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夫妻、朋友、同事之间有这种感觉,往往藏着“软暴力”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夫妻、朋友、同事之间有这种感觉,往往藏着“软暴力”

2019-11-07 13:15:08 作者:武志红主创团 来源:武志红 阅读:载入中…

夫妻、朋友、同事之间有这种感觉,往往藏着“软暴力”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武志红”,回复数字“002”,免费领取专业心理测试武志红主创团 | 米高

  编辑 | 五花鹿

前几天和一个闺蜜一起吃饭。我们聊到一件很诡异事情: 生活中总有一些特定的人,只要和他们呆在一起,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感到自己哪哪都做不好 例如,我只要和朋友A呆在一起,就会感到慌乱自卑。 有一天我俩约好一起去逛街。 去到商场,我试穿一条短裙,A瞥了一眼,脱口而出:“你这腿也太粗了吧!不合适。”我尴尬地看下自己的腿,最终狠心放弃。喝下午茶,她督促我:“你那么胖,不要再点全糖的。”我听完不太舒服,但还是点点头。 随后我们去试化妆品,在人来人往的商场中,A就像个百科全书一样,从毛孔粗大肤色黯淡,大声地帮我分析所有的皮肤问题,最后帮我淘到了一个适合我的产品。 在和A的交往过程中,她虽然总在提醒我、帮助我,但我内心却五味杂陈: 她说得挺有道理的;看来我是真的有很多问题;我真的很差劲。尽管每次见面,我都尽量调整自己到最好的状态,但还是会猝不及防地,被她找到新缺点,我因此很泄气。在现实生活中,你也许也会有这样的感受,例如: 不停地指出你有生活漏洞父母,让你怀疑自己无法过好生活; 永远谴责你有育儿问题的伴侣,让你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我们会下意识认可他们,然后试图去改善,但也常常因为无法达到让他们满意的点,感到很无力。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有共同的经历,感到自卑和委屈。 那么这篇文章很合适你: 当你长期遭遇某人或某个团体对你施加这些压力,并不意味着你真的很差劲。实际上,你很可能遭遇了人际暴力。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缺点。 身边的人有时会帮我们指出来,这本无可厚非。 但人际暴力常常就很隐蔽地躲在这些小指正中,让我们很难区分。 这个顿悟,来自我和妹妹的一次谈话。 几个月前,我和朋友A一起去旅游,回来后我忍不住找妹妹倾诉: 我用英语和一个问路的外国人愉快地聊天。这个过程中A在一旁闷闷不乐。我感到很奇怪结束后一问,她说:“你蹩脚发音让我感到尴尬。” 之后的旅途中,我有意识地避开和外国人聊天。我甚至开始纠结,我的口音那么严重,是不是该去报一个口语班了? 妹妹听完,摇了摇头:我之前也提出过你有口音问题,但你为什么不那么自卑,反而还能和别人嘻嘻哈哈地沟通? 因为我当时和你说,尽管你的口音有一点小瑕疵,但目前完全影响你和别人进行交流啊。 如果一个人真的在乎你的感受,她肯定会像我一样,客观地看待你的缺点,并用尊重你的方式和你沟通。我这才恍然大悟: 同样是指出我的缺点,为什么唯独A让我感到不舒服呢? 因为A表面上为我好,实际上却不断给我传递“我很胖”(实际上我不满100斤)、“我很丑”、“我什么都做不好”的信息。这已经可以纳为一种人际暴力了。 于是,我开始思考“为你好“人际暴力”区别。 给大家举两个工作上的例子:  场景一▽

  我今天在工作中犯了不少错误上司一一揪出了问题。

  我很挫败,拉着同事茶水间透透气。

  恰巧上司经过,我顿时就紧绷起来,结果他一改刚才的严肃,笑着说:“好好放松一下,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

  我如释重负,在未来的工作里安心提升自己。

场景二▽

  我把整理了很久的报表交上去,上司单独拎出一个小错误,开始数落:“你大学学历又怎样,还不如我的小学文化水平。”

  从此,只让我做端茶倒水的杂活。

  一次我把水杯递给他时,他刚好在打电话。我不敢打搅他,就在他面前端着水杯,等候命令

  结果他挂了电话,瞪了我一眼,当着所有同事的面说我:“你这人真死脑筋。”

