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长袜子皮皮特别版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长袜子皮皮特别版的读后感大全

2022-04-22 00:18: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长袜子皮皮特别版的读后感大全

  《长袜子皮皮特别版》是一本由〔瑞典〕阿斯特丽德·林格伦 著 / 〔丹麦〕英格丽德·万·尼曼 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袜子皮皮特别版》读后感(一):孩子邋遢、贪玩、乱花钱?一定要看看这本书

  如果提起孩子的讨厌行为,邋遢、贪玩、乱花钱,这三种想必会上榜。毕竟谁都更喜欢那些干干净净仪容整洁的孩子,不那么贪玩的孩子总是比贪玩的孩子更让人省心,父母也都会为自家的孩子勤俭节约而感到欣慰。

  不过尽管你讨厌某个孩子的某些行为,但你不一定会讨厌这个孩子。

  就像《长袜子皮皮》中的主人公皮皮,她是集邋遢、贪玩、乱花钱于一身,当然她可不仅仅只有这些令人讨厌的行为。《长袜子皮皮》一套书共有七本,皮皮的缺点可太多啦,今天我们就先翻翻《皮皮逛商店》这本,里面至少列举了皮皮以上三个讨厌行为。

  皮皮最显著的特点是长袜子,一只是黑色一只是黄色,辫子硬邦邦的也不知多久没洗,她不爱收拾东西,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全部混在一起,家里乱七八糟,找一个东西要费很大的劲。总之别的女生打扮地漂漂亮亮像个公主,她邋里邋遢像个小叫花。

  皮皮贪玩,故意跳进水里,浑身都弄得湿漉漉的,还大言不惭的说,小孩不一定要是干的。药也敢乱吃,简直胆大包天,肆无忌惮。

  花起钱来也是大手笔,进糖果店就要一次买18千克糖果,进了玩具店也放肆地买,几乎买光玩具店。

  是不是很讨厌?

  但作者显然不是为了在童书中塑造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形象,看完你就不仅不会讨厌皮皮,相反还会羡慕她,心疼她,同时爱上她。

  皮皮的确邋遢,但她没有外形上的容貌焦虑,而是充满了自信,她满脸雀斑,可她可以很自信地告诉别人“我不会为雀斑烦恼”,这简直太酷了!要知道许多广告词就是通过外形羞辱来控制女性的心智,从而让女性乖乖的消费。如果成年女性也像皮皮一样,自信果敢的认可自己的外表,那该多么鼓舞人心啊。

  皮皮贪玩,还爱冒险,很多时候甚至是在作死的边缘试探疯狂,但皮皮是个奇怪而特殊的孩子,好在每次都有惊无险,普通孩子如果这样,父母一定是又惊又气,要骂他打他。可是皮皮因为失去了父母,没有人能管教,她是自由的,同时也失去了庇佑,看到她的冒险行为格外让人心疼。

  皮皮像一切孩子那样喜欢糖果和玩具,但当她花很多金币买下糖果和玩具后,她都分给了其他的孩子,她在帮助孩子们实现心愿,哪个孩子不梦想着有吃不完的糖果和无数的新玩具呢?皮皮的品格甚至已经超出了她的年龄,她就像大人一样,哦不,大人才不会这样无条件满足陌生孩子的心愿呢,皮皮分明是天使。

  合上书,想一想,你会发现原来误会皮皮了,她的那些缺点都是无伤大雅的,而她的优点在闪闪发光。其实身边的许多孩子也如皮皮一样,最主要的是我们不要放大他们的缺点,而忽略了他们的优点呀。

  《长袜子皮皮特别版》读后感(二):二、三年级孩子都喜欢自主阅读的《长袜子皮皮》特别版

  《长袜子皮皮》你一定不陌生,它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瑞典童话,大部分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都需要读它。但你平时买的那本,孩子真的都喜欢读吗?

  曾经有一个妈妈,她问我:“你是怎么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呀?我家孩子给他买了书,他就是不愿意读,怎么办呀?”

