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距离》的观后感大全
《行走距离》是一部由亚历山卓·古兹曼·阿尔瓦雷斯执导,卢卡·奥尔特加 / 毛里齐奥·艾萨克 / 约耳·菲格罗阿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行走距离》观后感(一):行走的距离
节奏很慢的一部电影 最后他终于看到了大海 觉得好像生活是要踏出一步的 去看想看的风景 做想做的事 去喜欢想要喜欢的人 他的妹妹看似有些讨厌 其实最在乎哥哥了 那个卖相机店铺的大男孩(宝罗)也很善良呢 喜欢他和费德的友谊 费德在很认真的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情 对呀 没什么不可以的 那就去干呗
我好喜欢保罗!真的是傲娇!坏坏的,总是欺负温柔善良的胖子…他骗费德被辞退,让费德良心不安,然后挂掉电话,得意洋洋,结果他又良心发现,跑去费德家修相机,还要咖啡加糖。偷偷拿饼干,看到费德回来连忙若无其事。他留下了钱,又哼了一声,顺走费德的所有饼干…真是个可爱有趣的人啊。。。。。。。。
《行走距离》观后感(三):风催着我前行
从头至尾被文艺贯穿。在众多的小细节里表达了太多太多费德的孤独,对生活的无助。但又有很多小细节戳中了萌点让人不经莞尔一笑。电影中有两条主线,一是友谊,二是理想。萌点与泪点相结合,不动声色,娓娓讲述着费德的故事。 电影的结尾,少年保罗与妹夫拉蒙带着男主费德来到海边等待日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行走距离》观后感(四):照见现实
当他坐在车中向远方的海边驶去时,两边一闪而过的风景,每一个独属于旅行人的瞬间,他的心情体会的竟是那么真切。 电影是梦境语言的现实展现,这部电影中我是那个步履蹒跚的胖男主,拿到相机的一刻、按下快门的一刻,这都是独属于我的时候,我也是那个独自带着耳机看漫画、偶尔捉弄别人的少年。 #我想出去拍照片,好看的照片,这是我的相机,我的人生,我的梦#
看这种比较写实为主,节奏慢的电影,你会发现很容易就跳戏,这是在宿舍看不好的地方,但这部电影还是有令人震撼的地方,开场男主角的身材惊到我了,电影的剧情简单到一句话可以概括:四百多斤的男主角迷上摄影,于是开始疯狂拍照,通过小舅子和一个朋友的努力最后到海边拍照。我觉得人生还是要有爱好,这点真的很重要,能支撑你孤独的生活,让你对生活多些希望和乐趣。
《行走距离》观后感(六):终其一生的向往和斗争,不过是苦乐相随的那片海洋。
这部电影才看,细节做的相当好,即使是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宏大的场面,没有吸人眼球的神奇设定,甚至没有小说般的脑洞格局,只讲了一件事:我喜欢摄影,所以我要去海边拍照,这就是我的人生!关于人生的电影很多人都看过,不论是怀着猎奇心理,还是纯粹出于对生活的敬畏,电影终究也只是脱身于生活大戏中的一幕。留给观众思考的问题永远是:你自己的人生过得怎么样。
《行走距离》观后感(七):终其一生的向往和斗争,不过是苦乐相随的那片海洋。
这部电影才看,细节做的相当好,即使是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宏大的场面,没有吸人眼球的神奇设定,甚至没有小说般的脑洞格局,只讲了一件事:我喜欢摄影,所以我要去海边拍照,这就是我的人生!关于人生的电影很多人都看过,不论是怀着猎奇心理,还是纯粹出于对生活的敬畏,电影终究也只是脱身于生活大戏中的一幕。留给观众思考的问题永远是:你自己的人生过得怎么样。
《行走距离》观后感(八):当然,还有偏分的墨西哥版夜神月
因为严重肥胖造成的心脏脆弱和行动不便,他每天都在破旧但温馨的小屋里醒来,吃早餐,做手工艺品,然后再睡下。他在床下藏着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一枚老式相机,终于有一天他走出了家门,带着老式的胶卷走进一家相馆并买来了一部数码相机。。。“那么接下来呢?静静地等待就好了。” 北影节每年都要来部胖纸主题电影来找共鸣哈哈。一部能够看到真善美的影片,当然,还有偏分的墨西哥版夜神月。。
《行走距离》观后感(九):行走距离
《行走距离》一部讲尊严和理想的影片,有趣的灵魂是藏捱不住的,生活本身没有任何色彩,你注于何种染料,都会得到不同反馈。信仰和理想是生活真实写照,当Federico在死亡笔记浓重写下名字的一刻,或许才更加懂得自己该要什么样的人生,片尾rico等待日出看似虎头蛇尾,却以慢慢等待诠释了rico步履艰难的一生,那一直没出现的日出镜头,应如是rico不会看到的明天,但终归有寄托和希望是好的。
《行走距离》观后感(十):缓慢中的力量
力量是什么,怎么表现出来,这本电影很好的表现了。力量在缓慢中也可以表现,不需要掩饰,慢慢的表达你的力量,这样的表达,比瞬间的爆发更加沉稳,更加持久,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真的太不容易了,电影就拍出了这种感觉,很棒噢!!为什么那么长,就是为了达到自然的效果,不经意间,就出现了,非常到位,达到了现实与浪漫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