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新罕布什尔旅馆》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新罕布什尔旅馆》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1-15 23:2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新罕布什尔旅馆》经典读后感有感

  《新罕布什旅馆》是一本由[美] 约翰·欧文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52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新罕布什尔旅馆》读后感(一):我们注定了要往下滚

  没想到这么厚的一本书我看完了,但是真的很吸引我。

  那头叫缅因州的,是引子。其实缅因州在整本书里无足轻重,但熊成了故事开端,有熊的地方,就有新罕不什尔旅馆。而哀愁伏笔,哀愁就像一种信号,有哀愁出现就会发生不幸弗兰妮被男友强暴,使得约翰疯狂的练举重希望能保护姐姐;从老巴布被哀愁做成的标本吓死开始,他们一家跌宕起伏生活就开始了,大咪咪浴室差点被电死,母亲和蛋蛋飞机失事父亲在维也纳的旅馆被激进派的阴谋炸瞎双眼。

  莉莉打字机上试着长大,她写了一场报复达夫的剧本,真解气,但是这个报复远远比不上达夫对弗兰妮的伤害。她把家族成长写成了故事,莉莉真的很可,可是她成名后对自己要求太高了,最后自杀。

  第三个旅馆是神话,是约翰和弗兰妮、弗兰克为了营造父亲的

  发现这个族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还是会笑着面对人生,我们注定了要往下滚,但是在这之后我们会必须要迎接它,你必须择善固执,终生不渝。

  《新罕布什尔旅馆》读后感(二):熊出没,请注意

  文/***

  在美国文坛小说家约翰·欧文很“抢眼”。虽然欧文从小就是个阅读困难患者,但写出来的小说情节曲折语言幽默。可我不是因此喜欢他的作品,而是迷恋笔下的“熊”!

  欧文以写“熊”起家。1968年发表处女作,就叫《将熊释放》。我手上这本,是他于1981年创作的《新罕布什尔旅馆》。小说开头是这样写的:“父亲买熊的那年夏天,我们都还没出生,甚至连个影儿都没有……”。欧文真是那种很有本事作家一句话就能引你听完整个故事。如果小说的叙事者是我朋友,我一定会一脸迷妹儿地问:“哇,你爸养熊啊!”

  提到熊,我不得不说下在北海道见到的“熊出没,请注意”的警示。尽管如今这句话已经像个笑话风靡全世界人们把它贴在车体上,印在T恤上,画在酒杯上,以“凶悍”取乐。但熊真的很危险。前几年,北海道还发生过熊从山里冲下来袭击路人事件。熊实在是既危险又迷人动物,像人。然而,小说里的父亲有两个幻想:第一,熊能够以人类方式生存;第二,人能够在旅馆里度过一生

  小说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新罕布什尔州德瑞镇写起,爷爷伯特·贝里是当地中学橄榄球教练。父亲温斯洛·贝里是个“了不起”的学生,不仅由家乡的中学考取了哈佛,还娶了身世不错女生玛丽为妻。但哈佛毕业生并未如我们想象进入大都市工作生活,而是依然留在小镇上利用废弃女校开了一家旅馆,还领养了一只由犹太人弗洛伊德留下来的熊!熊叫缅因州,像人一样常年坐在摩托车的跨斗里到街上兜风或者去为马戏团表演。在欧洲二战烽烟将起时,弗洛伊德认为,世界容得下犹太人,就该容得下熊!缅因州最终被一个码头上的小孩中心脏误伤而死。欧文在那一章的最后一段写道:“老渔夫看见死熊,便把挡风用的宽帽脱下,拿在硬如渔叉的手上。”父亲的幻想终有一个成真了,熊的死亡像人一样获得尊重

  事隔多年,弗洛伊德的一封,将贝里一家人引到了维也纳。他们去那里开了一家旅馆。弗洛伊德又养了一只“母熊”叫苏西可惜,苏西是女人,熊是她装扮的。苏西为什么要穿上熊装,或者说她为何要躲在熊的躯体里?苏西内伤痛,恐怕代表了小说里所有人的焦虑不安,或是挣扎抵抗。然而,熊与人之间的身份转换,也代表着社会上少数族群渴望的身份认同。贝里家的五个孩子,都有各自的人生问题,都在不停地追问“我是谁?”当他们理解了熊与人在某些时刻可共通的时候,他们也就与自己、社会和人类和解了。

  虽然欧文的这部小说,书写的是跨越十年的家族史,其中不乏青春梦想时代讯号。但最令我怀念的,仍是那只叫“缅因州”的熊。

  转载豆邮联系

  《新罕布什尔旅馆》读后感(三):更全更丰富的约翰·欧文

  这本《新罕布什尔旅馆》,是近期看过的第三本约翰·欧文小说。在这本书中,看过了太多在之前的《盖普眼中的世界》《苹果酒屋的规则》里面出现的要素。在维也纳的异国生活,主角就读于私立的中学,抚养者是学校工作人员,参加学校的运动队,第一本出版物一炮而红,这些重要因素重合在一起,都成就了本书同样的熟悉度。在阅读的时候,经常会陷入另一本书的场景之中。

  尤其是当一家人乍到维也纳,对于这座城市开始新的认识新的了解的时候,仿佛之间是《盖普眼中的世界》里面的异国都市;当处女座一炮而红,拥趸无数的时候,莉莉与珍妮仿佛也开始重合;同样是驻校工作人员,教练护士医生,这三者又有多大区别呢?

  如果看过了约翰欧文之前作品,没有理由错过这本书;而之前没有阅读过,实际上这本书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起码《苹果酒屋的规则》,读起来就更加一气呵成

  这本书不好读,在于人物实在是太多了,一家人差不多都有自己专门的篇幅介绍。所以500多页的厚度,让人在不同人视角之间穿梭,领会不同人物的心路历程,确实得集中注意力才行。更不用说题目中的“旅馆”二字,也就暗示了在空间上的暂时性居所,也会随即上演各种突如其来事情。这点比起《苹果酒屋》来说,也更加开放。这一切也都让人阅读的时候必须集中注意力。当然,文字是非流畅,做到了透明化,可以能够流畅的从头读到尾。

  不过也是因为有了足够的篇幅,有了故事发生的空间,故事对于人物的塑造有了更加丰满可能。尤其是对于女性角色的塑造有了更多的拓展。就像是融合了《苹果酒屋的规则》和《盖普眼中的世界》中一样,弗兰妮对应了《苹果酒屋》中的坎蒂,体现出了女性坚强一面。虽然她不幸为人强暴,但是她还是坦然对了这段暴行,最终将其内化成前进的动力。甚至是非常细腻刻画,她对强暴者之间那种微妙的,又爱又恨,同时理性知道不应如此的心态。这种描写,让弗兰妮的形象更加的圆满,也在不断地进化。从早期单纯意气风发,到中段的意兴阑珊,再到后期的重新振作,将自身的遭遇与女性集体权益结合一起,为之奋斗。单纯地将其作为一个线索来看,也是完整的人物小传。

