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少年的内心世界》的观后感大全
《自闭症少年的内心世界》是一部由NHK执导,东田直树 / 大卫·米切尔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闭症少年的内心世界》观后感(一):自闭症康复训练素材~微信交流群
“你好children”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素材及工具、认知图库、找机构、最新政策、训练游戏,传播爱,传播希望!
欢迎关注微信搜索服务号“zibizheng01”或者直接搜索“你好children”添加关注,千余组自闭症训练图库,认知游戏和测试免费领,助您训练无忧!
如有更好的建议和意见,欢迎随时提供。
我们一起陪伴星宝一路成长。
我们旨在为全球的自闭症儿童提供最准确、专业、智能的康复训练素材。康复训练游戏,认知图库,让您训练无忧;收录全国一千多家机构信息,更有最新最全的资讯信息供您选择,让孩子拥抱蓝天,让世界充满爱。
《自闭症少年的内心世界》观后感(二):一些想要记录下来的话
直树说的
如果我能向13岁的自己提什么建议的话,
不是鼓励,每天都过度痛苦的我,是听不进去的,
我想传达一个事实,
人生短暂。
对当时的我来说,
好像时间是永远用不完的,我像是坐在一个永远不会停下的秋千上一样,我想告诉自己,你坐的秋千终究会停止,但在它停止之前,只要你努力去荡秋千,即使是同样的风景你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要如何荡秋千才能让他停下来,
看到不同风景的时刻,
何时才能到来,
希望能告诉我,对于我的人生来说,
为了生存来说,
最为重要的事情的是什么。
希望
人 无论碰到什么困难,都能找到幸福,生存下去。
《自闭症少年的内心世界》观后感(三):推荐给想更了解自闭症以及他们的家人的一部纪录片
aoki是个善良又聪敏的日本男孩,自闭症限制了他的表达能力,但他仍然很努力地把心声都一点点敲打成文字, 在他13岁时,这些文字被出版成书......
地球另一端,爱尔兰作家David Michael发现了Naoki的书,感动而感激,他和许许多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一样,透过Naoki的文字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心声......于是,这本The Reason I Jump 被进一步翻译成多种语言......
看完影片,发现其实自闭症人士的想法和很多人并无不同 - 最开心的事是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最伤心的事是看到家人为自己担心。
希望更多的人能像Naoki一样,找到一个不断激励自己的目标。即使有时免不了仍会感到忧伤和不安,但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到自然的美、爱的温度,与成长的喜悦。
《自闭症少年的内心世界》观后感(四):“面朝天空,真诚的活下去”
几度泪目。直树用纸质键盘努力与人对话的时候,完整表达想法开心蹦起来的时候,用食指一个个敲打按键写作的时候。以及斯科特接连不断蹦起来的时候,他父母为他在家中放置蹦床的时候。还有大卫·米切尔努力接近自己儿子的时候。这些时候,眼泪都会掉下来。 自闭症患者的情感丰富与常人无异,甚至更加敏感温柔,只是语言(口头和肢体)与情感的连接通道坏了,所以没办法流畅的表达。对于他们,正如杉山登志郎医生所说,“做让他们大脑感到开心的事情才是让他们进步最好的方法”。愿自闭症患者都能被世界,被如你我这样的平凡人温柔对待,也能找到让自己开心的事,“像自由女神一样,面朝天空,真诚的活下去。”
《自闭症少年的内心世界》观后感(五):“事物都有美丽之处”
