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000字

2020-08-15 23: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000字

  《蛤蟆先生医生》是一本由【英】罗伯特·戴博德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一):作者是个有着神奇经历的可老头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的心理咨询师苍鹭,实际上就是作者罗伯特·戴博德的化身

伯特·戴博德1932年出生于英国布里斯托郊外小城布里史灵顿,在结束兵役后进入剑桥学学习。1940年的冬天,布里斯托遭受德军闪电侵袭,罗伯特与自己同学们就常常被疏散到康沃尔郡继续上课。在康沃尔上学期间,福伊港兴盛渔业对于小罗伯特来说十分新鲜,这也埋下了罗伯特一生对沿岸闲适生活兴趣伏笔。巧的是,宁静的康沃尔也是《柳林风声》作者肯尼斯·格雷厄姆许多作品创作灵感源泉

在兵役结束后,1952年,罗伯特进入剑桥大学赛尔文学院学习。在剑桥就读期间,在一次联谊会上,罗伯特认识了在附近女校就读的玛丽,两人在毕业结婚,携手共度了将近50年的时光

从剑桥毕业后,罗伯特在教会学校继续学习,成为一名专职牧师。随着任命的调动夫妇二人搬到西约克郡的哈德斯菲尔德,他成为该地的教区牧师。之后,罗伯特放下宗教职业,进入牛津费舍尔压制钢铁公司,最终在亨利管理学院长期任职。此时,罗伯特和玛丽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尼古拉斯路易丝

罗伯特把自己二十多年心咨询经验融入了这本书里包含了他在亨利管理学院期间所教授的主要的心理咨询课程。从1997年初版至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仍不断再版、加印,长销不衰。

罗伯特一直是河岸生活的拥趸小时候的罗伯特与童子小伙伴们一起在布里斯托的埃文河上划独木舟成年后在泰晤士河上驾驶小运船的经历,都为他塑造书中的人物形象提供了原始素材。即便后来他的健康出现问题,他也会找机会里的凯恩鲍里斯一同在河岸边散步。

罗伯特于2020年2月4日离世

罗伯特·戴博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二):不止心理学入门书这么简单!蛤蟆和苍鹭的对话字字珠玑

  

刚刚读完这本李松蔚老师推荐的书,太有趣了!

国有著名童话故事叫《柳林风声》,讲一只蛤蟆冒险的故事。这本书沿用了里面的人设,蛤蟆冒险归来,继承父亲庄园,却抑郁了。在朋友的帮助下,蛤蟆去寻找心理医生苍鹭的帮助。蛤蟆先生一共咨询了10次,这本书就是围绕咨询的过程展开的。蛤蟆先生在苍鹭医生的帮助下,逐渐觉醒,并开始了新的生活。

书里并没有复杂难懂专业词汇,非常“易读”。但是,这是一本需要“不断思考”的书。每一次咨询,苍鹭医生都会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线,指引蛤蟆不断认识自我,并完成痛苦的蜕变。

这本书用有趣生动的例子帮我们了解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

1、如果有一对糟糕的父母该怎么办?

2、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先天已经写好的“人生剧本”?

3、我们为什么会不自觉地“自证预言”?

4、什么造就了“受害者”心理模式?

5、所谓的“高情商”,只是让别人开心的能力吗?

等等......

还有一个我觉得是本书最最重要的问题——如何觉察自己的情绪?这个就需要我们像蛤蟆一样,抽丝剥茧,不断学习和思考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三):译者书评:什么是真正的爱?

  

1. 一个谜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上架的这天,是我漂在异乡的第204天。为新冠疫情所困,我几乎足不出户,深居于租住的地下室,如同一座海上的孤岛。在远离尘嚣的日子里,我常常与自己对话,并由此想起我的老朋友——蛤蟆先生。

  也许你与我一样,早在格雷厄姆的名著《柳林风声》里便结识了蛤蟆先生,对他的历险故事印象深刻。在小说的结尾,鲁莽任性的蛤蟆被朋友一顿训诫后,变成了双目低垂、温和深沉的绅士模样。彼时的我读到那儿,心头升起一丝困惑:蛤蟆真的发自内心地改变了吗?在洗心革面之前,他何以独自躲到卧室,深深地长叹一口气呢?用完形心理学的话来说,蛤蟆似乎还有“未完成情结”。我隐隐感到,他对过去有很多困惑,可这困惑到底是什么,也是一个谜。

2. 孤独的讨好者

  去年拿到本书的英文原著,我如获至宝,原来作者罗伯特·戴博德早已觉察到这一点。他深知,在高调浮夸的掩饰下,藏着一个孤独虚弱的讨好者。蛤蟆虽努力成为众人喜欢的样子,悲伤却从记忆深处不停地涌出来。就像一个挣扎的溺水者,他渐渐失去了力气,生命也黯然失色。蛤蟆不再爱玩爱闹,世界像黑白相片般惨淡。过去他总爱夸夸其谈,现在却仿佛失去语言,只喃喃道:“我整个人都不太好!”

