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读后感精选

2022-03-29 03:03: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读后感精选

  《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是一本由南方周末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精选点评:

  ●留守儿童问题复杂的程度超乎了我的想象,所谓复杂,就是没有一味的指责,在冷静的思考之后也无法解决。本书讨论的很全面,从经济发展,儿童的状态,户籍制度,教育等方面。经济发展要不要,要!留守儿童的生活健康安全要先解决,已经不奢求他们长大后的意识形态。户籍制度怎么办,怎么解决如此辽阔面积,多民族国家突然的人口不平均的涌入城市。教育经费还是不够,资源还是不平均,知识还能不能改变命运。政策上,责任制要往下再落,主管部门权力要在往上。决定近几年多关注一下这个问题,希望不要寒心。

  ●哎

  ●相见恨晚。朋友送我之后一直没有看,这次回家拿出来好好看了看,很多地方都很有感触,自己作为个人的力量固然是弱,自己也不是什么救世主,但是有些事情做了总比不做好,有些事情以后会更好,但在它还没有发生前,需要一些力量去推动,而这也是我当时做公益的想法。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我们可以从国际上借鉴经验,但还是需要走出来我们自己的路。会越来越好的呀!

  ●真实,还算比较克制。

  ●很早之前看完的书,本来早就忘记了。但是今天在八组看到贫困儿童倒牛奶的事情突然又想起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留守儿童是如何引起关注的,免费午餐是如何从无到有的过程……看到最后,仍然只看到“号召、呼吁”的字眼,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关键在父母。引用封面上那句我念念不忘的话吧——本以为分离是为了更好的重聚,可成长却再也无法重来。

  ●全文提及4次“社工”,2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能想到的就是那句:“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记者编辑们对留守儿童所做的努力,案例多很感染人,但不够学术,分析问题不够彻底,很少谈到户籍制度改革的阻力因素

  ●已读,下了功夫的好书。里面有许多文章质量相当高,能够带来不一样的看问题的视角。个人认为留守儿童现象是一个侧面,是中国社会各种问题各种病的一个体现,更重要的是留守儿童群体是病的体现但本身并不是病。很好奇也很期待国家下一步会怎么做?打破城乡壁垒太难了,何况如果打破中国农村怕是再也起不来。但若不打破城乡壁垒,城乡差距的矛盾郁结又让人忧心。西方国家的民间组织和社区力量在中国又这样不成熟,或许还是要靠上层发力。话说文末举的几个例子我很好奇,一个是日本的儿童保护——日本的儿童状况如何?看各种新闻媒体和社会调查,感觉其实并不乐观。还有一个是在四川山西等五省份试点的儿童福利主任制,不知道效果如何?

  ●资料。

  ●全书有一篇令我很难忘:邓飞的《建设比愤怒更有价值》(链接http://mp.weixin.qq.com/s/g6MeH-e3UUYegtKNI6IBsg) 因为它戳中了我两个点:一个是黑天鹅思维下,一个生长在鱼米之乡的我一直对中国还有吃不了饭的山区存有疑惑,邓飞也坦言自己也曾有此惑;一个是邓飞没有停留在描述,而去实践,这才是最有力的。

  《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读后感(一):评《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

  如果农村经济条件得不到改善,劳动力还是会源源不断流向城市。如果户籍制度不进行变革,流动人口孩子的上学问题不能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也会继续存在。父母在城市劳动,可以一定程度改善经济条件,但并不能改善教育条件。因为教育资源的短缺,这些儿童很大概率只能重走父辈的路。城市中看上去是流入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实际上这个群体从未被真正接纳。除了单纯关注、关爱留守儿童,政府还是应该有更多行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读后感(二):你我不愿看到的伤

  在社会发展的路程中,在城镇化大踏步迈进的征途上,留守儿童问题如同普通女性怀胎十月难以躲开的分娩之痛,如期而至,只不过这次国痛,尤为厉害。

  在向完美社会状态进军的征程中,我们只见过“更好”,没有人知道“最好”是什么样子。所以,不断的前进,不断的遇到问题,不断的想办法,不断的解决问题,然后再前进……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什么时候是个头?共产主义是么?

  留守儿童是你我不愿看到的伤。

  哪个孩子不希望爸爸妈妈一直陪在左右?

