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是对的》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你是对的》读后感锦集

2022-07-05 09: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是对的》读后感锦集

  《你是对的》是一本由【韩】郑惠信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是对的》读后感(一):人生快乐法则:你永远都是对的

  在内卷的当下,很多人都会容易不开心,容易否定自己。

  心理学上说,没有真正的负面情绪,只有未被了解的内在需求。

  韩国作者郑惠信有一本书《你是对的》,曾经获得过韩国九大城市评选的年度好书。作者认为,所有的感受都是对的,当你认识到这一点,你就能照顾好自己和别人的心。

  你是对的,做一个有力量、被需要的人,用三句话暖进人心。

  邻家的妹妹产后抑郁,每天都生活在痛苦当中,有一天她实在忍不住了,就去做了个心理咨询,回来后感觉不错,直到自己爱上了心理学,等孩子2岁的时候,她也考到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有人说,孩子需要鼓励,其实,成年人的世界,更需要鼓励。

  《你是对的》这本书的作者,曾有30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和1万多名心理咨询者面对面的交流,让她明白一个道理。心理治疗专家的出发点不同,对于咨询者能提供到的帮助也不同。

  作者在书中提到,任何人都有创伤,一个人无论怎么健康,都不可能24小时保持健康;即便是神经衰弱的人,也并非24小时都是神经衰弱的状态。

  对于需要治疗的心理疾病患者来说,唯有在了解了患者的本质,导致他创伤的本质,然后再采取相对的治疗措施的人,才是治疗师。

  不是每个持有医生资格证的人,都可以被成为治疗师的。

  对于心理学来说,作者提到一个观点,适用心理学。

  适用心理学就像适用技术一样,对待心理咨询者是行之有效的心理解决办法。

  适用心理学,是根据心理学知识,人人都可以掌握的日常心理学小方法。作者举了个例子。

  我们没有厨师证,难道代表我们不会做饭吗?当然不是。

  所以说,掌握一点心理学小知识,即便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也可以自行解决。并不是所有的心理问题都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辅导。

  生活中,我们心结郁闷,也会找朋友聊天,有的朋友特别擅长开解,和她沟通过后,原本觉得很伤心的事情,转眼间便烟消云散了。

  适用心理学的核心是共情,学会共情,或者你有一个可以共情的朋友,估计生活中很多的不开心就会很容易被治愈。

  《你是对的》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作者也是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和自己的共情。

  共情,还有界限区分。共情,有一种神奇的效果,当你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对方的问题,可能对方的任何行动和选择,你都能理解。

  心理治疗师,“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海灵格有一段笔者特别认同。

  我允许别人如他所是

  我允许,他会有这样的所思所想

  如此评判我,如此对待我

  因为我知道

  他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在他那里,他是对的。

  笔者有一个朋友,心胸豁达,对于社交关系,她处理的很好。笔者有一次问她原因,她说,如果你把所有人当作一个基本的人来看,那么他所做的一切都能理解。但是你要是把一些人贴上了关系的标签,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现在想来,这种认知,竟然和心理学大师的建议吻合。

  “你永远是对的”,是因为你所有的选择都有理由。

  如果我身处你的角色,可就会认为你所有的选择都是对的。如果我愿意了解你所有选择的背后原因,那么,我就会明白,你只是做了一个选择而已。

  人是社会动物,有社交的需要。也需要在社交中被肯定被接受。当然,我们同时也要学会自我接受,自我肯定。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你很少看到他情绪失控,因为他允许所有事情的发生,也能接受所有事情的发生。

  不同的只是对于事情发生后的处理方法。

  《你是对的》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心理学书籍,还不如说是一本沟通类书籍。沟通是双向的,个人向内,个人向外。

