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菊与刀》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菊与刀》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2-18 23: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菊与刀》经典读后感有感

  《菊与刀》是一本由本尼迪克著作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7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菊与刀》精选点评

  ●是因为翻译原因可读性一点都不强

  ●鲁思•本尼迪克特绝对女中奇才,能把一部社会学研究性著作写得这么文采飞扬摇曳生姿实在经典了!简直不忍释卷,我只花了两天时间就读完了。作品确实特别棒,但出版社真是把我恶心到了!什么狗屁排版质量啊!字段不规范就不说啥了,从255页到277页连页码都没印刷出来,太影响阅读质量了!

  ●有点科普书的意思,对日本的民性格有了一定了解,虽然现在的日本和时的日本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了解到民性的形成和到如今的变化也是非重要的。

  ●看了这本书能了解日本人奇葩行为

  ●整篇文章还是有些枯燥,但一些习俗章节有点意思

  ●对日本有了全新的认识,从历史教育对日本的社会结构人生观进行深层剖析。很好的解释了我平常对日本的疑惑,为什么有一个民族会如此的极端

  ●奇葩

  ●儿童学习这一章应该往前放放,这一章真的很有意思,很多行为和观念在现在的日本人中仍然很常见

  ●作者只用了一年多就写出了这部著作,不得不佩服。她有自己逻辑体系,而且分析得很深刻。后半部分有点难懂,只是书中所提及的中国文化与实际略有出入,想必她对中国并没有太深入的研究,比如第九章作者提到:中国已明显成为传统习俗的东方式一夫多妻制。这样的理解很西方刻板印象,实际上中国从来都没有实行过一夫多妻,而是极其严格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妾身份严格区别整体上阅读体验是略平淡的,但作为一部研究著作,而不是娱乐读物,其生动性与浅易性已经很难得了。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 富有启发性 虽然书中有些观点简单粗暴 把一些复杂问题过于简化了 但对于非学术大部头的书 也不能苛责过多 另外这个版本的翻译质量 有些地方不错 有些地方不靠谱 让人完全不知道效果讲什么 有些内容去翻了下英文原版明白是想说什么

  《菊与刀》读后感(一):向美与死而生

  一开始听说这本书是在大学课上,某个老师提起的。后来自己在大学的图书馆看完了这本书,再后来自己买了这本书的中文版和英文原版。虽然英文版一直没有看。

  据说这本书的作者在写的时候,很匆促,分析下得也比较粗糙。但是某种程度还算还是对日本人的国民特性描绘得比较准确。

  有小礼而大义。没有真正的道德观社会制度秩序严明,各适其位是最大的规则。作出违反其位置事情,就是有亏不义,这也是天皇在他们社会文明象征中是至高的,这也是他们为什么真觉得他们当年是为了东亚文化圈好,反抗的人民才是不义的。

  《菊与刀》读后感(二):那个年代的日本

  想要了解日本文化,买了这本书读一读。感觉像是打开了“另一个日本”的大门。这里描述的好多场景让我想到了以前的中国,反复确认了作者的写作日期年限。也许这里描写的只是那个年代的日本,或者时间更早。就像现在的中国跟以往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一样,时间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的这些研究与结论也许是正确的,对于那个时代的日本来说。但是经过时间的打磨后,这些关于日本人矛盾的性格,没有“仁”基础的“孝”和“忠”,也许需要重新做调研。科技的发达,让整个世界成了“地球村”,这让一个国的人民很容易接触到其他国家的文化,从接触、认同到接受,人的思想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的,即使“根”上的东西不容易改变,但免不了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许现在的日本跟书中描述的会有些不一样。

  《菊与刀》读后感(三):日本内在的矛盾两重性

  这本书着重介绍了日本社会的两重看似相反却有其根源基础的民族文化性格。他们看似礼貌却梳理,看似好武而又彬彬有礼,看似井井有条却在某些方面放浪形骸……这些矛盾的两重性,是建立在大和民族以天皇为神,以森严的等级制度以及有恩必报有仇必还的社会伦理制度上。

  天皇为神,构建出万世一皇、永终天皇的忠诚情理中,只要天皇推进的,就一定受人民臣服的,所以推翻已有制度构建新社会,在原有体系做出适当调整,也是受民族支持而显得轻而易举。只要在所属的等级制度内,做适应本等级制度的事,也是值得夸耀的;超越等级身份的事,是不合理的,不被容许的;受了侮辱,总得报复回来,不然就不合情理了,后期这种情理演化成对内对己的病态苛责。整个社会体系,男尊女卑至上而下层级分明,导致日本人在成年后收到了严苛的教条拘束。为适应这种教条社会,日本人在儿童幼年时开始有意识地教导遵从这种社会规范。然而,儿童和老年人受到的束缚相比较而言,还是较少的,较为自由的。在迈步成年过程中,一步步学习以适应这种社会。

  这本书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一国文化,不是采用常用的实地考察法,而是遥距测量法。通过对比大量的文献资料、在美国本土的日本人行为习惯,结合与日本相近的亚洲国家来类比,与美国的文化习惯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得出对日本的一个客观形象,从而为政策提供支撑。

  这本书,读起来,翻译上还是稍有晦涩,不够通畅。

  《菊与刀》读后感(四):读《菊与刀》

  