  所谓痛苦,在一生中会呈现很多面貌,有不同的名称,比如抑郁,底下也许还藏着愤怒。它们从何而来?该怎么理解?要赋予它们怎样的意义?如何才能重获饱满的心理能量?这一回,蛤蟆必须追随这些问题,勇敢地潜入意识的海洋,去探究海面下的冰山,去经历一场艰辛的心灵探险。但不再是一个人,陪伴他的还有苍鹭先生。

3. 镜中人

  苍鹭与蛤蟆认识的所有人都不同,他不像朋友们忧心忡忡的,也不像父亲动辄责备、不准蛤蟆哭。在苍鹭的咨询室里,所有情绪、对话、倾听、沉默甚至蛤蟆对他表达攻击,都有意义。它们推动着探索心理世界的每一步,帮助蛤蟆逐渐看清人生全貌,照见自己真实的样子。这面照见自我的镜子,正是心理咨询师

  我也是一名咨询师,我的来访者都有各自的人生故事。但第一次见面,几乎所有人都会问同一个问题——“怎么办?”,都希望尽快改善心境或人生境遇。随着咨询的推进,提问变成了“为什么?”,来访者开始好奇外部遭遇从何而来。等咨询真正深入,提问发生实质性的转变,直指咨询的核心,也是人类最硬核的灵魂追问——“我是谁?”“我何以成为今天的我?”荣格说,向外看,在梦中;向内看,就醒来。从自我觉醒的一刻起,我们才真正叩开认识自己的心门。

  那么,蛤蟆先生又是谁呢?他住着豪宅,开过跑车,当着校董,有钱有闲,随时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想必是最快活的那个。可蛤蟆却向苍鹭哭泣道:“我这一辈子都干了些啥?我又干成了什么事呢?”是不是很像某一时刻脆弱的我们,在深夜痛哭,怀疑自己一无是处?蛤蟆看似什么都不缺,却丢失了最重要的东西——自己。他不了解自己,常常自我否定。他渴望被接纳,却不知如何尊重与接纳自己,所以总是心口不一,又因此惴惴不安。存在主义治疗师欧文亚隆曾说,当我们压抑或否认自我,哪怕只是一部分,代价也是高昂的。因为身心会受到无形的束缚,终日惶恐。只有找回完整的自我,才能让心灵获得自由。

4. 找自己

  帮助来访者找回自己,正是咨询师的工作。苍鹭帮助蛤蟆了解,自我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儿童、父母、成人。蛤蟆明白了,他感到无力,依赖旁人,是因为“适应型儿童”经常出现。他的心里还住着“挑剔型父母”,总在审判他、惩罚他。而那个不受“儿童”和“父母”驱使的自我便是“成人自我状态”,它聚焦当下,理性行事,也只有在这个状态下,才能获得新的认知。蛤蟆要遇见他的“成年人”,就需要作很大一番努力,要去理解自我状态的情绪和行为,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

  一个人究竟是如何像蛤蟆先生一样,困在“儿童”和“父母”自我状态里的呢?

  原来,蛤蟆先生的童年很孤独,他从没感受到家人的认同,连拥抱都少得可怜。追根溯源,其实每个人都活在关系里,其中对我们影响最深的关系就存在于原生家庭,因而童年的创伤往往难以自愈。父母既是子女最亲密的照料者,也拥有巨大的权力,足以塑造子女人格的雏形。苍鹭先生讲了个故事——“住在小小星球上的三个人”,很好地解释依恋关系,并借用英国诗人华尔华兹的诗句“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点明童年孕育人格的道理。孩童柔弱之躯与童年强大影响的反差,着实让我感叹人生际遇的无奈。没有人能选择原生家庭,也没人能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赋予它新的认知,在重构过往经验中与自己和解,获得勇气和力量。

