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反思的层次和教师的档次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反思的层次和教师的档次

2020-08-14 09:29:57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反思的层次和教师的档次

  书《花香琴弦》的序言中有这样几句话:就日常工作而言,绝大多数教师敬业精神都是令人敬佩的;而且,所有的教师的工作都是一样琐碎辛苦;但为什么最后只有少数教师成为了教育专家或专型的教育者呢?区别就在于是否思考记录

  我曾在全校教学管理干部骨干教师会议上引用过这段话,用来说明反思写作对于教师专业成长重要性。反思不同简单的思考,反思也有不同的深度水平。反思水平决定着教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成长阶段。参加省骨干校长培训时听曾继耘教授报告,在报告中曾教授把反思从低到高划分为四个层次或水平,听后很受启发

  描述性反思:对教育过程的简单复述。

  —— 我做了哪些事?是怎么做的?

  技术性反思:对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设计和教学手段运用等教学技术性内容的反思。

  —— 存在什么问题?怎样做更好?

  理念性反思:对教学的价值取向理论基础的反思。

  —— 为什么这样做更好?

  伦理性反思:对教学是否符合个体发展社会发展需要根本性问题的反思。

  —— 这样的行为结果合乎伦理要求吗?

  描述性反思严格地讲还不是反思。后续的教学行为没有改进,只有重复。若反思总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恐怕连个经验型教师都谈不上。我联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企业辞退了一名老员工,该员工委屈地找老板申诉:“我可是有三十年的工作经验啊。”老板说:“你只有一年的经验,只不过是把重复了三十次。”有的教师,从教数十年教学水平没有长进原因就这么简单。

  技术性反思能促进教师的教学在技术层面上或者说在教学常规上改进,这是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反思水平。

  理念性反思架起了理论与实践桥梁,这是一个专家型教师应具备的反思水平。

  如果具备了伦理性反思水平,那就是一名教育家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