这本书讨论了日本人的思维感情习惯和日本民族矛盾性格的成因。菊是菊花,是安静和美好的象征,代表着皇室徽章。而刀,则是武士刀,是征服和杀戮的象征,代表武士的无上荣誉。日本人的性格是怎么养成这种蕴含菊的美又显露刀的锋芒的? 我没读过日本文化,在我自己的印象中,一想到日本人,就会偏头咧嘴,嫌弃一句:咦。我总感觉日本带着一鼓小家子气,当然日本人说中国也说我们劣根性重。这段文字是我的偏见。(… 我一直很好奇二战后日本是如何恢复得这么快的?美国的扶持自然是一部分,他们是怎么克服战败的沮丧立马重振旗鼓亢奋投入经济振兴中的?这是文化的影响。《菊与刀》给出了答案。日本人的行为准则是:选择了一条道路,便全力以赴,一旦失败,他们自然地改弦易辙。于是他们放弃“大东亚”计划那么理所当然,于是他们微笑站在路口迎接美国士军来领导他们。 日本并非罪感文化的国家,相对于罪,他们更在乎耻。对名分的情理要求他们消除毁谤和侮辱,因为毁谤使美名受损,从而应该洗雪、必要时对毁谤者进行报复,或者自杀。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喜欢切腹自杀,因为他们自我感到受辱,只有这样才能清洗侮辱。而令我奇怪的是,战时他们主张“不投降政策”,战败又可以立马反省投降,并不感到屈辱,他们认为他们是放弃了一条行不通的路而改走另外一条路,日本人思维真的很难懂,很矛盾。他们的道德标准多变到摸不清头脑。 日本人关于忠、孝、情理、仁、以及人的感官的规则,表明了他们的生活态度。他们忠于天皇,孝敬父母长辈,重视名分的情理,注重“报恩”。恩也是日本文化的一条主线,他们很怕承恩,因为担心难以为报。这就是日本人为什么在接受别人的帮助之后说的不是3Q而是これはどうすればいいのでしょうか(这可如何是好)。 日本的传统文化其实是反对改革的,明治维新之所以那么成功,是因为他们的座右铭是:万物各归其位,各得其所。他们服从天皇的命令,从头至尾日本没有改过朝换过代,一直是忠于天皇。我们中国说自己拥有五千年不间断的传承,怕是没有考虑到改朝换代吧。如果真算连续性,日本才是一脉相承历史悠久。 总之,在天皇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忠心的服从下,一切进行的很顺利,改弦易辙都很容易,因为他们无条件信服天皇。 本尼迪克特还解析了日本人的感官世界。日本人认为享乐是件好事并值得培养(但是日本人又是反物质主义,太矛盾了,我的小脑袋要炸了

  《菊与刀》读后感(五):矛盾与统一——日本文化的二元性

  最近学习日语,尽管对词汇语法尚未建立体系,已经可以从所学只言片语中感受到日本人复杂的思维模式及背后的独特文化,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本书对日语“对不起”和“谢谢”两个最常见表达的解析中。

  例如,在作者看来,日语中的致谢,无论是ありがとう还是かたじけない,感谢的言外之意,是日本人因为受到了分外的恩惠而深感惶恐,因为这种恩情超出了他们原本所处等级应有的份额,即译著所谓“对名分的情理”,以致于受恩者不得不背负额外的人情需要偿还,在特定情形下,这种自虐式的沉重“负恩”心理甚至会演变为对施恩者的复仇心态。诸如此类都表明了日本文化的二元性,很多看似分裂的人格心理,其实正是日本内在的文化特性,根据外在形势条件的变化而调整,即使前后表现截然相反也是再正常不过,而在外人看来便是典型的见风使舵与表里不一。

  本书重点讲解了等级制对日本国民性塑造的根本性影响,以及“仁”“义”“忠”“孝”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应概念的显著区别。特别是“仁”的要求,在中国孔孟之道中可以理解为总领“忠”“孝”等其他品质的最高要求,但在日本,“仁”是情分而不是本分,是等级制对人要求之外的东西,不是必备品质。对于这一点,不妨参考《叶问1》中的一段话,叶问说:

  “武术,虽然是一种武装力量,但是我们中国武术是包含了儒家的哲理、武德,也就是仁,推己及人,这是你们日本人永远都不明的道理。因为你们滥用武力,将武力变成暴力,去欺压别人。”

  撇开电影宣传的因素,结合本书所总结的内容,会发现这段台词和本书对“仁”在日本文化中所处境地是不谋而合的,甚至可以用“鲜矣仁”来形容日本这种严厉刻薄的磨砺型文化。再进一步,就不难理解在疯狂自虐的打磨后会产生怎样矛盾扭曲的心理。

  本书的阅读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著述之目的是为战后美军进驻日本,对日本进行重构和再教育提供学术研究参考,视角是美国人,主要对比的是欧美与日本文化的差异,而不是中国,理解日本很多行为背后的原因动机也绝不是为其行为本身辩护;二是成书于20世纪50年代,虽然70年不足以改变一个民族的文化根本和特性,但书中有些极端的情况在今天或许会有所缓释;三是凡阅读解析民族文化特性的书籍,务必有一定实践或载体作为前提,比如学一点对象国的语言,或曾与本土人士共事,否则阅读此类书籍就会就十分抽象,没有抓手;四是本书译文委实差强人意,有精彩的地方,但多数时候可读性欠缺,如果有机会读到原文,那就尽量读原版著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