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读后感100字
《建筑师》是一本由(美) 大卫·马祖凯利著作,后浪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元,页数:3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建筑师》精选点评:
●15年读到这本书时,我被震撼得五体投地。这次再读,又有了许多不一样的体会。我不那么喜欢这个故事了,但对它讲故事的方式更加着迷了。我嫉妒那个有机会翻译这本巨著的人。推荐所有喜欢漫画的人来看一下。
●结局很巧妙,但是一种经过精心设置的妙,比起结局我更喜欢故事发生的过程,我喜欢故事里现实与回忆的并行延展,喜欢课堂上、办公室里、聚会上男主的夸夸其谈,喜欢看穿着“激(情)乡(村)朋(克)”T恤的红色分子的一系列二逼行为,喜欢从前只会纸上谈兵的男主修车建木屋,喜欢认为自己是萨满传人的胖美人以及她呆萌的丈夫,我还喜欢那只见人就扑的多病的小猫以及只有在晴天才能发动的笨重的老式车······我喜欢生活的自然发生。
●谢谢@后浪漫 寄来的这本《建筑师》。读完才发现建筑师大概是指“建筑自己的生活”。其实这是一个关于自我认知和婚姻的故事。故事里最牵动我心的是那个很有艺术才华,很善良,却总是不被人重视的前妻。“有些人只是不爱讲话,并不代表他没有自己的想法,有些人只是害羞,并不代表他不存在…” 双线叙事回忆与现实不断交织,最后终于不分彼此。他们已成过去式的婚姻里的对立和柔情并存,有看似高深的哲学讨论,也有生活里鸡毛蒜皮的小事。 故事的表诉手法也很独特,仅仅只是用不同感觉的线条,就凸显了人物不同的处境心情。一本书里有好几种绘画风格,却又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尽管它让人感觉悲伤,但的确是一本很有趣的图像小说。常常可以收到有趣作品,真是非常幸福。[心]
●而放弃那些我曾认为定义了我自己的事,比想象中容易得多。
●很喜欢以后应该还会回顾很多次吧,一切都安排的如此巧妙,一本关于人生的书,厚重的情感,会讲故事真是妙啊。
●可以细品。结尾尤其加分。
●感觉像是《斯通纳》的翻版,只是没想到这样的知识分子生活能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主角和斯通纳不无相似之处:对他们而言,只有一个世界是不够的,都需要alternative生活;无时无刻的自我质疑、自我审视倾向,但某些信念又坚定到顽固的地步;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无法过那种不假思索的日子。不过有所不同的是,他比斯通纳幸福,遇到了另一个异类,并最终通过她反思了自己,对这类人来说,这差不多就是救赎。当然,即便在美国,能过这样日子的可能也是纽约、加州之类“象牙塔飞地”中的少数,但这种生活至少是可欲也可能的。
●强烈推荐给喜爱伍迪艾伦的读者,在大学任教的读者,40岁左右的中年读者,以及七年之痒的读者。这个图像小说把欧美男性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极为典型,他的言谈举止观念,奠定了本书浓厚的知识氛围和讽刺基调;同时把知识分子之间的爱情写得太有趣,太真实,其中有一对开的蒙太奇,画了哈娜的吃喝拉撒睡,真实的令人感动。结构上,20多个小段落散而不乱,前后呼应,充满悬念玄机;绘画风格上,线条有矢量画的风格,线条明晰,现代感十足,色彩极具创造力的只用了黄色、蓝色、紫色三种颜色,但又那么富于表现力;人物的心理、情绪都用颜色表现,这是图像小说能做到但文字小说做不到的。总之,小说的艺术性其实就是在图解男主的“二元说”和女主的温暖、曲线,形式与内容达到了令人会心一笑的统一。
●将一个中年男子出逃反省的俗套故事(毫不关心)包裹在二元思辨的哲学气泡(没那么关心)中,最终以炫目的漫画技巧(关心!)呈现出来
●有很多可以说的内容想放到年末总结。最近给身边所有人推荐这本书,染上许多私人回忆的年度最佳图像小说。 雏菊,你怎么还是单身? 因为再也没有遇上你这样的老混蛋。我看到你身上自带光芒。
《建筑师》读后感(一):毫无压力的看完
上周末去三里屯去和一个朋友吃饭,下午三点到那边,先去吃了甜品。主要是聊天,解决自己心里的困惑,宣泄自己压抑的东西,清空内心的烦恼。
弄到5点,就去旁边的三联书店。选了几本书。然后站在展台前看到这本书,就翻了起来,没想到是漫画,以为会是各种各样的建筑师的故事。结果是一个故事。一个人的琐碎的生活,爱情。挺好玩的
《建筑师》读后感(二):碰撞与融合
本来以为是一本建筑专业理论很强的书籍,看了之后才发现,其实多是主人公的思考。他说回忆在想起时,会被冠上‘现在’的标签。所以回忆和现在无时无刻充斥在脑海里,不断交织,反复比较。
如果我是感性的那一面,那我关注于他们的爱情一面,能对应上的,就是我最近听的一首歌——还是觉得你最好。
人生很难,所以才说rest in peace 。
《建筑师》读后感(三):每个人都是建筑师
每个人都是建筑师,人生如同独栋建筑,无论简约或华美,无论低入尘埃或高耸入云,它所拥有的精神内核决定其摇摇欲坠或坚如磐石。作为一个建筑师,阿斯泰里奥斯没有一个建成的实体建筑,却通过断舍离的方式,推倒重建了自己的人生,最终获得幸福。
书评要求140字以上的规定值得商榷
书评要求140字以上的规定值得商榷
书评要求140字以上的规定值得商榷
《建筑师》读后感(四):无题
我很少看绘本类的书籍,这一本也是偶然接触到的,但是我很喜欢。 当我翻开这本书第一页的时候,他的画风就有一种折射内心的感觉,每一段故事都代表着一种情感,一种内涵,正是因为大卫·马祖凯利想表达的内涵太多了,所以每个人在其中都很容易产生共鸣,书是无情物,画里画外却是有情人。 力荐。 以下是正题 这本书对我而言,有着非同小可的纪念意义,它是一个在我一生中都很重要的人送给我的,即便是她已经不在我身边了
《建筑师》读后感(五):意外总在下一秒
主角50岁生日那天,家被一场大火烧为灰烬。他用身上仅剩的钱买了一张单程汽车票。来到一个小镇,应聘汽车维修助理,用以补偿房费。 在异乡的生活中,他不断回忆了自己的前半生。他同卵双胞胎兄弟的夭折。他的职业,身为著名建筑师,却只是纸上谈兵,从未真正实战过。他与妻子的相识,那些“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从初见时对妻子的欣赏,到后来不断否认妻子的行为,引发自幼自卑的妻子的不满,两人渐行渐远,最终离婚。离婚后,他反倒戒掉了妻子讨厌的烟草。 “活着就是在时间的观念中存在,但记忆却让时间的概念失效”。不断的回忆,不断的想念,让他鼓足勇气,不再逃避,踏上回家的路。 在风雪兼程中,他找到了前妻,两人坐在一起回忆往昔,温暖而静谧。 然而下一秒,流星即将撞向他们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