  对于莉莉的描写,则如同上文说得一样,她也是一名作家,与《盖普眼中的世界》里的珍妮相似。但不同在于,珍妮是一个对自己的人生已经了如指掌的老年女性;而莉莉的作品确实她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雏声乍啼。当然,也因为这两个人本身的不同,在一作成名后如何处理更为复杂关系,也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这种对比,也能看出作者在共同处表达细腻不同的本事。

  书中其他的女性,其它的人物自然也都经历典型事件,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并且能够为人所接受记忆。这本书当然不是欧文的收山之作,可将其作为风格要素的代表作品,完全是没有疑问的,是值得喜欢他的读者一读再读的。

  《新罕布什尔旅馆》读后感(四):新罕布什尔旅馆的那些年

  3月的时候,大地回春,天气转暖,决定看一本小说来不负时光,当时选择这本小说的主要原因是无意间知道了作者欧文是被美国文坛泰斗冯尼古特誉为"美国最重要的幽默作家"。这个“幽默”作家的头衔吸引了我。选来选去,挑了这本《新罕布什尔旅馆》,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家庭三代经营旅馆的故事。

  新罕不什尔州,在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区域,靠海,故事里讲到的那只熊起初的名字“缅因州”就挨着新罕不什尔州。作者在离异家庭长大,很长时间都是跟着母亲养父生活,成年之后才知道父亲的消息。这也让他的作品中有很多“父爱缺失、失踪的孩子”这种题材,描写比较细腻。在这本书中,我更多的是看到一个大家庭的成长变化父母爱情温馨浪漫的,孩子们童年活泼可爱,成年之后,青春期的烦恼,中年发难等等,不禁要感叹百味人生

  开端的故事,其实有点像老爸老妈罗曼史。故事发展以5个很有个性的孩子“八卦”父母的相遇相识开始,一路展开小镇里的巴布教练是他们的爷爷,本来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教练,很被小镇的人看不上,但是老爸确实小镇唯一一个保送哈佛的年轻人,只不过没有学费需要自己赚钱,先休学一段时间,这时候遇到了同样也在那个城市打工妈妈因缘际会,他们遇到了一个马戏团的弗洛伊德,换取了他的摩托车和熊,还让他帮忙举行婚礼。弗洛伊德坐上一只捕虾船回欧洲。而爸爸开着三七印第安(那辆摩托车的名字),带着妈妈还有改名厄尔的熊(这只熊原本叫缅因州)回到了新罕布什尔的德瑞镇。后来,父亲开始教厄尔,一些新的把戏。让他们在海滩的户外舞台上表演,这样来赚取费用。 当时弗洛伊德为爸爸妈主持的婚礼,是一场神秘的犹太式的婚礼。弗洛伊德嘱咐爸爸妈妈三件事,第1件事,就是一定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早点结婚。第2件事就是让爸爸一定要去哈佛念书。弗洛伊德说即使你拥有很多的机会,但当上帝把机会放到你面前的时候,也一定要抓住。因为机会不会再重来。第3件事他是跟妈妈说的,她要告诉妈妈要原谅他。虽然现在还没有什么事情,但是原谅爸爸似乎是一个婚姻得到稳定必要前提。后来,因为外公外婆坚持公理牧师证婚,于是父亲和母亲又举行了一次小小的非正式婚礼,教练爷爷做男傧相,拉丁教练负责女儿交给新郎。外婆这眼泪汪汪的,认为爸爸不能够去哈佛念书。厄尔从头到尾都坐在摩托车的车座里安静的吃着他的饼干和鲱鱼。教练爷爷很喜欢这头熊,甚至觉得他是头当后卫材料

  后来的故事,像是性格决定命运,也像是时势造英雄,其中很多美式的家庭纠纷,但相互之间的爱与新任,恨与悔也都是想通的,甚至在新罕不什尔旅馆的经营上还有一点点商业成分

  读这样的小说,我更喜欢细节流露出来的一些生活智慧,比如,他们的第1个孩子叫Frank,因为这个词的意思坦白。父亲希望他们永远对彼此坦,对这个家坦白。个人感觉是一本比较有意思的小说,有点像《四世同堂》写了一个家族的变化和成长,故事有点长,需要慢慢看,推荐大家阅读。

  《新罕布什尔旅馆》读后感(五):和一头美国小熊共度一生

  我有一头心爱的玩具熊,它非常可爱,鼻头溜溜,胸前绣着一颗不规则红心身体柔软。从高中住校开始,我每晚都抱着它睡觉,直到现在也是如此,它是我最好的伙伴

  人类似乎天生对熊格外偏爱,Teddy Bear称得上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美国玩具熊,平均每个孩子都会拥有一只,这种软绵绵、毛茸茸的生物,极易引起人类的喜爱。我们耳熟能详动画片《小熊维尼》里,维尼每次傻乎乎提问,“今天的早餐是什么?”穿着红色上衣黄色小熊眨着黑眼睛,拍着圆滚滚的肚子表示自己又饿了的时候,总是令人忍俊不禁

  迪士尼乐园里最受欢迎的小熊,除了维尼,还有达菲。2002年,达菲熊诞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迪士尼,为宣传新开的世界商店研发,但游客们对这头没有故事的玩具熊兴味索然,直到东京迪士尼的运营集团Oriental Land发现了他。2005年,迪士尼小熊以达菲(Duffy)的新名字登陆东京迪士尼,并拥有了全新设定

  “米妮送了米奇一只玩具熊。有一天,米奇带着他最喜欢的小熊去了魔法王国,坐在灰姑娘城堡面前,米奇许了个愿望:多希望有人和我一起分享乐园里面的喜悦激动啊——这时魔法发生了,小玩具熊变成了活的。”

  达菲摇身一变,成了米奇最心爱的小熊,当你抱着达菲走在迪士尼乐园里,是否会有种自己就是米奇的错觉呢?事实证明,游客们对这种设定很是买账,这只美国来的小熊,在东京迪士尼大受欢迎。如今,达菲和他的伙伴们已经成为迪士尼乐园的当红甜心,就连中国市场也早被攻陷,毛绒玩具、发饰和背包,每种达菲相关的周边火爆非常。

  实际上,美国人对熊的热爱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40年代,美国马戏团就已经有了驯养熊作为演员传统。你有想过真正拥有一头熊吗?它会和你的整个家庭一起生活,甚至成为家庭的一部分?或许在某个晴朗的午后,你们坐在院子享受下午茶的时候,它伸出毛茸茸的胖爪子,想要一块加了蜂蜜奶油蛋糕

  熊真的能够以人的方式生活吗?对于这个问题,约翰·欧文在他的小说《新罕布什尔旅馆》中,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用本书的讲述者约翰·贝里的口吻来说,这头熊在一个传奇夏日,与他的父母相爱。在亚布纳旅馆光光滑舞池中,灯光忽明忽暗地洒下,乐队演奏着醉人的爵士突然,不远处的码头上,摩托车轰鸣声震耳欲聋,一个犹太人骑着这辆摩托车驶过大理石车道停在了旅馆门前。摩托车侧座里坐着一个黑影子——竟然是一头熊,一头从车上下来就开始跳舞、鼓掌的黑熊。

