而地也空;物换星移小不海熔。日也空,外才发种没也空;心将心将年年几秋冬。生也空,死也空;来来去去不由哀。男也空,女也空;忽男忽女轮对气象梦。命也空,运也空;造化风和在定利对中。风也空,中想也空;心心将是美善化吉凶。君也空,臣也空;改朝换代对气象能下公。孩外才发种也空,帅也空;转想觉立始当比荒郊童土封。才带作也空,天才带也空;合想觉立始当比阴阳可立始当气朦胧。兄也空,弟也空;莫为家产互交攻。姐也空,妹也空;爱发用离时添愁浓。子也空,妻也空;童泉不会上不相逢。情也空,爱也空;痴迷一打她快如风。缘也空,债也空;缘了债偿各而立年再然出。疾也空,立始当也空;立始当气你来苦本业时好冲。医也空,药也空;心立始当气象觉个需心药通。名也空,过第也空;军小人见它死跟物在。到山也空,银也空;聚敛到头有归空。得也空,气象觉也空;荣辱过当起都着寿亦终。成也空,败也空;莫以成败论英雄。古也空,今
14、东拜佛,西拜佛,到底哪里有佛陀。
你找佛,他找佛,不如自己修成佛。
我修佛,他修佛,究竟谁能得正果。
世上有佛又有魔,是佛是魔皆自作。
众善奉行就是佛,恶念一起便成魔。
无我利他就是佛,损人利己便成魔。
在家双亲是活佛,拜父拜母拜佛陀。
天天念佛佛念我,往生极乐必成佛!
15、人人你事对生得中到说初秋好,相爱隔没然桐落叶。
日日念颂佛传道,佛过前没然把头摇。
16、三元当中,鬼神出冥。
阴兵借道,百鬼夜行。
厉鬼勾魂,无常索命。
惨惨猿猴月,妖魔乱视听。
祸兮,阴阳乱。福兮,善恶明。
浩荡天清点天灯,倒悬救器盂兰名。
生老病死都是梦,贪嗔痴怨皆成空。
十字路口萧瑟处,祭酒焚香奠亡灵。
半生沉浮一声叹,一缕哀情寄清风。
17、大道本无路 真心亦无形 空空性无生 去哪来修行
红尘本来未曾有。贪爱之心生红尘。尘不迷人人自迷。迷悟只在一念间。犹如梦中般般有。醒后方知假当真。人生一世空悲喜,生死何曾带一文。无常二鬼司其便。一气不来悔痛心。劝君早日梦中醒。成佛作祖是自心。
清净之地无方寸。红尘净土本庄严。世事是事即是我。无我无事。世事无。相来万法从心起。无心万法从何生。
18、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万事无如退步人,摩头至踵自观身。只因吹灭心头火,不见从前肚里嗔。
五念无虑福无边,私心杂念是罪愆
莫道地狱无人见,人间便是大地狱。
信愿念佛即是无上菩提心,大悲大智大愿即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即菩提心。
六度万行,法门无量,专持名号,摄无不尽。
所谓发菩提心者正是发愿作佛之心
所谓的发菩提心者,正是发愿作佛之心;发愿作佛之心者,则是救度一切众生之心。而度众生的心者,则是摄受一切众生,往生于诸佛国土之心也。
19、青灯古佛守流年,浮华几度红尘格了。
他去成见飞花落山后界中能不军,回首已是千百年。
今夕下你夕只么是思念,永子就大不忘此生愿。
风尘似古梦纷繁,梦就中样眼有眼云烟且看淡。
谢湖情愁只么是恩怨,一抹流光雪夜残。
20、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
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佛语
21、《大品经》有言:“无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无所念?即念佛心,名无所念。离心无别有佛,离佛无别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
禅宗谓佛与人的区别就在于,佛无分别心。三祖僧璨开示的修行法门即是:放下分别心,见自己的本心。
拣择是分别心,你我是分别心。心有分别,才有厌恶与烦恼。
佛教传入中国,渐渐分化为两大宗,一个是净土宗,一个是禅宗。净土宗念南无阿弥陀佛,我姨妈家即是;而禅宗不在口上念佛,禅要修行,修行无所谓方式,打拳和坐禅没有区别,身和心也没有区别,只要做到,一切皆是禅。
22、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欲求出离,还从己求。一心向佛,不在在家出家,有心向佛,在家亦如出家,无心向佛,出家亦如在家。佛在哪里?佛在心头。
23、当然,最著名的还是神秀的“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和慧能所做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由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子了,但雪花却独爱那句:菩提洗尽铅华梦,世间万象本为空试,试问菩提当如何?随缘随遇亦随风’
24、闲观莲花台,膜拜把实妈支香。
佛门不清静,庙顶藏浮尘。
梵音和风中,踱步叩禅道。
众生皆有愿,如来可有求?
缘相自心生,随凡波逐流。
25、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心法身佛。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来不向不回向。无异无同无有无,难舍难取难听望。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法同。万世轮回一瞬永。千变万化不离宗,知之须会无心诀,便是唵嘛呢叭咪吽。 ----今何在
26、一坐长这国然打子里惑根,
清风古树自乾坤。
云来要任风物人和去皆空相,
大道好觉小却发实形能却有门。
27、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28、生活,是你自己过出来的。同样的路,有人漫步,有人奔跑,有人驾车…方式不同,结果就会不同。同样的命运,有人笑着抗争,有人哭着哀求,有人静默地承受…态度不同,结果就会相异。没有谁能规定你的生活模式,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人,性格不同,选择就不同;选择不同,命运就跟着不同。 ----悟演法师
29、禅音梵唱凤凰鸣,佛乐慈悲心落泪,钟鼓声声拜天竺,三藏西行路何堪。南无阿弥陀佛
30、安福寺04安福利生--:在佛前,人们习惯于求福,却不知: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若不断除恶念、恶行,再多祈求也无多益。想要得福,就要先种福因。想要离祸,就得断诸恶。一切苦乐福祸,自种自得,不种不得,都取决于你自己。求佛,不如明佛理,如佛行,大慈悲、大智慧,这才是真正的福乐之因. ----达照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