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冠军早餐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冠军早餐读后感精选

2022-04-10 03:05: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冠军早餐读后感精选

  《冠军早餐》是一本由[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冠军早餐》精选点评:

  ●打三星的人不在少数啊…读者们都挺客气的

  ●一般

  ●翻译水平一般,有很多地方读不太通畅,不过考虑到冯内古特的文笔本来就怪怪的,还是可以原谅译本的。很喜欢这篇,很破碎,比《囚鸟》更有趣,《囚》看不下去了,太一本正经,而《冠》却以加入作者的叙述,带来电影中打破第四堵墙的观影感受。以及,非常喜欢最后fucked up的结尾,ETC。

  ●此不为神作,何为神作?冯内古特“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描写了这狗屎一般充斥着战争,毒品,卖淫,种族歧视,环境污染,扭曲,变态,道德沦丧的世界。该骂的地方,就酣畅淋漓的骂,该笑的地方,就痛痛快快的笑。冯内古特不光喷的过瘾,还露了一手画功,着实厉害了得。

  ●冯内古特属于那一批个人色彩极其浓厚的作家,由于这一特质,他的作品就有了阅读者的要求。我无法进入他所写的世界,这也是我对这本《冠军早餐》不太感冒的原因。etc.

  ●太好笑了,同时太悲伤了。

  ●奇特荒诞东拉西扯充满想象力 打破第四面墙“屈鲁特是我创造的人物中唯一有足够的想象力怀疑到他可能是另一个人所创造的” 香槟是酵母排泄物hhhh 最后的结局喜欢 自由与年轻

  ●冯内古特拥有最高级的冷幽默,无论前工业时代还是后工业时代都适用。

  ●我爱画屁眼

  ●他说,受到美的滋养的人会是这个样子吗,除了荒凉和绝望以外,什么都没有吗;他说,我们要渴求没有被我们民族所犯的罪过所污染,这些罪过是蓄奴、屠杀、严重的疏忽过失,或者虚假的商业贪婪和狡诈。他的文字保持了一个殖民者渴求宽恕的基调,他说,“不管是谁,只要有欧洲人的血液,就是查理曼大帝的后代”。他说,有钱人是无情的,越有钱越是无情,对一个爱他的女人,有钱人会说她是最好的泄欲器,只要上了弦,她就会操你,对你说她爱你,一直到你给她买了一家炸鸡分店的经营权。有钱人会以金钱作为度量衡去处理所有关系,像机器一样运作。所幸的是,vonnegut说,他是所有角色的创造者,他可以给有钱人一个悲惨的命运,他们在一部小说里毫无还击之力。他说,她们被夺走了自由意志,不过无所谓,她们不需要自由意志。他目的是刺痛每一个读者。

  《冠军早餐》读后感(一):【春上春树随喜文化】

  Ⅵ.践行G(定量) 小说读起来很流畅 王小波的《红拂夜奔》 或者《黄金时代》三部曲 才能感受的喜感 当然还多了漫画的调侃 显得更加有趣,夸张,轻松,甚至是荒诞 微风拂面才是生活原本 毫无章法却像 多彩的万花筒拼凑的和谐画面 只要人思考 上帝就发笑

  这种幽默显示出向死而生的自由

  死亡哲学适合做墓志铭

  更多的是对心路历程的自我解嘲

  《冠军早餐》读后感(二):一个50岁男人的童趣

  拜读的第一部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大作,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书中的插图,非常有趣,感觉自己像一个无知的人类,需要知道一个苹果长什么样子,一个汉堡包长什么样子,冯内古特都用简单的插图说明着这一切。