  目睹这一幕,在亚布纳旅馆打工的父亲和母亲,不约而同地牵住了彼此的手。那是他们第一次牵手,母亲看着那辆摩托车想,我今年十九岁,我的人生刚刚开始。可父亲却盯着那头熊看个没完,他想,我知道它会是‘我的’熊,虽然我说不出原因。或许是拜吊桥效应所赐,又或许是被这头会跳舞的黑熊吓到,父亲和母亲皆心跳加速,很快堕入了爱河。

  犹太人弗洛伊德说,“只要给我头聪明熊,去他的纳粹!”他一直嫌弃这头叫缅因州的老熊太笨,不够聪明,事实上它不但会跳舞,还能自如地驾驶摩托车,精准地绕过高尔夫球场上所有障碍物。后来,弗洛伊德决定离开美国返回欧洲,他觉得那里才有聪明熊。他临走之前,父亲用二百美金和自己所有体面的衣服买下了他的熊和摩托车。缅因州成了约翰父亲的第一头熊,其实它并不笨,只是年纪大了。在父亲的训练下,缅因州——那时已经改名厄尔的熊,甚至能穿着西装,双脚直立,和母亲在空旷的舞池里翩翩起舞。

  这是第一头熊,父亲带着它到处表演赚够了自己上哈佛的学费,尽管它已经老迈,但对贝里一家人来说,它是家人般的存在。他们后来卖掉了母亲的老宅,经营起第一家新罕布什尔旅馆。第二头熊出现在第二家新罕布什尔旅馆,贝里一家远渡维也纳,去投奔在那里开旅馆的弗洛伊德,这次旅途并不平顺,当贝里一家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之时,熊帮助所有人度过了这段最为难捱的日子,它像个忠诚的斗士,尽最大努力去保护旅馆中的所有人。

  最后一次有熊出现是在多年以后,在开在亚布纳旅馆的旧址上的第三家新罕布什尔旅馆。熊出现在来自亚利桑那的一家人住进旅馆的第二天清晨。前一天雪下得极大,那天早晨却晴朗起来,熊在柴堆旁停下了脚步,脚掌轻轻陷进崭新完好的雪,仿佛它是地球上的第一头熊,而那是地球上的第一场雪,所有的一切都宛如神话,亚利桑那一家人一定也这么觉得。

  或许正像犹太人弗洛伊德追求的那样,每个人都需要一头聪明的好熊,就像书里所写:父亲是个永远活在将来的幻想家,这些幻想够强、够大,成了他的聪明熊。弗兰克有他聪明的头脑,他足以自给自足;弗兰妮的聪明熊叫小琼斯,同时她还天生擅长远离哀愁。而“我”呢,本文的讲述者约翰说,他有苏西熊,对他而言,她就是那头最最聪明的好熊。

  我们每个人,一定也会找到自己那头聪明的好熊,尽管它现在也许正在隐形,和我们玩着捉迷藏,以至于无尽的烦恼和苦难都涌了过来。但只要你需要,它随时都能从黝黑的深林中冲出来,喘着气给你一个巨大而温暖的拥抱,帮助你重获力量,找回最初的那个自己。

  《新罕布什尔旅馆》读后感(六):美国作家笔下的《都挺好》:家庭制度即原罪

  美国作家约翰·欧文的长篇小说《新罕布什尔旅馆》有一个大彩蛋,在他的另一部小说《盖普眼中的世界》里,还有一篇小说中的小说叫《格里尔帕策民宿》,其中的人物与背景设定、尤其是“熊”的出现,很明显与《新罕布什尔旅馆》有关联。可以说,《新罕布什尔旅馆》正是《格里尔帕策民宿》的扩写与重制版本,如果拿来互相对照阅读,想必会有诸多趣味。

  然而要想深入理解《新罕布什尔旅馆》,却不必借助彩蛋,而是应借助容易被读者忽略的时间线索,以及结合作者本人当时身处的时代背景。

  你会发现《新罕布什尔旅馆》表面是一家人整整齐齐地玩黑色幽默,内核却是一部讲述美国家庭成立、瓦解、重建的“简史”。并通过宿命论的主题包装,直指原生家庭乃至家庭制度本身的原罪属性,这似乎是美国版的《都挺好》。然而约翰·欧文却站在了客观中立的视角,认为家庭原罪带来厄运的同时,也带来了精彩的人生。

旅馆和熊代表家庭与个人主义

  小说开头就以一头叫“缅因州”的熊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而后来旅馆家族的设定更是加深了故事的怪诞色彩,旅馆和熊除了提升作品的趣味外,也极具象征性,分别代表了家庭与个人主义。

  首先,主人公“我”的父亲母亲生于1920年,结合现实中的时代背景,那正是当时美国社会最保守的时期,小说中间又经历了1939年的重要节点,也就是二战,二战之后妇女回归家庭的传统观念又开始成为主流。出生于保守时期的上一辈以及他们成年后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家庭的稳固建立。因此“我”的父亲有两个幻想:第一,熊能够以人类的方式生存;第二,人能够在旅馆里度过一生。

  熊作为一种独居动物,其实象征了人向往自由的天性,父亲的幻想与其说是让熊变成人,不如说是让人变成更加符合当时社会期许的人、服从于家庭制度的人,因此小说中那头叫“缅因州”的熊刚刚让读者喜欢上就突然被作者写死了,之后立马就进入了第一家新罕布什尔旅馆开业的篇章,这说明消灭了个人主义才能建立稳固完美的家庭,从此“人生像旅馆那些用链条锁住的桌椅一样被固定在了这里”,之后一系列连锁厄运由此产生。

  其次,小说中小标题“圣诞快乐,一九五六”是全书的转折点,是家庭开始走向瓦解的前兆。事实上,在此之后的60年代,美国社会掀起了女权运动以及性解放,离婚率越来越高,传统的家庭制度遭受挑战。这也导致了这个旅馆家族远赴异国他乡开设了第二家旅馆,而在第二家旅馆则遇到了“苏西熊”,一头人装扮的熊,这其实暗示着家庭瓦解后,个人主义的复苏觉醒。

  直到60年代末期以及70年代,保守主义的重新抬头,小说中一家人回到家乡开办了第三家“名义上的旅馆”,“苏西熊”也在人与熊之间找到了平衡点,这表面上是“我”和失明的父亲开玩笑,其实象征着家庭以一种全新的形式重建,并与个人主义的和解。

  此外,小说中那条名叫哀愁的狗以及白衣人的出现也都具有象征意味。哀愁象征家庭内部挥之不去的阴影,小说中哀愁虽然死了却被做成标本,经历各种摧残依旧伴随家庭成员,它甚至间接造成了家庭成员的死亡。哀愁在小说篇末虽然成为人物对话里的调侃用语,但依旧说明这些阴影的挥之不去。而每当白衣人的出现,家庭就会发生重大悲剧,因此他象征了厄运,这些也都侧面烘托了家庭的原罪属性。

