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泰勒所著,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它的作者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不仅善于学习,而且博学多才。尤其是在教育学这个领域中,他就扮演着很多不同的角色,然而,他具体的教学论思想我却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我通过观看他的这本书对课程和教学等方面有了很深的理解。其中单从导言部分我就大致了解了他的人格和事迹、理论背景和实践背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世人对泰勒原理的反思与发展以及泰勒原理的评价等主要内容。然而,我认为,仅仅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不够的。为了我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教学与课程的思想,我应该从书中提到的一些方面进行解读和体会。
他提到的“学校所指向的目标应该是少量的,而不应该太多。这就是说,改变人的行为方式是需要花费时间的。”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学校所指向的目标确实不易过多。因为学校的教育目标过多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目标多了很有可能会导致很多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对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少,甚至可能会参生厌学心理,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学校的教育目标不仅在于为学生传授多种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和道德品质,更重要的应该是能够培养出身心健康,能面对未来社会的种种挑战,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坚强、自信,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可见,目标的确立是要有要求的,应该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而所选择的教育目标的数量,应该是以在可利用的时间内实际能够达到相当大的程度为限。此外,它们应该是重要的目标,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针对学校的教育目标,他提出了“在选择教育目标时运用哲学和学习心理学”,我也觉得很有必要。况且学校是要选择对个人和社会都有意义的教育目标,并开辟各种途径使各种不同类型的年轻人都能达到这些共同的目标。然而要达到这种目标,就势必要运用到哲学和心理学。对于哲学,人们可以根据学校信奉的教育和社会的哲学具有陈述的或隐含的价值观的特点,对最初列出的教育目标加以鉴别,确立那些具有高度价值的目标。运用哲学进行筛选之后,还需要运用第二道筛子学习心理学对教育目标进行筛选。学习心理学的知识筛可以使我们把在特定年龄阶段可行的目标,与那些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或几乎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区分开来。通过这两种科学理论进行筛选,最终得到的教育目标是符合学校的教育需求的,同时也适合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接着,他在第二章里围绕“如何选择可能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的学习经验”中提到了“信息学习中的五个缺陷,这五个缺陷分别为学生经常是死记硬背、很多学生表现出非常迅速的遗忘率、缺乏适当的组织、学生回忆信息时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含糊性和大量的不精确性以及学生表现出大不了解精确的、新近的信息来源。”这几个缺陷是很多学生中常见的,既然不可避免,那么就应该想办法去克服它。我认为,针对学生们的这些缺陷,教师可以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或改进以弥补学生在这几个方面的缺陷,如安排一种能使学生把获取信息作为整个解决问题过程的一部分的学习情境,亦可以给予学生某方面缺陷提供一些很好的建议,如提醒学生经常使用重要的信息项目,这样,通过这两种较为有效的手段,学生遗忘的可能性就小多了,进一步有利于他们积累学习信息。可见,教师作为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的人,对于学生的信息的学习经验的积累至关重要。介于信息这个方面,教师更应该让学生意识到信息不是只有一种组织体系,还要让他们到知道从哪里可以获得某类可靠的信息,并让他们自身通过查询而获取可靠的信息,这其实对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也是颇为有益的。
然后,他在第三章里在组织的原则中提到了“不仅需要认识到把学习经验组织起来,以实现课程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必须确定主要要素,以此作为这些学习经验的组织线索,而且还必须确定把这些线索编织在一起的组织原则。”比如,针对“人类互相帮助”这一概念,教师可能在小学里便开始教了,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应该要认识到他们要帮助身边的人,如父母、同学和邻居等等,而反过来,这些人也会在一定的方面也帮助他。在这个学习“人类互相帮助”过程中,我觉得教师应该通过扩大学生识别与他互相帮助者的范围来伸展这一概念,以灵活运用教学组织的原则。例如,学生可以把其它城市、其它州,其它国家的人都联系起来,并认识到他们这些地方的人也会互相帮助,从而对这个概念进行伸展开来。但是仅仅让学生把握到这个概念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教师还应该让学生理解到这个概念的内涵,因而可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领和指导,以促进学生们的学习,这个过程其实也运用了教学组织的另一个原则。教师在确定重要的组织原则时,泰勒再次指出:“需要注意到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这3项原则,是适用于学习者的经验,而不是适应于对所学习的要素已完全了解的人对这些内容的看法。”确实,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三项原则,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以施用这些原则对他们进行教育,因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所学的任何一部分知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内容基础之上的。所以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并运用这些原则对他们进行教育,否则,不仅教不会学生知识,而且会导致学生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接下来,泰勒在第四章紧紧围绕“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中提到评价的必要性,而且指出“有许多途径可获取有关行为变化的证据,而且当我们考虑评价时,我们并不是指任何一种,甚至任何两三种特定的评估方法。无论在学校或学院,能获取教育目标所指的各种行为的有效证据的任何途径,都是一种恰当的评价方法。”因为在进行教育评价时,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比如学生对各个方面测验的适应程度,教育形式的类型,或者教育课程的课程等因素,所以单纯地使用一种方法去评价教育是有很大不足的。针对这种需要考虑的因素,教师应该采取多种评估方法去评价教育,使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评估效果上的适应性增强,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在不同的评价过程中应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以了解教育方面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当然,除了选取多种评估方法进行评估,教师还可以根据他们所认同的可以获取教育目标所指的各种行为的有效证据的任何途径作为评价方法来进行教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