5. 以言治愈

  书中大篇幅的对话,向读者展示了心理咨询“以言治愈”的过程。这里的“言”并不仅仅指语言。咨询师说什么固然重要,但疗愈并不在所谓“金玉良言”里,要不然就不会有“道理我都懂,却仍过不好这一生”的感慨。真正助人疗愈的是通过对话构建的关系,它是流动的、包容的,需要“倾听”、“共情”、“尊重”与“积极关注”的滋养。

  蛤蟆先生从决定咨询的一刻起,改变已悄然发生。他会在咨询中体验人际的理想关系,与咨询师建立一种特殊的合作联盟,他们将一同潜入心灵隐秘的角落,投去光亮。蛤蟆会发现,咨询的过程并不能让他的痛苦立即终止,甚至还常常戳中痛处,但他始终感受到安全和温暖,因为苍鹭给予他全部的关注与接纳。

  苍鹭就是这样支持着蛤蟆,一步一步迈向新生。新生也意味着告别,咨询结束之际,蛤蟆递上亲手制作的纪念品,他们彼此真诚道谢,再也没有会面。翻译这段时,我内心有些不舍,更多的是感动。咨询师用陪伴守护生命的微光,等待微光成为炬火,陪伴也终将变成目送。来访者最好的礼物,是带着希望和勇气重返生活的背影。

6. 真正的爱

  我在翻译时,非常喜欢全书的最后一章,不仅仅因为它延续了《柳林风声》童话体的美好,还因为这一段的细节描述,藏着作者的用心。蛤蟆与朋友河鼠、鼹鼠还有老獾欢快地重逢,每个人身上都出现了变化。他们都为自己的目标制定了规划,朝着理想的人生迈进。与此同时,他们仍旧保留各自鲜明的性格特质,各有各的神采。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并不代表彻底抛弃过去的自己,去遵循某个模板。相反,人格的完善,会让你更灵动,更好地成为自己。

  苍鹭说:“如果我不相信人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相信人的创造力,相信人心蕴藏自我实现的潜能,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内在资源的专家,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张。苍鹭与蛤蟆的十次面谈,他们之间真诚与信任的联结,也正是有丰富咨询经验的作者传递给读者的人本关怀。书的原标题是“Counseling for Toads”(给蛤蟆们的咨询),可见作者是写给每一个曾感到无助的蛤蟆先生。

  罗伯特·戴博德先生已于今年二月离开人世,但他用温暖的文字给予人的信念和抱持,相信一定能疗愈很多人,也会让更多人对心理咨询产生兴趣。本书也将给成长中的咨询师们带去启迪,是很好的沟通分析理论(TA)入门读物。于我而言,翻译的过程特别有趣,我始终代入角色来回切换,有笑有泪,也有爱的满足。作为译者,很想感谢这份礼物,故而写下这些文字。

  苍鹭告诉蛤蟆,有许多问题需要自己去探索,而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什么是真正的爱?相信你在读完本书后,一定会有答案。也希望这本书能在需要的时候帮助你,照顾好自己,好好爱自己。

  写于 2020年夏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四):《做一个找回了快乐的普通人》

  

1

第一次翻开这本书,书中蛤蟆先生所经历过的挣扎、沮丧,无助和悲伤,那一刻,就像是在说自己。心中回想起种种故事,一只普通的蛤蟆的故事让人第一时间代入了。

而实际上这本书就是写给作为普通人的蛤蟆君的——是那些每天为生活打拼,真实而真切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在平凡的日子里,他们有一天会突然陷入爆发式的消极情绪中:生活变得索然无味,自我评价降低、状态低迷,感受到难以控制的悲伤。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中,当朋友们发现了蛤蟆“不对劲”时,蛤蟆自己也完全摸不着头脑,他只能对朋友说:“家里太乱,抱歉了。可我现在整个人都不太好!”说完便放声大哭。

“蛤蟆”其实是你,是我,或是他,它就是每一个人。而书中的开场在人们生活中也并不陌生:每个人都向往开心的生活,但突然间却失去了快乐的能力。

这本书二十多年前在英国出版后,很快登上英国亚马逊心理咨询类图书头名,很多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把这本书推荐给自己的同行、学生,以及那些存在心理问题,或是对心理学有兴趣的普通读者——从那一天起,它长销至今,成为英国国民级的心理咨询入门读物。可以说,对于读者人生的普适性是这本书畅销的一个重要原因。

