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学的故乡》观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文学的故乡》观后感精选

2020-07-29 19: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学的故乡》观后感精选

  《文学故乡》是一部由同道 / 吴昭桥执导,莫言 / 贾平凹 / 刘震云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文学的故乡》精选点评

  ●作家与故乡…

  ●莫言真不错

  ●加一感情

  ●莫言 刘震云 毕飞宇 迟子建 贾平凹 阿来

  ●了三集,尬得看不下去,一篇友邻长评写出了心里话纪录片里毫无文学性,而且不见情感思想,就是一个一个成功人士(作协主席大学教授)返乡记,主人公几乎都处于失真状态,远没有他们在自己作品真诚。阿来那一集,字幕连扬雄的姓都搞错成杨雄,剧组完全不读古代文学的?建议学习一下台湾导演的《他们在岛屿写作》。

  ●迟子建如同雪地上的精灵哈哈太可,7集纪录片六位作(莫言占两集),文学的故乡只能是存在于作品中,一旦还原成实景会面临失真,就像阿来说的,故乡想念,但我不会待在这里,乡愁即是如此。看到网友说这拍的像成功人士返乡记哈哈哈。

  ●虽然炒了很多冷饭,但还是很值得一看。我最喜欢看作家的访谈,因为即使他们开始时处处拘谨,生怕说错一句,可越到后来,他们还是会把里话全部说出来。

  ●对作家作品或许存在固有的成见,但真正走近他们时,就会被他们关于文学与艺术态度感动

  《文学的故乡》观后感(一):又看高密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在好久以后历经风波终于上线了,不过不同于一开始文艺青年们对这部剧的一种巨大向往,本剧播出之后我发现似乎批评声音并不少。 文学绝对不是靠故乡取胜的,否则的话文学就变成了风俗志,“文学是人学”这话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文学并不是民俗学。 以上的话是我中午所拟写的。 一觉睡了一个小时多一点点,被下的一阵声音给吵醒了,我先是以为家里的什么东西被风给刮倒了,检查了一下才发现是小区里有人在弄什么东西。 今天是第十二天了吧? 上午一大清早就在徳汇的五一星光夜市空地上做了第二次核酸检测,有人还趁机赶紧跑到了临街便利店里买了堆吃的,被工作人员发现后大骂了一通。 中午又传来了老家全城封闭消息。 无论怎么样,无论这个片子有多少问题,我也没有办法苛责,因为在一个人居家隔离的日子里,它陪我度过了一个礼拜

  《文学的故乡》观后感(二):读书动力

  离开高中以后几乎就不怎么读书了,曾经自诩是个有才气文艺小青年,一入建筑门,就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工科女。上了研究生想跳出单一圈子,来看看这个世界突然才自己这几年文化思考上的贫瘠。很多东西都希冀别人嚼碎了再去吃,吃得快,吃得爽,但失去咀嚼的过程也就失去了思考的本能。什么都吃,一开始可以,但慢慢的就要思考自己的食谱。 看《文学的故乡》和《文学的日常》才发现自己读书真的太少。因为在西安读研的原因才看了贾平凹的一些作品,其他的作者接触的都非常少。纪录片给我最大惊喜的是迟子建和莫言,他们都曾出现在我高中三年的语文阅读理解上,特别是莫言,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我13年高考。那两年瓜的“莫言”风刮得不要太猛烈。 纪录片里的莫言,感觉是在我情理之中,又在我意外意料之外的。他既没有回避他的俗,也没有刻意表现他的雅,真实到让我觉得他“回到”高密不是“回到,”而是就没有离开过。 纪录片里每个作家都有很打动我的片刻:贾平凹去见刘高兴,让他在舞台上好好蹦哒;阿来成为一个植物猎人;迟子建展示她丈夫生前吃过的最后一罐咸菜的瓶子;刘震云修拉链;毕飞宇和他的哑巴“兄弟”;莫言给他的老父亲过寿。或是温情、或是无言、或是热闹,感谢作家用细腻心灵体会百倍的爱恨情仇,写作后告知你我。

  《文学的故乡》观后感(三):不见文学,不见故乡

  这个题目让人很期待,目前看了四集,贾平凹 阿来 迟子建 毕飞宇,这些优秀的作家,而且是小说家,和他们的故土,有什么样的关系?

