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被误解的医疗》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被误解的医疗》读后感1000字

2021-02-18 04:45: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被误解的医疗》读后感1000字

  《被误解的医疗》是一本由江隆福著作,宁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19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误解的医疗》读后感(一):从“讳疾忌医”的典故说起

  一般情况下大概不会有人期望着想要和医院打交道。要是除了非打不可的疫苗之外,自己一辈子都能不要再和医院、医生打交道,那可真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但既然不可避免地要与医院、医生打交道,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和与此相关的各种烦恼——譬如过度医疗、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药费高涨等——打交道。一句话,既然无法离开,那就要正确、客观对待。

  但是,对于医疗,要想做到正确、客观对待,何其难哉!“讳疾忌医”的典故应该都听说过吧。这个成语说的就是扁鹊与蔡桓公之间的故事。扁鹊一次又一次见到蔡桓公,指出的症状从“君有疾在腠理”到“君之病在肌肤”,再到“君之病在肠胃”,告诉蔡桓公“不治将益深”,而后者却一次次听了很不开心。最后,“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蔡桓公已经病得一塌糊涂,再多说什么也没用了。

  可见,人如果感到舒服,就要检查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这才是对自己负责任,也才是正确的与医相处之道。另一种情况,要么有个小问题就如临大敌,非得各种各样的检查都来一遍、各种高深精尖的医疗器械都过一下,要听到最有名的医生给出意见,那才会放下心来;或者要么忌讳听到自己身体有问题的各种消息,就像蔡桓公一样,小病变成了大病直到病入膏肓,那就悔之晚矣。

  正确的道理其实人人都基本上懂一些,只不过很多时候往往都是:问题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时候,自己都能够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要是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成为患者的时候,自己到底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那可就难说了。

  每一个人与医疗、与医院、与医生之间,迟早都要发生一定的联系,所以如何才是正确的对待医疗、医院、医生的态度,如何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那就显得非常有用而且必须。在《被误解的医疗》这本书里,资深医生江隆福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讲述了一个个病人求诊的故事,其中一以贯之的就是对何为健康、何为医学以及医疗的真正意义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思考。作者特别想要表达的另外一些意思就是,真正的健康还包括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保持健康并不能完全依赖医疗等等。即使是对于身体健康问题,再先进的医疗技术也并不能包治一切——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清楚的一个事实。

  在《被误解的医疗》这本书里,作者一共讲了26个常见的医疗误解,都很值得深思。每个人也不妨对照读一读,看一看自己曾经、正在产生的与医疗有关的“误解”或者问题到底都有哪些。把应该做好的事情做在前面,把自己的心态扶得更加端正,就能够积极、正面、理智地看待与医疗有关的各种问题;甚至可以由此生发开来,对切实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其他一些问题起到某种启发作用,那就更好不过了。

  《被误解的医疗》读后感(二):正确的医疗观是如何养成的

  被误解的医疗 过度医疗问题、医患关系问题、看病难的问题,这些热门话题被人们讨论了很久,新闻也经常报道这类问题。很少有医生站出来大胆的说这些问题,著名心内科主任江隆福医师,拿出了积攒多年的笔记,经过整理出版,里面讲了大多医生不敢讲的各种问题,里面的内幕让人触目惊心。拿到这本书后我感到很兴奋,一直在试图找这类书籍,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自己看后,马上介绍给朋友亲戚看,希望能有更多人早点看到这本书,也希望更多医生看到,做一个没有私心,一心一意为病患着想的好医生。

  现在的人身体金贵的很,稍微有点个头疼发热就往医院跑,动辄成百上千的花。医院更是人满为患,像赶集似的,去医院还要一大早尽早去,否则都挂不上号,一般专家都是上午坐诊的多,去晚了可能是下午的号,很难挂到专家的号。这么多人的队伍,真的都有必要看吗,我觉得有一大部分可能是心理问题,有些疾病是自限性的,不用看,多注意保养,自己就会好的,是药三分毒,药吃不好还会对身体有损伤。

  说到健康观问题,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健康观呢,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现在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精神文明相对落后,人们过分重视身体健康,全不管什么道德伦理、心理健康。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社会上讨论已久,正方说当然得扶,另一方说扶了,老人赖上我咋办,争执不下。这样的病,再多的病床也没用。

  世界卫生组织有这么个公式:健康=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条件+7%气候条件+60%生活方式。看出来了吧,医疗条件之占道6%而已,而我们却把大部分的原因归结到医疗条件的不足上,醒醒吧,公民们,影响健康的最大因素是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这些问题有的吃出来的病,比如过度肥胖,有的是过度减肥,身体机制紊乱;有的是缺少必要的活动;有的精神郁闷,久郁成疾;有的生活习惯不良,过度熬夜,抽烟喝酒等......。

  对看病问题,用不着过于惊慌,身体稍有不适就去看医生,不管医疗可靠不可靠只要有的靠就成是一种可怕的心理,自限性疾病,比如有些感冒发烧的病,靠自己的身体机制会自愈的,不是靠那”三分毒“。错误的健康观对医疗医满为患的情况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反观西方的有些医院和我们的医院比是什么一种情况,他们那怎么就没那么多病人踏破门槛去求医呢。

  江医生发出感叹,中国的医院真的看病难还是虚假繁荣,各家繁忙的医院在想办法吸引病人,你就不难得到答案。很多医生诊断,上来就来做一堆检查,有很多检查还非常昂贵,难道这些检查真的就非常有必要吗,而且有个别检查还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副作用。医生很多都是建议你多看几个疗程,建议你多吃药,建议你住院治疗,建议你动刀。为什么就不能认真的根据别人情况建议保守治疗呢,有些刀真的很有必要吗?