2

这本书讲述了十次心理咨询的故事,其中的第一次便颇具戏剧性:蛤蟆本来就是被逼着去看心理医生的,连账单也由朋友代付,结果咨询师苍鹭相当不客气地请他下次别来了。他对蛤蟆说:“咨询必须是个自愿的过程。这不是钱的问题,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本人,否则我们无法合作。”蛤蟆灰头土脸,但想要正常和快乐起来的意愿最终占了上风——他决定撑下去,看看会发生什么。临别时苍鹭直视着蛤蟆的眼睛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假如我们能一同努力,就能预见积极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于是,深入心灵的十次咨询就此展开——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问过蛤蟆很多问题,包括问他是否因为情绪抑郁而产生过自sha的念头。虽然“自sha”是一个可怕的词,但蛤蟆听到后居然感到莫名的释然,他意识到来作心理咨询这个行为本身也代表着最可怕的时刻暂时过去了。

蛤蟆在咨询室里有过多次的情绪爆发。他曾哭着对咨询师说出对自我的质疑:“我这一辈子都干了些啥?我又干成过啥事儿呢?”他告诉咨询师自己感到非常不快乐,很悲惨、很内疚,还感觉备受责难,连他的朋友们,”他们对待我的态度都非常可怕”。当蛤蟆哭泣时,咨询师只是默默地递上纸巾,他告诉蛤蟆:如果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如果否认情绪,不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会让人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残缺。

为了深入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才触发了蛤蟆的不快乐,咨询师带着他回溯和梳理了发生在他生活中的种种往事。正是通过这宝贵的十次咨询,蛤蟆过往和现在的人生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我们突然发现,每一个个体从原生家庭成长开始客体关系的发展历程,其实都毫不例外地上演着相似的人生。蛤蟆和每一个人一样在童年时期学习和建立起与人相处的“模式”,又在青春期尝试最初的自由,开始“选择”并不断探索自己。因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不可能脱离上一个阶段的经历,所以成年后的蛤蟆也必须要带着他过往所有的收获和缺憾走下去——有读者在阅读这个故事时说:“我和我的父母都在这本书中出现了!不,这不是一本书,这就是我的人生故事!”

在这本书中,咨询师还和蛤蟆一起分析了人们身上常见的“讨好型人格”、“无法表达愤怒”、“难以拒绝强势者”、“自我审判”等现象,蛤蟆第一次站在了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了这些倾向的成因。在咨询的全过程中,蛤蟆的内心不时有挣扎,也曾想抗拒这个痛苦的过程,幸好咨询师一直陪伴着他,实现了最初对蛤蟆的承诺:“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 而这也是本书最温暖的底色,是对人和对心灵的真诚关怀。

3

拿起这本书的读者会发现自己很少读过这么美妙的心理学专业图书:文笔和结构都是上乘之作,描写生动,对于人物个性及情感有细致入微的描写——任何一个读者只需两三个小时便可将书流畅地读完。

另外,这本书的一大特色是,它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放进了蛤蟆的故事当中,很多读者通过这本书接触到了心理学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术语,毫无困难就掌握这些理论并获得进一步行动的力量。

比如,在描述童年对人们性格塑造的重要性时,咨询师用一段比喻让蛤蟆充分理解了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想象在一个很小的星球上只住着三个人:你和其他两个人。那两个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还多,所有的事情你都得完完全全依赖他们,不光是吃喝,你的情感需求都得靠他们来满足。他们通常都对你很好,你也用爱来回应他们。但有些时候,他们会对你生气,这让你感到害怕和不快。他们是那么的高大有力,所以你感到很无助。”

蛤蟆就此理解到,正是童年时发生的事情和经历的情感体验塑造了后来的自己,自己在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通过这个领悟,咨询师教会蛤蟆用战略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人生: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当你知道其成因及规律后,会发现大家其实剧本都一样,只是演法不同。这样你就能有的放矢地去探索缺失的部分,找到自己问题的根源。你当然可以照着人生既定的脚本走,这样就可以一路责怪环境、父母或是别人,但也完全可以扔掉剧本、打破从以往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一个真正的自己。

咨询师苍鹭告诉蛤蟆: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对过去每段经历的依赖,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不责怪,而是负起责任来——这样如何?”