《自闭症少年的内心世界》是由NHK电视台制作的一部纪录片,主要讲述了一位来自日本的自闭症患者写了一本书叫做《为何我要跳起来》,以及这本书的作者与这本书对遍布世界各地的自闭症家庭的影响。 “自闭症”这个词对以生理学角度上的所谓正常人来说,不陌生,却也不熟悉。不陌生在于大家已经知道这个词代表着某种障碍,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有人也会将个体情绪产生的变化叫做“自闭”,例如“我自闭了”;而不熟悉的地方在于大家可能并不清楚到底什么叫做自闭症,并不理解自闭症患者所做出的一些行为,并不能想象自闭症患者与其家庭所面临的困境。这部纪录片首先最大的意义是将自闭症患者与其家庭的情况直观化。如果我们身边没有自闭症患者,我们看不到自闭症患者会突然跳起来,会出现情绪突然失控,会无法与人交流,会出现许许多多令人无法理解的行为。通过这种直观的视觉体验,大众才更有可能身临其境的发现:哦,原来他们是这样在生活。 这部纪录片,可以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自闭症。 第一是自闭症患者,也就是片中的直树。从上个世纪自闭症被提出以后,有许多专家研究其原因与治疗方式,由于自闭症的特殊性,它不像其他一些生理疾病、障碍一样,有患者的自我表述,自闭症患者到底在想什么,他们行为背后有什么意义吗,我们都不知道。直树写的这本书显得异常珍贵与重要,我们似乎是第一次能够听到他们的心声。米切尔的儿子在他工作时用他的笔记本涂鸦,他能够理解到儿子是希望和他一样,一起工作;斯科特一年穿坏15双鞋子,他的父母更够理解到儿子渴望平静与自由;而在布莱恩33岁以前,父母牺牲一切如今发现并没有理解他。 在此之前,我们不能解释他们的行为,或者说我们没有用他们的角度看待行为,我们一直在尝试用我们的观点去理解他们的世界。正如直树所说“最幸福的事情是和家人一起欢笑”“我们能够承受痛苦,但我们无法忍受周围人因我们变得不幸”在他看来,他不希望家人因为自己而做出牺牲,他希望米切尔继续保持现状对待他儿子。我们需要做的可能就是发现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行为,尊重彼此的生活,去发现原因与动机,找到他们的视角。 第二个角度是自闭症患者的家人。自闭症患者的家人承受着巨大的生理与心理痛苦,如何排解自我压力与如何更好的教养孩子一直是家长所面对的问题。显然片中的支援者最终都发现了“相处之道”。直树的妈妈理解直树的规律,来到工作室时不打扰他看看窗外,在他用键盘沟通时也不打扰他的思路。米切尔的爸爸从开始询问要如何教养孩子到最终理解,要让孩子快乐尽情的生活,为他的进步感到喜悦如潮。布莱恩的父母从为他牺牲一切转变态度,享受彼此的陪伴,不需要给予过多照顾。除了要发现不同家庭之间的相处之道,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是群体互助,不仅仅是自闭症,其他一些障碍家属也都形成各自的交流圈,互相帮助互相加油互相学习。 第三个角度是专业角度,正如片中医生这个角色,他提出了一个观点,也是现在被讨论的一个观点:为了弥补大脑功能,往往会有一个补偿部分,也就是一个突出的优秀的功能,例如直树弓状束没有工作,但感情理解能力非常强。那我们是继续关注他们的短板,还是让他们大脑开心工作,发挥长处呢?就拿自闭症患者来说,我们一定要让所有人变得一样吗?第二点是片中医生提到的,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我们可能查不出原因,可能没有治疗方案,但对于未来的其他孩子我们或许就有了解决的方法,所以我们需要坚持研究,需要秉持专业的精神继续探索。 第四个角度是社会大众。在自闭症没有被提出来以前,人们并不能定义自闭症,于是在苏联很多人将疑似自闭症患者,即具有当今自闭症特征的人群,理解为受到神的旨意的人;在还把自闭症作为精神病的一种的那个时代,美国一个小镇上有一位自闭症患者过着与社会参与度非常高的生活,不是他的沟通互动能力好,而是他的家族非常显赫与受人尊敬。这两个例子想说明的是:不同的时代由于各种因素对自闭症患者的看法都不一样,每个人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对任何事物都有不同看法,自闭症其实也可以非常简单,就是从生理学角度区分,就像男性与女性是从生物学角度区分;其次,直树提到“以前最幸福的事情是融入大自然”“不喜欢人们的视线”,作为普普通通的社会一员,我们可以相信自闭症患者的行为没有恶意,我们应该提供一个像大自然一样,安全可探索的环境,不仅仅是包容自闭症群体,也包容许许多多不一样的人,这次是一个多元的社会。 《为何我会跳起来》,因为跳起来时,我的心也奔向天空,飞向更远的地方。直树欣赏樱花,“事物都有美丽之处”,学会发现,学会包容,学会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