  书里面对各种医疗问题讲了很多,真心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这样一本薄薄的书,希望大家认真的看,一定会对我们的医疗观产生深远的影响,希望能逐步改善我们的医疗观。拥有正确的医疗观,也是对我们健康的最大的负责。

  《被误解的医疗》读后感(三):自律克制的病人&专业有爱的医生

  真本书开篇跟我们聊了健康观,因为正确的健康观可以让医院等床位的病人没有那么多。健康观包括道德伦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社会适应不良与不道德引来的健康问题不需要实体医疗机构和病床位,需要健康观的启蒙知识。疾病构成中近六成疾病是自限性疾病,过段时间自己就能好,医生有些病的处方并不开药,只是让你回去好吃好睡、好好休息,过段时间再检查,基本就没有病灶了。近三成是不治之症,这三成中仅一成是医生能作为的。也就是说九成病人,医生能做的多是安慰与帮助。医生也是凡夫俗子,不会起死回生的神术,也做不到让没有健康习惯和作息的病人药到病除。自律克制才是医生喜欢的病人。

  说到底,健康要靠我们自己,别大病小病都依赖医生,毕竟医生做不了你身体的主。我们多数人从小习惯了听话,习惯依靠别人帮我们做决定,比如上学,比如找对象,比如工作。但是身体,我们应该自己做主,毕竟没有人知道我们哪里痛,怎么痛,又有多么不想痛。明知道不良习惯会影响健康,医生叮嘱还不改正,吃了药、打了针仍然我行我素,那不病才怪。生活在现代的年轻人,不只是赚钱要靠自己,健康也要靠自己。身体是一部设计精良的机器,它保持健康,我们才能好好活着,不管赚了多少个零,健康是最前面的那个“1”,没有这个“1”,后面所有的零都失去了意义。

  我们不是要平衡工作和生活,其实我们真正要平衡的是工作和健康。健康不只是休息,躺在床上睡大觉,而是要花时间、精力做拉伸,要动起来,让关节不老化、不生锈、不扭曲,控制并选择健康饮食让五脏六腑负担不要过重,从内到外地关照自己,有小病的时候马上调整,小病就是在提醒我们“没有保持健康习惯哦”,通过自我调整让身体自己恢复至健康状态,这不是医生能做的,医生可以开药减轻痛楚,但病依然存在,如果不调整健康观,从内心不接受健康的习惯对身体的重要性,也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那病就不会好,长此以往,小病也会变成大病,这又怎么能怪医生没有妙手回春呢?医生救不了一个自甘堕落的病人。

  这本书在最后检讨了医生为善之心,作者江隆福是一名主任医师,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作为医生能这样自我检讨,让读者更能理解医生这个职业。医生也是人,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不是每一位医生都能每时每刻对病人笑脸相迎、轻言细语、态度诚恳。我们作为病人,应该给予理解。有的医生和我们一样,只是把救死扶伤当成一份工作,不是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哪怕只有一点点可能,只要为儿女好,都想倾尽全力试一试。

  2016年11月,13个月的女儿在家里走路不稳撞到凳子角,眉骨处肌肉深度撕裂,我和她爸爸心疼得不行,女儿本来已经快要睡了,忘记了疼痛,躺到手术台上医生把伤口扒开清理,女儿嚎啕大哭,我和她爸爸帮着固定女儿的手脚、默默流泪,我们不敢说“你能不能轻点”,怕女儿遭更多的罪,缝针的时候,医生把针穿进去了,觉得位置不对,拿出来再重新穿一遍,好几次,我们看着揪心地疼,希望自己来受这样的罪,女儿打了麻药已经睡了,单纯的小脸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有些话不敢对医生说,即使我们觉得医生不专业,觉得医生太粗鲁,觉得医生态度不好,就怕我们最爱的人因此受更多身体上的痛楚。

  我们希望理解医生,我们也希望医生多多理解病人,你可以态度不好,但请你专业一点,能够让我们爱的人少一些痛苦,病情好起来;如果专业不够好,希望你耐心一点,让我们心里没那么难受;如果专业也不好,态度也不好,请你离病人远一点可以吗?求你了…我们需要专业有爱的医生。

  《被误解的医疗》读后感(四):转“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胡大一教授为《被误解的医疗》所写的序言一篇。

  我第一次听到宁波二院江隆福医生的演讲,是去年夏天“大医博爱”志愿服务总队基层行活动走进浙江象山县。江医生与众不同,他不像很多其他医生,包括众多带有专家光环的医生。他们讲的是药企精心设计、充满商业利益的课件,还常常将企业想要表达的要义讲反了。

  江医生的课件完全是自己认真准备、设计的。当下各种学术会议多如牛毛,泛滥成灾,绝大多数参与者都在讲生物医学技术、药片、支架相关的内容,而江医生讲的是他对医学的理解——医学哲学和医学丰富的人文内涵。他旗帜鲜明、语言犀利地抨击了支架、起搏器植入、室性早搏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等领域的过度医疗趋利行为,针砭时弊,一针见血。能如此深刻理解当下医学深层面的严重问题,而且有勇气公开讲出来的,也仅此一人了。

  最近在绍兴再次听他演讲,感到内容更为丰满,而且尖锐地揭示了打着技术和胸痛中心准入旗号下官学商勾结的暗箱和不合理、不合法性。会后我鼓励并建议江医生写本书,我乐为作序。江医生答,书已写好。

  后来得知就是这本《被误解的医疗:改善健康从改变医疗观开始》,它实际上是江医生近年来写的随笔的汇编。其内容涉及面很广,包括对医学、医生职业、现行医疗体制、医患关系、疾病和健康等多方面的思考。

  首先,医学是科学吗?应该说医学内涵中有科学的组分,但医学更重要的并不是科学,医学更不可能仅是纯科学,医学有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与哲学思考。“医学与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它既关乎健康与疾病,也涉及生活、文化、信仰、艺术、哲学、宗教等诸多领域。”

  科学主义、技术至上、生物技术崇拜与迷信导致当下的过度医疗,医院打着创新、创业、创收的漂亮口号,进一步推高医疗费用,不但广大患者感觉不到实惠,政府也看不到医疗卫生投入的实效,“看病贵”成了不解的难题。希波克拉底早就呼吁:“不要在患者身上做得过多。”医生要学会“明智选择”,知道在患者身上不该做什么的医生才是有良知和成熟的医生。

