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精选

2021-06-11 00:24: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精选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是一本由胡慎之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一):以父爱为名

  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寻找育儿的各种“秘籍”,想把孩子养成“别人家”孩子的样子,殊不知,我已经掉入“陷阱”,而且深陷其中毫不察觉。原因是我一直抬头看天却从不注意脚下走着的路,掉入陷阱也就迟早的事情。因为我心里有着灯塔般明亮的目标,让孩子“优越”的活着,有钱亦有闲。其实,这一切只是我把我想活而没有活成的样子,努力的想让孩子“活”出来,却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问题,孩子需要什么。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发现逐渐“失控”了。原本听话乖巧的孩子,怎么就“不”,“我偏要”的话不离口。原本孩子喜欢的兴趣班,突然也不感兴趣了,要逼着,赶着才能走进去。孩子的心情很糟糕,我也严重感觉到失望。我时常反问我自己,这是孩子应该有的样子吗?

  更糟糕的是我牺牲了大量自己的时间去陪孩子,小区里很多妈妈都不无羡慕的说,“瞧,这就是别人家的老公”。但实际上,陪伴只是满足了我自己的虚荣,满足了我自己想控制的欲望。我陪着孩子学跳绳,孩子稍有懈怠或者跳不好,我会皱起眉头拉下脸,导致孩子很会察言观色。实际上伤害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我却不自知。因为花费时间陪伴孩子,我自己发展缓慢,事业上毫无起色。所以我有时候会很有挫败感,如果此时孩子又不听话,这种挫败和无助就会被放大,最终导致情绪失控。继而,家庭关系的紧张,再次让孩子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

  如果说我对这一切毫无察觉那倒未必,但深陷痛苦是肯定的。求助专业人士的帮助是我自救的第一步,但有时候我也很难察觉我的问题,无法确定“疾病”的源头,再好的医生也没有办法。

  幸好,我有个爱读书的习惯,又恰好读到了这本书《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 ,我很幸运,因为这本书解开了我的症结,帮助我找到了病根。

  这本书到底怎样,又是如何解决我的问题呢?

  首先,这本书有大量的很真实的案例,这里的真实,让我读来犹如感同身受。比如,书中有一个关于孩子练习钢琴的案例,说的是豆子一开始很喜欢弹钢琴,于是豆妈就给豆子请了专门的音乐老师来教授,可是豆子的钢琴兴趣却逐渐失去,很抗拒甚至达到痛苦的境地。这个事情对我触动很大,女儿四岁左右的时候就显露出跳舞的天赋,能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四肢灵活,腰身一点都不扭捏,节奏感很强。于是我们征询她的意见给她报了一个舞蹈班,起初孩子很愿意去学,但是舞蹈班要求每天必须在家练功半小时,为了发展孩子的天赋,我也是很尽心,要求她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必须练功,最初的一个月一切正常,但随后孩子就开始拖拉,练功时间到了,她却说困了想睡觉,虽说咱平时很疼孩子,但毕竟明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更何况报的舞蹈班价格不菲,足足让我心疼了一阵子,于是孩子又被拉去练功。三个月后,孩子已经很抗拒练功,甚至舞蹈班也不打算去了。几乎跟豆子的遭遇一模一样。不过这本书的厉害还不仅仅是能发现问题,而且还给出具体的做法。一般育儿书到此也就结束了,这本书更深度的给出家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针见血,毫不保留。

  “父母在为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未了的心愿投射到孩子身上。豆妈把自己想学钢琴的心愿投射到豆子身上,豆子弹得不好时,豆妈就会有挫败感。这种挫败感源于豆妈希望自己是个好妈妈,能让豆子变得更好,会的更多,但豆妈并未达成这样的心愿。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自恋性损伤’,即自己无法完成某些事情时会产生挫败感。当孩子让父母的愿望得以实现时,父母的自恋就存在了;当孩子令父母产生挫败感时,父母就容易恼羞成怒,严格督促孩子做得更好,以达到自己的期望”。这段从书中摘抄的话,让我茅塞顿开,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书的作者是胡慎之,知名关系心理学家,在很多栏目中都担任顾问,很有实力。

  最后,我用书底封的一段话,让我受益匪浅,他说: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成为自己。在3-7岁的时候,给孩子尝试的机会,陪伴孩子探索、冒险、学习新技能、全面地认识世界,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个阶段有力量的爸爸会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带领孩子体验新奇的事物、建立责任意识。厚重的父爱,是孩子社会化最坚强的后端。

  的确如此,父亲只有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给予孩子更好的价值体验。当孩子内心深处把父亲当成一位强者时,孩子就能信服父亲的规训。

  愿每个家庭都幸福美满,愿每位孩子都有幸福童年。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二):好的亲子关系是培养高价值感的孩子

  3-7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各种观念和思想开始萌芽,对周围人和事充满好奇并尝试去探索,父母的引导是否正确,决定着孩子以后的人生。

  我们都知道,学龄前的孩子不需要学习理论性的文化知识去增强竞争力,那么,3-7岁的孩子需要学什么?父母需要教什么、怎么教呢?

