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斐多篇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斐多篇读后感锦集

2020-09-12 20: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斐多篇读后感锦集

  《斐多篇》是一本由柏拉圖著作,左岸文化出版的192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2007年04月25日,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斐多篇》精选点评

  ●朴素唯物主义,中间有一段很类似道家的“太极”,生死苦乐,喜哀,等等都是相生相克

  ●杨绛翻译的,还算流畅,这本主要讲有关灵魂内容苏格拉底做了很多论证证明灵魂不朽和灵魂比肉体高贵

  ●苏格拉底论证灵魂不朽,研究柏拉图灵魂学说的必读篇目

  ●年代久远,我就不吐槽苏哥了...

  ●人类似乎用了两千多年的时间验证他对于宇宙猜想,并且至今仍未完结?

  ●虽然内认可的是唯物主义,但却发现辩驳他的论证无处下手。可以看到唯心主义价值意义,看到了另外的故事不同进化论的第二个世界

  ●回忆说:小厮论证存在一些问题(对知识结论的推演也应该涵盖在知识这个概念中)/知识是否可教/ “知识即美德”/

  ●prison talks。相似场景。又想看一遍卡拉马佐夫兄弟

  ●费劲的读完,苏格拉底的逻辑证明看不明。。。

  ●好书好书 需要多读一点点地读

  《斐多篇》读后感(一):肉体就那么可耻吗?

  读的是杨绛翻译的,小小的一本,快速地浏览了一遍。斐多篇描绘地是苏格拉底就义之前与门徒正义和不朽的讨论所受到的赞誉颇多,主要是因为苏格拉底为念而选择死亡所带来的震撼。但是对于我来说,关注点在其对灵魂和肉体的讨论上。

  苏格拉底说,死就是灵魂离开肉体,这对于哲学家来说,死亡不是一件可怕事情,而是一件幸事,因为哲学家智之人,只有摆脱了肉体,才能到达真理之境。

  那么,要证明这个论点,需要解释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如何证明灵魂存在?第二,肉体又是如何低下的呢?苏格拉底是从人的认知过程出发证明第一个问题的。他认为人的认知是建立相似性基础之上的,依靠的是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在人的记忆库中存在着大量的经验,直到某天遇到相类似的情况就会被刺激唤醒,否则他什么也注意不到。那么问题在于,这种经验从何时开始呢?苏格拉底认为是出生之前就有了。因此灵魂是存在的,也是不朽的。后半段需要再仔细斟酌一番。

  关于第二个问题,苏格拉底认为“...我们追求的既然是真理,那么我们有这个肉体的时候,灵魂和这一堆恶劣东西掺杂在一起,我们的要求永远得不到的。因为这个肉体,仅仅为了需要营养,就会产生没完没了烦恼。肉体还会生病,这就阻碍了我们寻求真理。再加肉体使我们充满了热情欲望、怕惧、各种胡思想的愚昧,就像人家说的,叫我们连思想功夫都没有了。冲突呀,分帮结派呀,战争呀,根源在哪呢?不都是出于肉体和肉体的贪欲吗?为了赚钱,引发了战争;为了肉体的享用,又不得不挣钱。我们都成为了这类事情的奴隶了。因此我们没有时间研究哲学了。还有最糟糕的呢,我们偶然有点时间来研究哲学,肉体就吵吵闹闹地打扰我们思考,阻碍我们见到真理。这都说明一个道理:要探求任何事物地真相,我们得甩掉我们的肉体,全靠灵魂用心眼儿去观看...”我觉得这里所列举的罪过,更多的像是灵魂的罪过而非肉体。纯粹是肉体追求享乐吗?人的很多行为不是受思想驱动的吗?把人的灵魂看得如此高尚如此纯粹,把所有阻碍灵魂的目的的都看成是低下堕落的,而灵魂的目的就是追求真理,这逻辑,是哲学无疑了。