4

每次离开咨询室,咨询师苍鹭总会说的一句话是“下周再见。”有一次他还加了句:“蛤蟆,要照顾好自己。”因为就是在那一天,咨询师向蛤蟆明确了只有他才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一点。他还说:“蛤蟆,有许多问题需要你向自己发问。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最终,蛤蟆完成了自己的十次咨询,他在“情绪温度剂”上的分数是非常良性的9分——这个自评之所以不是满分10,是因为蛤蟆对未来有了更好的预期,他想把更好的东西留给今后。

咨询结束的那一天蛤蟆去参加了朋友聚会——对!就是那一群关心他、逼着他去做心理咨询的朋友——他们尽享佳酿,讲述各自未来的打算。当朋友们听说蛤蟆居然卖掉了祖传的蛤蟆庄园并要去伦敦闯天下时都大吃一惊,蛤蟆则精神抖擞地对朋友们解释说,“如果你体格小,又只住过弹丸之地,自然就觉得‘大世界’又大又可怕。”但蛤蟆一点不怕,很显然,他已经做好了开始一段新生活的准备。

蛤蟆是对的,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就是为了经历更多并最终变成自己吗?人的成长必定永远是一场战斗,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快乐,而且是那种从内心生出的快乐而非依赖外力,它绵绵不绝,在人生低谷时指引前行,让我们不再害怕、不再悲伤。在这本书的最后,聚会散场,蛤蟆与朋友们道别——那是多么宁静和笃定的一天啊,蛤蟆在和煦的夜风中骑车飞驰在乡间的路上,一路还大声唱着歌。他是这样唱的:

世上英雄辈出,史书皆有出处。

若论大名万世瞩目,还得数我蛤蟆!

这是一只战胜了悲伤,或者说是战胜了自己的蛤蟆,是一个平凡生活里的英雄、一个努力找回了快乐的普通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五):《做一个找回了快乐的普通人》

  

1

第一次翻开这本书,书中蛤蟆先生所经历过的挣扎、沮丧,无助和悲伤,那一刻,就像是在说自己。心中回想起种种故事,一只普通的蛤蟆的故事让人第一时间代入了。

而实际上这本书就是写给作为普通人的蛤蟆君的——是那些每天为生活打拼,真实而真切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在平凡的日子里,他们有一天会突然陷入爆发式的消极情绪中:生活变得索然无味,自我评价降低、状态低迷,感受到难以控制的悲伤。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中,当朋友们发现了蛤蟆“不对劲”时,蛤蟆自己也完全摸不着头脑,他只能对朋友说:“家里太乱,抱歉了。可我现在整个人都不太好!”说完便放声大哭。

“蛤蟆”其实是你,是我,或是他,它就是每一个人。而书中的开场在人们生活中也并不陌生:每个人都向往开心的生活,但突然间却失去了快乐的能力。

这本书二十多年前在英国出版后,很快登上英国亚马逊心理咨询类图书头名,很多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把这本书推荐给自己的同行、学生,以及那些存在心理问题,或是对心理学有兴趣的普通读者——从那一天起,它长销至今,成为英国国民级的心理咨询入门读物。可以说,对于读者人生的普适性是这本书畅销的一个重要原因。

2

这本书讲述了十次心理咨询的故事,其中的第一次便颇具戏剧性:蛤蟆本来就是被逼着去看心理医生的,连账单也由朋友代付,结果咨询师苍鹭相当不客气地请他下次别来了。他对蛤蟆说:“咨询必须是个自愿的过程。这不是钱的问题,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本人,否则我们无法合作。”蛤蟆灰头土脸,但想要正常和快乐起来的意愿最终占了上风——他决定撑下去,看看会发生什么。临别时苍鹭直视着蛤蟆的眼睛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假如我们能一同努力,就能预见积极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于是,深入心灵的十次咨询就此展开——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问过蛤蟆很多问题,包括问他是否因为情绪抑郁而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虽然“自杀”是一个可怕的词,但蛤蟆听到后居然感到莫名的释然,他意识到来作心理咨询这个行为本身也代表着最可怕的时刻暂时过去了。

蛤蟆在咨询室里有过多次的情绪爆发。他曾哭着对咨询师说出对自我的质疑:“我这一辈子都干了些啥?我又干成过啥事儿呢?”他告诉咨询师自己感到非常不快乐,很悲惨、很内疚,还感觉备受责难,连他的朋友们,”他们对待我的态度都非常可怕”。当蛤蟆哭泣时,咨询师只是默默地递上纸巾,他告诉蛤蟆:如果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如果否认情绪,不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会让人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残缺。