  是呀,很多时候我们买了童书,孩子们就是不喜欢阅读。怎么办呢?

  首先我想问一下,你知道孩子们为什么不愿意自己阅读吗?

  在我看来,小学生的阅读特点,跟处于幼儿园的时候是一样的,依然是以图像为主。孩子们更喜欢看图画类的书籍,比如绘本和漫画。当你给他买本文字密密麻麻,没有多少插图,画面颜色又不好看的书时,他们自然没兴趣自己拿起来读啦。我们大人有时候看到一本厚厚的,文字密密麻麻的书都会犯难,更何况是更喜欢图像的孩子。

  所以,在选书上,我更喜欢选图画丰富、有趣、颜色艳丽好看,文字适中的书。这样的图书才是4-11岁孩子都喜欢且愿意主动去翻阅的书。

  比如这次的《长袜子皮皮》,我就选的绘本形式特别版的。这套绘本共七册,包含《你认识皮皮吗?》、《皮皮逛商店》、《皮皮搬进公园》、《寻找斯彭克》、《皮皮过生日》、《皮皮海岛探险》、《皮皮的新年派对》。很适合7岁以上的孩子自主阅读,7岁以下的孩子父母或年长者代读。

  整套绘本清晰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勇敢的、有梦想的、跟个男孩子似的、可爱的皮皮,孩子们读了,都觉得很喜欢。

  昨天,我还是按老样子,把收到的快递包装拆了,把书放在客厅最显眼的桌子上,孩子放学回家一眼就能看到新书。每次他看到新书就会主动拿起来先翻一翻,看着图画有趣,他就继续阅读,直到读完。

  吃过晚饭后,邻居的两个三年级姐姐来我们家了,她们一看到客厅桌子上的《长袜子皮皮特别版》就兴奋地拿起了其中的《皮皮过生日》来,也开始读,读得特别起劲。边读还边讨论着书中的内容。这一下倒好,几个孩子越读越兴奋,越说越激动。 其中的木子姐姐笑着说:“这本书的图画也太有趣了吧。他们的姿势居然都是这样叉开腿,举起双手的,感觉好滑稽。”边说还边这个动作给比划出来,真的是把我们所有人都逗笑了。

  (事后我来翻看本书,果然,这个动作就是本书的标配呀!

  《长袜子皮皮特别版》读后感(三):那个满脸雀斑的九岁女孩

  《长袜子皮皮》是瑞典作家1944年创作,丹麦著名插画师绘制插画,并于1945年出版的欧洲少年童话。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林格伦获得了众多奖项,并且有以名字命名的儿童文学奖奖项。

  被一版再版的儿童读物,自然有它无法言说的魅力。皮皮是一个“大力出奇迹”的红毛丫头,可以将鲨鱼远远地扔进海里,经常做出奇奇怪怪的鬼脸和举动,穿两只颜色不一的长袜子和比脚大上许多的鞋子,用珍珠打弹珠玩儿、有花不完的金币。

  对于小孩子来说,不、应该是对于所有人来说,花不完的金币、无与伦比的“大力”值,是永远有魅惑力的“金手指”。小时候看童话故事,我有一个朋友总对故事里的金币耿耿于怀。无论是什么故事,总会从金币出现开始就神游天外,幻想着在各种情境下,金币会被怎么对待。没错,那个朋友是谁不重要。同样,私以为《长袜子皮皮》需要亲子共读,才能去芜存精。

  九岁的皮皮,可以不写作业海岛探险,有一个穿树皮裙当长袜子国王的父亲,有一匹自己的白马,妥妥地一副手握女主剧本的样子。虽然看书的大多数小朋友的配置并不能如此不灵不灵地闪耀,但并不妨碍皮皮成为了她们羡慕和想成为的样子。

  皮皮脸上长满了雀斑,皮皮却说这才真叫美容。雀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却觉得自己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漂亮。再这么下去,就要变得魅力无穷啦。