  很遗憾,片子毫无感觉,毫无文学性。 既没有呈现他们的情感,也没有呈现他们的思想,没有看见他们的故土有什么样的内在特质,及其在中国文化谱系里的价值。 不是我们非要关注这么深邃宏大的问题,而是这些人物是作家啊!不然,拍普通人返乡记,也能拍出一个地域的肌理,何必大张旗鼓拍作家? 而且,这部片子连普通人返乡的真实和细腻感都没有达到,简直像成功人士返乡记:访客 会友 回老宅 敷衍潦草沟通 假模假式做点农活, 这是真正回家乡的人吗?

  太遗憾了,主人公几乎都处于“失真”状态,远没有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真诚。那拍纪录片意义何在?

  从创作角度,用情景再现(演员扮演)煽情;用跟拍人物走访的过程和面对面访谈构成全片 ,人物完全没有落在真实生活的情境中。恍惚回到了古早《东方之子》之类的栏目,太粗糙了。

  细节上,人物的人名条 直接打“作家” 不好吗?节目组打的是“作协主席”和“大学教授”。而且,前三集一出场就分别展示他们是各省作协主席,没错,选的人物几乎都是。而毕飞宇那集开头是法国领事馆为他授勋。如果不突出这样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就不能好好聊文学了吗?说好的文学的故乡呢?

  《文学的故乡》观后感(四):《文学的故乡》|故乡的山水,化为作家文字中的血脉

  

《文学的故乡》终于上映,这个消息,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而言,我整整等了两年。

2018年6月8日,趁着周末的时间,我买上回家的车票,于6月9日清晨到达故乡。彼时,心中念想的,是早上5点钟会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的《文学的故乡》,家里的电视可以看回播,当我兴冲冲的到家打开电视时,已经是早上的9点多,返回到该纪录片播放的时间点,并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播放,不死心,再调出节目表,看到第二集的播放时间,静静的等候,仍旧没有播放。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很快便证实了内心的担忧。由于某种原因,《文学的故乡》延迟播放,至于延迟的什么时候,待定。

这对于喜好这几位作者的读者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遗憾。

虽然只有短短的六集,每一集讲述一位作家,每一位作家都是响当当的,文学成绩突出的作家,而选择作家的故乡为切入点,讲述他们创作的文学地图,无疑是这部纪录片最大的看点。

记得有一位作家说过:一个作家的创作轨迹大概定格在15岁的经历之前,之后就是终其一生不断的追溯、弥补和完善的过程。

对于每一位创作者而言,有故乡的人是幸福的,从故乡中汲取养分,不但构建自己文学世界的人,更是幸福的。

在《文学的故乡》中,我们可以看到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可以看到贾平凹的“商州”,可以看到刘震云的“延津”,看到阿来的“嘉绒藏区”,看到迟子建“北极国”,看到毕飞宇的“苏北水乡”,这些一条条的文学筋脉,拼凑并丰富了中国文学版图,并丰富着世界文学的版图。

读过其中几位作家的一部或两部作品,读过其中几位几乎全部的作品,从黄土高原到华北平原,从青藏高原到白山黑水,有山有水有情有义的土地上孕育了这些丰富且充裕的灵魂,他们用一笔一划的书写,摹画出令人触动的文字,在忧虑时,我常常徜徉在迟子建的冰雪世界中,或许长期在这些地方生活过的人,才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温暖,才会捕捉哪怕在外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温情。

因为天寒地冻,世界充满残酷,人类对抗天然的能力有限,才会让人生发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天地的感佩。我常常将阿来与迟子建的作品比对阅读。很多人会觉得奇怪,阿来是藏族作家,家乡在四川阿坝,嘉绒藏族人,迟子建则生活在遥远的北国雪乡——北极村,一年有一半时间飘雪的地方,生活环境迥异,作品有什么可比?

如果你足够好奇,可以翻找两篇文章来读,一篇迟子建写阿来《阿来的如花世界》,一篇是阿来写迟子建的《不是印象的印象,关于迟子建》,相对迟子建的记述,阿来的题目相对草率,但内容一点都不草率,他把两人的写作做了一下对比:黑龙江,是文化的边疆,也是国家版图的边疆;我身处西南内陆,按拉铁摩尔的说法,也是某种边疆,文化意义上的“内亚边疆”。

个人的写作,为什么总会有人拿出来比较?因为有相似性,一在其文学中的生态关注;二在其文学中对“人”的关心。可以讲,每一部作品,都是对人性善恶的自然呈现,对人性善的微微光亮的赞扬与书写。细腻入微的对关注对象的书写,读着都让人感动。

不信,你可以拿出《额尔古纳河右岸》和《蘑菇圈》对比着看,看看是不是有一种对人性原始力量的感动?