为了深入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才触发了蛤蟆的不快乐,咨询师带着他回溯和梳理了发生在他生活中的种种往事。正是通过这宝贵的十次咨询,蛤蟆过往和现在的人生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我们突然发现,每一个个体从原生家庭成长开始客体关系的发展历程,其实都毫不例外地上演着相似的人生。蛤蟆和每一个人一样在童年时期学习和建立起与人相处的“模式”,又在青春期尝试最初的自由,开始“选择”并不断探索自己。因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不可能脱离上一个阶段的经历,所以成年后的蛤蟆也必须要带着他过往所有的收获和缺憾走下去——有读者在阅读这个故事时说:“我和我的父母都在这本书中出现了!不,这不是一本书,这就是我的人生故事!”

在这本书中,咨询师还和蛤蟆一起分析了人们身上常见的“讨好型人格”、“无法表达愤怒”、“难以拒绝强势者”、“自我审判”等现象,蛤蟆第一次站在了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了这些倾向的成因。在咨询的全过程中,蛤蟆的内心不时有挣扎,也曾想抗拒这个痛苦的过程,幸好咨询师一直陪伴着他,实现了最初对蛤蟆的承诺:“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 而这也是本书最温暖的底色,是对人和对心灵的真诚关怀。

3

拿起这本书的读者会发现自己很少读过这么美妙的心理学专业图书:文笔和结构都是上乘之作,描写生动,对于人物个性及情感有细致入微的描写——任何一个读者只需两三个小时便可将书流畅地读完。

另外,这本书的一大特色是,它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放进了蛤蟆的故事当中,很多读者通过这本书接触到了心理学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术语,毫无困难就掌握这些理论并获得进一步行动的力量。

比如,在描述童年对人们性格塑造的重要性时,咨询师用一段比喻让蛤蟆充分理解了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想象在一个很小的星球上只住着三个人:你和其他两个人。那两个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还多,所有的事情你都得完完全全依赖他们,不光是吃喝,你的情感需求都得靠他们来满足。他们通常都对你很好,你也用爱来回应他们。但有些时候,他们会对你生气,这让你感到害怕和不快。他们是那么的高大有力,所以你感到很无助。”

蛤蟆就此理解到,正是童年时发生的事情和经历的情感体验塑造了后来的自己,自己在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通过这个领悟,咨询师教会蛤蟆用战略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人生: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当你知道其成因及规律后,会发现大家其实剧本都一样,只是演法不同。这样你就能有的放矢地去探索缺失的部分,找到自己问题的根源。你当然可以照着人生既定的脚本走,这样就可以一路责怪环境、父母或是别人,但也完全可以扔掉剧本、打破从以往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一个真正的自己。

咨询师苍鹭告诉蛤蟆: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对过去每段经历的依赖,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不责怪,而是负起责任来——这样如何?”

4

每次离开咨询室,咨询师苍鹭总会说的一句话是“下周再见。”有一次他还加了句:“蛤蟆,要照顾好自己。”因为就是在那一天,咨询师向蛤蟆明确了只有他才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一点。他还说:“蛤蟆,有许多问题需要你向自己发问。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最终,蛤蟆完成了自己的十次咨询,他在“情绪温度剂”上的分数是非常良性的9分——这个自评之所以不是满分10,是因为蛤蟆对未来有了更好的预期,他想把更好的东西留给今后。

咨询结束的那一天蛤蟆去参加了朋友聚会——对!就是那一群关心他、逼着他去做心理咨询的朋友——他们尽享佳酿,讲述各自未来的打算。当朋友们听说蛤蟆居然卖掉了祖传的蛤蟆庄园并要去伦敦闯天下时都大吃一惊,蛤蟆则精神抖擞地对朋友们解释说,“如果你体格小,又只住过弹丸之地,自然就觉得‘大世界’又大又可怕。”但蛤蟆一点不怕,很显然,他已经做好了开始一段新生活的准备。

蛤蟆是对的,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就是为了经历更多并最终变成自己吗?人的成长必定永远是一场战斗,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快乐,而且是那种从内心生出的快乐而非依赖外力,它绵绵不绝,在人生低谷时指引前行,让我们不再害怕、不再悲伤。在这本书的最后,聚会散场,蛤蟆与朋友们道别——那是多么宁静和笃定的一天啊,蛤蟆在和煦的夜风中骑车飞驰在乡间的路上,一路还大声唱着歌。他是这样唱的:

世上英雄辈出,史书皆有出处。

若论大名万世瞩目,还得数我蛤蟆!