  哪个家长忍心离开孩子一别就是数月?

  ……

  个中无奈,最切肤的痛,只有过程中的人,才最知晓。

  讽刺的是,小时候,差点成了留守儿童,而如今,我却成了“大龄”留守儿童。

  爸爸外出打工时,我在上高中,他每年回来两三次,我每月回来一次,除了春节那次见面是确定的,其他都说不好。如今,看着一岁半的女儿,想起仍在外打工的爸爸,心里酸酸的。我长大了后,家里有什么事的话,爸爸便不在中途回来了,基本上一年回来一次。我算不算留守儿童呢?

  虽然矫情,略带戏谑,但常年父子不见面的酸楚,谁又能体会?

  ……

  这书是良心之作,它记述的是将来的历史。

  《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读后感(三):评《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

  立意很好,但内容浅尝则止,未能深入剖析。

  翻阅这本书的本意,在于想要寻找自身的性格形成是否与小时候的留守经历有关。整本读完,得到的答案是确定的。但除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这本书带给我更多的感悟是:教育不公平真的会牺牲掉一代人中很大一部分,且不可逆。不可逆指的是牺牲掉的一部分人,是无法通过任何方式对他们进行补偿,就像被行窃中的小偷捅了一刀,即使伤口痊愈,伤疤依旧会在,恐惧依然潜藏心底。

-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农村一般不吃早餐,10点多吃第一顿,下午2-3点吃第二顿,晚上7点左右吃第三顿。而学校是早上9点上学,下午3点半放学,这就导致在我要去上学的时候,米饭才刚刚蒸熟,没有菜,奶奶就在我的碗里加些猪油或酱油,让我伴着吃。前段时间,回老家看到我在小时候的照片,大约四五六岁,剃着光头,消瘦得像根竹竿。

  即便不谈论吃饭问题,健康在农村也是经常被忽略的。小病忍着,拖成大病又治不起,没办法就只能回家躺着等死。隐约中记得旁系的一位叔叔,有一年突患急性乙肝,家里只留下一双儿女,小镇上也有很多人被传染,死了很多人。

  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人都变得极为渺小,在农村尤其如此,几乎没有挣扎的余地。

  即使现如今,还有大量的农村人,一年到头干农活挣的钱,还不如城里人一个月的工资。

  而留守儿童面对的最大问题,尚不是生理健康问题,是心理问题。当所有的年轻人外出务工,整个村子只留下老人和小孩,没有了年轻一代的存在,断了传承,文化、经济似乎都停摆了。而老人们还在用老一辈的方式教育儿孙,在广袤的农村,老一辈的思想中还有许多封建遗毒。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如未能幸运地获得去大城市读书的机会,在成年后,几乎只能干着社会最低层的工作,对人生的期望只停留在吃饱穿暖组建家庭等基础需求层面。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想活得精彩,或者至少能像个人活着。

-教育不公平加深阶层固化-

  站在国家和政治的立场上来讲,要在当下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牵扯到许多方面的课题,本质是经济/政治问题。

  自1949年建国,被欺侮太久的中国人想要在世界上站稳脚跟,党决定集中几乎所有的力量发展经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其政策提出的本意是好的,而发展到现在,这项原则已经有了新的问题:社会阶层变得越来越难以打破,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突破阶层的途径变得越来越狭窄,且并未能遵守承诺,给予广大民众基本的保障和福利。

  不谈医疗,只说教育问题。有一项政策为中国独有——户籍制度,它影响着什么?资源分配。国家鼓励城镇化,甚至还在进一步推动城镇化,的确也在推动进程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问题等方面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但农村的那些留守的孩子呢?他们的教育问题,谁来管?!

  只需随便走访几个农村或者小城的学校,就能发现在教育问题上的缺失,他们并不比谁傻,为什么得到的教育资源如此贫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如何能改变命运,又如何活出自我。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与备赛又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建国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幸福吗?偏离路线的政治只会引着民众为了一小部分的人利益、为了一些集团的利益拼死拼活。众多小我在历史洪流中几乎无法站稳。

  贫富差距真的只是因为富人更加努力吗?与社会制度未能跟上政治、经济发展没关系吗?不是在为政治上的一些不当决策买单吗?

  为了政治、为了经济,将人划了三六九等,牺牲了大部分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真的合理吗?