  《斐多篇》读后感(二):斐多篇和理想国

  《斐多篇》

灵魂最能思考的时候是在他摆脱一切干扰,不听,不看,不受痛苦或快乐影响的时候。哲学看出这种囚禁生涯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是肉体的欲望造成的,囚徒本身就是这囚禁的主要助手。一个人应当为自己的灵魂打气,在生活中拒绝肉体的快乐和奢华,因为这是身外之物,对自己有害无利而一心追求知识的快乐,不用外在的修饰物打扮自己的灵魂,而只用它自己固有的东西来装点它。绝对的公正,绝对的美和好没有用任何肉体感官觉察到他们真正的哲人是经常极度热衷于使灵魂得到解放的每一件有对立面的事情都不可避免地从它的对立面产生出来而且只能从对立面产生出来,从活到死,从此到彼,否则一切同归于死?——灵魂不朽所谓学习实际上是回归:只要“美”“好”这些实体是存在的,我们的灵魂就在我们出世以前存在,我们必定在出世以前就获得了这一切“某本身”的知识。阿那克萨戈拉:“心灵”安排并造成万物的苏格拉底:无物恒在,一切皆是生成。休谟:注定的事情丝毫不必恐惧,自然始终是一个过于强大的原则。

  理想国

善者只是好的事物的原因,神是善的任何事物处于最好状态之下都是最不容易被别的东西改变的,神尽善尽美,不会把自己变丑变坏。神不会在言行上用谎言引导我们走向歧途。正确的爱是对美的有秩序的事物的一种节制的和和谐的爱正义是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认识美本身不把美本身和含有美的许多个别东西加以混淆的这种知识叫做知识,而把相似的东西当成了本身的人叫做有“意见”专心致志于每样东西的存在的本身的人叫做“爱智者”、一个天性稳定的人在战争中不易被恐怖所影响而害怕,但学习起来也不易被影响,当有什么智力方面的事需要它们努力工作时,他们就会没完没了的打瞌睡、打哈欠。政治制度是从城邦公民的习惯里产生出来的,习惯的倾向决定其他一切的倾向;政治制度的变动是由于领导阶层的不和引起的,混杂了银和铜,产生了不和谐,不一致。个人与国家相像,实行僭主制的心灵是在受奴役。快乐就是痛苦的停止,痛苦就是快乐的停止。制造者对事物的优劣能有正确的信念,而使用者对他可能有知识。

  这两本书应该算作我第一次读完的哲学著作,让我对哲学产生了深深的敬畏,就像黄老师说的哲学是“返乡之旅”,是在证明人本身,中国人对于逻辑的概念确实有很大欠缺,在叹服于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世界本原的思考同时,我也为我们缺少这种理性思维而悲哀,至少大部分人是这样,我们注重的是结果 ,是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感性的细节确实往往让我们失去了对因果逻辑的理性判断。 要用哲学家对世界的不懈思考探究的态度来对待学业和生活,要有理性思维而不陷入理性化的陷阱。灵魂不朽、学习就是回忆的观点让我印象深刻。而柏拉图对于婚姻在国家中的作用也让我不敢苟同,哲学王是统治者的说法究竟是哲学家们的理想建构还是确有此需?且行且思考

  《斐多篇》读后感(三):what is justice and democracy?

  (因为之前的《我们来谈一下生与死,灵魂与肉体》太长,内容比价杂,所以把正义和民主的部分抽出来了)

  苏格拉底为什么会死?为什么明明可以逃避死刑,还要留在监狱?

  因为正义和民主。

  他认为,他是雅典人,如果不能接受雅典的民主制度和雅典的正义,他大可在之前的数十年中离开雅典,去往其他城邦。但既然他留在了雅典生活,就意味着他认同雅典的民主制度,必须遵循雅典的制度,不可因为制度对自己不利,而出尔反尔,使用小伎俩逃离制度的制约。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不应该在乎事物是否对自己有利,而更应该在乎事物是否正确正义。四星或许是对自己不利的事,但是遵循制度比谋取自己的利益更加重要正确,因此,他必须服从处决,接受雅典民主法院对自己的“制裁”。