  疾病,尤其是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受社会-生物-心理-环境综合因素的影响。人的健康长寿60%取决于后天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而得病后的医疗卫生的贡献仅占8%。我们目前的医学模式是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很多医生不了解、不相信、也不会判断焦虑、抑郁导致的胸闷、胸痛、气短,甚至濒死感。他们只知,也只会用生物医学影像治疗技术“深挖洞,广积粮”,不去理解患者的病痛,也不去尊重患者的自身感受。例如,实际上是一种姑息治疗的支架技术以及一种历经20年发展难以推广复制、成功率不高、复发率不低的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技术,其效果被过分夸大,相关疾病又被说得过于恐怖,结果误导患者借债以去接受这些未必需要或根本不需要的技术。若手术失败、术后复发就更加会让这些患者失去生存的信心。过度医疗已成为患者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不可避免会在某一生命阶段的某一时刻与疾病遭遇。医生在工作中给予患者的更多应是同情、关爱、安慰和帮助。我常常指导慢性稳定性冠心病、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等患者学会“与其与之为敌,不如与之为伴”,也就是江医生讲的“面对”。现代医学过分相信外加于人体的药片、支架和手术对疾病与健康的影响,而忽略通过身心医学的“双心”医疗服务、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和戒烟限酒处方来调动人体自身抵御、代偿(如侧支循环建立和再生)的能力。我不是反对、否定生物技术的创新发展,我只是想强调,我们一定要充分正视现代医学的巨大局限,科学主义和生物医学技术崇拜,过度筛查和过度医疗的严重危害。当医生要敬畏生命,当医生的底线是不伤害!

  医生这个职业最需要的是同情心和责任心,3~5分钟的一面之交注定看不好病。看病要情感投入,聚精会神,要认真问病情,用心关注患者心情,了解患者生活工作经历和发生的事件,并随访沟通。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医患双方都应理解江医生的呼喊——“医疗除干预外,还有一种手段叫面对!”

  《被误解的医疗》读后感(五):房间里的大象——《被误解的医疗》编辑手记

  经过1年多的沟通、讨论、协商、编辑,《被误解的医疗》(宁波出版社)终于顺利出版了。我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反复阅读了江隆福医生写得这份书稿,有许多感受,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看到并承认问题的存在。江医生是真的非常非常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一声“呐喊”,让所有人看到我国现行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让所有人认识到健康的真正意义,让所有人理解“医疗除干预外还有一种手段叫面对”。

  初稿拿到手差不多有400页,沉甸甸的。在初审的过程中渐渐发现沉的不仅是书的重量,更是字里行间包含的那份复杂的情感——有无奈、有责备、有失望、有执着、有盼望……这本书其实是江医生多年来写的随笔的汇编,主要内容就是江医生对自己工作过程中见到过的人,遇到过的事的一些体悟和思考。

  有个词叫做“文如其人”,初改书稿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位作者给人的感觉一定是“凶巴巴”的,因为书稿中的用词不可谓不犀利。作者带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抨击了一大堆现象:医生如何如何只盯着冰冷的医学指标,患者如何如何将自己的健康问题全抛给医院,利益熏心的商人如何如何开发医疗的市场,中医文化如何如何被曲解利用,相关部门如何如何不作为……改到后面不免开始考虑该如何说服作者,删掉书稿中一些偏激的言辞,以及替换掉一些不太适合出版的内容。

  初审结束与作者进行第一次面对面沟通,作者给我的感觉并不是“凶巴巴”的,而是温文尔雅的。谈吐间依然是对现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无奈,依然是希望自己能够做点什么以改变这种状况,但是是平静的、缓和的。沟通的过程非常顺利,作者尊重出版社的建议进行了删减、替换。一位如此温和的人进行了如此犀利的抨击,他一定是失望、愤怒到了极点。

  书稿经过编辑加工最终浓缩为3个章节26篇文章。整本书最想要做的并不是进行批判,而是将存在的问题摆出来:真正的健康还包括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保持健康并不能完全依赖医疗;完整的医学还包括人文关怀,治病救人并不能只依靠冰冷的医学指标和检测仪器。

  “健康=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条件+7%气候条件(环境因素)+60%生活方式。”

  “是时候让医疗回归到有时与有限的治愈、总是与常常的安慰与帮助之中,让健康回归到健康生活方式里。”

  这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个有关健康的理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支枪,你可以往枪里面放几发子弹——抽烟、喝酒、熬夜等等对健康不利的因素;当你拿着枪朝自己开枪时,子弹数越多,被命中或者说生病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健康不是医生对我们负责,而是我们自己对自己负责。

  “太多的时候,我们看病只是在用脑、用机器去判断,而不是用心去看、去关注。而医务人员这份工作,是最最需要用心去做的,并非脑和机器所能成就。”

  这让我想起了微博上看到的一个视频,一个国外的医生在给婴儿打预防针的时候,花了近几分钟的时间逗他,转移他的注意力。评论区分成了两派:一派赞赏国外医生人性化的做法,批判国内医生像是在例行公事;另一派则是为国内医生打抱不平,如果都像那位医生那样做,排长队的家长早就不耐烦了。江医生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医生这个职业进行了反思,我们患者是不是也可以对医生多一点理解?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医患关系或许就不会如此紧张了。

  “当医治的干预,当面对的接受,当敬畏的顺从。让自限的自生自灭,让老化的面对共存,让不治的内心平安。”

  “我们能面对狂风、暴雨,寒冬、酷暑,潮涨潮落、花开花谢,皮肤皱了、头发白了,也可以来一起面对一些短暂的、自限的不适,一些生理的老化,以及一些不可回天的宿命。”

  这让我想起了《最好的告别》一书。当健康真的不能再保持下去,当生命之路真的走到终点的时候,我该怎么办?是死死抓住医疗这最后一根稻草,苟延残喘,还是庄严、勇敢、平静地迎接死亡的到来?不要等到快要失去的时候,再来感叹生命的有限。请时刻谨记生命是有限的,请好好珍惜这有限的生命。

  英语中有句话叫作“elephant in the room”,也就是“房间里的大象”。这是一个英语谚语,意指很多事情和现象,明明看到了,却不愿去谈。就好比在房间里面的大象,大家不可能看不到,却都忍住了不去说这只大象的存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原因难道我们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吗?我想只是我们忍住了不去说这只大象的存在。而有人曾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看到并承认问题的存在。

  亲爱的朋友,我真诚地将这本书推荐给你,也非常希望你能翻开这本书,看一看我们的医疗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健康持有的错误看法,并能够从自身出发做出一点改变。

  愿生活精彩,愿生命平安!