  向内,是自己和自己对话,向外是自己和世界对话。

  无论是哪种对话,都不要忘记,你,永远都是对的。相信自己,快乐人生自己把握。

  《你是对的》读后感(二):没有真正的负面情绪,只有未被了解的内在需求

  情感在人类社会的交流在发挥着联系的纽带作用,而共情能力指的是感受个理解情感的能力,在人类社会交流的方方面面都能发挥作用。

  共情能力可以让你在社交中感受到他人情绪的变化及深层的情感,将之从痛苦的漩涡中抽离出来。但过分的感受他人而忽略自我感受与自我审视会让人陷入自我迷失的情绪漩涡,沉浸在远处的悲伤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感交织,会造成负面情绪的“反噬”。

  如何才能正确共情呢?

  郑惠信在她的著作《你是对的》一书中说:“共情不是进入感受相同情绪的状态,而是愿意接纳、理解对方也可能有那样的情绪或感受的状态。”

  郑惠信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从事精神科医师三十多年,曾与一万两千余人进行交流。近十五年来,与政治人物、法律人士、企业CEO和员工等各领域的佼佼者畅谈心事,与此同时也在社会各个角落陪伴心灵创伤者。

  她把30多年累积的助人经验总结为三句充分表达共情的话,核心要点就是接纳对方的情绪,准确描述对方的感受,给予反馈式而不是评判式的倾听。如果能深刻了解这三句话的真正意义以及使用方式,我们将在自己的人生和与他人的关系中,迈向更好的阶段。

  在仅有5000万人口的韩国,《你是对的》这本书竟然在一年之内卖出了40万册,据专业人士分析,此书的爆红,与当下新冠疫情给普通民众带来的心理创伤密切相关。

  01.为什么感到痛苦

  每当身边的亲人朋友经历痛苦时,我们除了“没事,都会过去的”“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至少你还……有人比你更倒霉”这样的话,再也想不出其他。

  而正在经历痛苦的人,没有得到真正的帮助,可能反复咀嚼自己的伤口,久而久之会让身边的人觉得矫情、小题大做。

  对于那些因经历不幸而患上精神类疾病的人,身边的人给予的帮助仅仅是寻找专业的精神医学专家为其治病。精神医学更重视从“病患”的角度来看人,而非人的角度。

  受创伤者所期望的,是对方将自己当作遭受痛苦的人,而非病患,他们希望身边的人,无论是医生还是亲人,都能用心关怀他们,深入理解他们的心情,期待自己的痛苦能被真诚对待。

  因为,当一个人的内在情绪没有得到理解甚至被否定时,内心就会充满痛苦,也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

  02.共情的误区

  所以,人们在共情他人时以为共情就只是单纯地倾听,听对方讲述自己取得的成就,经历过得磨难。或者说一些好听的话称赞对方,如何厉害取得如今的成就,如何的坚强撑过了那些不易趟过的河流。

  亦或者是一针见血的把批评挂在嘴上,和对方一起批评让他痛苦的人和事,无条件的接受对方的要求。

  这种行为,只不过是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对方经历的整个事件或过程上,而非对方因为这些事或者经历产生的感受。

  要达到共情重要的是,所说的语言要精准无误地朝着某个目标前进,也就是说瞄准对方的感受,并且落在对方感受之上的话语,才是共情。因为,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内心是两回事。

  同时,共情者在倾听他人伤痛的时候,可能会触发自己曾经经历过得伤口,承受新的伤害。于是,共情者强忍不满,甚至最后产生愤怒、厌恶的情绪,随之伴随着自责感,因为他们认为厌恶受创伤者的人本就很痛苦了,自己不应该这样。

  所以,要想分担他人的痛苦,必须能同时给予自己无限的共情。

  怎样才能恰到好处的共情呢?