  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问我,为什么雀斑越多,皮皮越觉得自己更漂亮呢。

  本着不知道就反问过去的成年人的狡黠,我又把球踢给了五岁的小朋友。小朋友连蒙带猜,说那是晒太阳的勋章。厉害了我的宝,居然可以自己圆过去。

  对,亲子共读的小剧场,发展得就是这么奇奇怪怪。或许是因为看得书是《长袜子皮皮》,那个满脸雀斑的九岁女孩,有着孩童的顽皮和大人的故作沉稳。本身有着奇奇怪怪的气质。

  那个满脸雀斑的女孩因为有更多的雀斑而觉得魅力无穷,这是一件很魔幻的事情。或许一件事,总会因对待它的人不同而发展出不同的蝴蝶效应。

  阳光、沙滩、椰子树下的竹屋里啃香蕉。皮皮的海岛冒险像自由的大海般波澜。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一场华丽的冒险。

  《长袜子皮皮特别版》读后感(四):与皮皮一起寻找斯彭克

  《长袜子皮皮》是瑞典儿童文学作家阿斯特丽德·林格伦于1944年创作的作品,在这本书中,作家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在儿童文学史上具有经典性的人物形象:长袜子皮皮。

  皮皮是一个脸上长满了雀斑、爱穿长袜子的、性格开朗、思想上天马行空的小姑娘,她的某些行为在成人看来也许是荒诞的,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具有共性的行为。这也可能是这本书自从出版以来受到世界各地小朋友及成人喜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寻找斯彭克》中,我们跟着皮皮进行了一场寻找斯彭克的旅程。“斯彭克”是皮皮在脑中灵机一闪的一个概念,关于它是什么意思,它是什么样的,它的用途如何……甚至关于斯彭克的一切,我们和皮皮一样是一无所知的,但是既然这个名词产生了,皮皮想它一定是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斯彭克”的的确确是个好词,一琢磨就琢磨出来了,还好被我想到了!我得赶紧搞清楚它的意思。于是她与朋友杜米、阿妮卡开始了一场寻找斯彭克的旅程。

  本书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以儿童熟悉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写到了双脚踩泥浆的体验。

  “它会不会是一种声音,就是踩进泥浆的时候,泥浆从脚趾缝里挤出来的声音?我们来看看对不对!‘阿妮卡在泥浆里踩来踩去,她的脚下传来了最美妙的斯彭克。’”

  在泥浆里踩来踩去,相信对于很多儿童而言,都会是一个很熟悉的、有趣的体验。当小朋友读到这里时,一定会觉得十分亲切。作家用的儿童的视角来进行写作,这也是她的作品受到儿童欢迎的一个原因。

  他们先后去了蛋糕店、五金店、医院、两层小楼里去寻找斯彭克。对于斯彭克的形容分别是:

  “嘎嘣脆的那种”“能用来打败狮子的”“关于一种很奇怪很奇怪的病”“它应该满嘴都是锋利的牙齿”。

  在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感受到皮皮独特个性。与我们身边的小朋友比起来,她明显是个很淘气的孩子。“她顺着排水管敏捷地爬了上去。爬到和窗户差不多高的位置时,她一个腾空跳了过去,牢牢抓住了窗框。”皮皮居然能够通过排水管爬到二层楼高的距离,无论是爬排水管本身的行为,还是她腾空跳、抓住窗框的动作,让我们能够想象出一个女汉子一连贯的动作。

  当他们寻找斯彭克没有结果,准备回家时,在路上碰到了一只小甲虫。

  “他们三个蹲下来打量那只甲虫。它很小很小,一对绿色的翅膀泛出金属般的光泽。”

  “我知道。”她说,“这是一只斯彭克。”