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即使生活在天南地北不同地方的两个人,也因为书写,而让人感受到同样的感动。

在我的印象中,大凡好的作品,都是有大江大海的陪伴,过于平坦的平原地区,日子平淡着过,产生不了太大的波澜,但总有人把这样的平淡生活写出花来,读完莫言的作品,你会觉得平原上的故事,也可以这么精彩。

莫言的故乡,在山东高密东北乡,高密位于山东中部,其实东北乡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行政区划,而成为文学中的一个意象,就像每一个在乡野中长大的孩子一样,她或者他眼中的世界,就会化成他们文学世界,而莫言文字中的东北乡,便是这样一片村落的统称,没有村子叫东北乡,所有的村子都是东北乡。

或许,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我们会认为莫言所有的故事,都在这一片热土上产生,纠葛着它历史与现实的脉络文存。生活在其中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承载着文脉的传承与消偃,而典型的地方文化,也在这块土地上如烟雾般弥漫。

《文学的故乡》中记录的一代写作者,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批写作者,其中莫言年龄稍长,但也和年青一代的迟子建、莫言经历过相似的培训,前后相差几年,可以讲是同一代写作者,这一代写作者身上的时代特征明显,探求自我的需求强烈,对个体醒觉的关心,对人性外延的探索及外界束缚的求解,就像是中世纪后期,西方艺术家对人的关注,带着试探的触觉,去触碰看似强大的外壁,用谨慎的语言文字表达,来慢慢掀开用文学慰问人性的大幕。

所以,当看到《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老酋长的女人,和《蘑菇圈》中的阿妈斯炯时,两个文学人物,生活相距将近上万公里,但对自然万物的崇拜,是真实而又具体的,对人性真正的关心,这样的关心,让长久生活在高压之下的人们,感到遥远而又陌生。

有时候,我想,或许文学的力量,就是能够让你从平凡忙碌的日常中暂时抽离,返回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去抚慰自己的心灵,去安抚自己的灵魂。

我喜欢这样的呈现形式,安静且深邃。

如果有第二部,我想品一品刘亮程或者李娟笔下的新疆,看一看韩少功笔下的汨罗市八景乡,赏一赏冯骥才笔下的天津……文学的脉络就像长在大地表面的河流一样,组成了大地最美的部分,也养育着沿途成千上万的生灵。

  《文学的故乡》观后感(五):《文学的故乡》|冰雪覆盖的北极村,成为她文学脉络的根芽

  

遇见迟子建,是在2005年前后的高中语文试卷上,多半读者遇见她的方式,也是如此。甚至在十几年后的2019年,某省语文考题再次出现迟子建老师的文字,诸多考生去围观迟子建老师的微博,纷纷咨询文中的某一句话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其实,多数时候,作者自己也不知道命题人想要作者表达什么意思。

这是应试教育的必然之路。好在,通过这样的方式,遇见了迟子建,即便一开始总以为“他”是为男性。后来,文字读着读着就变味了,这位男性作家写的为何这样细腻温柔,难道是?

不再细追。

答案在大学里解开。当有大把的时间开始在图书馆徜徉的时候,课余时间,除了去做兼职,便安静的坐在一个角落,一排书架一排书架的读过去。好像是耕耘方寸土地,要把每一个地方都爬疏细腻,在迟子建的图书面前,爬疏得尤其仔细,才看到了扉页印制的清秀的女子,和有些放肆的签名,想来她的精神是自由的,字如其人,心无牢笼天地宽。

那时候读过的书有《额尔古纳河右岸》《树下》《北方的盐》《北极村童话》《越过云层的晴朗》《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清风洗尘》《福翩翩》等。我大学读书时的2007年到2011年,赶上了迟子建老师文学创作的井喷期和成熟期,一边读一边比较,一边比较一边向往着遥远的极北童话世界,2007年就畅想着,如果有一天能够去到这个文学作品中精灵跃动的地方,那该多好。

2017年的夏天,凭着坚持10年的畅想,凭着早已在心目中埋下的北极村的故事,与朋友一起去到了那里。白昼特别长,长到人都打了哈欠,夜晚的帷幕还没有拉上;夜晚特别短,睡梦中就被鸡打鸣的声音惊醒,三点半的窗外已经是阳光普照。选择居住的农家院窗外,是一条江,开阔的黑龙江。黑龙江的对面,是俄罗斯的土地,静谧的一处峭壁,被绿油油的草木覆盖。