  几个月下来,类似的事情不断发生,我感到精疲力尽,觉得自己很差劲。

为什么场景一中我可以很快就恢复神气呢? 因为我很清楚,上司纠正我,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而不是要故意为难我个人本身。 而场景二,表面看来,上司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工作顺利进行,但他羞辱我等恶意行为,已经严重贬损和否定了我的人格,让我整天提心吊胆,自我怀疑。 确切地说,他给我打了一支叫“人际暴力”的毒针根据人际暴力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4点: ①  恶意为之、毫无同理心拒绝和你交流;故意在各种场合排挤你;对你进行个人攻击威胁和恐吓你离开。 

  ②  有长期且重复迹象

每周至少出现一次;不断重复同样的言语或行为。 ③  从属性抓住你的软肋,在精神控制你;利用不对等的关系,有意或无意地凸显自我。 ④  擅长“秋后算账让你“低人一等”成为共识后,冷不丁地拿以前的事来奚落你;进一步巩固先前不平等势力。 法国精神分析学家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认为:

  人际暴力是一种精神虐待

  施害者通过动作、言语、举动态度手段摧毁受虐者的自尊,使其丧失自我认知

换句话来说就是: 不把你当人看,对你进行情感隔离、情感控制、情绪指责等。除了上下级关系,人际暴力在朝夕相处亲密关系、原生家庭同伴关系里也很常见。这些无形高级的人际暴力,产生后果包括:①  自我怀疑和贬低电影《无问西东》里,许伯常与刘淑芬曾经是对琴瑟和鸣的小情侣。 婚后,许老师却把妻子当作空气,每天躲在书房里拼命改作业夫妻各过各的——这本质上是一种情感隔离,也是人际暴力的一种。即使刘淑芬把许老师的杯子摔坏,许老师也宁可用自己的饭碗喝水,也不用妻子的杯子。 一次次的隔离,让刘淑芬陷入自我怀疑:难道我真的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吗? 最终,她万念俱灰,投井自尽。 这让我联想到我在面对上司的人际暴力时,也曾经像刘淑芬一样自我怀疑: 

  难道我就真的这么没有竞争力吗?

  我这么差劲,怎么敢跳槽?

  除了打杂我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什么都不会。

  即便后来到了新的公司,一开始我还是会战战兢兢,唯恐做错什么事情,被别人看出来我真的不行

  当一个施害者实施暴力时,往往会用两种方式。

 一种是莫名地对你冷漠,让受害者不断猜测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他要这样对我。 另一种是反复挑剔明显的缺点,让受害者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对,我真的很差劲。 无论是哪一种,受害者最后都会陷入深深猜想和自我否定,甚至长期被困在这段关系里,没有勇气再去开启一段新的关系。②  矛盾心理:内疚抑郁交加 当人际暴力包裹着“为你好”的外衣时,会让人产生更加复杂的负面情绪。 你首先会感到一丝不快,随即一股强烈的内疚感泛起,把你的不快全部压下去: 他是为我好才这样做的,我怎么能这样想呢? 久而久之,这种无法发泄不适感,就会在心里堆积,变成一种幽深的抑郁。这种矛盾心理,在我和A的关系中体现淋漓尽致。朋友A一路来以“为你好”控制我的方方面面,导致每一次她邀请我去逛街和旅游,我都不太情愿。一旦这个念头出来,我就会质问自己:她对我那么好,怎么可以拒绝她?这种内疚逼着我一次次赴约,尽管我每一次待在她身边都感到很无力。这个过程中,内疚感和抑郁感轮番上阵,让我矛盾极了。