  03.情绪永远是对的

  研究发现,当我们的大脑中拥有高度反应的镜像神经元时,我们就能过滤掉自己的情绪,来阅读和理解对方的情绪。

  我们很难共情他人,是因为在达到共情前的每一个转角,隐藏着不得不回顾的我们自身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前往共情的道路。

  共情不代表我们要接受所有的要求,要知道“你有你的情绪,我也有我的”。我们可以理解一个人的愤怒,而不是接受因愤怒而殴打他人的行为。

  所以,我们应该在明确自己的界限的同时,去感受、询问、观察对方的感受,不要轻易地批评指责对方的悲伤情绪。

  因为情绪不能用好坏、对错来判断。所有情绪的出现都有其原因,所有的情绪都是对的。只有聚焦感受,向对方不断询问并倾听答案,对方的内心与事情的面貌才会逐渐清晰,对方才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是被接纳的,双方的心才能慢慢贴近,解开心结。

  共情是高级别的人际关系技能,也是情商中的核心能力,可以后天习得,能带来更紧密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同时还能让我们更加理解自己的过往经历,为内在创伤找到出口,从而达到助人与自救的目的。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控制镜像神经元的反应,避免自己陷入过度共情,过于善解人意带来的精神内耗,先斟满自己的杯子,再去共情他人的悲欢。

  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心理自助书,从业30年的心理治疗师郑惠信,把她这些年心理咨询过程中的经验记录于此,告诉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地感同身受,如何避免陷入各种负面新闻消息而无法自拔,书中的理论适用于许多人际关系,职场,家庭,亲子,伴侣,同事,与人交流的场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同时建立持续的亲密关系,获得爱情、友情、亲情和事业的成功。

  《你是对的》读后感(三):为孩子打造健康的家庭环境,这个能力必不可少

  作家鲍德温曾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胡,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所以想要在家庭教育中更得心应手,家长需要做好共情,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和谐的夫妻关系、顺畅的婆媳关系、健康的亲子关系。

  而一个孩子从稚嫩迈向成熟,从家庭逐渐步入社会,必须要发展出来的一个重要能力,就是共情能力,这决定着孩子的情商,也决定着他的幸福指数。

  但是如何才能让自己和孩子学习并灵活运用共情能力呢?畅销40万册、荣获年度书籍的《你是对的》这本书,给出了很好的学习范例。

  01, 6个原则,让共情成为可能

  郑惠信老师在《你是对的》这本书中,提出了共情的6个原则:

  原则1 将共情对象明确为人,目标是人的感受

  原则2 共情是米饭,而非配餐,无需花样繁多,但必须指向清晰

  原则3 用感受打开对方的内心世界

  原则4 用提问-共情循环模型提供真帮助

  原则5 感受没有好坏

  原则6 区分情绪与行为

  作者拥有丰富的经验

  共情并不只是拍拍对方的肩膀,云淡清风地说一句自以为是的安慰;共情也不是高超语言技术的卖弄,喋喋不休的劝说;共情更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行为指指点点。

  只有遵守了这6项原则,共情才成为可能,也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而家长们只需要牢记一点就可以从零开始打造自己的共情能力,那就是——“没有真正的负面情绪,只有未被了解的内在需求。”

  以下这3个简单的问题也能够帮助父母和孩子拉近距离,打开心扉,实现真正深度且有益的沟通:

  1)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有哪些感觉?能否具体描绘一下。

  2)如果你能够穿越回去,看着当时的情景,你会有什么感受?想对当时的自己说些什么?

  3)在那种情况下,你想对对方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才会感觉好受一些?

  共情不是先入为主,枉顾事实,用自己的猜测去想当然地共情,《你是对的》提出的提问-共情模型非常好用,可以避免我们错用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代替对方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这个模型也非常简单,就是提出问题——如“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再提供共情——如“哦,原来你当时是这样的心情。”循环往复,直到真正抵达对方的内心。

  02,走出误区,才能恰到好处

  在共情训练时,人们往往会走进误区,错误的共情反而会让我们失去孩子的信赖。

  比如很多人外出游玩时,常会共情他人的需要,比如同车的旅客、餐厅的老板,对他们温柔,却对自己的孩子表现出不接纳,催促他们快一点,斥责他们不礼貌。这就是共情的第一个误区,没有搞清楚到底应该对谁温柔而坚定。

