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阳光的日子里
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窗外北风呼啸着,不见一丝阳光,这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那也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天干冷干冷的,好似把那片片枯黄的树叶也冻坏了,从枝头飘落下来,落在地上,脚一踩,就碎了。天空一片灰蒙蒙的,没有阳光的天好生让人厌烦,不只因为天气,还有内心那片黑暗的世界。
我现在依旧清清楚楚地记得:那时,姥爷突然生了场大病住在医院,身为长女的妈妈每天照顾姥爷,白天上班,晚上下了班就直奔向医院,一个多月下来就瘦了十几斤。爸爸在远处工作,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几乎帮不上忙。于是,我便成为了无人照顾的孩子,也正因为这样,我的学习不如以前认真了,成绩也渐渐退步了。虽然着急,但因为家中的特殊情况却也无能为力。我有时也和妈妈抱怨几句,但一想到姥爷的病也就默默地走开了。
又是一个独自在家的周末,妈妈去医院陪姥爷。我拿出昨天的化学听写纸,看着那几道一知半解的习题,心里很是郁闷。无奈之时,我转过身,望着窗外发呆。突然,我惊奇地发现:透过窗户,一束微弱的阳光照进来,暗淡的房间立刻变得明亮起来。那天的天气并不好,只有一点微弱的阳光,可它却克服重重阻隔,照进了我的房间,也照进了我的心里。刹那间,我小小信心的萌芽经过阳光的照射滋长了出来!我忽然明白,它在告诉我:人总会有不如意的时候,每当这时,应该找自己的原因,突破重围,走向成功。
我想: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我不应该分散妈妈的注意力让她为我操劳,我应该像阳光一样汲取自身的力量,自己努力,即使没有家人照顾,也可以照顾自己,比以前更好。于是,我开始奋笔疾书,计算着那些曾经一知半解的习题。
因为自己的努力,我在后来的测试中取得了很大进步,妈妈也感到很欣慰。那天,是严冬中许久未见的一个晴天,阳光明媚,而我的心中,也终于不再黑暗,而是充满阳光。
在这段没有阳光的日子里,我经受了风雨的洗礼,懂得了独立自主的意义。如今,我的世界,早已散发万丈光芒!
教师评语:从生活中选材,有切身之感。题目中的“阳光”一词一语双关,既指冬日中的“阳光”,又指作者重又找回的“信心”,使主题更加丰富而深刻。开头自然,照应题目。全文叙事通畅,详略分明。几处环境描写,烘托心情,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画龙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