这是一只战胜了悲伤,或者说是战胜了自己的蛤蟆,是一个平凡生活里的英雄、一个努力找回了快乐的普通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六):李松蔚 : “谁”需要被帮助?

  

编辑给了我一本书,叫《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看上去像是一本童话书。角色也确实来自英国童话《柳林风声》(算是同人作品?)。同时,它也号称是英国国民级的心理咨询入门书。抱着看入门书的心情,我打开翻了几页。这一翻就吓到了,完全颠覆了我对「入门」的理解。

摘一段第一次咨询的经过:

苍鹭走进了房间,他个子很高,看上去富有智慧。他在蛤蟆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道过早安,接着便无声地看着蛤蟆。蛤蟆早已习惯人们同他说话,正等着苍鹭开启一场冗长的训诫,可什么动静也没有。这一阵沉默让蛤蟆感到血液涌上头部,仿佛房间里的紧张气氛也瞬间加剧了。他开始感到相当不舒服。苍鹭依然看着他,终于,蛤蟆再也忍不住了。他哀怨地问:“你不打算告诉我该做什么吗?”“关于什么?”苍鹭答道。“呃,告诉我怎么做才能觉得好受一些。”“你感觉不好受?”“是的,不好受。他们肯定把关于我的所有事情都跟你说了吧?”“‘他们’是谁?”苍鹭问。“哦,你知道的,獾、河鼠他们几个。”说出这几个字时,蛤蟆哭了起来,不快的感受也更汹涌地释放出来。

到这里为止,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蛤蟆先生最近有些抑郁,他的朋友(獾、河鼠们)感到担心,建议他求助心理医生。苍鹭医生作为一个专业人士粉墨登场,蛤蟆即将从他这里得到可靠的帮助。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按照入门书的套路,蛤蟆要一吐心中的不快了。咨询师要做什么呢?全神贯注的倾听?热泪盈眶的共情?条理分明的问诊?

故事的发展完全超出想象!

“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来这儿吗?”蛤蟆说:“我来这儿,是他们让我来的。他们从报纸上看到了你的名字,说我需要咨询。现在我准备好听你的。不管怎么做,只要你觉得是最好的,我都会照办。我知道他们都是为了我好。”咨询师在椅子上挪了一下身体。“那么,谁是我的来访者?是你,还是他们?”蛤蟆不是很明白。“你看,”咨询师说,“你的朋友们想让我给你做咨询,以便减轻他们对你的担忧。你似乎也想得到帮助,为的是让他们高兴。所以依我看,你的那些朋友们才是我真正的来访者。”

来访者说:我很痛苦,我准备让自己变得好一点。你说吧,你说什么我都会照着做。

咨询师居然说:你不是来访者!

说实话,咨询师在这里展示什么样的神迹,都不会比这一段更让我吃惊。我没想到在这里看到同道——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同道!他,不接招。

有必要解释一下这句话在做什么。

他的意思是,对方不需要帮助。

看上去没道理,对吧?蛤蟆先生抑郁了,他身边每个朋友都看出他「不正常」,认为他需要帮助。但偏偏是有能力实施帮助的人,说他不需要。

原因很简单,到目前为止,想改变的愿望都来自于「朋友」,他是被朋友送来咨询的。他自己呢?从来没有提到。意味着他怎么想根本不被看重。他看起来太虚弱了,以至于所有人都可以不假思索地忽略他的意见:除了想变好,还能有啥?

这是经常会有的情况,我在公号后台也收到大量这样的留言。人们认为身边某个人有「问题」(按照「正常人」的标准来看),需要变好。当事人也愿意听从朋友的建议(既然他们都说我不正常,我可能是真的不正常),大多数心理咨询师也往往是摩拳擦掌,准备一显身手了。实际上呢,负责任的咨询师会在这时候叫停,请当事人三思:

你不一定真的要改变。你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跟别人说什么没关系,主要还是看你自己。

咨询师不接招,就是拒绝跟其他人一起,想当然地把蛤蟆看成是无力为自己负责的弱者。

你可能很痛苦,但你也有你的权利。

当然了,蛤蟆并不明白这的意思。它只是很困惑:这跟朋友带我做咨询有什么关系?你管他们呢,我很痛苦,这是真的啊,为什么不能帮我?

