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此间最忆是杭州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心情随笔 >

此间最忆是杭州

2020-03-22 15:23:32 作者:女小白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此间最忆是杭州

  抵达杭州之前,我没想到江南竟有这许多的奇花异卉,我认不得们的名字好奇地仔细辨认佩戴在它们身上的身份证件,记下了它们的一些特征,比如香樟树和红栾都有红色叶片香樟树的叶子变红时,像个小巧精致荷包,不是新叶,却是老叶,有点像新婚别离恋人,滴泪泣血。红栾枝梢上新生的叶子是红色的,开始我以为它像北方的枫树或者槭树,结果都不是。

  和我家门公园里的那两株玉兰不同,广玉兰株形高大,一片片宽阔的叶子油光发亮,一盏盏细瓷般光洁的花冠,像一只只栖息枝头白鸽,只是少了玉兰的精致与娇贵。如果把玉兰花比作妙龄少女,那么广玉兰更似丰乳肥臀的美妇。

  花港在苏堤的右手边,几百亩的园,因为下游人并不多。这些年随着旅游业发展, 剽窃、抄袭、模仿之风盛行,江南的名园,著名古建筑,都被原封不动的照搬照抄,因此,观似乎不再是花港的专利。我在别处也看到过,而且,北京的世博园,河北的洋淀,印象特别深刻,池中的锦鲤个头也比花港的大,个数也比花港的多。其它地方也看过,只是记忆模糊了。

  花港里面有个蒋庄,素有“两面长堤三面柳,一园山色一园湖”的美誉,被推为园中极品。蒋庄建于二十世纪初,原为廉惠卿与夫人虽乏瑛别墅,后为南京富商蒋书庵购得。一九五年,应学生蒋书庵所请,国学大师马一浮移居蒋庄,国家政要曾亲往蒋庄探望。在我的眼里,蒋庄只是一幢粉墙岱瓦的徽派建筑群,而在历史时空里,却是珠光宝器的存在。没有马一浮,蒋庄只是万绿丛中一个金粉世家;有了国学大师,蒋庄开始有了灵魂,彰显着中国古典哲学智慧光芒

  西湖的雨绵密多情,林妹妹似的抽抽咽咽,竟至嚎啕。绿丛间腾起的雨烟袅袅上升,把满眼的湖光眼色都施了一层别样颜色导游催迫我们赶路。原因是后面的游人会很多,我们一众游人排游船会很麻烦。我们不得不喊回散落在花港间的同伴,尾随着她往苏堤深处的船码头

  我们登上一艘威猛的龙船悄然驶离了码头。西湖的水波澜不惊,满盈着,擦着低低的船舷,像一块碧绿的翡翠,上面的船就是些雕刻在上面的虫子;也像一片硕大无蓬的荷叶,托着杭州这座美丽天堂花园宽敞的舷船宛如方形风景画框,一帧帧连接起来,就像电影胶片。以西湖为外景的影视作品很多,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画面唯美的要数《新白娘子传奇》了。

  提到白娘子自然就联想到“西湖十景”之一的“断桥残”。杭州地处温暖的江南,每年湿寒难耐的时日不过月余,不像北方那般寒冷。即使北方,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辽东冬天也越来越难见一场像模像样的大雪了,何况是江南,更不易见。至于“苏堤春晓”、“柳浪闻莺”,让我想起了一句诗:“如瀑的长发低垂,别几枚发卡多嘴。双眼皮的西湖,娇羞藏进深闺。”

  西湖无处不美,湖光山色,亭台楼阁,又何必十景八景。“一山二塔三堤三岛五湖”,因为是走马观花,亦如过眼云烟,多对不上位。弃船登岸,细雨霏霏。原打算在湖边走走的,因为这多情而又恼人的雨不得不改变行程。杭州人热情又精明,在我们乘出租车时,司机师傅也会毛遂自荐甘当导游。他边开车,边吊我们的胃口,问我们知不知道西湖“三怪”。

  我们都看过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里面倒有“江南七怪”,全真派长门邱处机的弟子,大侠郭倩的师傅。“三怪”却素不知晓。见我们不语,他竟打住了,弄得我心庠难耐,笑答是类似“江南七怪”之类的人物吗?车往前开了一段,他侧了下头,说,看见湖边的那座折线桥了吗?这个叫长桥。西湖上没有很长的桥,所以这第一怪就叫“长桥不长”。

  西湖南缘凤凰山北万松岭上有座书院,最早建于唐贞元年间,名报恩寺。明弘治年间改辟为万松书院,明代理学王阳明,清代大学者齐召南等大儒曾在此讲学。随园诗人袁枚曾在此就读。清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分别赐额“浙水敷文”、“湖山萃秀”。万松书院文星荟萃,慕名求学的自然汇集。

  民间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来到万松书院读书。三年后,染山伯学成下山,同窗祝英台从山上一直送到湖边,两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在这座折线桥上,来来回回送了一个晚上也没走出这座桥,这就是有名的《十八相送》,也是长桥的来历。

  剩下两怪是“孤山不孤”和“断桥不断”。虽然孤山为帝王居,断桥有许仙白娘子的故事,却无“长桥不长”有趣。因为孤山景致虽好,却身不能至;断桥无雪,虽心向往之,却不得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此间最忆是杭州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