  也许我们是幸运的那一个,那不幸的那一个呢?如果我们是不幸的那一个呢?

  《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读后感(四):重新理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我认为这本书比较值得读的部分是“国家行动”、“政策建议”、“数字表情”这三章。其余部分以个体画像为主,提供了几十个不同的故事,为公众刻画了不同的留守问题样貌。

  由于本书是多篇新闻报道的集合,所以读完后感觉与其书名“中国留守儿童报告”并不完全符合,倒不如说是“中国留守儿童画像”。涉及调研分析的部分主要集中在“政策建议”版块,甚至乎只在《农村留守儿童,不算最惨,还能更好》这篇文章中。而且有趣的是,这篇文章给出的数据以及建议,基本上可以回应书中大部分个例报道提出的问题。

  问题一:留守儿童是问题吗?

  该文指出,舆论界普遍认为农村留守儿童面临五大问题:营养与健康问题、学习与认知问题、心理与性格问题、行为问题、安全问题。然而调查数据显示,那些远离父母在农村留守的儿童的健康与营养状况不低于甚至优于那些在农村而有父母陪伴的非留守儿童。而在学业表现上,留守儿童的成绩也略优于非留守儿童。在学前年龄段,非留守儿童的身高与体重指标远远低于留守儿童。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尽管没有父母陪伴,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却比非留守儿童要好。这篇文章给出一个儿童健康营养与学业表现序列:农村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儿童(含随迁儿童)。作者明确指出:

留守儿童并非农村最弱势、最易受伤害的群体。

  这一反直觉的结论,恰好与舆论的生成路径有关。正因为社会舆论由城市居民掌控,因而城市居民能够观察到农村打工者的潮汐现象,关心农村打工者的生存状况,从而为他们发声;而只有进城打工的农民才能够进入舆论场,看到城市与农村的不平等,为自己发声;而走进村庄的志愿者,会主要关照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陪伴孩子的父母并不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志愿者所在的留守儿童学校里。这一两相呼应的路径,就把农村非留守儿童抛到了舆论场之外。

  事实上,仔细想想也是,正是因为打工收入高,农民才会进城;反过来看,那些农村打工者也是农村里经济收入更多的群体。因此,虽然牺牲了陪伴孩子的时间,这些在外打工的父母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经济保障。而且调查也显示,留守儿童的父母比非留守儿童的父母更年轻、受教育程度也更高;留守儿童所在的家庭规模也更大,因而能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照看。

  由此该文作者给出研究结论:

外出打工的家长在父与子女关爱照料与生存资源之进行的权衡(trade-off),总提示有利于提升农村儿童的福祉,因而是有效率的。

  了解到这个结论,我们不妨这样说:留守儿童的问题是相对于通常意义上城市儿童才存在的。而相较于比他们更弱势的农村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可以说是更有希望的群体。此外,虽然文章没有调查,然而我们可以设想:城市里也有一批“留守儿童”或者说是空心化家庭中的儿童,除了更丰富的物质生活,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农村留守儿童别无二致。

  因而再来看这个问题:留守儿童是问题吗?它既是问题,又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它是普遍的亲子割裂问题(城市里亦有),却又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方式(总比不打工的家庭好)。

  两个问题谁更重要,让农民和政府来看,都是脱离贫困更重要。所以,尽管中国从90年代起就存在不断增长的留守儿童,但人们从来不觉得那是问题,打工者带回来的财富反而让村里人更加羡慕那家的孩子。当下的留守意味着未来可以住进城里;而没有离开农村的农民却无法奢望在城里买房。

  问题二:让父母回到留守儿童身边可能吗?

  如果从头到尾通读这本书,你会觉得在读到“政策建议”这章之前,整个人陷入一种迷茫:所有的个例报道都认为父母的陪伴不可替代,那么为什么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可行的方法让父母回到留守儿童身边呢?