  很难想象,这本书是冯内古特送给自己的50岁的生日礼物。一个50岁的人,还充满了童真的趣味,尤为可贵。

  对于故事本身没有太多的感受,但在故事的最后部分,作者以上帝身份的现身,与书中的角色进行对话,非常奇妙。

  《冠军早餐》读后感(三):ETC.如此等等。

  故事套故事,冯内库特的喜爱的表达方式。虚构的作者开始一段自我描述,然后咳嗽两声,预告要讲故事了。故事中两个人向着相遇的时间点趋近,并且如预告所言,他们相遇的时刻是其中一个人毁灭之时和一个人圆满之时。毁灭的是那个商人,他相信读了作家的书相信除了自己一切是机器,于是砸烂机器那不是上帝的旨意么?圆满的是那个科幻作家,写了大半辈子的三流科幻小说,第一次尝试着入世就引爆了这么个大事件,眼看没法收尾了,虚构作者本身进入了自己创作的小说文本,坐在现场看着自己创造的人物癫狂无边,然后安排商人被医院带走,好心地拉着无措的科幻作家兜风,揭晓真身。这两个本身就已经在疯狂边缘的人在作者安排下一个真的疯了,一个得了诺贝尔奖,医学的。我写完上面的话已经要笑出来了,真的是很疯狂有趣的故事,不是神经质就是有趣。

  冯内库特的故事有种让人着迷的疯魔气质,这本书亦然并淋漓尽致。人物的失序并没有打乱他的叙述节奏,那些疯狂的事情他们可以做一件又一件,冯内库特好像写累了又好像说你懂的,于是索性到处写满:如此等等。又让我一笑。

  另外书上的插画太妙太有意思,他随时可以突然在文本中插入一个刚刚提及的物件,说XX就是这个样子。都是粗线条的手绘,包括汉堡、电椅、魔术棒、贺卡、能量公式、屁眼(出现两次)等等等等。可爱而可乐。

  《冠军早餐》读后感(四):50岁的冯内古特和他自己的对话

  《冠军早餐》按冯内古特自己在书中幽默的解释为就是一个普通的名字,因为有家通用面粉公司注册商标为冠军早餐,所以他特意解释与该公司无关,更不是该公司赞助的。

  这本小说很有意思。你能想象一个写小说的作家会在书中和你解释苹果是什么,并画一个涂鸦来解释说明么?可冯内古特就偏偏搞这种无厘头且多余的事。 在文章序幕开始,冯内古特就已经开始玩了起来,他解释了他写这本书是给自己50岁的礼物,并在书中涂鸦,涂鸦内容被他幽默的解释为屁眼。(冯内古特很热衷于用屁眼调侃权威、专业、正经的事儿)

屁眼涂鸦

  故事讲的是一个精神即将崩溃的汽车代理商胡佛和一个科幻小说家屈鲁特,他们二者在艺术节上相遇,胡佛因为看了屈鲁特的小说,进一步癫狂崩坏,成为伤人的精神病。冯内古特在书中调侃了美国的国歌、国旗、美金、自由女神像的火炬也被他描述成孩子们手中的蛋筒冰激凌。他批判美国政府在蓄奴制消灭后还是无法真正做到种族平等——“肤色决定一切”。