  一开始时,我的确是不能理解苏格拉底的做法,但是听过他的一番解释后,苏格拉底甘愿伏法的行为也是一个公民知法守法的表现。我们之所以害怕死亡,是因为害怕失去,失去名利金钱,失去在人世间的快乐,失去这世界上对我们有利的,给我们带来快感的东西。正因如此,在选择时,我们更趋于选择对自己有利而非正义正确的事物。有时候,把利益看太重,就会忘记出发的起点,就会忘记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即使苏格拉底伏法的做法是正确的,但从另一方面,我并不认为这一定就是“正义”。原因有二:一、苏格拉底追求的是绝对的“正义”,这是一个挺美好的理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相对正义”,即我以为的“统治者的正义”。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正义描述为真善美和理性的追求,正义是对城邦对的大多数的人,对后世的发展有正面影响的精神。但正义真的是大多数人的追求吗?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巩固其统治,统治者会将其罪恶美其名曰:“大多数人的正义”,但这种“正义”真的是正义吗?还是只是一种粉饰的阴谋?罗斯福曾说:“和平比正义更容易辨别,因为正义永远属于胜利一方。”作为一个小蚂蚁,我想我这一辈子都不知道这世界有多少是对的,多少是错的;不知道有多少光明,有多少黑暗;不知道有多少真的正义,不知道有多少假的“正义”,或许一辈子都 快乐地傻里傻气地活在别人创造的正义假象中。

  其次,苏格拉底之所以被处决,并非由于雅典的民主主义,我以为更多的是民粹主义和盲目民主。雅典的民主制度是西方乃至全世界现代民主制度的奠基石,它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度,强调每一个公民作为社会的一份子,都应该参与到社会政治事务的决策中,都应该有社会政治事务的决策权。

  但这样就真的民主了吗?首先,每个人对政治都有不同的看法, 有不同的政治主张,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人们会向他人推销自己的主张,攻击反对者的政治想法。其二,社会发展至今,公民真的具有与民主制度相匹配的民主意识吗?民主意识是民主制度的精神基础,若民主意识尚未形成成熟,那民主制度也只是一个摇摇欲坠的空壳。诚然,直到现在,就算是先进的西方国家,成熟的民主意识也并未在每个公民中形成。民主制度的缺失,理性受感性刺激的影响,致使人民是容易是鼓动和摆布的,三言两语的鼓动,他们就能群起力撑或反驳。

  就像上月英国公投脱欧(Brexit)一样,我无法预测英国脱欧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但只想问一下在投出那一票前,有多少人想清楚脱欧对英国的影响?如果想清楚了,那就不会出现“what is Europe Union”在Google上搜索置顶的囧境。直接民主真的能“民主”实践吗?

  作为小老百姓,我想我不免会受到媒体社会的渲染,难免在很多情况下,感性战胜理性。但我能做的只有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想法,尽量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

  套用白岩松男神一句话:

  爱恨之前,先了解。

  《斐多篇》读后感(四):《斐多篇》读书笔记➕一点感悟

  概括: 斐多这本书讲的是苏格拉底在临死前和门徒们对死亡和生命的本质所进行的一番探讨或者说是求证。苏格拉底的生死观大抵是二元论:把人分为肉体和灵魂两个层次。肉体是愚昧易朽沉重浑浊耽于享乐的,而灵魂则是轻逸纯净高尚以及不朽的。他在与门徒的探讨组织中采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试图以严谨的理性来论证诸如:真正地哲学家应不怕死、灵魂是真有之物以及灵魂的不朽等问题。 摘抄: 1真正的追求哲学,无非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既然一辈子只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那么当认真学习的死到了眼前,倒烦恼了,岂不可笑? 2.和肉体一起去寻找智慧,肉体是帮手还是阻碍?人的视觉、听觉真实可靠么? 3如果一切东西都有相反的一面,这些东西是不是都从相反的那一面产生的,而且只能从相反的那一面产生。比如一件东西变大了,必定是从它原先的小一点变成大一点的。 4所谓学习知识知识记起原有的知识。认识就是记忆。 5.厌恶人类是出于知人不足而对人死心塌地的信任。你以为这人真诚可靠,后来发现他卑鄙虚伪。然后你又信任了一个人,这人又是卑鄙虚伪的。这种遭遇你可以经历好多次,由其是你认为最亲近的朋友也都这样,结果你就老在抱怨了,憎恨所有的人了,觉得谁都不是好人了。假如一个人还不识人性,就和人结交,他干的事就是不漂亮的,这不是很明显的吗?假如他知道了人的性情,再和人打交道,他就会觉得好人和坏人都很少,在好坏之间的人很多。 6.别人对我的见解是否同意,我认为是次要的。我只是急切要我自己相信。 7.看太阳是危险的。如果我用眼睛去看世间万物,用官感去捉摸事物的真相,恐怕我的灵魂也会瞎的。所以我想,我得依靠概念,从概念里追究事物的真相 8.灵魂在我们出生以前已经存在了。一切生命都是从死亡里出生的。 9.本质是永恒不变的,还是可能会变的呢 10.灵魂完全是焊接在肉体上的,它要寻找真实,却不能自由观看,只能透过肉体来看,好比从监狱的栅栏里张望。种种色相都是看得见的,都是由感觉得到的,至于看不见的,而由理性去领会的呢,惟有灵魂自己能看见。 11.厌恨论证的人就永远求不到真理,没法儿知道事物的本质了。 12.我想知道世间万物的原因,为什么一件东西从无到有,为什么它死了,为什么存在 13.具体的事物,相反相生。抽象的概念,不论在我们内心或是在身外的世界上,正面决不能成为反面。 14.有些东西虽然和别的东西并不相反,可是也互相排斥。 15.一个人死了,属于凡人的部分就死掉了,不朽的部分就完好无损地离开了死亡 16.假如灵魂是不朽的,我们该爱护它不仅今生今世该爱护,永生永世都该爱护。人最好是在安静中死。 苏格拉底对于灵魂和死亡的论证: 1灵魂是人类的身体拥有生命的原因。(一是单数) 2生命的反面是死,生命与死不相容。(单数的反面是双数,单数与双数不相容) 3灵魂和死是不相容的。(一不是双数) 最后苏格拉底得出结论:灵魂是不死的 再然后,苏格拉底镇定自若地服下了毒药,到他向往的那个世界去了。 感悟: 苏格拉底即将在傍晚饮下毒药的那一整天,他都在与弟子和朋友们谈论哲学,重点则在于人死后灵魂是否还存在的问题,其他的还有肉体与灵魂之间的关系。最后,朋友们要求他晚一点儿喝毒药,他拒绝了,并在安静地喝完毒药之后,看着哭泣的朋友们,他要求他们要安静,要勇敢。一代哲人就此殒落。 哲学家追求灵魂的理智和绝对,肉体只会干扰灵魂的追求,死亡是灵魂摆脱肉体,所以苏格拉底是高高兴兴地去死的。 死亡之后,灵魂到底是不是存在?这个古老的问题,谁能给出确定的回答?在苏格拉底看来,人死后是有灵魂的,灵魂会到另一个更美好的地方去生活,所以,死亡不代表消失,而是永恒。 “一个人死了,属于凡人的部分就死掉了,不朽的部分就完好无损地离开了死亡。”“假如灵魂是不朽的,我们该爱护它不仅今生今世该爱护,永生永世都该爱护。人最好是在安静中死。” 一是对于死亡的坦然接受,二是对于灵魂的思考。其实我也想过这个问题,记得印象很深的一次梦境,梦见了死亡,那是一种很窒息的感觉,觉得像灵魂飘出了身体,能够听到家人的哭泣,感觉到棺材里的空气一点一点流失,想说话却发不出声音,想奋力挣扎却动弹不得,一点点绝望。醒来,原来是晾衣服的绳子断落,刚好压到脖子,我想这是我对死亡最深的感触了,至今还记得那种窒息的感觉,像灵魂在死亡边缘走了一遭,幸好只是梦境,现实也没什么损伤,但现在想来还是觉得害怕。我想,我可能,始终无法像苏格拉底那样坦然的面对死亡。这世间有太多牵挂无法割舍,所以始终觉得,生活即使不如意,也要好好生活。 至于有没有灵魂,我想,那是以后的事,如果真的有身归尘土那天,可能会有感触吧。我们多数人,也不过这般想法。所以说,苏格拉底是很伟大,很勇敢的哲学家,生死的坦然,对于哲学的追求,在最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依然没有停止对哲学的讨论,十分敬佩。他的有关作品,很值得一读,或许,真真看明白他的一些哲学观念,我也会对生死和灵魂有些不同的看法呢。