在友人看来,这是一处普通的村落,像躺卧在中华大地上所有的村落一样,有自己的发展脉络和轨迹,但大同小异。而热衷于迟子建文字的读者都知道,缠绵不断的线,将读者与这个村落、现在已经发展起来的小镇缠绕在一起,像是滴滴答答不断落下的雨滴,有点吵人,但有着别样的意蕴。

在迟子建的文字中,读者收获的是童话般的世界。在现实的北极村行走着,好似在文稿的字里行间行走,滴滴点点,跃动的脚步。因为迟子建,认识了一批读书人,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也成为灯迷中的一员。迟子建因在正月十五出生,家人为她取小名唤作“迎灯”,热心的读者称呼自己为“灯迷”,有时候又为谐音“灯谜”,称迟子建为“迟子”,别样亲切。

《文学的故乡》中,迟子再回故乡,并说了一句“北极村的女儿回来了”,让读者兼观众的我们倍感亲切。从开始读《北极村童话》,就想看到姥姥照片的读者,这次看到了;从走进北极村供销社时,想要看看文字中的社员,这次看到了,甚至还看得了“同款”供销社姐姐。

北极村供销社的售货员姐姐

2017年的夏天走进供销社时,和里面的售货员姐姐攀谈起来,她兴高采烈地说见过迟子建,还高兴的拿出合影,是一袭红色羽绒服,看了《文学的故乡》才知,是2017年1月拍摄时的遇见,于是我特意把拍摄的相片找出来,和迟子的图片放在一起,赞叹时光的神奇。

售货员姐姐感叹我跑了2000余公里的路来到这极北之地,我则感叹她三十余年前从故乡来到这里,从此他乡成为故乡,安静的在这里生活了这么久,一口浓郁的东北话,已然没有半点山东人的特征,她拉着我说了很多很多的话,好像遇到来自故乡的小老乡,即便是一时的攀谈,也能化解对故乡的思念。

文学的故乡 迟子回忆儿时往事

那一刻,觉得有故乡的人是幸福的,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存留在心底。

从20世纪90年代,迟子开启了在哈尔滨生活。一部部书写这座城市的文字应运而生。《白雪乌鸦》《伪满洲国》《晚安玫瑰》《起舞》……很多人文字里的城市是规整的、硬邦邦的没有情感的。因为横竖整齐的马路和为生活忙碌的人们,成为一个个特征不那么明显的“扑克脸”,好似没有了原生态和烟火气,很多文字不那么具有吸引力。

但好的作家,创作是没有边界的。

图片来自《文学的故乡》

迟子在哈尔滨这座有着一定历史的城市中穿梭,用一摞摞的档案和一步步的丈量,去还原一座城市的精神。最后,她做到了。档案中的一个个数据,化作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人物,在文学构架的世界中绽放着光辉。我喜欢《白雪乌鸦》这部书中,生活在傅家甸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有自己的小心思,在突然来临的灾难面前,怀着对死亡的恐惧,随心但认真的活着。

像极了当下疫情弥漫下的民间。当一个人内心充满对世界的观照,对他人的观照,她的文学世界才会充满温情。

《文学的故乡》·迟子建

像《晚安玫瑰》,女性主题,在烟火气十足的哈尔滨上演,好像是一台规模不大的舞台剧,人物角色不多,却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灵魂救赎等书写的淋漓尽致,让人跟随着小女主赵小娥的境遇而情绪波动,让人感佩文中的吉莲娜,她的一生,历经磨难,包括亲情的背叛和爱情的疏离,几乎被人性恶固着,但她始终被宗教、爱情、音乐之光笼罩着,她知道怎样从人性的泥淖中跋涉出来,她身上自然散发着高贵的气息,将赵小娥与吉莲娜对比书写,冲击读者思维的同时,也引发人们诸多联想。

是迟子构架独属于白山黑水的文学世界,让读者们看到东北这个地方的人文丰饶。

有一杂志发过一篇文章《东北有个迟子建》,我第一时间转发在朋友圈,一个东北朋友很快留言说,感谢迟子建,是她的文字让人们知道,东北不止有黑土地和二人转,还有那么多丰饶的故事,还有那么多美丽的风景,还有那么多可爱的人。

读完不禁莞尔。

是呀,一个人,一个地方,诉不尽的故事,构建起让人难忘的故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