  《被误解的医疗》读后感(六):你的医疗观正确吗?

  中国医院里面的人数,真的很恐怖,跟人来人往的火车站有的一拼。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呢?究其原因会有很多,比方饮食的安全问题,平时缺乏必要的锻炼,农村和一些偏远地区冬天保暖不到位等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的美食太多,单是想一想就让人喉咙一动吞咽口水,闻到香味的时候,佛都翻墙出来了。

发出来这张图片的时候,表示我饿了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中国人生病的原因,我想大体也就这些了。在公司的时候,同事经常调侃说“大单解千愁”、“何以解忧,唯有暴富”,钱能解忧,能让人快乐,并且人在心情好的时候,病也好的快,我想这也就是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一句话。

在疾病构成中,有近6成疾病是自限性疾病(过段时间自动好转的疾病),近三成是不治之症,医学以医生能作为与成就的不过一成。也就是说,针对那近九成“患者”,医生能做到额更多是“安慰与帮助”。

  看到这里的时候,恍然大悟,中国人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总是担心小病会拖成大病,遂去医院问诊,有些不讲医德的医生,顺坡下驴开一些不痛不痒的保健药品,顺带赚取高额医药提成。曾在一家广州三甲医院就诊时,一位年过花甲的女医生看完病,把药方给了我们,并指着窗户外一家药房说去那里拿药,说是我介绍的,听到这里的时候,当时的心情真是一言难尽。还有一种,很多医生因为头顶上医闹这把“达摩克利斯剑”,患者来咨询,如果头疼了,拿去拍个片子吧,胸疼了也去拍个篇子吧,腰疼了也去......一切搞定,医生说没什么毛病,回去好好休息,戒辛辣烟酒熬夜。这样,医生误诊概率下降,病人心中的大石头也落地了,有时就是这样的皆大欢喜,医院的收入提高了,GDP上去了,一片“繁荣景象”。其实这样的情况,不能一定就说孰对孰错,“周瑜打黄盖,一人愿打,一人愿挨”而已。

  其实,大多数人时候,我们真的有病吗?不见得!不是有句话这样说吗——失恋就像一场重感冒,失恋了我们真的生病了吗?有可能!原因呢?失恋了,心情不好,而后导致一系列问题。所以,很多时候,只是我们认为我们生病了。

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任何一方出了问题,都会引发各样的不适。

  《西游记》中宝象国国王,常年卧病在床,据全国之力寻名医而不得治,直到孙悟空“悬丝诊脉”寻得病因——想念失散多年的百花公主,而在百花公主回来后,病也就好了。中国古话也讲,“不作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说的是道德品质方面的事情,除非一个人心理素质特别强,一般人做了道德上受谴责的事,都会于心不安。很多潜逃国外多年的通缉犯,会主动自首,或者被抓到的时候感叹你们终于来了,说到的就是道德和心理作用的影响。

  疾病,分为心理和身体上的,身体上的磕磕碰碰或者病变,物理疗法就可以了,但是心理上的疾病,却是潜移默化很难被发现,更别说被医治了。

  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中,讲述他弃医从文的原因,确实很多时候,人的病是心理的,身体的疾病好治,心理上的疾病却是很费功夫。放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就需要一个科学的医疗观,好好工作好好赚钱,保持心情愉快,定期体检,有病还是要看医生,但别有些不舒服就去看医生。

  最后以封面的一句话结尾吧:

改善健康从改变医疗观开始!

  《被误解的医疗》读后感(七):当疾病来临时,跟积极就医相比,我们更需要学会面对

改善健康是不能完全依赖医疗的,医疗是把双刃剑,医疗能力有限,尚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向善的心态。针对疾病,除干预外,还有一种手段叫面对。

  朋友的孩子生病了,说是得了手足口,医生要孩子住院,她问我该怎么办。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孩子在2岁多时得疱疹性咽颊炎的情形。

  当时孩子在幼儿园被检查出喉咙有泡,孩子晚上回到家便开始发烧,发烧期间,孩子精神状况一直都很好。尽管如此,出于担心,我在孩子发烧24小时后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医生看了孩子的喉咙后便开了验血单。

  当我把验血报告拿给医生看时,医生看都没有看孩子一眼,就说孩子需要住院。我强制要求回家观察,一周之后,孩子的病自愈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普通小病是可以自愈的,压根不需要吃药,更不需要输液,那为什么有的医生动不动就要开药、开输液单呢?在我看了《被误解的医疗》一书后,我想,这本书给这个答案最好的诠释!

  《被误学解的医疗》一书中这样说道,若匠人们以为“技艺”就是一切,这是很危险的信号,尤其是这“医疗的匠人”。成天摸爬在“怎样做”与“如何做”里,却从不曾问,也不许讨论“为什么要做?适不适合做”这些有关适应证的问题。

  《被误解的医疗》作者江隆福,他是主任医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心内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康复与中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老年高血压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高血压杂志》《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编委。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在江医生看来,医学不仅仅只是科学,它还涵盖了丰富的人文内涵与哲学思考。然而,在科学主义、技术至上、生物技术崇拜与迷信的今天,医疗被过度使用。

  在我看来,《被误解的医疗》是一本写给医生们看的书,但作为普通人,从这本书里,我们也能学到一些跟医疗及我们生活相关的知识。

一.医疗是把双刃剑

  在疾病构成中,有近六成疾病是自限性疾病(过段时间自动好转的疾病),近三成是不治之症,医学与医生能作为与成就的不过一成。

  很多人不懂得这一点,以为只要生病了就得去医院,殊不知,对于那些自限性的病来说,我们在进行过度治疗的同时,也在伤害着我们的身体。

  就拿普通感冒来说,平时多喝水,好好休息,大概1周左右便可自愈,但很多人害怕感冒变严重,就会去医院看医生,医生检查完毕后,开一堆有用没用的药,其中,抗生素则是被开得最为普遍的药。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不仅不会缓解本身的病毒感染症状,同时还容易破坏机体咽喉与胃肠道等部位正常寄生菌群的“生态”平衡,导致条件致病菌致病,从而使普通感冒症状迁延,并扰乱自身免疫,不排除严重者过渡到慢性气管炎的可能。