  《心理咨询师育儿手记》(3-7岁版)指出:“在孩子3-7岁时,给予孩子尝试的机会,陪伴孩子探索、冒险、学习新技能、全面地认识世界,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这本书中,作者胡慎之老师以自己的儿子为记录对象,让心理学理论寓于生动的儿童成长故事之中,将专业性与趣味性巧妙结合,系统性地讲述了3-7岁的孩子的教育历程。

  通过阅读本书,父母不仅能了解3~7岁孩子的需要,也能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负责、自我照顾,与世界、社会、他人和谐相处。

  01、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什么样的父母是内心强大的父母?作者认为,敢于给予孩子尝试机会的父母都是内心强大的父母。

  然而,很多父母都做不到这一点,尤其是面对3-7岁的孩子更是如此。

  我们总觉得这个时期的孩子年龄太小,需要被小心呵护,他们没有辨别危险的意识,更没有处理危险的能力,一旦尝试出错遇到危险会给孩子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危及幼小的心灵。

  但是,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当孩子开始有独立思考、独自行动的意识,父母就要开始鼓励孩子去尝试,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观念意识,开发孩子的创造力,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在不断的尝试中养成好习惯。

  所以,作为父母,请多给孩子一些尝试的机会吧!

  02、让孩子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

  3岁的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就开始融入到团体生活中,与更多的小朋友相处,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麻烦事,比如说在学校被人欺负。

  当孩子在学校里遇到了麻烦,父母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

  当孩子向父母反映自己被别人欺负时,一些父母却用一种类似指好责的语气反问他们:“他为什么不欺负别人,而欺负你呢?”似乎孩子被别人欺负是孩子的错。

  长此以往,习惯于被如此对待的孩子会把问题归咎于自己,以后即使再次被欺负,或者遇到其他任何事情,都会选择主动承担责任,但过度承担会让他们的内心特别委屈,也会扭曲他们的世界观。

  另一种情况是,当孩子受到欺负时,有些父母会让孩子在受欺负之后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处理孩子遇到的问题。

  他们的孩子确实听从父母的建议,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老师,但是这种方式可能使孩子的处境更糟糕。

  因为孩子如果到了一定的年龄还不具备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只依赖老师,就可能会被同学们瞧不起、边缘化,因为没有人喜欢“打小报告”的人。

  当孩子在受到欺负时无法自我保护,他们十分委屈却没有可以诉说的人,就会逐渐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如何预防或改变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在《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这本书中,作者强调:“胆小怕事,不是善良,而是恐惧,不想让孩子成为充满恐惧的人,就要让孩子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

  为什么童年的记忆特别真切?就是因为它们是最初的人生体验,带着某种特殊的味道,一个孩子的性格由幼年的经历塑造而成,每一次经历都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留下记忆。

  所以,孩子的性格教育一定要从小抓起。

  当孩子在学校受到欺负时,一定不要胆小怕事,因为胆小怕事不代表善良,而是因为恐惧。

  一个有自我保护能力的人是自信的,可以应对外界发生的一切,而不是遇到问题就选择逃避或者依赖他人的帮忙。

  如何让孩子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

  当孩子遇到麻烦,父母如果一味地让孩子学习忍让,压抑自己的攻击性,甚至急于否定孩子的一些想法,对孩子的伤害比他在学校遇到的麻烦更大。

  要记得,有一些冲突需要孩子自己解决,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决定,当孩子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要在旁边给予他们保护和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多,《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这本书中作者记录的也很全面,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和心理学依据也很有指导意义,作为父母可以参考学习。

  教育问题多种多样,父母的应对方法也是千人千面,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认清家庭关系中的问题,改良家庭关系,才是解决孩子教育问题的前提。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三):儿童节,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什么?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儿童节,空气中到处洋溢着欢快的节日氛围。

  孩子们收到了来自家人的惊喜,有最爱吃的美食,有好玩的玩具,有美丽的鲜花,有漂亮的贺卡,还有愉快的亲子游。

  然而,物质上的礼品有有效期,而且孩子的快乐也不仅仅局限于儿童节这一天。那么,什么才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呢?