  《斐多篇》读后感(五):关于灵魂不朽的论证

  

一、《斐多篇》中谈话的背景

苏格拉底因“不敬城邦神与败坏青年”的罪名被雅典公审法庭判处有罪,并处以死刑。

《斐多篇》记录的是苏格拉底就义当日,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在狱中与他的朋友及学生的对话。苏格拉底就哲学的意义、灵魂不朽、以及对死后世界的构想,构造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死后世界的法则要求人们拥有一个追求真善美的不朽的灵魂,灵魂不朽的前提是人们经受哲学的洗礼,哲学让人死后灵魂能进入一个神居住的地方。

苏格拉底宽慰为自己感到悲伤的朋友和学生们,因为他对自己正义就死感到幸福,以至于他说:“克里托,我们必须向阿斯克勒庇俄斯祭献一只公鸡。注意,千万别忘了。”这说明他认为自己的死亡就像人治好了病一样,是一种痊愈,因为他将拥有自己不朽的灵魂,去往一个更加纯粹的地方。

二、死亡之于哲学

哲学家在死亡之前是快乐的。要证明这个论点,就必须证明死亡对哲学家来说是件好事。哲学家们在进行哲学研究时会对借助身体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观察物体,一定程度上肉体对哲学研究是起到了辅助作用的,但更大程度上肉体是对哲学研究的阻碍,人们只能通过肉体感受到事物的具体性质,但无法得知绝对实体如真善美的存在。并且肉欲,如虚荣、自私、贪婪等会影响到人们接触绝对实体,阻碍哲学研究。得知真理,需要灵魂独立沉潜下去思考,而死亡使人摆脱了肉体的干扰,这对毕生都追求哲学的人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苏格拉底也是如此。哲学使死亡成为一种值得向往的事。

苏格拉底认为灵魂不朽的前提是追求哲学,在对死后世界的描述中可知,追求哲学的真理会让纯粹的灵魂在死后过着幸福的生活。

三、灵魂永生的论证

然而“哲学家在死前是快乐的”这一论证是建立在死后灵魂仍然存在的基础上的,不然一切都是空谈。苏格拉底紧接着给出了证明。

1、灵魂在人死后还存在

论证一

在《斐多篇》70A-灵魂复活灵魂轮回中,克贝对离开了肉体的灵魂的存在性问题产生了疑义,苏格拉底用辩证法对此作出了解答,他说:“凡有对立面的事物必定从其对立面中产生,而不会从其他来源中产生。”有对立事物才有存在的可能性,一切事物均以相反相成的方式产生,较快来自较慢,较弱来自较强。两个对立面之间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比如睡产生于醒,醒产生于睡。同理,死产生于生,生也自然产生于死。人的一生过完,这就是由生到死,那么必然会有由死到生的过程,这就是灵魂复活。既然灵魂能复活,那么在人死后灵魂仍然存在就是必然的了。

论证二

苏格拉底通过证明学习是一种回忆进一步证明了灵魂可以复活,进而证明了灵魂在人死后还能存在。

人具备联想的能力,能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个不相干的事物。我们通过感官得到对一个事物的感觉,并由此联想到另外一个被遗忘的相近或者毫不相干的事物。学习就是通过一个事物回忆起以前被遗忘的相似或相同的事物。既然人出生后的学习是一种回忆,那么知识在人生前就存在,说明了灵魂在人生前就有,人的出生是灵魂复活的过程。

论证三

西米亚斯提出质疑。根据毕泰戈拉学派的理论,肉体是由一种张力组合而成的,而灵魂是对这种张力的调整。西米亚斯以可见的乐器比做肉体,不可见的调和好了的乐音比作灵魂。这一理论实际上是肉体第一性的体现,也是对灵魂是否能在人死后继续存在的怀疑。