  试想一下这个悲观的循环:父母的陪伴不可替代,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是让他们和父母在一起,但是他们的父母无法长期陪伴,所以留守儿童的问题会一直无解。

  公益组织和志愿者花了很多时间在农村实践,采用很多方法来改善留守儿童的营养、教育、生存条件等状况,但不能让父母回到儿童身边。这个是现状,而且会长期存在。我想,也许在做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之前,公益组织恐怕首先要有一个父母必然缺位的意识,这个缺位是无可挽回的。

  父母如何和孩子在一起?两个地方:要么在农村家乡,要么在打工的城市。

  如果单纯地只是把父母从城市拉回来,将会让父母重新面临缺少经济收入的贫困境地,孩子将从舆论场关注的留守儿童身份转为不再被关注的非留守儿童,孩子的生存境遇反而不如从前。这显然是一种倒退。

  即便有人捐钱捐物来资助贫困家庭,好让家庭成员能在一起生活,也依然是不可持续的。一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或组织能解决所有贫困人口的生计。二是即便经济好转,孩子依然会局限在农村有限的教育水平和生活圈里,他们长大后能想到的更好的目标还是进城打工,造就下一代留守儿童。

  问题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性政策是什么?

  总结上文,让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最好方式,是让留守儿童跟随父母进城。

  《农村留守儿童,不算最惨,还能更好》一文指出:

农村留守儿童是城市化与现代化的一个副产品,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发展来解决”。

  换句话说,留守儿童问题能够真正终结的情况,只有两种:一是中国全面完成城镇化,全国人口完成脱贫,所有地区的经济水平都能保证人口的富足生活,这样人不用为了生计而奔赴远方;二是人能够自由迁徙,土地能够自由流转,这样人们就可以自由携家带口地前往经济发达地区追逐财富。

  孩子、农村、父母、城市,本就是一个“人和土地”的关系。正因为父母无法真正地进入一个城市,孩子无法真正地离开一座村庄,才造就了百万家庭的分离。

  该文作者也是如此认为:

政府最应做的是拆除障碍、创造条件,让农村儿童不在留守,与父母随迁进城,享受与城市儿童一样的公共服务,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亲子暌违导致的五大风险。

  作者还给出了两条政策建议:

首先废止一切不利于城市化的权利安排与制度安排,给城市化松绑;其次要赋予农民工以市民权利。

  这两条建议的目标正是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数据还显示,2014年中国城市化率是54.8%,但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只有35.9%,差了约19个百分点。这个差距正代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欠债,是要偿还的。

  我赞赏该文一针见血的勇气,感谢该文给出的详实数据与可信分析。这篇文章不仅让人们更为深入地了解了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更能为有志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志愿者提供正确的导向,让他们不至于陷入无力的救助循环。

  问题四:我们到底能做什么?

  我认为可以从短期和长期的角度来看如何采取行动。

  对于普通人而言,仍可以继续捐钱捐物,采取力所能及且没有伤害的方式继续关注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有经验的热心人士应该更加关注所捐助的对象儿童成长情况以及实施项目的公益组织运行情况,自觉规避某些社会新闻个例曝光造成的正负面舆论,以平常心支持特定项目的进行。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见风就是雨,见穷就给钱,搞“暴力捐助”、“暴力慈善”,完全不顾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实际影响。

  对于公益组织而言,应该做到三点:

  1、端正立场,明确和不断优化自身的专业能力优势;

  2、多家专业化组织分工协作,配合当地生活与教育环境,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个中长期的综合陪伴方案;

  3、所有公益项目都应该指向农村留守儿童的五大问题(营养与健康问题、学习与认知问题、心理与性格问题、行为问题、安全问题),并应加以专业化和流程化的迭代改进,以期可以被评估衡量。

  对于企业而言,需要更清醒地理解留守儿童问题和自身优势,确定是否要介入这一领域。如果决定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应与专业的公益组织合作,利用企业优势资源,尽可能开发一些可衡量的长期项目;并诚意支持公益组织的运作,积极给予意见和反馈。

  然而,以上都是短期的做法,只能改善留守儿童的处境,无法终结留守儿童问题。从长期来看,全社会都应该努力追求人口自由迁徙权,抵制地方保护主义、城市保护主义,开放心态,增进沟通,众力协同,一步步探索平等人权的社会秩序。这件事里面,有普通人的角色,也有媒体、政府、公益组织、研究者等角色,每个人都能为此贡献力量。请相信:凡是只顾眼前利益的,必然会在未来偿还代价;凡是开历史倒车的,终究会被历史覆灭。

  2017年2月14日完文

  本文同时发于本人“小长大话”微信公众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