  在故事的最后,皮皮小心翼翼地将甲虫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这样就不怕被别人踩到了。皮皮的这一动作,与她爬排水管的行为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对小甲虫做的这一切,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善良的小姑娘对于一只小甲虫浓浓的爱意,感受到了她对于自然生物的关爱,以及体现出的爱心。善良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是最为重要的品质。相信小朋友们在读到这些时,也会为皮皮的行为所感动。

  本书的插图是由丹麦的著名插画师英格丽德·万·尼曼绘制,书中呈现的图片,在色彩的搭配上,选用了鲜亮的色彩,比如棕黄色、绿色、黄色等,粗线条勾勒,让画面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这些画面与书中的文字,形成了完美的关系,让这本书充满了趣味性和可读性。

  《长袜子皮皮特别版》读后感(五):和长袜子皮皮一起寻找“斯彭克”,来一场释放天性与自由的大冒险

  小时候看过一部动画片《波波安》,“超酷女孩”波波安总是顶着一头红色的头发,做着各种冒险的事情,生活总是妙趣横生,我特别崇拜她,觉得她做了我想做的一切,每次看完动画片,都觉得全身轻松,仿佛自己跟着波波安去经历了各种冒险的事情,也觉得生活好像没什么过不去的,你看波波安遇到那么多麻烦都能解决不是吗?

  现在也有一个像波波安一样勇敢的姑娘,她力大无比,可以举起一匹大马,她还有一整袋金币和一只叫尼尔松的小猴子。她不仅聪明、能干、胆大,还很善良,可以说拥有孩子们想拥有的一切。

  这样一个姑娘,试问哪个孩子不喜欢呢?

  她就是《长袜子皮皮版特别版》里的主人翁——长袜子皮皮,在书中,长袜子皮皮可谓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她自由,有钱、又会武功、发能干、聪明,完全符合孩子心中的完美形象标准。

  为了让低龄孩子也能感受到长袜子皮皮的魅力,爱心树特意出版了《长袜子皮皮版特别版》桥梁书籍,精选了长袜子皮皮的5个经典故事,还有两个全新的故事,让孩子先一饱眼福。另外还对书中的近200张插画颜色和精细度进行了专业修校,确保让孩子看到原版高品质的全彩插图,体会到长袜子皮皮妙趣横生的日常。

  家里的小朋友最近迷上了其中一本《寻找斯彭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原来是长袜子皮皮晚上睡觉琢磨到一个新词“斯彭克”,她觉得这个词肯定是某个东西,或者是涂成蓝色的旗杆、或者是踩进泥浆里时泥浆从脚趾缝里挤出来的声音。

  她不确定,于是她和好友骑着白马穿行在小城中。

  她到蛋糕店去说:麻烦给我一袋斯彭克。店员说没有,也不知道斯彭克长的什么样子。

  她又去五金店,店员也说没有。

  她又跑到医院,原生说没有斯彭克这种病。

  她还是不放弃,又爬到二楼的房间内,打断两位太太的谈话,来打听斯彭克的下落,可还是一无所获。

  没办法,她只能和朋友骑着白马回家,在门外,她发现一只甲虫,原来它就是斯彭克啊。

  看到这,我想问问小朋友,“斯彭克”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斯彭克”压根不存在,就如同经典书籍中的《等待戈多》中的戈多一样,全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但你也可以说它是任何一样东西。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故事好滑稽,为了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到处找,怕不是傻子啊。后来看到孩子拿着自己的玩具说:我这个也是斯彭克。我才明白作者的高明之处。

  她善于用以孩子的视角讲孩子的语言,在孩子的世界里讲孩子的故事。用这个看似荒诞滑稽的故事那传递一个信息:解放天性,解放童心,让孩子发挥无限的想象力的自由。

  成人总是用自己的阅历来否定孩子天真的想法,其实只有抱着宽容、接纳的心态才能让孩子享受到快乐、自由、个性化,而这些也正是它们日后展翅高飞的动力所在。

  在内卷的年代,孩子受到太多限制和否定,不如让孩子和长袜子皮皮一起在书中释放下自己的天性,随心所欲地过一段快时光,岂不美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