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读后感摘抄

2021-01-05 03:40: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读后感摘抄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是一本由施坚雅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8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精选点评:

  ●终!于!读!完!了!长舒一口气……待我整理一下笔记

  ●书已到,要抓紧读的书~

  ●2015年

  ●又是一本被我“抄袭”的名作…

  ●“施坚雅模式”

  ●难逃论文集质量参差不齐的通病,但所幸每编都有施坚雅的一篇导言。偏向宏观的经济地理对于外行来说啃起来还是挺费劲的,以后弃了T T

  ●施建雅的两本书都读完了。所谓施建雅模式,我怎么似懂非懂?

  ●大二读的书,九大经济区的划分至今印象深刻。作为一个人类学家,用中心地理论来解释中国地方体系层级,现在想来他会选择这类的方法论真是有点奇怪hhh

  ●开创一个时代的作品。

  ●:K928.5/0227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读后感(一):如何成为经典的经典教科书

  这本书有多有名,是不需要添加任何形容词的,只要报出书名,大凡圈内的人,必定会点头道,哦~~不论是有没有真正看过的,这就是所谓经典,也就是如果敢公然地宣称自己不知道的话就会被人鄙视那样的著作以及人。

  kinner在这本书里集合了众多成为经典的要素,比如,一个很炫的理论,中心地,然后,资料丰富的案例研究,四川,再然后,围绕一个主题而展开的丰富角度,经济、政治、民间信仰,当然最后,还有一拨牛人。

  除此之外,它够难懂,我读完这本书的原版,再去读萧公权的十九世纪中国乡村,那感觉真是顺畅啊~~

  所以这本书满足了这个江湖中不同人群的出于不同目的的需求,理论、史料、以及谈资。

  成为经典就是这样一件事情。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读后感(二):《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古城市空间组织

  看着本书的契机是要帮老师干一些关于古城市的活,由于我对城市理论了解甚少,许多东西都看不懂。这本书可以说给了我很多启示。 对施坚雅的地文区略有了解,这次过来看看城市以及城市空间问题。但其实本书比较重要的一个理论点是区级理论,即城市与城市外部(乡村)的交流问题,也可以看作是对“中国城乡一致性”问题的一个讨论。 但这个理论因为我经济学基础几乎为0,无法深入理解。主要对我的影响还是城市内部空间与组织的问题。之前只是对城隍庙在城市中的地位有了解,但此次了解到学宫、行会对城市空间组织的影响。这些影响其实归结起来都是:信仰(庙宇)组织人群。学宫拜孔子,行会关公或妈祖,特殊地域特殊行业相结合的行会还会有祠堂。可以说,传统中国人的利益总是以庙宇形式表现出来。 另一关于衙门的讨论我觉得很新奇。作者认为衙门并不是帝国基层组织,而是调节地方正式与非正式权力组织的场合。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读后感(三):在人类学和人文地理之间

  施坚雅的研究一方面关注人文地理特别是经济地理,另一方面又充满了人类学的意味。就我所知,施的学术成果并未得到国内人文地理学界的重视,而人类学者对此开展了深入的研读和批评,也给予了施氏应有的荣誉。王铭铭在《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中独辟一章讨论施坚雅的理论,并在其它场合评介过他的经济空间构想。王的批判点有两处:一、施坚雅的理论来源于经济地理的中心地理论,将人看作理性经济人,或者甚至忽视了人的存在。因此人文地理实际上未能兑现学科对“人”与“文”的承诺;二、施坚雅研究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和区域发展,忽视了中国漫长经济—政治互动历史。

  显然,王铭铭大有以人类学的枪打人文地理学的靶的嫌疑。但是确真切地点出了施坚雅的研究夹在人类学和人文地理中的尴尬。而笔者愿意看到这样的尴尬,并且认为施氏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汉学人类学和中国人文地理学都是瑕不掩瑜。施坚雅贯穿学术研究中的视角和关怀,我今天依稀在他的学生萧凤霞的身上看到,有道不出的独特魅力。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读后感(四):施坚雅与汉学

  2001/6/17购 2001-06-25评

  施坚雅的大名,在汉学界中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我对这位先生也可说是慕名已久,因为近年来读过的有关中国经济史的著作(包括海外的黄宗智、王国斌和海内的李伯重等人的专著),几乎没有一本不提到他的成就。本书虽然不是施坚雅的专著,但由他主编,无疑体现了他的取舍,况且本书还收入了他的四五篇论文,其他论文作者也大多是比较著名的汉学家,如芮沃寿、牟复礼、斯波义信等人,都是一时之选,对所论述的问题都有精到的研究。由同行专家通力合作,各展所长,这样的论文集在学术分量上即使与名家的专著相比也毫不逊色,比时下国内数不胜数的所谓专著更是不知要高出几许。

  这些年来,我买过也读过不少海外汉学著作,尤其是江苏人民版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感觉与读国内同类专题研究著作相比,收获实在大得多。不用说观点的独特、视角的新颖,光是那一份扎实的学术功底(包括资料功夫),就为海内诸多学人所不及。尽管目前大陆学界许多新秀们在接受新思潮、运用新名词方面都有异乎寻常的敏感,但是,在社会科学领域,要讲规范的学术功夫,我看还得向那些汉学家们学习。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读后感(五):为同学们的论文写作提供选题和素材

  70年代的老外喜欢以整个中国为考察对象,动辄就中华帝国XXX,江南地区XXX,XX地区XXX。这本书就是这类题材的代表。毫无疑问,本书绝对是历史学研究的经典。其使用的方法和框架到现在都还被人模仿。和明清史、城市史、社会史有关的文章论著在参考文献中,必须要提起这本书,不管作者到底看过没有。90年代初期,本书刚刚被引进的时候,那轰动可以用“学术界之火山”(康有为?囧)来形容。

  只是到最近几年,才有人幡然醒悟。中国很大,大到每个地区的情况都不一样。怎么能用一个理论一个框架就把全中国给框死呢?不行,我们要反驳施坚雅的观点。于是,在一篇篇新诞生的论文,开头总有一句话,“在施坚雅的书中,提到。。。。,事实上,本地的情况并非如此。”瞧,多好的选题啊。少则写5000,多则可以写成博论。

  俺老师曾经说过,你要写论文吗?你就去反驳别人的观点好了。在反驳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别人反驳你,你就再反驳过去,观点就更鲜明了。许倬云也说,历史就是永无定论,才有意思。Orz.你们还真会寻找乐趣。

  慢着慢着,我是对自己的专业感到厌恶了吗?怎么能以如此不敬的口吻来转述前辈们的话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