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腊月记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心情日志 >

腊月记事

2016-09-24 作者:鹅黄的柳 来源:鹅黄的柳投稿 阅读:载入中…

腊月记事

  腊月记事

  时令就进入农历十二月,民间称腊月。虽然此时已正值隆冬,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可那些点缀在这段严寒中的民风年俗,却带给人们一种暖暖的感觉

  一、腊八

  农历的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过去每逢这天,家家户户都煮腊八粥。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前进山修行,因饥饿劳累昏倒路边,被牧羊女用米粥救活,因此而大彻大悟得道成佛。这一天刚好是十二月初八。

  又一传说,明皇帝朱元璋小时给财主干活遭虐待饥饿难耐挖鼠洞,用洞内谷物熬粥充饥,称帝后回想当年用鼠粮煮粥的香甜,便命太监用五谷杂粮煮糖粥与众臣欢宴。朱皇帝赐臣糖粥也是在腊月初八这天,故称“腊八粥”。

  传说中的佛祖也好,皇帝也好,总之,现实中的“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诵经、煮粥,赠送门徒及善男信女们,后来在民间相沿成俗。有的寺院在腊八前就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分赠给穷人,称吃了后可受佛祖保佑,所以,穷人称其为‘佛粥’。南宋陆游有诗‘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一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将每日剩饭晒干,积一年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足见当时人们爱惜粮食之美德。

  记忆中的腊八这天是大人忙碌、孩童企盼的日子,很有味、很有趣、也有些隆重。

  腊八前几天各家都在准备,把挑选出来的上好玉米用温水拌匀,使每一颗粒都浸,装袋里“捂”上一夜。次日,把“入敷”好的玉米放磨房里磨去外皮稍加捣碎,便成了光洁圆润的包谷瓣粒,然后摊开晾晒,备用。

  腊月初七晚上,添一大锅清水,把粮粒放锅里煮,要煮一整夜才能将粮粒煮透。先用大火,后用小火。后半夜,人困了,干脆给灶膛里架一根大“硬柴”—— 一块树根或一截木头,让它慢慢燃,人就睡觉去了。大木头燃尽了,粥也就煮透了,天也亮了。这时,屋里院外,飘散着清甜浓香的饭味。

  煮好的粥,底下是蓬松开花的饭粒,上面是“粥冻”,雪白晶莹,厚厚一层。把白粥用瓜瓢舀出,盛在大大的陶瓷盆里,用木盖或秫篦盖严。据说这腊八粥像八月十五的芝麻坨一样,久放不馊,可以一直吃到过年。

  辅腊八粥的菜,主角是“腊八萝卜”,(胡萝卜),非它不可。不然就不算名副其实的腊八粥了。把煮好的粥放在清水里再次烧开,放调料(北方人喜咸,放盐;南方人喜甜,加些许糖。北方以玉米为主,南方以大米为主),加进炒好的红萝卜片、菠菜、黄豆等。有的人家还往锅里下些面条或面片谓之“腊八面”。

  清早吃腊八粥前要先给祖先献一碗,下来敬树神。给院内每棵花树、果树根部拨些饭粒,口里念叨着“花树果树吃腊八,来年结疙瘩”。像绕口令,不好念。记得我在母亲的示范下,一边给树吃粥一边念“大树小树吃疙瘩,来年结腊八。”——总也念不好,逗得一向庄重的母亲大笑,笑得脸上也像一朵花。

  中午,家家飘出腊八粥的香味。邻居们东家出,西家进,互赠美肴,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给寒冷的冬日添了许多温暖

  二、祭灶

  腊八已过,下来该是祭灶的日子。这也就拉开了过年的序幕。“张王李赵,廿四晚祭灶”。这是关中当地习俗。其余姓氏一般在廿三晚祭灶。

  何谓祭灶?祭,即在特定的日子用牛、羊、猪等牲畜祭祀神灵或祖先的典礼,祭灶即对灶王爷进行祭拜然后送灶神回天宫。这活动虽含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毕竟是中国民间沿袭千年的约定俗成的规矩。它很神秘,也很严肃,把人们对年终的顺利和年头喜庆的期盼都寄托在其中。

  祭灶首先要发面烙‘灶团’,里面一定得包有麦芽糖。如无麦芽糖可用白沙糖或红糖,如什么糖也没有,可烙“油旋儿”替代“灶团儿”。为什么一定要用麦芽糖作馅儿呢? 因为此种馅儿又甜又粘。民间的说法,灶婆是长舌妇,回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的工作时会讲这家的坏话的(过日子,谁家没个锅碗瓢盆磕磕碰碰,婆媳不和顶顶撞撞)用麦芽糖粘住她的口牙,她就告不成黑状了。玉帝也就不对这家进行责罚了。

  祭灶时,主人须给家中所供诸神上香点蜡,再给灶神摆上祭品,然后作揖叩拜。香烟缭绕、烛火通明。拜完后,将上一年的灶神神位上的对联轻轻揭下。上联是“上天言好事”下联是“下凡降吉祥”。额联是“一家之主”。

  最后,将灶婆灶爷的像“请下”和对联一起用香火点燃烧掉,即“送灶神回天宫”,向玉帝汇报这家人一年来的善恶之行,然后论功行赏,论罪施责。 祭拜人一边叩头一边口里念念有词“好话多说,好话多说,好话多说 ——”(好文章阅读 www.wenzhangba.com)

  如今,有的地方祭灶礼节还相当隆重,除丰厚的祭品,还燃放爆竹烟花等以示虔诚。以此来求得灶王爷在年三十归位时降喜赐福,求得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和睦安宁。