坠机的意外既是败笔也是妙招

  小说中其实有一段十分突兀的情节,即母亲与老幺蛋蛋的坠机身亡。当一家人准备远赴他乡建立第二家旅馆的时候,母亲与蛋蛋选择乘坐第二天的航班,从此一家人不再整整齐齐。

  母亲与蛋蛋的死亡情节存在作者刻意的设定,这里其实暗指的正是离婚带来的家庭瓦解以及生育率的下降。没有妻子与新生的婴儿,家庭开始变得脆弱不堪,周遭的动荡开始不断侵入,在此之后的章节中,传统家庭的瓦解带来了诸多思考,人物的心理描写也明显开始增多。

  作者在坠机情节上的处理其实算是一种败笔,至少对于一家人分开乘坐飞机的细节缺少说服力,而且具有明显的编排性。

  然而这也算是作者的偷懒行为,毕竟直接写明夫妻离异会使得小说的情节发展一分为二,原生家庭的影响将被弱化,倘若单独为离婚后的女性另起大段章节予以描述,势必让小说更加冗长并破坏全文的基调,而不做交代叙述又显得人物可有可无。

  因此,让原本就戏份不多但又承担关键情节转折的人物死掉(没错,主人公的爷爷爱荷华巴布也是基于这种逻辑被作者写死的),是作家们的管用伎俩。这是细节上的败笔、情节上的妙招。

  因此,不必吐槽《新罕布什尔旅馆》为何啰里啰嗦,因为约翰·欧文已经减少了原本可以延展的更多情节脉络!

躲在“狄更斯”外衣下的后现代

  厄运与精彩人生、败笔与妙招,无论是小说传递的思想主旨还是作者本身的创作思路,都可以看到相伴相生的双重性。这就像是道家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约翰·欧文总是在讲述冗长复杂的故事,这是缺点也是特点,看似不相容的两种事物有时候也可以巧妙结合。

  因此约翰·欧文虽然每每接受采访时,都会强调自己是19世纪传统的追随者,更是被媒体和评论界包装为“狄更斯在世”,甚至他也不认为自己是现代以及后现代主义的作家,但他的作品里依然有着明显的后现代主义风格。

  当然,约翰·欧文本身就很难划归为某种主义或者流派的作家,传统却不复古、现代却不先锋,哪怕是运用黑色幽默的手法也十分朴素,有趣的是,这种在创作上吸收多元价值取向的恰恰正是后现代!

  最后想说的是,小说中涉及的同性恋遭受偏见、女性遭受性暴力等内容,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依然是热门话题,这说明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至于那些荒诞的情节、大段直白露骨的对话,引进国内后对于读者而言算是一种吸引眼球的亮点,但这些终究只是小说的佐料,而并非它成为经典的主因,过多吹捧这些“大尺度”内容的也不过是流于表面的理解与人云亦云。

  《新罕布什尔旅馆》读后感(七):乐观的宿命论

  一直很喜欢欧文的书,虽然他写的每个故事都是以数百页计的重量级超长篇,但读到最后一段却不觉得累,因为你能从他通篇轻松幽默的叙述中感觉到源源不断的力量和生机。

  我想有一句古诗可以是《新罕布什尔旅馆》这本书的态度的最好注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便遭遇最险恶的困境,欧文的处理方式几乎没有灰心丧气,没有徘徊和恐惧,没有愤怒,他用达观和幽默,用积极而巧妙的迎难而上的态度,把这些困境一一化解,最终呈现出一派柳暗花明。这是欧文的生活哲学,因为他对生活的本质了然于心,所以能在清醒的状态中,坦然从容去应对。

  《新罕布什尔旅馆》大概是他所有的书里面我最喜欢的一本。显然,这仍是一本给人以希望的书。所以我觉得它尤其适合在春天阅读,读完以后会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如同一棵坚韧而茁壮的春草,在一场雨后,破土而出,要迫不及待地舒展身体,接触这个崭新的世界。压抑和黑暗已然成为过去,眼前只有明媚的阳光和温暖宜人的空气。即便知道未来肆虐的风暴仍不可避免,但一切又有什么关系,至少曾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鲜活地走过一季。

  很喜欢这本书里面那种怀旧的气氛。那种怀旧的气氛我想是来源于一种健康向上的家庭环境。在欧文的叙述中,这种气氛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直蔓延到六七十年代,它总是让我不停地回到生命中如童年般美好的每一个温暖时刻。如果这种气氛有一种颜色可以去形容,我想大概是傍晚,有可能是在一场暴雨过后,阴霾的天空终于放晴,灿烂的晚霞在天边弥漫,夕阳西下,穿过云层投射出万道金光,那种浓酽而耀眼的金色,是一种历经世事后的平静,成熟,坦然,如释重负。它穿过了浓稠的黑暗,光芒直抵人心。

  世界上任何一个家庭都会有它独特的底色。家庭里的每一个角色,各自发挥着他们独特的作用,呈现出他们独有的色泽,最终汇总形成了这种家庭的颜色。有时候我想每个家庭都是一个乐团,而家里的每一份子分别举起他们善用的乐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参与演奏。这些演奏有的高亢,有的低沉,有的激越,有的细腻……但任何一种风格的缺失,都会悄无声息影响到人生这场盛大的演奏最终时刻的绝佳呈现,所以他们需要从始至终齐心协力,并用尽全力。而一场演奏,离不开一个核心,所有人的演奏都为了这个共同的主题而凝聚在一起,那是整场演奏的灵魂。

  虽然说一个家庭里的每个角色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到这个家庭的底色最终呈现出的是明媚还是暗淡,但最主要的影响,还是来源于这个家庭的主导力量。只有主导力量足够强大,明确,坚定,它才会形成一种向心力。《新罕布什尔旅馆》这个故事中的家庭,欧文用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来形容这家人的生活形态。那就是故事中他们的祖父老巴布传给他们父亲的一句格言——“他们都在一艘大船上”。漂洋过海,环游世界。家庭是一艘大船。

“不管是否随时有被冲走的危险,或者正因为有这种危险,我们都不能沮丧,不能悲伤。无论这世界如何运作,我们都没有理由愤世嫉俗、悲观绝望。这世界糟糕透顶的运作方式不过是一种强烈的诱因,使我们的目标更明确,而且有毅力活得更好。”

  就像第一家新罕布什尔旅馆中所透露出的那个隐喻,这个家庭中的每个角色都被锁死在这艘大船上,他们不能分离,否则凝聚力就会涣散。这种被他们的哥哥弗兰克总结为“乐观的宿命论”,就是这个家庭的核心。所有的人围绕这个核心倾尽一生来完成他们的人生演奏。读到后面,会发现老巴布这种杀不死我只会让我更强大的智慧的生活哲学如同一种隐性而顽强的家族遗传基因,在每个人的血液里流淌。他们于无形之中贯彻,延续,并从中源源不绝汲取到得以从黑暗叵测的大海上平安泅渡的能量。