第一,根据之前的推论,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便存在,但是乐音一定是在乐器之后产生,所以以乐音乐器的关系来比喻灵魂肉体的关系是不合理的。苏格拉底便从根本上否定了西米亚斯的反对意见的理论基础。第二,灵魂有善有恶,而定好的音调没有更像或者更不像定好的音调的区别,就如同一个灵魂不会比另外一个灵魂更像灵魂一样。所以用音调比喻灵魂是不合理的。第三,定好的音调是绝对服从于它的构成要素的,但是灵魂却有相对独立性,它能指导人体,有时甚至用激烈的方式压制内心的欲望与恐惧。

2、灵魂具有永恒性

论证一

复合的事物因为有接口,更容易破裂。苏格拉底说;“非复合的事物极为可能总是永久的、单一的,而复合的事物则是非永久的、多样的。”同样,他还说:“你们能够触、看,或用你们别的感官察觉到这些具体的事物,但那些永久的实体,你们无法感觉到,而只能靠思维去把握;对我们的视觉来说,它们是不可见的。”事物有两类,一类可见,一类不可见。可见的都是复合的事物,是具体实例;不可见的是单一的事物,比如任何绝对的事物。不可见是灵魂的共性,那它一定有不可见事物的特点——是非复合事物,单一而永久。因此,在身体非永久、腐朽的情况下,脱离了身体的灵魂是永恒的。

但是,如果灵魂受到了肉体的玷污,变得不单一纯粹,在死时还留恋肉体,被各种欲望所负累,那么便会失去他的永恒性。这也是哲学家克制欲望过着清俭的生活的原因,他们认为灵魂的永恒所带来的快乐比一时贪图肉欲所带来的快乐要大得多。

论证二

克贝则认为谁都无法保证灵魂会不会像人穿衣服一样,在穿破最后那一个肉体之后灭绝。实际上这也是对灵魂的不朽性提出了质疑。

苏格拉底则认为“型”是绝对不会接受与它的相对面共存的,当它的相对面接近时,它只会选择退让甚至消失。而且包含这种“型”的事物也不会接受“型”的对立面,比如火包含“热”这一“型”,那么它绝对不会接受“热”的对立面“冷”。而灵魂在肉体中,肉体就会有生命,生命的对立面是死亡。灵魂不会接纳与之相伴的生命所对立的事物,也就是不接纳死亡,所以灵魂是不朽的。

四、死后世界

苏格拉底认为,人死后灵魂会接受审判,接着由灵魂由神灵陪伴着去往另外一个世界,在过了一段时间的考验后,会有向导把灵魂再带回来。好的灵魂有向导带领;留恋肉体的灵魂在可见世界徘徊痛苦了一段时间后,才有向导带着它离开;作恶的灵魂被抛弃荒野。

希腊公民住在球形大地的凹陷中,没有看到真实的天空,就像海底的鱼看到头顶的大海便以为那是天空一样。只有在大地表面上的人才能真实地看到星空、太阳、月亮等等。在这个大地上有个贯穿球体的深坑叫做塔塔洛斯,地表上的水都会经过塔塔洛斯做循环运动。大地有四条主要的河:

最大的一条叫做俄刻阿诺,是条环形河。

与之相反流向的是阿刻戎,并流向冥湖阿刻卢西亚湖,那些过着中性生活的灵魂会被送往这里。

同样汇入阿刻卢西亚湖的河流叫皮利福来格松,它涌动着熔岩与泥浆,不孝者来这里。

考西图斯河与皮利福来格松河流向相反,汇入阿刻卢西亚湖的另一端,杀人犯来这里。皮利福来格松河与考西图斯河不与其它河水湖水相融,汇入阿刻卢西亚湖时,在这两条河里的亡灵必须乞求湖里其它被它们伤害过的亡灵的原谅,才能得以解脱。

真正虔诚的亡灵不会被困于地表任何一条河,它们会居住在上面的纯洁的居所里,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也是苏格拉底即将去往的地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斐多篇读后感锦集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