自由女神的火炬甜筒

  美国向其它国家威胁要向他们发射火箭或者投掷炸弹,以此来制服它们。 大多数其他国家没有什么大钱。许多国家甚至不再适宜居住。它们人口太多,而空间不够。什么值钱的东西,他们都已卖了,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吃了,而它们的人民仍艹个不停 孩子就是那样艹出来的 从这二段话大概你就能看出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什么样的。 当然冯内古特除了黑色幽默也是科幻作家,在书中他多次通过科幻小说家——屈鲁特写的小说来讽刺和开脑洞。 你要想想屈鲁特是一个科幻小说家,可他的出版商却把他发行量最大的一部小说《车轮上的瘟疫》的封面、插图改为多位白人妇女为同一个黑人男子口淫的照片,还用“里面有妇女私处”的口号将他名字抹去了一大半,这多难受啊。 这时候冯内古特又进行了调侃,将口号“里面有妇女的私处”调侃成“张开大口的河狸”又涂鸦在书中进行解释,这是河狸,我们看看它长什么样吧。 撇去这些因素屈鲁特的作品是非常具有诱人反抗和发疯的因素的,这就是导致胡佛为什么最后从精神病发作者转变为彻底的精神病的原因(他的发疯之后的认知——所有的人都是机器,所有的机器也是奴隶;机器没有任何感觉,所以可以伤害。) 书中分为二条故事线,一条跟着胡佛,一条跟着屈鲁特。在故事的不断开展中,冯内古特不断运用调侃、暗喻、涂鸦的手法将小说的结构和叙事打破,颠覆了日常小说的结构。 故事写到后面时,冯内古特还时不时以第四人的身份加入故事,干涉故事的走向,比如屈鲁特按故事的发展是在旅馆里,可冯内古特笔锋一转: “我想,现在该是时候了,要让屈鲁特见胡佛,让胡佛发疯。 我知道这本书将会怎么收尾。胡佛会伤害很多人。他会把屈鲁特的右手咬掉一个关节。 然后当他包扎好伤口后,他会遇到他的创造者(我),我会把一切都解释清楚。” 这种打破次元壁的写法让人觉得十分有趣,作者明明白白把自己上帝的身份写进故事里。 在《冠军早餐》中,冯内古特将同性恋人群、异装癖、黑人、精神病与正常人、军人、装模作样的艺术家、画家进行对比描写,幽默的表现了美国社会的不平等社会现象。 唯一一位资产阶级的代表——胡佛,也因为发疯而被关进精神病院。 故事的结尾当我看到屈鲁特看着50岁的冯内古特大喊“让我年轻,让我年轻,让我年轻!”时,我才知道,冯内古特所说的解释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屈鲁特就是冯内古特,(书中写到父亲我理解为冯内古特的缅怀)不得不说这脑洞实在是太大了。 《冠军早餐》不止在结构上有所创意,有轻松调侃而过的残酷现实,更重要的是冯内古特破掉了自己的次元壁,他创作的自己,在他自己终于在书中和他创作的自己父亲相遇了,只不过一个风华正茂,一个年老色衰。

结尾的“让我年轻”让我理解屈鲁特是冯内古特

  《冠军早餐》读后感(五):“只有我们的思想是人性的,我们才是健康的”

  小说的故事大致围绕着两个极端又毫无干系的角色展开。极为富有但却没有精神追求并日渐发疯的企业家胡佛,和一无所有、只剩不被大众接受的科幻小说的作家屈鲁特。书发散性地描述了他俩各自一段无厘头又很凄惨的故事。两个主人公在故事高潮相遇,屈鲁特的哲学思维压过了胡佛心里的最后一根稻草,使他变成了一个唯我主义疯子,伤害了所有身边的人的故事。

  我认为这本小说里面最可圈可点的角色是小说家屈鲁特。冯内古特大概是在通过这个角色影射自己。作者在小说里提到,屈鲁特是唯一个意识到自己在一部小说里、并于作者“我”直接对话的角色。而这个角色是一个作家,写过二百零九部小说和众多短文,但一直不成功,没有被像样的出版社青睐过。

  屈鲁特钟爱写科幻小说,里面的故事简单,但又富有哲理、引人深思。比如这则:

地球宇航员到达一个除类人动物以外动植物都因污染而死绝的星球。类人类动物靠吃石油和煤做的粮食维持生命。她们设宴招待宇航员,他名叫唐。吃的东西糟极了。谈话的中心话题是检查。城市里尽是放映下流影片的电影院。类人动物希望能设法让它们停业而又不破坏言论自由。他们问唐,在地球上下流电影院是不是亦成问题,唐回答说“是的。”他们问他那些电影是不是真的下流?唐答道,“电影能多下流它们就多下流。”这对类人动物是一种挑战,他们认为他们的下流电影是地球上任何东西所望尘莫及的。因此他们都登上空垫车,飘到市里一家下流电影馆。他们到的时候正逢片间休息,因此唐有时间考虑一下还有什么能比他在地球上已经看到的更下流呢?电影院灯光还没有灭,他的性欲就给勾起了。他们这一行人中的女人都按捺不住起来。这时电影院里灯光熄灭,幕布升起。起先没有什么镜头出现。扩音器里传来了哼唧和呻吟声。接着影片开始放映。这是一部高质量的影片,片中一个男性类人动物在吃一只看起来像梨的东西。镜头推到他的嘴唇、舌头和牙齿,口水晶晶发光。他从容不迫地吃那只梨。最后一口进口时,镜头聚焦到他的喉结。他的喉结一上一下地动着。他满足地打个饱嗝,这时银幕上出现了这几个字,不过是该星球上的文字:剧终。当然,这一切都是假的。不再有什么梨了。吃梨不是那天晚上的主要节目。这是一部短片,目的在使观众有时间安静下来。接着正片开始了。讲的是一男一女和他们的两个孩子和狗、猫。他们不停地吃了一个半小时--汤、肉、饼干、黄油、蔬菜、浇了酱汁的土豆泥、水果、糖果、蛋糕、馅饼。镜头很少离开他们油光光的嘴唇和一上一下的喉结一尺远。接着做父亲的把狗和猫放到桌上,让它们也可以参加饕餮。过了一会儿,演员们实在吃不下了。他们吃得那么饱,连眼睛都瞪出来了。他们动不了。他们说他们觉得一星期之内再也吃不动了。他们慢慢地收拾桌子。他们拖着脚步到厨房里,把大约三十磅重的吃剩实物倒入泔脚桶。观众如醉如狂。唐和他的朋友离开电影院时,他们被类人动物妓女拦住了,要给他们鸡蛋、橙子、牛奶、黄油、花生等等。当然,这些妓女实际上是交不出货来的。类人动物告诉唐,如果他跟妓女回家,她会给他烧一顿石油和煤的产品做的饭,价格吓人。接着,他吃饭的时候,她会用下流的话说这吃的东西是多么新鲜,充满天然液汁,尽管这些食物都是人造的。

  我想,这个小故事是在反讽我们把黄片称之为“下流”,其实与类人星球人把吃吃不到的食物的片子叫做下流一样可笑。人得不到的基本需求,通过另一种方式去获得满足,为什么是一件要被道德抵制的事呢?(当然牵扯到贩卖人口的非法行当就另当别论)

  这部写在六十年代二战后时期的小说,恰恰是一代人从战争中回过神来,想要挣脱束缚放飞自我、寻找人的本性、寻找终极快乐的年代。而这个小故事也正是这种精神追求的写照。

  整个作品中还有大量对于美国政府、战争和资本主义的反讽:自由女神、美国国旗、越南战争时的化学武器、美国人的肥胖、种族分裂、毒品无一不变成冯内古特调侃的对象。这部看似轻浮的小说中附带大量疯老头自己作的插画,小说一开头他就自嘲50岁了要做点老顽童做的事儿。

  比如他画了菊花的插画:

菊花的插图

  当然,也不失对于严肃哲学问题的探讨:

生命的意义是何的插图

  书中另一个强烈的主题就是“自由意识”。人究竟有没有自由意识?如果有的话,为什么在二战期间,这么多人能够犯下如此非人的罪恶。这是当时战后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也从此开始了后现代文人们对于人性的新的一番思考和定义。屈鲁特的墓碑上写着“We are healthy only to the extent that our ideas are humane(只有我们的思想是人性的,我们才是健康的)”。这也是在从一段丧失人性的时代中挣脱出来的一代人,告诫世界要如何做个人。

  最后让胡佛疯掉的故事,全源于屈鲁特写的一篇故事: 一种思想。思想是毒药,可以让一个人、一群人、一个世界的人着魔。也许是在影射住进希特勒脑中的思想毒瘤,让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战争的机器,只知道迎头相撞、相撞、相撞。

  虽然这篇小说缺乏缜密的人物安排和故事安排,充斥着打酱油的甲乙丙丁,到最后把”我“也写进了故事里,还跟书中的各种人物对话。不经让读者到最后一头雾水,忘记了故事的主线和主角到底是谁。但我想,这可能才是冯内古特的魅力所在,他为自己的50岁写了这部小说。而作为作者,最大的娱乐,就是做一个创世主,以他的自由意识尽情操控他笔下人物的机器命运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