  ③  对关系抱有怀疑,逃避一切的关系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被群体暴力的人身上。 当一个人被集体排挤和孤立时,只要收到相关的信号,就会触发自己的恐慌以至于他不敢轻易相信别人,甚至为了避免伤害,直接逃离一切关系。 中学时发生了一件事,几乎毁了我的整个中学生活:室友悄悄将我无意吐槽另一个人的短信公诸于众。 尽管我第一时间对方道歉,但还是阻止不了流言蜚语传到了全班,甚至全校:她成绩这么好,怎么会是这样道德败坏的人? 因此最好的朋友疏远我,走廊同学们的眼神话语也透出了很多嫌弃和恶意,我每夜失眠,不敢与人亲近。 后来有一次,隔壁班的一位朋友专门过来问候我:“你最近还好吗?” 我那一瞬间的反应是: 他突然关心我是什么意思?他难道不知道我那件事吗?他难道是想嘲笑我是个道德败坏的人? 我压抑住内心复杂的思绪冷冷回应:“还行。” 在普通人看来,这只是简单的一句关心,但我却明显感觉他在嘲笑我,甚至想要攻击我,以至于马上打起了退堂鼓,不敢和他说出被我压抑的心声。 一直到上了大学,我才从周围人笃定的善意中,慢慢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经历过人际暴力的人,很容易以为超负荷模式就是生活常态。但我们仍然不能否认,内心追求幸福快乐,是人性使然。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遭遇人际暴力后的创伤1. 意识到人际暴力不合情理 在电影《少年的你》里,周冬雨饰演的陈念不止一次被“校霸”魏莱打、剃头、扒衣服录像。 为什么陈念会成为众矢之的? 她只不过出于善心,帮另一个被欺凌女孩披了一件外套而已,却像每个被冷落、指责、控制的人一样,承担莫须有的错。 事实上,这种暴力,可能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的无意识,也可能是人性本存在的恶。 这种“恶”所产生的人际暴力,不符合情理,更加没有任何意义 就像陈念的一个动作、我的一个缺点,真的证明了我们是个糟糕到可以被欺压的地步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只有意识到这种暴力的不合理,我们才能跳出自我怀疑、内疚、抑郁、绝望怪圈,真正地过好自己的生活。 2. 直接离开美国作家琼·狄迪恩写道:意识到自我的内在价值,就有可能拥有一切:能够辨别是非,敢爱,也敢漠然。所以,在某种人际关系上,我们是可以保持冷漠的。 当我们遭遇人际暴力时,最好的策略就是采取不理睬的态度,甚至离开。 武志红老师推荐过一本心理学书叫《不要控制我》,里面提到一个故事: 有个朋友去喝咖啡。有人对她说“笑一笑”,她继续喝咖啡。那人说“你笑一笑”,她对那个人说“你说什么?”那个人说:“你笑一笑”,她说“你说什么?”那个人落荒而逃故事里的“她”以不理睬来对抗“那个人”,可以让他意识到,他的情绪控制对她来说毫无用处。 这样的话,事情很快就会平息下来:因为他找不到人来“打架”,只好放弃。在人际暴力中,当我们看清对方的有意伤害,不认同对方,那么ta的施压、言语,也就不再有力量了,相反,ta会尊重你,把你放在平等的位置去思考。3. 建立支持系统当我们遭遇人际暴力的时候,内心极其虚弱,无力还击。 如果事态已经很严重,却不作出反抗,通常会被施暴者认为在配合他。 这时,我们需要一种更超强的力量来砸碎这个怪圈,可以是你的朋友、父母、老师,甚至是司法机关。 只要他们认为你不至于被这样对待,并且一直笃定地支持你、认同你,你就可以依靠这股力量支撑下去。写在最后我也曾自我怀疑过,会不会是因为我的性格过于柔弱,才总会遇到这种事情。但我意识到人际暴力的随机性以及从众心理之后,我停止了自我攻击。如果有一段长期让我感到不舒服的关系,我愿意和对方去解决、沟通,但不代表我要无条件地去维持它。如果你也受困其中,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认识到“人际暴力”的本质,成为你的铠甲,消解你的自我怀疑,给你力量去离开、抵抗反击或和解。我们不必感怀过去的经历,而是感恩在这些经历中不断探索、不断强大的自己。祝好。作者简介:米高,爱好理学与文化评论,关注女性命运与自我成长。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 ()。 推荐你看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情商测试  |  隐性抑郁筛查  |  深度心理需求☞点击领取《成年人必备15堂心理学课》☜ 预约咨询师   团体小组报名后台回复数字“002”随机送你一个专业的心理测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