  医疗是把双刃剑,我们无法让他人不过度医疗,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来辨识哪些疾病需要依靠医疗手段,哪些通过自身的调理来达到治病的效果。

二.医疗局限性

  在物质的领域,人类有着无限的追求,盼望着没有病痛,无论是医者还是患者,只是现实从来不曾如我们所愿,那该来的就来,该走的就走。这就是物质界的更替,不曾也不可扭转这“生老病死”的规律。

  1.医学的局限性

  虽然现如今科学发展很迅速,但仍旧有还未攻克的难题。

  2.医者的局限性

  每个医者所掌握的知识、临床经验、道德素养各不相同,即便是对于同一种疾病,不同的医生可能会给出不同的建议。

  我们需要意识到,医者是人,他也是有局限性的。我们不能将一切的希望寄托在医者身上。

三.学会面对疾病

  观察医院的患者,我们会发现,很多患者脸上挂着愁容。那些始终郁郁寡欢的患者的病情也会恶化得更快。疾病来临时,我们更需要学会去面对它。

  学会面对疾病必然消减病痛带来的唉声叹气,也会让病人的意志更加坚强,某些时候还会带来好心情。这些真正面对疾病的正能量,将有助于健康与疾病的博弈,也必然有助于基因与(心理)环境的良性互动。

四、如何做到学会面对疾病?

  1.拥有良好的心态

  尼采说:“如果我们对疾病和衰弱怀着怨恨,就会削弱我们对疾病和衰弱的复原本能,而这种本能是人身上的一种抵抗和战斗本能。”

  良好的心态可以让我们树立与疾病抗争的信念,信念就如同黑夜里的灯塔,当我们迷失方向时,指引我们前进的路。

  2.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

  良好的作息时间会促进我们拥有良好的心态,也会让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作息时间规律了,我们的身体器官也得到了休息与放松。

  作息不规律会导致饮食不规律,而饮食不规律则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身体。

  3.合理安排饮食

  如今各种美食突现,很多时候我们控制不住自己,会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会增加我们的内脏器官的负担,还会让增加肥胖症的几率。

  合理安排饮食,不仅可以满足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还可以起到调节情绪、愉悦心情的作用。

  《被误解的医疗》读后感(八):医疗之殇,源自何处,如何处之?

  “看病难”三个字几乎要成为中国人头上的一道紧箍咒。

  患者难吗?难!

  我们看到太多病患和家属痛苦不堪的面容。他们往往千里迢迢、舟车劳顿赶赴一线城市的知名医院,通宵排队才能挂上数量稀少的专家号,这还只是经济和体力上的消耗,多半是患者家属操心。作为患者本人,在忍受着肉体折磨的同时,还要打起精神配合一道又一道检查。暂且不论一些会造成创伤和剧痛的项目,哪怕只是抽血和CT——我们日常已经司空见惯——对于虚弱的患者而言都需要巨大的毅力才能完成。

  任何一个人此刻都会顿觉自己的渺小和无力——熙熙攘攘的人群,分不清的路标,找不到的窗口,最怕的是医生沉重的表情,告知此病只能保守治疗,或是无药可救。

  医务工作者难吗?同样难!

  医生的负担并不比患者及其家属少多少。多少次电视上我们看见刚下了手术台的医生疲倦到靠墙而坐,猝死的新闻也屡见报端。护士们都走路带风,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好把每一位患者妥当安置。他们都太忙了,忙到相亲市场上不少人判定医务工作者不适合家庭,不适合婚姻,因为他们把大部分身心都奉献给了医疗事业,无暇顾及小家。

  近年来,医务工作者更面临着另一重风险,即患者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已经逐渐恶化,诞生了诸多恶果,不仅寒了诸多医务工作者的心,也在其余信任医院的患者前挖了一道无形的沟壑,令人扼腕叹息。

  有人要说,这都是因为我们的医院太少,好医院太少!然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太多人在承受着过度医疗而不自知,太多人把岁月渐长自然会有的衰弱当成一种“病”在看,太多人把医疗神话了,认为科技如此发达,怎么会治不了呢?

  这几个因素交错作用,最终的结果就导致许多患者无法理解为何经过治疗却没能痊愈这一事实。在如此思想的指导下,对医务工作者的怨气也就自然产生了。

  患者的态度反过来也对医务工作者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使患者明白自己确确实实尽了全力而放心,医生们倾向于采用看似更加客观的检查手段,造影、超声轮番上阵,抽血、验尿同时进行,这已经屡见不鲜。

  固然,我们不能武断地下结论说这是患者的问题还是医生的问题抑或二者皆有,然而这不代表我们不该进行反思——反思这一派“繁盛”的医疗景象背后,是否存在着某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对此,已经有一位一线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了些许总结并付诸文字出版,其书名为《被误解的医疗:改善健康从改变医疗观开始》。

  作者江隆福身兼主任医师与硕士研究生导师,临床经验丰富,其所思所想并非无源之水,而是来自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与我们息息相关。

  尤为难得的是,除了具有医者的职业道德外,江医生对患者总抱有深切地关怀之情,也促使他对患者真正所需以及医患关系等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思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如今中国的医疗。

1 建立正确的健康观

  现在人们已经了解到,真正的健康不仅是生理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然而这就是健康观的全部内容了吗?