  当孩子失去了心爱的宠物,难过不止时,也许家长会这样安慰,“别哭了,一只小宠物而已,有什么大不了,妈妈再给你买一个不就行了?”这就进入了共情的第二个误区,否定了孩子的悲伤。

  郑惠信老师在书中分享了共情的6大误区,通过鲜活的案例和严谨的表达,让我们能够拨云除雾,看清共情的基础,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为自己和他人,提供恰到好处的帮助。

  03,重建自我,让爱更与力量

  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说过,“有一个字能使我们免除生命所有的重担和痛苦,那个字就是爱。”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最不能接受的是孩子突然有一天,开始用非常恶毒的语言跟自己顶嘴甚至威胁。他们会感觉到不可置信,“我做了什么?孩子怎么会这样对我?我是很糟糕的父母吗?”也会感觉大惊恐,“他真的会对我做出这些可怕的行为吗?他的一生还有希望吗?”但其实,孩子只是在用错误的表达,告诉父母,请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请不要再刺痛我内心的这里了,我已经无法再忍受了,他真实的表达是——我出问题了,请你帮帮我吧!

  但是未经学习与训练的父母,很难读出孩子的话外之音弦外之意,也无法解读孩子问题背后的内在需求,尤其是在自己内心还有确实、爱的需求未被满足的情况下,这种读取和沟通就变得更加寸步难行。

  《你是对的》一书中也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训练,让我们可以从细节出发,来发现自己的需求,为自己斟满爱之杯,通过重建自我的方式,让自己成为更有力量、更有爱人能力的人。

  “你是对的”,并不是对他人的盲目认同,而是对对方情绪的无条件接纳,当我们用底气肯定他人的感受,当我们有智慧读懂他人的需求,当我们有力量提供爱的支持,共情的能量就会在身边的环境中流动起来,我们就可以为自己和家人提供更好的照顾,让关系和谐,让幸福持久。

  《你是对的》读后感(四):不必同病相怜,也能感同身受,3句话暖进人心

  网上看到一位网友的倾述:父亲得了食道癌,有时一整天都吃不下东西,饱受病痛的折磨。我去看望父亲,跟平常一样带了些自认为很好的食物。没想到却惹来父亲一阵发火,只听他生气地说:“我最讨厌你这样了,每次来都说这个东西如何如何好吃,那个东西吃了又怎么对身体好,你没看见我现在连喝口水都困难吗……”

  一个人在万般绝望、痛苦不堪时,最需要的是他人对自我感受的接受。

  韩国心理治疗师郑惠信在《你是对的》一书中所说:“感同身受并不是简单的同情而是让自己变成那个人,和他成为一个整体,去共享同一种体验,这就是共情。”

  这一本非常实用的心理自助书,从业30年的郑惠信,把她这些年心理咨询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集结成书, 本书的销量突破40万册,被韩国九大城市评选为年度书籍。

  在书中,她告诉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地感同身受,如何避免陷入各种负面新闻消息而无法自拔,她以个人亲身经验为重心,来谈实际的治疗技巧。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书中了解共情的魅力,见证它的神奇效果。

  01

  不必同病相怜,也能感同身受

  有则小故事:有一个人,因为一次创伤,以为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就蹲在角落里,每天不吃也不喝,像一只真正的蘑菇一样。

  如果我们是医生,我们会怎办?你可能会说:“你不是蘑菇啊,赶紧起来吧。”

  你可能说上百遍千遍,甚至还会过去拽他起来,这个病人必定还是会无动于衷,在你怜悯的眼光下,一动不动地做自己的蘑菇。

  有一天,医生也撑了一把伞,蹲坐在了病人的旁边。

  病人很奇怪地问:你是谁呀?