  若以一段足够漫长的岁月为尺度去衡量,世界上似乎没有一个家庭不是千疮百孔。但显然人不可能盯着这些伤口止步不前,也没有时间去哀叹谁比谁更惨,因为那一无所用。时间是治愈一切的天然良药,能做的只是继续坚强而勇敢地奔赴,在容易受伤的鲜肉上覆满一层又一层顽强而坚韧的老茧。

  欧文在他的故事中,显然也没有善待他所构建的家庭。从这艘家庭的大船起航以来,大大小小的风暴接二连三就没有中断过,或许是注定要考验他们的承受力,一家人的遭遇也如暗流涌动,充满了荒诞和离奇。祖父被宠物狗做成的标本吓死,姐姐被爱的人强暴,妹妹天生是侏儒,哥哥是同性恋,母亲和小弟因飞机失事而惨死,父亲又在激进分子筹划的爆炸事件中炸瞎双眼成为盲人,姐姐和弟弟纠结于一段不伦之恋……就是这样,人生处处激流险滩,处处都是尴尬,阻挠和难题。

  但是,欧文有他智慧的处理方式,他不会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因为这个家庭的多灾多难而浪费太多的时间停下来悲伤感叹,而实际的生活中则更不允许。他只会让每个人继续充满了信心,哪怕是幻想,一如书中习惯幻想的父亲一样,即便是踩着荆棘也要稳健地走下去,鲜血淋漓的伤口也有结痂的一天。父亲说:

“人类在这方面很了不起,无论如何都能生存下去。如果我们不能从那些失落的、思念的、想要但永远不能拥有的事物中变得更坚强,那我们就算不上坚强了,是不是?还有什么能使我们坚强。”

  在父亲和祖父一脉相承的“乐观的宿命论”中,人世中不断遭遇那些糟糕透顶的运作并非给人以阻挠和打击,而是给人们提供一个难得的契机,让人们认识并证明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阅读之前看到说欧文的《新罕布什尔旅馆》是一部美国版的《活着》。读过之后觉得两本书确实异曲同工,东西方的普通平民家庭,半个世纪的遭际和承受。但是在余华的故事里我看到更多的是一种悲惨无助的情绪,里面的人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宿命中逆来顺受,几乎是凭靠一种求生的本能去延续着自己茫然的生命。但欧文的故事里没有这样的感觉,命运的叵测和艰险在他轻松幽默的叙述中如同家常便饭,就像他在书中屡次提到的“人生太严肃,艺术才有趣”。他用乐观的心态和幽默的艺术,一次次把险境化解掉,把严肃的人生稀释到相对轻松。书里面的这些人是在坚持并贯彻着一种智慧的生活哲学的前提下,清醒乐观地接受宿命。

  因为笃信“天底下没有好结局,厄运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新罕布什尔旅馆》中,这个家庭的座右铭是“不圆满的结局,并不能否定一段丰富多彩的人生。”

  多年以后我们才会发现,并非最终抵达一个怎样的位置,获取了怎样的果实,才能衡量一段人生的质量。值得回味的,是从始至终伴随这一段漫长的航旅,不停地想方设法调整,修补,应对,攻克。是这一切的尝试和努力,让这段人生变得丰满而立体。就像一枚河蚌,把粗砺的沙子裹挟进自己柔软的身体,经历漫长的岁月终于结成了珍珠。在艰险中一次次起伏的生命,才最终凸显出了他的波澜壮阔。

  人的一生,或长或短,一切都是未知。而已知的是,我们一早知道并非坦途的命运中,若心中持有一种乐观的宿命论,相对来说或许能走得更轻松。

  《新罕布什尔旅馆》读后感(八):为了不与人打交道,她穿着熊服装了一辈子熊

  01

  他是村上春树崇拜的偶像,被誉为现代狄更斯

  一对乱伦姐弟,一个侏儒,一个同性恋,一个天真的父亲,一个家庭。

  轮奸,空难,恐怖袭击,戏剧性的死亡,一间名为新罕布什尔的旅馆。

  如果一篇小说出现以上三种设定,那或许就难免流俗于地摊文学。而作为村上春树崇拜的小说家,约翰•欧文大概是疯了,他的作品《新罕布什尔旅馆》竟一次集合了以上所列的所有人设与情节。

  只有最娴熟的文字魔术师才敢如此玩弄这些看似吸睛实则危险的元素,一朝不慎,剑走偏锋的设定将吞噬整个故事的完整与流畅,将其沦为艳光四射但低廉的马戏大拼盘。挑剔的读者会因为觉得自己被愚弄而愤怒。

  但约翰•欧文不惧于此。读他的小说,读者没有愤怒,只有一个忐忑:好看是一定的,问题是,究竟会有多好看?

  他的盛名享誉世界,评论界说他是当代难得的尚有现实主义遗风的小说家,封他为“狄更斯再世”;村上春树视他为偶像,难得与他在中央公园慢跑一次,还特意写进书里,并一再强调,读约翰•欧文的作品是会上瘾的,他的读者全是无可救药的瘾君子。

  这是一本兼具《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气质与《布达佩斯大饭店》精致荒诞的作品,但内核却是传统而温暖的:这是一个家庭的成长与救赎史。

  02

  四十年历史,都是天涯沦落人

  这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有点反常。

  父亲温•贝里是个天真的理想主义者。1939年的夏天,年轻的他在缅因州滨海高级旅馆当暑期侍应生。华丽的晚宴,令人眩晕的华尔兹,跳舞的人们,金黄色的香槟……一切都仿佛是菲茨杰拉德笔下的上流社会。父亲被那个夏天的五光十色所捕获,从此用尽一生来试图复刻、重现这种黄金般的幻影。

  姐姐弗兰妮漂亮迷人,不幸的是,她在高中时被校友轮奸,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逃避之旅。她反复告诉自己,“他没有触碰到真正的我,就不算得到我。”同时又病态地暗恋着强奸她的人,一封又一封地给对方写信,也许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试图与强暴和解。但更糟糕的是,她和亲弟弟都对彼此抱有不伦的性幻想。

  故事的主人公,“我”,弗兰妮的亲弟弟,善良而简单的健身狂热者,对姐姐深深压抑的性欲,导致他不停地流连于妓女的身体。

  妹妹莉莉,侏儒。她一辈子都在试着“长大”,可侏儒怎么长大呢?她愤怒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没日没夜地写作。每当别人问她在做什么时,她总是攥紧了拳头,坚定地发誓,“试着长大。”仿佛长大是一件努力就可以达成的事。她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作家,却最终自杀。

  哥哥弗兰克,同性恋,实用主义者。在其他家庭成员的衬托下,他反倒显得不那么异常了。

  要评价这部小说是困难的。

  约翰•欧文试图展现的,是一个美国普通家庭从二战前到70年代,近40年的历史。时代面貌与人生图景在贝里一家三次经营“新罕布什尔旅馆”的过程中逐渐展开。在这当中,他们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辗转维也纳,又从维也纳回到缅因州,遇到了奇葩雇工、末流乐队、神奇的侏儒马戏团、名为弗洛伊德的隐喻式人物、妓女、间谍、极端恐怖分子……欧文有意创造一个流畅的叙事迷宫,他带着读者在过去、未来,隐喻、预言中穿梭,人物众多且各有特写,甚至包括一条狗和一头“熊”。