  并不尽然,江医生出,人对于疾病本身的理解也应当容纳进去。

  在疾病中,有六成是自限性疾病,即过段时间会自动好转,近三成为不治之症,真正能被医疗积极干预的不过一成左右。

  单说占比最高的自限性疾病,想必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虽然大家都知道免疫系统的存在,却对自己的身体所持的信心太少,但凡头疼脑热,忙不迭挂号看病,抱着一堆瓶瓶罐罐回家,日日按时送服,如此方能安心。

  这还算好的,更怕的是自以为有能力下“诊断”,冲去药店抱回一堆大的小的干的稀的各色药品,轮番着送入体内。

  ——回头又说吃药太多影响了肝肾,赶紧再去想法子调理。

  医疗固然可改善身体条件,然而这并非唯一的方法手段。

  举个常见的例子,多少女性月经不调,并非发生器质性病变,所需的无非是睡眠充分、保持良好的心情、饮食营养均衡。不从这些方面入手,依旧熬夜和暴饮暴食,反而动辄跑去医院验血拍片,唉声叹气对医生诉说一番,回头又是吃药再吃药,难免有本末倒置之嫌。

  之所以举此例,恰恰是因为我本人对此有丰富的经验。几年前不知为何我忽然变得热衷于跑医院,最夸张的是短短一段时间内拍了三次B超,连医生都劝我说拍多了不好。医保卡刷来刷去,中药吃完吃西药,西药吃完吃中药,直到某一次拍片前已经推迟的姨妈忽然降临,我才惊觉自己的可笑和荒诞。

  江医生呼吁,比起一味强调要如何获得健康,关注生命质量才尤为重要,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为身体担忧和奔波于医院治疗,想想着实可惜。更重要的是,患者们要谨记,医疗是把双刃剑,并非无所不能的神器,多得是无法治愈的病,不如从改善生活方式作为好好生活的第一步。

2 医疗要以患者为本位

  江医生在本书中犀利地指出:许多治疗,并非患者所需,而是医者所需!

  这一观点可谓石破天惊,违反我们的日常认知。

  究其来源,逃不过医疗的局限性。

  所谓局限性,亦即医疗手段和方法也许适合彼时,不适合此时;也许曾经利大于弊,如今发现弊大于利;也许随着人类作为群体的某些指标的改变,曾以为是问题的如今不是问题,曾以为不是问题的如今成了问题。

  归根结底,医者也好患者也罢,都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医疗。患者可能更多关注医疗的进步,医者却要在进步之中认识到其局限性。正因为专业,所以更要清醒理智。

  譬如现在的检查单项目后都标明该指标的正常区间,似乎只要数字落在区间内,一切都稳妥平安。然而江医生毫不客气地指出这一想法的荒谬之处,“一个统计学意义的参考值,竟演变成了捆绑临床医生思维的‘正常值’”,这一句真是振聋发聩!

  江医生不仅勤思考,善总结,而且敢质疑,这本书几乎可看作是对同行的警醒之语。字里行间,热忱真诚,能读出他对“以患者为本”五个字进行了深刻地思考,想必读者都会对此心有戚戚焉,更会赞同这才是大家期望的好医生。

3 医疗当回归初心

  作为医者一员的江医生,在本书中反思、呼吁的内容多与从医者相关,纵览全书不难发现,江医生秉持的观点是“医疗干预,能少做则少做,能不做则不做”。生活中赞同这一观点的医者想必很多,但实际上敢于“少做”和“不做”的大概不多。

  这自然有近年越发紧张的医患关系的影响。专业的医生也不过是有家有业的普通人,看见此类事件当然唇亡齿寒,在尽心尽力救治病患的过程中不能不考虑患者一方是如何揣度、如何打算。

  有了这一层顾虑,倘若患者一方又表示钱不是问题,莫要耽搁检查和治疗,作为医生也很难有勇气斩钉截铁表示某某检查不必要做,某某治疗效果有限不建议进行。否则一旦患者家属不知从哪里打听来莫名其妙的消息,咬定医生未尽全力或疏忽大意,难保不会伤及自身,又酿出一则令人义愤填膺的新闻。

  江医生并未将此完全归咎于个别不懂事的患者,反而一再反思呼吁从医者要做出改变,提醒同行们回归初心,坚守作为医者的判断,不要惧怕提出“少做”和“不做”的诊断。

  “做医生既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又要有善于保护自我的智慧”,真是字字诛心,令人不禁要一同反思,作为患者的我们是否也曾用自己的道听途说来强迫医生?

4 结语

  本书的英文书名为《Misunderstood Health Care》,Health Care直译为“健康关怀”,这四个字生动概括了江医生的核心观点。

  被误解的是医疗,又不仅仅是医疗。对于健康的理解,对于医疗的认知,这二者关系密不可分,互相影响。

  患者要认识到医疗技术的局限性,认识到医疗具有双刃剑的特性,从而树立健康的医疗观;

  医者要将行医当作修行,行医不止,修行不止,切忌教条死板按照部分指标来机械式判断病患的情况,更不要忘记对患者而言更重要的是持有心理上的关切之意。

  唯有患者和医者共同努力、进步,才能破除医疗假繁荣的景象,使医者放心诊疗,患者安心就诊。

  《被误解的医疗》读后感(九):消除误解,回归初心——关于改善健康,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

  前一段时间,一个MV视频让人眼前一亮。8月19日是第二个“中国医师节”,四川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联合泸州市人民医院打造了《我是医生不是神》的MV。

  这首嘻哈歌曲由热爱音乐的医生演唱,有不少网友听后表示“太好听了吧”“旋律超赞,循环了三遍都要被洗脑了”“想不到医生严肃的外表下还有一颗火热的嘻哈心”……

  这种创新形式让人喜爱赞扬。医生把日常工作的种种写进歌词里:成为医生学习以及准备的时间长、一天24小时待命、无法睡一个安稳整觉、吃饭没有正点、生物钟紊乱、经常被寄予过高期望然而现实情况也自有其局限性……

  于是有了歌曲开头的几段:

“我是个医生不是神,只是个普通人。 修行在红尘治病救人,也不是万能。 我是个医生不是神,只是个普通人。 白色的大褂里面装着有趣的灵魂。”

  短短一首歌让我们了解到医生们的难处,以及大众对医生们存在的误解。其实在医疗过程中,大部分人仍存在其他更多的误解。

  而任职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心内科主任的江隆福医师用心写就篇篇关于医疗的随笔,每篇都是据实而作、有感而发。今随笔汇编成册,制成一本《被误解的医疗:改善健康从改变医疗观开始》。本书涉猎广泛,内有江医生对于医学发展、疾病与健康、医生与患者、医疗制度与改革等诸多方面的思考。

  读完这本书,我意识到,不管是从医生角度,还是从患者角度,想要改善生命质量、获得健康,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一、患者要建立正确的求医观、健康观

  去各地的医院,尤其是省会城市的大医院转转,你会发现每所医院几乎每天都人满为患。

  哪怕是近十年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已经增加了近八成,人们也还是抱怨看病难。

  患者抱怨排队慢、问诊急、等候长、费用贵;医生抱怨病人多、压力大、收入低、风险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一个浮躁艰难的局面呢?