  对于每一对父母而言,最大的期望莫过于拥有良好而亲密的亲子关系。

  然而,很多人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总觉得难以走进对方的心里,更谈不上做朋友了。

  因此,尽管在儿童节这一天,你给孩子买了昂贵的礼物,吃了豪华的大餐,你们之间的关系未必有所缓和。

  然而,在生活中,你会发现有的父母很难做到让家庭成员各司其职,更谈不上让孩子像个孩子一样成长。

  比如,有的父母因为客观原因没能进入校园读书,成为了所谓的知识边缘人,因此工作不稳定,收入不稳定,生活也不稳定。

  正因为他们切身体会到知识匮乏之苦,因此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而这在冥冥之中给孩子传递了较大的心理负担,孩子可能从小就开始为上大学这个目标付出很多努力,却不知道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慢慢地,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资格享受到快乐,自己要做的就是顺从父母,不让父母失望。

  其实,这样早熟的孩子,是很难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构建良好而亲密的亲子关系呢?

  对于每一个孩子而言,将来有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能不能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能不能很好地面对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难,都取决于他是否具有爱的能力。

  而这种关爱、体恤别人的能力,主要来自从小父母给予孩子的爱。

  我们都知道,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是伟大的,因为父母懂得尽己所能去成全孩子,放手让孩子成长。

  这里所说的成全并非物质上的满足,比如买房买车。成全是指让孩子变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快乐成长。

  比如,有的父母在孩子还没出生时,就期待这个孩子是男孩,以传宗接代。

  结果,孩子生出来是个女孩,这时候父母或者其他长辈便会大失所望,而这种失望会在有意或者无意中通过各种方式传递出来。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她懂得自己并不受家人待见,自己是不配得到父母之爱的。

  因此,小小年纪的她承载了超越她年龄的负荷,她变得特别懂事,尽全力去做很多事情,以此证明自己是有用的。

  只有这样,她才感觉到这个家庭里自己是有存在感和价值感的。

  由此可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想获得身心健康,并非易事。

  父母要明白一点:你是不是好父母,你说了不算,孩子内心真实的感觉才是决定因素。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父母抱怨自己吃力不讨好,明明为了孩子奔波忙碌,却得不到孩子的接纳和认可。

  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父母要通过学习,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育儿方式,从而适应孩子的成长需要。

  可以说,在育儿这条路上,父母要学会低下趾高气扬的身姿,听一听孩子的心声,感受他的喜怒哀乐,达到共情的状态。

  由此可见,在六一儿童节,为人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不是你花多少钱的事儿,而是在平日里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注,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让他身心获得快乐成长。

  有句话说得好,教育要以爱作为底色。相信有了满满的爱意作为铺垫,孩子定能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END-欢迎关注@三姐爱读书,分享更多好书、更多人生感悟!跟我一起爱看书、爱写作,每天进步一点点!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四):“忙”于工作的爸爸们,该如何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爸爸们似乎都有着同样的困扰。

  放下工作,养不了家,拿起工作,陪不了娃!

  每天晚上到家,面对熟睡的孩子的小脸,倍感欣慰的同时也深深地自责。

  作为父亲,很想多多地陪伴孩子。

  但是父亲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在这个日益繁忙的都市中跌宕,舍不得放下家庭,又不得不为事业奔波。

  想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想要拥有更多的亲子时间,想要参与孩子的日常生活。

  但是,面对生活的重担,只能默默地安慰自己:再等等,忙过这段时间再来陪孩子。

  殊不知,孩子就在我们忙忙碌碌的缝隙间,慢慢长大。

  渴望父母陪伴的孩子,有多无助

  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我们见识了家长们对孩子满满的爱意和用心,无数的礼物,各种新奇的玩具和零食,只为博得孩子一个纯真的微笑。

  孩子们的儿童节愿望五花八门,但是总结起来基本有三类:想要尽情地玩耍、想要父母的陪伴,想要令人惊喜的礼物。

  而其中很多孩子表示最想要的是和父母在一起过节。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视频中的小男孩说: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而自己却孤独地像根草。

  原因是妈妈因为工作原因,忽略了自己,经常每天的见面时间达不到5分钟。

  甚至有一次,妈妈答应了孩子去接他,但是他从6点等到7点,妈妈说堵车;他从7点等到8点,妈妈说“太堵了,你自己走回家吧!”

  后来男孩才知道,妈妈并不是堵车,而是根本没有去接他。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但是讲着这件往事的男孩,脸上的委屈和心中的难过依旧溢于言表。

  不是孩子太过“记仇”,而是这件事留给孩子的无助感和委屈感太过于深刻,让人无法释怀。

  孩子们想要的,从来不是房子车子和票子,而是来自父母全身心地陪伴和关注。

  作家王安忆曾经说过::童年失去的陪伴,是花千金万两也买不回的。

  知名心理学家胡慎之也在《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中提到:自己即使出差,也会尽量通过视频的方式给孩子讲睡前故事。让孩子知道,父亲即使不在自己身边,也一直想着他、念着他、关心着他。

  曾经孩子问过我一句话:妈妈,和我在一起你开心吗?