蛤蟆听完一头雾水,困惑全写在脸上。“也许我们可以澄清一下现在的情况。”咨询师说道, “这几次面谈,是由谁来支付费用?”“我早该猜到的,”蛤蟆想,“他就和其他人一样,只关心怎么挣钱。”“这个你无须担心,”蛤蟆说起这个,竟有几分像从前的自己了,“獾说了,钱的事他会处理好。你会得到报酬的,完全不用顾虑。”“谢谢你,但恐怕这样行不通。我建议今天会谈后就结束咨询,就当是一次体验。”咨询师说。

结束咨询!

太精彩,精彩得有点过分。

如果说上一段让人觉得「这个咨询师很清醒,负责任」的话,这段就已经有大师气象了。

为什么要结束咨询?因为你不付钱。

书中所表,蛤蟆先生有钱。因为有钱,所以不在乎钱。反正咨询师收到钱了,管他是谁付的呢?但咨询师恰恰抓住了这个点,而且直接提出来,不留余地。这是一剑封喉的招数。钱是不是你付的?不是,对不起,你就没法从这里得到帮助。

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简单地说,谁付钱,谁获得帮助。很多初学的咨询师在这个问题上一直犯迷糊。尤其在家庭里,父母替孩子付钱,丈夫替妻子付钱,请心理医生帮对方解决痛苦,好像也挺常见的。反正是一家人,收谁的钱不是收呢?稀里糊涂地就开始工作。

甚至有的咨询师本人,也会出于好心「替」来访者免除费用。前几天听说一个案例,来访者拒绝接受咨询,咨询师认为来访者是因为缺钱才停止咨询的,主动提出减免咨询费(替你出钱,为了帮你)。虽然受到了这样善意的帮助,来访者的状态却越来越低迷,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值得。

「他付钱,你需要被帮助」,这是一个移花接木的逻辑,是不可能的。真实的说法是,他付钱,永远只能是他得到帮助。而他要的「帮助」,就是要你发生(他期待的)改变。你现在这样,他痛苦。你变好了,他有功劳,是他对你的施舍。

这样行不通。是的,它把咨询的改变变成一种悖论性的束缚:你不好,是因为你不好;你好了,也是因为别人要你变好——你还是不好。

所以在这种处境下,很多人不会变。虽然知道自己想要变好,但全身每个细胞都在抗拒:我是不是他眼中的可怜人?我为什么要让他如愿?

与其如此,不如结束。

这个结束解放了所有人,干脆利落。它代表的是,不管别人怎么说,你还是可以痛苦。如果没有准备好,你就保留现在的状态好了。要承认这一点本身就需要勇气,更何况是面对一个抑郁的来访者(「抑郁」会邀请身边每一个人担忧他,怜惜他),第一次见面,仍然坚定地承认这一点,不把他当成一个弱者对待。这需要更大的勇气。

而这样的情节居然是一本入门书的开头。

这么久以来,蛤蟆头一次感到愤怒。“听着,”他提高了嗓门,“你不能这么做。你说你是咨询师,我为了咨询来到这里。我坐在这儿等着你跟我说些什么,可你说的居然是我的钱还不管用。到底还要我再做什么才能行得通?”“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我来回答你。”咨询师回应道,“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出于自愿。所以这就意味着,只有当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取悦朋友们才想咨询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合作。如果我们约定要合作,就需要拟一个合同,咨询结束时,我会把收据寄给你。你看,这并不是钱的问题。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这一段解释得再清楚不过了,以至于我什么都不用补充了。走到这一步之后,如果蛤蟆做出决定,继续心理咨询,那将是他为自己做出的负责任的决定。那样的咨询,才是有可能取得效果的。

一个心理咨询师有效帮助来访者的秘诀就在这里:他只选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来访者。

建立一段好的关系,第一步,就是确认两个人都愿意进入这段关系。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想一想谁需要什么?而不是稀里糊涂地开始,最后疲惫不堪地想,当初怎么就没看到这段关系不合适呢?——我想,同样的道理很多地方都适用。

- end -

注:

本文作者:李松蔚

临床心理学博士,资深心理咨询师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职员

得到课程《跟李松蔚学心理咨询》主理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