  民间有条不成文的定规即祭灶后就不能‘烧干锅’了,意即不能烙饼了。要等来年“二月二,龙抬头,炒豆豆”以后才能重新开始。不然,家里会有人不健康。尤其有老人的家,都对这一点相当禁忌。

  祭灶过后,家家户户就开始打扫屋子,拆洗缝浆衣物被褥,酿酒杀猪磨白面——准备过年了。

  三、蒸包子

  在乡村,人们往往要赶好几次集才能备齐过年用的东西。所以,此时人们见面打招呼的口头禅不再是“吃了么?”而是碰面就问“年货办齐了么?”。这时节到处是忙忙碌碌的景象,最忙的要数家庭女主人了。她们除了拆洗浆缝、打扫屋子、给全家老小缝制新衣,最重要的,她们要为过年蒸包子。

  包子是北方一种面食,像馒头,但馒头是实的,包子是虚的,肚里有馅儿。馅儿料花样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一般用的是菜、肉或煮熟的红豆。也有少数人家用“油馅”,即把蒸熟的面粉加调料拌匀放锅里用油炒后作馅。

  北方乡村过年的包子主要是拜年时走亲戚送礼的,而且是专给“上司元门”(舅家、姑家、丈人家)。所以除了个儿大、皮白,馅料也很讲究。数儿都是一定的,不能多也不能少。或十个或十二,一律嘴朝上整齐地排在礼篮里,再加糖果点心挂面两把,篮盖上贴上红纸条儿以示喜庆。同走一村亲戚的人往往在路上掀开笼盖比谁家的包子白、礼品重,就夸谁家的媳妇手儿巧家道旺。

  所以,这蒸包子还很重要呢!

  头一天发面。把几十斤麦面粉倒进大铁锅,用热温水化好酵头,慢慢掺进面粉里,使劲揉成团,装盆,把面盆坐在温水里,等着发起。

  面发起后,第一步先揉碱。包子发得大不大,皮儿蒸得白不白,就看碱量掌握得好不好。揉好碱后,先烧个碱蛋儿。撕一小块面放灶火烧熟掰开看一看,闻一闻,看碱色怎样。如碱重发黄,就给面团渗些醋,揉一揉,再温会儿;如碱轻发酸,就拍些碱水接着揉。

  乡村的案板很大,像一张床板。面团放上去会占很大一部分。拌好的馅儿分盛在几个大瓷盆里,散发 出诱人的香味。

  捏包子可是个技术活。先把面团反复使劲揉,然后搓成条再切成一个一个的小面团。那些技术娴熟的姑娘媳妇们手下十分利索,只见手起刀落,当当当当,一个个小面圪瘩便切成了。有的人干脆挽起衣袖用左右两手同时团面。只见两手掌微微拢动、旋转,一团团的面蛋圆溜溜地从掌下滑出来,就像变戏法。动作很快,让人目不暇接。擀皮的更绝,只见擀杖动,什么也看不见,一摞摞边薄心厚的包子皮就擀成了。

  左手托皮,右手放馅儿,然后拇指、中指与食指合拢,轻轻一捻一转一旋……一个个头顶菊花纹的大包子就做好了。锅里的水也沸腾了,上笼、进锅、捂盖,急火烧、大汽蒸。大约四十分钟后,停火,揭盖。嗬!一锅包子又白又大胖呼呼。赶紧用手拍几下,出锅、翻笼。一时间灶屋里热气腾腾,香味弥漫。

  一般人家蒸包子,从凌晨四、五点一直蒸到夜里八、九点,大户人家则要蒸两、三天才能完。把蒸好的包子晾凉捂进铺有干净麦草的大瓦瓮里,放一个月都是雪白的,不发霉、不变味儿。

  蒸包子是农家一年的希望,大部分人把日子选在腊月二十八这天。民间有俗话“初八十八不算八,腊月二十八蒸个福圪瘩。”尤其近些年,沿海一带的习俗也影响到了内地,无论城乡都喜欢讲一个谐音,“八”即“发”。发发发,发财、发家——在人们这种心理支配下,腊月二十八就更是全国人民的好日子。

  中国人本来忌讳多,乡间尤甚。就连蒸包子也有忌讳的。人家正蒸包子呢,这时正好有人来串门,或借东西。主人心里老大不悦(可绝不会像鲁四老爷那样骂“谬种”)口里还应酬着,“吃包子吃包子”(比鲁四老爷还虚伪些)。这时来人也很识相,(可能此人也曾经这样对待过他人)赶紧弯腰给人家灶膛里添一根柴火,预示主人家日子旺旺火火。

  蒸包子最怕出青底。就是外面还不错,可是底座却是又黑又硬。出一锅这样的“产品”,老人定会说“刚才那个谁来过,怕是把谁谁带来了。”于是从瓦罐里抓起一把青盐“唰”一下撒到灶膛里,一阵哔哔叭叭的响声,灶膛里迸出一片蓝色火焰。谓之“驱邪”。实则,这不是面未发起就是火未跟上,哪怪什么邪呀!可这忌讳谁也不说穿。如果不小心锅里水烧干了,有人就认为不吉利,因为祭灶后不能烧干锅呀!怎么办,补救。从锅盖移开的缝隙里往进添热水,绝不敢倒冷水。这也有道理,怕冷水把烧红的铁锅底激裂缝啊!就跟在山里不说水“滚”了只能说水“开”了一样,尽管都是心理因素在作怪,但也表达了人们趋吉避晦的美好愿望。

  腊月的话就说到这里,让我们一起翘盼那大年三十的“火树银花不夜天”吧。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腊月记事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