  03

  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

  苏西和弗洛伊德在维也纳经营第二家新罕布什尔旅馆,直到遇到贝里家族。苏西同样遭受过性暴力,但她比弗兰妮更难过,因为凌虐者觉得她相貌丑陋,用黒袋蒙住了她的脸,这是另一个层面的打击,不仅强暴她,也让她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与混乱。苏西后来选择穿上熊的装扮,戴上头套,以熊的面目示人,以熊的方式度过一生。

  这种情节只有约翰•欧文才想得出来!这是逃避人生的方式,“……她害怕当人,也不想跟人打交道。有多少人跟她感觉一样,却缺乏改变现状的想象力?装一辈子熊也许可笑,但你不得不承认,这得要有想象力。”

  另一个充满荒诞意味的情节来自于欧文杜撰的一则寓言。从前在维也纳,有一个街头卖艺的小丑叫老鼠王。他会训练老鼠,会卜卦算命,会模仿拿破仑,还可以让狗随时放屁。有天晚上,他抱着一大盒老鼠从窗子跳了出去,盒子上写:人生太严肃,艺术才有趣! 听说他的葬礼是一场舞会。

  苏西和老鼠王成为了一种对照。选择以“熊”的方式逃避一生,还是从那个打开的窗口跳下自杀?

  他互相勉励:“别停,继续走过打开的窗口。”

  请不要被死亡的风景诱惑。

  请坚定地继续走下去——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

  故事的结局,苏西摘下头套,选择以正常的面目示人,与主人公组成了家庭,共同经营着第三家名为新罕布什尔旅馆、实则为强暴防治中心的心理康复机构。她把余生都奉献给同样遭受性暴力却难以自愈的女性们。

  04

  真正的读者会从中看到彩虹

  欧文的故事有一种天真的、不讲逻辑的绚烂希望,技巧成熟,但人物天真可爱。除了苏西,故事的其他人也都在用尽全力的逃避中获得了宁静:弗兰妮治愈了自己并成为了好莱坞明星,莉莉通过死亡长大,父亲虽然眼盲但在被善意构筑的谎言中获得了他梦寐以求的一流旅馆,弗兰克则是一名成功的经纪人。

  人生还在继续,他们都在负重前行。

  逃避或许懦弱、可笑、悲哀,有一万种值得唾弃的理由,但逃避,保留了人生的一切可能。

  我们是了不起的人类,正在过了不起的人生。那些失落的、思念的、想要但永远不能拥有的事物,在让我们变得更坚强——逃避,让我们拥有了这种变得坚强的时差与机会。

  即使我们逃避着走过了所有的困境,走廊的尽头并不华美,那也没有关系。正如贝里一家的名言所预示的:

  ——“天底下没有好结局。”

  ——“那又怎样?”

  这种态度,才是最感人至深的勇气。

  仔细想来,我们人生所有的烦恼几乎都来自于对“圆满结局”的渴望与执念。

  功成名就、家庭幸福、老有所依……这一长串世俗层面上的褒义形容词,定义或者说捆绑了我们所谓的人生。圆满的意义大过了一切,哪怕为了这个“圆满”汲汲营营、上下求索,为了这个“圆满”负荆前行、呕心沥血。

  每一次失败都是一个打开的窗口:高考失败、遭遇裁员、落后于同龄人、恋爱无望、性向异常、遭受暴力与不平等……一旦意识到人生的“圆满”结局无望,便像老鼠王一样,从窗口跳下——或者从内心给自己判了死刑。

  但不要忘了,人生并不仅仅是终点,而是包含开始、过程、结束的全部。人生的圆满,不必执着于结局的圆满,而是,我选择了这样度过一生,我不后悔。

  离奇的死亡、沉重的成长,猎奇的设定和情节,这些都只是约翰•欧文涂抹的颜料。他的叙述是琐碎的,明快的对白,黑色幽默式的笔法,轻盈而恰到好处的情感……整个故事在他的涂抹之下游走于现实与梦幻之间,就像是一个令人着迷的万花筒,破碎、凌乱,光怪陆离,却又始终能看到奇迹的和谐与美感。

  真正的读者会从中看到彩虹。

  《新罕布什尔旅馆》读后感(九):笑中带泪,一个“荒唐”家庭的旅馆梦

  ——约翰·欧文《新罕布什尔旅馆》读后

一、 引子

  《新罕布什尔旅馆》是我看的第三本约翰·欧文,相较之前看的《盖普眼中的世界》和《苹果酒屋的规则》,这本依然是长篇巨制的“家庭史”,依然有令人忍俊不禁的欧文式幽默,也依然有令人为之落泪的生离死别。

  这个小说太精彩了,以至于我专门去充了某视频网站的会员,就为了看根据它改变的同名电影。

新汉普夏饭店 (1984)6.51984 / 英国 加拿大 美国 / 喜剧 剧情 爱情 / 托尼·理查德森 / 朱迪·福斯特 罗伯·劳

  电影除了朱迪·福斯特饰演的女主弗兰妮没让我失望外,完全被七零八落的剧本给毁了。没看过小说的人,观影过程中一定会一头雾水。

二、贝里家的旅馆梦

  虽然都是“家庭史”,但《新罕布什尔旅馆》与《盖普眼中的世界》、《苹果酒屋的规则》有着明显不同的立意。

  《盖普眼中的世界》是以盖普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追忆了盖普的出生、成长、成名、失意、绝望、困惑,乃至最终被刺杀身亡,呈现了“一个非典型作家的性爱之旅”。

  《苹果酒屋的规则》则将大背景直接聚焦到了堕胎这一社会问题。约翰·欧文以圣克劳兹孤儿院为叙事原点,详述了荷马·威尔士等孤儿的生活境遇。小说所讨论的“苹果酒屋的规则”,最终想要强调的是“最高的规则不过是替人着想的善良”这一主题。

  而《新罕布什尔旅馆》,讲述的则是贝里一家的旅馆梦:从1953年购买汤普森女中、开办第一家“新罕布什尔旅馆”开始,到1958年离开美国奔赴维也纳,协助好友经营第二家“新罕布什尔旅馆”,再到1964年回到美国,在1965年开第三家“新罕布什尔旅馆”为止,旅馆是这个家庭,尤其是家庭中的父亲温·贝里,一直追逐的梦想。

  三家“新罕布什尔旅馆”的开办,最初是因为温·贝里想要冲破枯燥教书生涯的束缚,第二次是温·贝里应和好朋友的召唤,到异国掘金,最后一次则不为盈利,只是孩子们为给失明的父亲温·贝里一个精神寄托。