  江医生一针见血地指出:

“如果人们能够认识到近六成身体不适是自限性的,也就可以使得近六成的‘看医生’变更为自我的面对,以等待机体战胜病痛、时间消磨病程。” “中国医院是真的‘看病难’还是‘虚假繁荣’?想想各家‘繁忙’的医院又在想尽办法‘吸引病人’,你就可以得到答案。”

  1.国人“看医生”的依赖养成

  所谓“自限性疾病”,是指发展到一个程度就自动停止并逐渐让身体恢复痊愈的疾病。通常通过自身免疫就能治好。比如伤风感冒、水痘等等。

  而国人太依赖于治病求医,忘记有很多病其实通过自身就可以好转,它们测试的其实是人类自身的抵抗能力。而一味地一有病就去看病,第一未必真的能看好;第二有时候没有毛病也查出点儿什么了。

  所以,能通过自身战斗就痊愈的疾病就不要去侵占个床位、人为地增加医生的工作量了。

尼采说:“如果我们对疾病和衰弱怀着怨恨,就会削弱我们对疾病和衰弱的复原本能,而这种本能是人身上的一种抵抗和战斗本能。”

  所以增强自身的修复能力吧,切莫病急乱投医。

  2.何为健康以及正确的健康观

  不少人觉得所谓健康就是身体不生病。其实健康的定义很广泛,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不限于躯体没病,尚需要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与有道德”。

  所以个体平日里就得保持一个好的健康观,知道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并逐渐往上靠拢。而不是一面不注意,抽烟酗酒暴饮暴食,一面又叫苦连连,想从医生那里寻得帮助。

  很多疾病是可以从源头上避免的,就看你能不能克制得住,能不能改正坏习惯。

二、医生要以患者为本位,仁爱谦卑、不忘初心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医学也是一门艺术,医生也是手艺人,也要讲求匠人精神。医学不是简单的只包含科学,还包含十分重要的人文关怀。

著名科学家杨叔子院士曾经说过:“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医学与人文的辩证关系。好医生要秉承匠人精神,既专注于病患本身的病灶,又呵护病人被苦痛折磨的心理。所谓医者仁心,即是要用自身的爱去温暖他人苦楚的心。

  科学不是万能的,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歌曲所唱“我是个医生不是神”,常对生命保持敬畏之心,怀着谦卑的学习态度,以患者本身为考虑的重点,相信会让治疗之路沟通更顺畅些。

  做医生是需要修行的,想要成为一个好医生,少不了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耐心

  十年寒窗苦读早就磨炼了一颗坚韧不拔的心,那么在工作实践中处处碰壁就更得有一颗恒久忍耐的心了。作为医生,需要沉稳平静,才能将这份安宁传递到患者心中。

  2.要常怀敬畏

  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要常怀一颗敬畏之心,敬畏自然规律,敬畏人类发展的自身属性,不能一味地追求科技进步而忽略了规律,造成损失。

  3.要敢于面对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科技是有限的,治疗疾病之外,人们要意识到,很多变化是因为“老”,而不是因为“病”。人们能承认头发白了是老了,皮肤皱了是老了,就要考虑到身体内部的一些问题同样是出于老化。针对非疾病的老化,不能一个劲儿地治疗,需要做的是去面对。

  4.回归临床,回归初心

  不管技术如何发达,都不要忘记最初“望、触、叩、听”的最扎实基本功。要常常安慰,总是帮助,俯下身子来踏踏实实地去关怀病人。

  良好的医疗环境不是医生或患者单方面的努力就能构建好的,这需要所有人携起手来共同面对与搭建。大家要消除对彼此的误解,回归初心。感谢江医生在书中的提点,让我们意识到,为了改善健康,未来能做的还有许多,那么就一起努力吧!

  《被误解的医疗》读后感(十):当疾病来敲门,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被误解的医疗》给出答案

  周国平教授在个人博客中写道:当一个人受到病痛折磨时,往往是生命中情感最脆弱的时段。他面对着生命的无助,若在医院还得不到尊重,他的心情就会沮丧到极点,他会觉得世界是丑恶的,人生是可悲的;如果受到善待,他对世界和人生都会有信心。

  “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不可避免会在某一生命阶段的某一时刻与疾病遭遇。疾病,尤其是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受社会-生物-心理-环境综合因素的影响。人的健康长寿60%取决于后天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而得病后的医疗卫生的贡献仅占8%。”

  这段话出自《被误解的医疗》,作者江隆福,主任医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心内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常委,宁波市医学会心电与起搏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高血压杂志》《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编委。

  《被误解的医疗》这本书,分三章收录26篇文章,阐述三大问题:看病求医,先问问自己的健康观是否正确;诊断治疗,医疗要以患者为本位;积极面对,让我们回归医疗初心。

看病求医,先问问自己的健康观是否正确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关于健康影响因素构成的报告中提道:健康=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条件+7%气候条件(环境因素)+60%生活方式。

  不难看出,医疗条件对健康的影响不过8%。而我们身体一旦有不适,就会去医院看医生。有些病其实是不需要去看医生的,诸如常见的感冒。这些未必是真需要的“看医生”,渐渐演变成了医院繁荣的“主力军”。去医院看病要起早去排队,有些医院科室要提前一周预约,甚至有些名医提前一个月都预约不上。