  我理所当然地回答:当然开心啊!

  可是孩子却对我说:那你为什么不笑呢?

  陪着孩子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呢?

  我们嫌他吃饭不够快,我们嫌他不主动完成作业,我们希望孩子早点睡觉,我们要求孩子按时起床。

  每天,我们催促着孩子早点起床,乖乖吃饭,让他们少玩手机,让他们多多学习。孩子是最纯洁也最敏感的,他们可以看到我们脸上的不开心,他们也能够发现,只有他们听话的时候,只有他们按照我们要求做作业学习的时候,我们才会偶尔露出满意的表情。

  1、任务式陪伴——身在曹营心在汉

  有人说最好的爱情就是陪伴,其实对孩子的陪伴也是如此。当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孩子能够感受到我们情感上的沟通。而父母情感上的陪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陪伴不是陪在孩子身边就可以的,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陪伴是指与孩子在一起,看到孩子所看到的,听到孩子听到的,感受孩子所感受的一切。如果孩子缺乏陪伴,或者陪伴的质量不高,父母总是人在心不在,孩子的呼唤没有得到响应,那么就不是高质量的陪伴。

  2、任务式陪伴——监工式陪伴

  你是否也是一个“挑剔”的父母呢?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成为自己想象中的模样,总是用尽全力想要告诉孩子你应该去做什么。

  陪孩子写作业,眼也不眨地盯着他的作业本,时刻提醒他眼睛要离得书本远一点,提醒他写字要横平竖直,提醒他做作业不要粗心大意。甚至责骂他,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你是猪脑子吗?

  监工式的陪伴,不仅不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德国教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

  在学习的道路上,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监工,而是一个陪伴者,只有父母的引导和陪伴,才能让孩子真正地爱上学习,自由学习!

  在《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胡慎之老师提出:

  1、关注孩子的情绪

  陪伴并不指24小时的贴身式陪伴,而是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能够全身心地去倾听孩子、陪伴孩子。

  例如:当孩子放学回家或者参加完活动之后,一定会非常迫切地想要与父母分享今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自己取得的小小成就等。

  如果父母能够耐心地听完,再给予孩子正面的反馈、表扬与赞赏,那么孩子就会觉得与父母的沟通是有效的。

  相反,如果在孩子讲述完之后,父母心不在焉地说:这有什么好高兴的。

  孩子会觉得深受打击,甚至减少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次数。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最好的父母一定是懂得孩子的心事的父母,是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给孩子关怀的父母。

  其实每个父母都想做一个优秀的父母,希望自己可以懂孩子内心的想法,能在关键时刻给孩子帮助。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关怀,做一个有心的父母,多多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学会为孩子分忧解愁,这样才能做到高质量的陪伴。

  2、接纳和认同孩子的感受

  胡慎之老师说:

  眼泪要憋回去,生气要忍着,这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用的话语。殊不知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真诚地接受孩子此刻的感受,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回应。

  给孩子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允许他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就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尊重。

  3、做到积极回应

  积极回应并不代表无条件的满足。

  父母的积极回应不应该变成孩子在家中称王称霸的借口。很多孩子在家中习惯性地指挥父母或者长辈,而每一次都能得到长辈非常积极地帮助和支援。久而久之,孩子会养成唯我独尊的习惯。父母应该在支持孩子的同时鼓励他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积极回应也不代表一味地鼓励。

  在孩子面对挫折时,很多父母会选择用“加油”的语气为孩子鼓劲。其实此刻的加油就显得不那么用心。

  真正的回应应该是共情孩子的情绪,接纳他的情绪,在这个基础上和孩子站在一起去解决问题。

  4、支持和理解孩子

  每一个从儿童走向成人的孩子,都渴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他们希望得到尊重,想要让自己变得像一个大人一样,同时他们又极其敏感和脆弱。

  面对这样的孩子,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学会放下对孩子的批判,理解孩子的处境,用自己的人生智慧和耐心,才能很好地引导孩子。

  只有父母先学会后退,学会谦逊,理解孩子的不容易,孩子才会愿意走进父母,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

  父母常常说“没有时间陪孩子”,为了弥补对孩子缺少的陪伴,父母往往通过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零食、礼物来补偿孩子,甚至会答应孩子的各种要求。我们总是说:再等等,等我有钱了,等我有空了,等我升职了......

  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孩子的成长是无法等待的。

  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成为孩子。

  胡慎之老师以自己的孩子为记录对象,为3-7岁的儿童以及父母献上这本《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通过阅读本书,我们不仅了解了3-7岁儿童的心理需要,更能帮助我们自己成为更好的父母。

  帮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学会与世界、与社会、与他人、与自己和谐相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