三、逐梦的失与得

  “新罕布什尔旅馆”承载了梦想,也因此见证了这个家庭各个成员的失与得。

  老熊缅因州被意外枪杀,老二弗兰妮被强暴,爱犬哀愁(Sorrow)的老死,祖父爱德华·巴布受惊吓意外去世,母亲和老五蛋蛋(Egg)因飞机失事而殒命异国,尤其悲壮的是老友弗洛伊德为了保护大家而牺牲自己,触爆了恐怖分子的汽车炸弹,被炸碎得不知所终……

  有失去也有成长。

  老三约翰在姐姐弗兰妮被强暴后,变成了健身狂人,只为再遇到这种情况时不必再因自己的弱小而自责;老四莉莉克服了侏儒症带来的自卑感,将内心的渴望“我要长大”诉诸笔端,成为了身价不菲的作家(尽管最后因为压力太大而跳楼,但她给我的感觉仍然是积极的);就连之前一向唯唯诺诺、最不被看好的老大弗兰克,后来也成为家庭中最有经济头脑、最会理财的“大管家”。

  小说最后,约翰·欧文写道,“但这就是我们做的事,做梦,然后梦想从眼前逃开,几乎和做梦时一样清晰。就是这么回事,不管你喜不喜欢……你必须择善固执、终生不渝。你必须继续走过打开的窗口。”

  小说中自杀的莉莉若是写出这样的结尾,或许也不必去自杀,这或许也是致敬F·S·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最好方式。

四、熊的意象

  熊在《新罕布什尔旅馆》中是个非常重要的意象。首先,它以“缅因”州为名,以演出杂耍的马戏熊出现,以被莫名其妙的枪击而丧生;后来,它以“苏西”为名,以一个被强暴后、对男性世界失望的女性身份再次出现。

  熊也是贝里一家前往维也纳的动力之一,因为那里的旅馆有一只聪明的熊在等待他们。而这头名义上的熊“苏西”,也的确更能符合旅馆的要求和大家的心意。变身为熊的苏西,性取向也发生了改变。而她在认识了贝里一家后,所经历的一切,慢慢的治愈了她内心的创伤,她又成了异性恋。

  熊是力量、幸运、聪明的象征,但熊的遭遇或由人变为熊的选择,则令人并不那么愉快。

五、姐弟恋的终结

  老二弗兰妮和老三约翰的姐弟恋,是我阅读小说时的一大快感,我也特别期待约翰·欧文对这一乱伦恋的处理。

  约翰·欧文是讲故事的高手,更是深谙人性的行家。

  就像他在《盖普眼中的世界》里处理海伦出轨男学生的“最后一炮”一样,一场车祸使男学生被咬掉了3/4阴茎,盖普的大儿子邓肯瞎了一只眼睛,小儿子沃特丧生,这场不伦恋的结局可谓“惨痛”。而在《新罕布什尔旅馆》里,他用弗兰妮和约翰疯狂的性爱,给这段乱伦恋划上了句号。令我大出一口气的是,两人在鏖战之后,除了某些器官很痛、彼此变得很虚弱外,并没有人因此而死。

  弗兰妮给约翰打电话,邀他共赴巫山,这段写得极尽风情,直令我想起《盖普眼中的世界》中拉尔夫太太引诱盖普那般香艳和富有魅力。照录如下:

弗兰妮一个人待在斯坦霍普。“莉莉跟出版社的人吃午餐去了。”弗兰妮说。这也许可以成为莉莉长大的方法之一,跟出版商吃一大堆午餐。“弗兰克在打理生意。”弗兰妮说,“他跟莉莉一起,几小时之内脱身不了。你知道我在哪儿吗,小子?”弗兰妮问我,“我在床上。”她说,“一丝不挂。”她又补了一句,“我在***十四楼,想你想得好兴奋。”弗兰妮悄声对我说,“我要你。”她说,“给我滚过来,小孩。现在,否则免谈。”弗兰妮说,“除非试试看,否则我们永远不会明白到底需不需要这样。”她挂断了。另一部弗兰克的电话还响着,我让它继续响。弗兰妮一定知道我穿好了跑步的装束,随时可以跑出门。

六、结语

  读《新罕布什尔旅馆》的时候,我就在想,在这个移动阅读和碎片化阅读如此盛行的时代,我们是否还有闲暇与闲情,去欣赏细节如此丰富、内容如此幽默的长篇小说。

  此一念头并没有在我脑中停留太久,因为约翰·欧文实在太值得买来纸质书,一边准备点干果、红茶,一边捧腹而读。

  《新罕布什尔旅馆》读后感(十):继续走过打开的窗口

  不同于《独居的一年》,作者的这本小说,《新罕布什尔旅馆》发生的背景更有时代意义,有点魔幻现实主义,比起前者更严肃也更具哲理意义。书中包含的主题很多,战争,家庭,个人,成长,命运,亲情,爱情,校园霸凌,遭到创伤后的个人修复···足以拍成一部跌宕起伏却生机勃勃的电影。

  本书以《新罕布什尔旅馆》命名,代表了“我们”所经历的三个阶段,温情的第一家,颠沛流离的第二家,以及象征美好未来的第三家。或许还是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会更精确,梦想是被压抑的希望经过伪装的实现。

  01校园霸凌

  在第一家新罕布什尔旅馆,我们正值芳华,我们玩耍,我们长大。我们也经历了一个可能到现在还是令无数家长和老师都头疼的社会事件:校园霸凌。万圣节的晚上,我和姐姐弗兰妮为了心脏病突发的警官霍华德去学校找救兵,却被道夫等人困住,虽然弗兰妮想过第一次会给他,但是没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当着另外两个人的面,而且最后被他们三个轮暴。这对处于花季的弗兰妮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幸好她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以及善良的友邻。我去找小琼斯求救,小琼斯告诉弗兰妮“你知道吗?当有人碰你,而你不想让他碰,那就不算真碰——相信我。他们那样碰的不是你,他们没有真正‘得到’你,懂吗?你还在自己里面,没有被任何人碰到。相信我,你真的是个好女孩,你还在自己里面,行不行?”从那时起,“被打”就成了弗兰妮对整件事的说法,然而大家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这一来,真相就没有法律上的意义了。轮暴她的三个人也只是被学校开除而已,并没有遭到应有的惩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房思琪现象”真的不是个例,被强暴后强迫自己相信爱上那个畜生。文中的弗兰妮也一样,直到多少年后,她居然还一直给道夫写信!苏西对弗兰妮写信给道夫的事有一套理论。“她怕他,她其实很怕再见到他,就是出自恐惧才会一天到晚写这些信:因为,如果她能用平常的口吻对道夫说话——如果她能假装和他维持一种正常的关系——那么他就不再是个强暴犯,不曾强暴过她,她便用不着面对现实。因为,她害怕道夫或任何像他的人,会再一次强暴她。”这本书里遭遇过强暴的女性不止弗兰妮一个,苏西后来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强暴防治中心,在此之前,他们帮助弗兰妮解开了面对道夫的心结。按苏西的话来说,“她当然会怕,但是非面对不可。恐惧是开头的阶段之一,如果她能克服那该死的恐惧,她便会开始愤怒。而一旦她愤怒了,人也就解脱了。”其实关于弗兰妮面对被强暴的态度也是贯穿书中的一条线索,她只有真正克服这件事,才可以自由地寻求新生活,活自己的下半辈子,继续走过打开的窗口。注意到作者在致谢中提到莱斯利·克莱尔位于加州索圣罗莎索诺玛郡的强暴辅导中心,在面对这件事的态度上,作者也许已借防暴专家苏西的口说出,“应该让受害人畅所欲言,不要把自己的问题和受害人的问题混为一谈。注意,每一个强暴事件的重点所在,未必和你自身的经验相同;请多加考虑,因为可能性不止一种。我们必须了解,受害人的反应和调适方式不止一种。任何一个受害人都可能会有常见的征候,罪恶感,否认一切、愤怒、混乱、害怕,以及其他种种不同的反应——事实上,可能是以上全部,可能是部分,也可能完全没有。而后遗症可能发生在一星期内、一个月、一年、十年,也可能永远不发生。”