  有的人会说,有病不去看医生,自己乱吃药不能对症用药,反而贻误病情。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我家孩子小时候感冒咳嗽,自己在家用药一个星期不见好转,反而越咳越重。后来去医院化验血项,知道是什么原因感染导致的炎症。对症用药后,病情很快好转。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用药自然不同。

  小孩子年龄小,对生病不适,不具备基本的判断能力,还是应当立即看医生为好。但成年人应当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在疾病构成中,有近六成疾病是自限性疾病(过段时间自动好转的疾病),这样的疾病是不需要看医生的。

尼采说:”如果我们对疾病和衰弱怀着怨恨,就会削弱我们对疾病和衰弱的复原本能,而这种本能是人身上的一种抵抗和战斗本能。”这种本能也正是自限性疾病得以好转的根本所在。

  100年前,人类平均寿命尚不足50岁。而今,人们的平均寿命到了70~80岁。人类平均寿命的提高离不开医学的进步,但在一些“慢性病”的防治上,医疗的效果着实甚微。

  去医院看病,免不了要做各种检查,检查本身没有错,只是建议就诊者对医生的主诉一定要准确,一定要清楚的表达身体哪里不舒服。如果主诉不清楚,容易导致过度检查。有些医生主要是靠仪器来检查,不会根据患者情况,做医生的基本判断;主要靠患者自述,靠仪器做出的结果来照单抓药。

  我曾经在一家医院的急诊室,亲眼目睹一位患者告诉医生,自己浑身难受,看其神态也是很痛苦的样子。医生问,具体哪里难受?患者说不清楚。医生说,你说不清楚就得全身检查,费用很高。你看,医生是不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通过望闻问切来做判断,而是一味听患者主诉。

  “现实生活中,许多生命并非终结于躯体的病痛,而是卡在“内心的伤残”中,慢慢陨落。当病痛来临,多数人会陷入“有病乱求医”的魔咒里,不能自拔。满世界寻医问药,厚厚的病历与辅査单,滔滔不绝的主诉与念叨,胆战心惊,以致夜不能寐,直到生命的末了,终才卸下“疾病”的重担。”

  作者江隆福在《被误解的医疗》这本书中,字里行间饱含深情,表达对现行医疗现状的担忧,以及对患者不能树立正确求医观,导致“过度医疗”,而不自省的急迫心情。

诊断治疗,医疗要以患者为本位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很多技术的习得与临床思维能力的建立都必须在临床的实践中获得。

  曾经遇到一位近80岁高龄的患者,因肾囊肿逆外科手术,要求心内科会诊评估手术风险。会诊结束后顺便问了患者为什么要做这个手术,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没想到患者说:“没什么不舒服,体检发现的,医生说要开刀拿掉。”患者的回答,令人惊讶。直觉是,这个手术,貌似并非患者的需要,而是医生的需要。

  当时刻谨记,患者是来看不适症状的,不是来看什么辅查结果阳性的。因此,当阳性结果出来时,当“睁只眼”看结果,“闭只眼”深入思考。思考要点在“主诉症状与阳性结果间有无相关性”。并当谨记,任何检查与治疗当是患者的需要,而绝非医生的需要。

北京大学王岳教授说:“医生最大的使命不是治病救人,而是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医务人员最大的敌人不是疾病,而是自身心灵的冷漠;医务人员最重要的本领不是诊疗技术,而是如何与各色各样的人沟通的传能力。”

  多少学子,因着家人、朋友被疾病所困,于是立下志向,长大做医生。满以为做了医生,就可以救亲人于病痛、于苦难,然而,在自己真正做了医生后,在看到一个又一个的患者从自己的病床上被抬走,甚至自己的亲人也不例外时,多数医生仍未能思考,自己做医生究竟给自己和亲人带来了什么样的益处。

  现今做医生真正最应该做的莫过于尽可能的去规避“不必要的检查与治疗”,以避免次生医疗相关损害,也就是“医疗双刃”的伤人一面,而不是只知道如何处理疾病。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北大医学部主任韩启德教授在其报告中这样写道:“我们现在的医疗出了问题,不是因为它的衰落,而是因为它的昌盛;不是因为它没有作为,而是因为它不知何时为止。”这就是一位医者的自知,医学不过尔尔。是时候让医疗回归到有时与有限的治愈、总是与常常的安慰与帮助之中,让健康回归到健康生活方式里。

积极面对,让我们回归医疗初心

  如今的医疗,医疗机构、医者、患者,无不沉浸在一片自由就医看病的“欢声笑语”中。患者自由地就诊看医生,自由地选医院、选医生,自由地诉说着各样的病痛,自由地盼望着医疗机构与医者能够有三头六臂,通过干预,手到病除,哪里还会有就医与诉说的限制。然而,作为患者,你是否知道,你的主诉越多,你受到的过度医疗——过度检查与过度治疗,可能就会越多。

  作为患者,切不可对医疗过于盲从与迷信,学习谨慎就医,维护好个体生态;謹慎医疗,学会更多地依赖机体自身修复能力,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健康心态建立适应能力。

  论到自然规律,生老病死就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在老与病之间,我们当如何认知、权衡与鉴别?人们普遍接受了老与死,也都知道老死是这么一回事——避不开、躲不了的必然。只是,在有限的科技发展以后,人们自以为可以克服与战胜疾病,于是,宁愿选择我病了,也不愿承认我老了。

最后结语

  《被误解的医疗》,是作者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从一个医生的角度,对我国的医疗现状进行深刻反思,指出了获取属于你的健康真相从改变医疗观开始。愿每个人都能对自己持有“负责”的态度,对自己的“主诉”负责、“需要”负责,这样你才会接受你该接受的检查和该接受的治疗,避免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及可能带来的医疗损害。当疾病侵袭身体时,要知道医疗的作用是有限的。要学会积极面对疾病本身,面对疾病带来的心里变化,面对医疗的无奈。

  “做医生是需要修行的。做医生,需要有一颗友善、沉稳与安宁的心。由此,你才能感应到你的患者,关注到患者内心层面的需求,并给他带去一片安宁与平静。”——江隆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