  02我和姐姐

  本书中的我在目睹了姐姐弗兰妮遭受这种事后,下定决心健身,我需要的是力量、精神和速度,再也不想体验另一个万圣节的无助感。“爱荷华巴布领我入门,小琼斯则提供我经验和完美的榜样,父亲教我如何跑步——哈罗德则告诉我如何跑得更快。技巧的养成和操练——甚至巴布教练的食谱——都不算难,对一般人来说,真正难的是持之以恒。就像巴布教练说的,你得择善固执、终生不渝。然而这对我也很简单,因为我这么做全为弗兰妮。我不是在抱怨,但弗兰妮是这一切的动力——她也知道。”

  从开始就觉得“我”对弗兰妮的爱有些不同寻常,后面作者处理这种乱伦的手法也很高明,我们没有失去彼此,却将对彼此的爱永远定格在亲情,这就是结局,现在我们自由了,一切都结束了,这样才能继续走过打开的窗口。也如弗兰妮多年以后对我说“我们一点也不怪,正常得很,对彼此来说,我们就像雨水一样普通。”对彼此来说,我们就像面包的香味一样美好平常。我们是一家人,对一家人而言,再夸大的表现都算正常;因为那永远是合理的夸大,绝不过分。

  03与自己和解

  想写的太多,在第二间新罕布什尔旅馆阴冷无助吵闹非凡的七年,充满想象力,不断长大的莉莉,苏西内心的熊,巴布的乐观,弗洛伊德所经历的战争,浪漫主义的菲格波,哀愁再现哀愁浮起,给父母带来姻缘的缅因熊等等在我们生命里留下印迹的人事物,都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有战争,有亲人的离开,但作者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每个人都在与自己和解。

  同性恋的弗兰克在攻读了经济学和宗教学后成为一个头脑出色的经纪人,他帮莉莉进行书籍的出版运作,他是个英雄,但直到他为我们开支票,告诉我们可以花多少钱在这个那个的时候,才真正显露出英雄本色。虽然他在童年经常不跟我们一伙,爱告状,也胆小,但回想起弗兰克曾经几次制作哀愁的标本,还是挺可爱的。弗兰妮也直到多年后在我们的帮助下重新真正面对道夫,才拔出一直躲在内心深处的那根刺。患有侏儒症的莉莉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长大,受到菲格波的熏陶,莉莉爱上了写作,作家拥有看穿一切的本领,她早就察觉我和弗兰妮异样的感情,也曾赠给我们唐纳·贾斯特的《爱的对策》,试图帮我们解救,但她却没能解救自己。害死莉莉的是“品质”,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结局,她永远也写不出像那样的结局,她达不到那个境地,她把自己逼得太紧,也许她去到天堂,继续长大。母亲和蛋蛋是最早离我们而去的,我们一到维也纳,第二天就传来飞机失事的消息,哀愁浮起在早晨灰蓝的海面。父亲自那以后一直没再娶,孑然一身,经营着新罕布什尔旅馆,没人知道他想的是什么,但他拥有和他父亲巴布一样的乐观,永远不曾对生活放弃希望。“事态没那么糟,人类在这方面很了不起——无论如何都能生存下去,如果我们不能从那些失落的、思念的、想要但永远不能拥有的事物中变得更坚强,那我们就算不上坚强了。还有什么能使我们坚强?”

  04择善固执、终生不渝

  作者确实有很强的写作功力,能搭起这么大的架子,纵向横向都不失深度,处在那个历史当下的我们都在一艘大船上,漂洋过海,环游世界,不管是否随时有被冲走的危险——或许正因为有这种危险——我们不能沮丧、不能悲伤。无论这世界如何运作,我们都没有理由愤世嫉俗、悲观绝望。在父亲和巴布看来,这世界糟糕透顶的运作方式不过是一种强烈的诱因,使我们的目标更明确,而且有毅力活得更好。不圆满的结局,并不能否定一段丰富多彩的人生。书中结尾很具深意也很有概括性,摘录如下:

  “于是我们继续做梦,在梦里创造人生。我们给自己一位成圣的母亲,使父亲成为英雄;还有别人的哥哥、别人的姐姐——他们也成了我们的英雄。我们创造自己的钟爱与恐惧。梦里永远有个失落的勇敢小弟弟——也有个失落的小妹妹。我们继续做着梦,伟大的旅馆,完美的家庭,度假的生活。而我们的梦想从眼前逃开,几乎和做梦时一样清晰。

  在新罕布什尔旅馆里,我们一辈子都锁死了——话说回来,水管进一点空气,头上淋一堆屎又怎样呢?如果你拥有美好的回忆。

  我希望这个结局还适合你,妈——还有你,蛋蛋。这个结局有你最喜欢的风格,莉莉——也是你长得不够大,永远写不出的结局。或许这里的举重器材不够满足爱荷华巴布,宿命论也不够满足弗兰克。或许对父亲和弗洛伊德那些梦想的本质谈得不够,也缺少弗兰妮的恢复力。我想,这个结局可能对苏西不够丑、对小琼斯不够大。我也明白它不够暴力,不足以取悦过去的好友和仇敌;或许还及不上尖叫安妮的一声呜咽——无论她此刻躺在何处尖叫。

  但这就是我们做的事,做梦,然后梦想从眼前逃开,几乎和做梦时一样清晰。就是这么回事,不管你喜不喜欢。正因如此,我们才有这种需要,我们需要一只聪明的好熊。有些人的头脑好到可以完全自给自足——头脑就是他们的聪明熊。我想弗兰克就是这种人,他的头脑就是聪明的好熊。他并不是我误以为的老鼠王。弗兰妮有只聪明熊叫小琼斯,同时她还擅长远离哀愁。而父亲有他的幻想,这些幻想够强够大,最后也成了他的聪明熊。这样就剩下我了;当然,我有苏西熊——还有她的强暴防治中心和我的神话旅馆,所以我应该没什么问题,都快有小孩了,最好是没问题。

  巴布教练始终都明白,你必须择善固执、终生不渝。你必须继续走过打开的窗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