  医生回答:我也是一只蘑菇呀。病人点点头,继续做他的蘑菇。一会儿,医生站起来走动了一下。

  “你是一只蘑菇你怎么能动呢?”

  医生说,“我是一只蘑菇也可以动啊。”

  他说,哦,原来做蘑菇也可以动。所以他就跟着动。

  然后医生开始吃饭,他就问:你怎么可以吃饭啊?

  医生说,“蘑菇不吃饭怎么长大?站起来不就是长大了么?”

  病人觉得对,站起来开始吃饭。几个星期以后,这个人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虽然,他还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

  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共情能力说难很难,说简单也很简单,只不过是在别人遇到困顿时,蹲下身来,陪他做一只蘑菇,而他,必然也有让自己生活重新快乐起来的能力。

  感同身受并不是简单的同情,而是让自己变成那个人和他成为一个整体去共享同一种体验,这就是共情。

  共情的力量

  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个事实,在社会性的灾难发生时,心理治疗专家、社会活动家、志愿者等许多人都会参与救助,但灾难过去一段时间以后,那些专家就不再出现了。

  韩国“世越号”沉船事故发生后,一开始有许多心理治疗专家参与治疗,后来几乎都消失不见。

  专业的精神科医师在聆听受创伤者的悲伤与痛苦后,为了缓解他们的痛苦、失眠等症状给他们开出药物处方。

  当然,利用药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症状。但是对于受创伤者而言,失去子女后又被当成精神病人看待,无疑是二次伤害。

  他们已经承受了身心被撕碎的痛苦,而医师又把他们当作病人,就会加重他们的痛苦。

  受创伤者所期望的,是对方将自己当作遭受痛苦的人,而非病患。

  这时候,志愿者的参与给了他们实质性的帮助。

  志愿者们说:“我们没办法坐在家里袖手旁观,所以就赶过来了。”

  他们觉得自己什么忙也帮不了,却流着泪帮忙打理每一件事。他们紧握遇难者家属的手,与他们一起哭泣。

  志愿者们以行动和眼神,告诉那些遭受创伤后不再相信世界和他人的人:“你不是只有一个人。”

  志愿者们用人类的共同情感形成了“强大的连接感”,成为那些家属的救命绳。

  这就是共情的力量。这个力量可以随时启动,也能比药物治疗更快速地撼动人心,有效应对真实生命中的痛苦。

  03

  共情式沟通的破局之法。

  想想我们经常下班回家的一个场景,上了一天的班,很累,回到家里跟家人说:“我今天好累啊!”,家人会给你什么样的回应呢?

  常见的回应是:“你累,我更累”; “你天天都说累,那工作就是这样,你叨叨不停有用吗?”;

  “你既然累了,就不要做那么多事了”。听到这些,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想都想得出来,有时难免会是一场口舌之争,也或是闷头不语地生气。

  而这些回应,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话语“批评指教”。那我们该如何做呢?

  书中讲到,面对这种情况,其实需要说话的不是我们,而是对方。我们必须专注于对方的感受、对方的痛苦,持续向对方提问,引导对方说出心中的感受:

  “你现在心情怎么样?”

  “你觉得现在痛苦的程度有多强烈?”

  这时候我们也不用担心对方的回答,就是不愿回答也没关系。

  因为回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对方知道有个人关心他,并且愿意了解他的感受,知道有人真心实意在乎他的痛苦,知道有个与自己痛苦共情的人,这样就能获得摆脱痛苦的力量。

  书中给出具体的方法:

  支撑对方的力量:“你是对的!”一个人不会无来由生气,也不会无缘无故忧郁。所以请克制住你教育、告诫、劝导、说服他人的欲望,请先肯定对方的感受。

  关注对方的“真实自我”:最近你的心情怎么样?开始一段对话时,可以先请对方说出个人心情和感受,看似不起眼,却是一句关心对方这个人而不是他的外在身份的问候。

  反馈是倾听:原来你是这样想的啊!你说的我听到了,你的痛苦我看到了,你的感受,我感受到了。

  结语

  这本书适用于任何人,书中所讲的“三句话暖进人心”理论适用于许多人际关系,职场,家庭,亲子,伴侣,同事,与人交流的场合。

  学会共情,才能触摸到别人心底的柔软,才能用自己的善良,真正对他人有所帮助。

  《你是对的》读后感(五):一言不合,孩子就离家出走,用3句话学会亲子沟通中的底层逻辑

  最近总会看到孩子发脾气、吵架、离家出走的新闻。

  上海一个10岁的男孩因学习问题跟爸爸争吵后赌气跑出家门。

  四川隆昌,一名15岁的女孩跟父母吵架后离家出走。

  18岁的河南女孩,因和父母吵架要离家出走未果,一怒之下从四楼跳下去,几乎丧命。

  山西23岁的男子,因受不了家里的催婚进而离家出走,跟父母已经赌气一年之久。

  ……

  可见,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只要他感觉生气又无助,内心相当痛苦难受,就会做出一些非常的举动。轻者郁闷得生气、抑郁,重者会离家出走或者误入岐路、陷入绝境。

  这种内心的痛苦,往往源自内在的需要无法被父母了解,无法得到父母情感上的支持,无法从父母身上得到爱和关注。这也促使其变成了“问题”的孩子。等到那个时候再去修复亲子关系时,已经困难重重,为时已晚了。

  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的情绪波动时一定要及时关注。如果不知道如何洞察孩子的心声、不知道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不妨来阅读下《你是对的》这本书。

  书的作者是韩国心理治疗师郑惠信,曾帮助过10000多人疏导心理问题。这本《你是对的》一书一经出版,销量直接突破了40万册,成为韩国九个城市的年度畅销书。书里,收集了人人都需要、人人都可以学会的暖心方法,就是共情。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教授认为: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

  拥有共情能力的人,心中有光、温暖自己,照亮他人,更是一个拥有力量、活力四射的人。

  接下来, 我们就一起阅读这本书,找到与孩子沟通的方法,重建亲子关系,享受亲子之间的快乐,使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01假共情,你和孩子会渐行渐远

  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很有共性的故事。

  一个小学生因为跟同学打架受到了老师的责骂。孩子非常委屈,哭着跟妈妈诉苦,然而妈妈却说:“老师不会无缘无故批评你,定是你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打架不是一个好孩子的行为,你下次不要再这样做了。”

  图片来自网络

  你看,妈妈都没有问孩子为什么会打架,原因责任在谁;也没有问过孩子被老师批评后,有什么感受。从头到尾都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心思去体验这个事件会对孩子的影响。反而要求孩子执行所谓的成人的价值观,听长辈话、不能打架。

  我忽然想起曾看过的一个调解节目。

  母亲和儿子存在很大的矛盾,经常几句话就会让两人关系剑拔弩张。

  儿子童年时,因为父母工作调动,儿子到了新的城市后非常不适应。又因为个子很矮,也总会受到新同学们的奚落,尤其是座位的空间,总会被同学挤得出入困难。

  又一次感觉自己的空间狭小时,他使劲地向后挤了挤,可这个动作却被老师看到了。老师的话让他感觉难堪,老师无视了他受挤的事实,反而批评他扰乱课堂秩序。

  受到批评的他委屈地跑回家,却被父母要求返回学校向老师认错。见他拒绝了,居然双双跑到学校替他向老师道歉。

  这让他感觉颜面尽失,学习也变得颓废。成年后,生活充满了不顺,职场受到冷落、交友又受尽的嘲笑,一度有轻生的想法。

  节目接近尾声时,那位母亲才知道当初儿子内心是如何难受,后悔不但没有替儿子伸张正义,还以自己的价值观为尺度,强制孩子违心做事。如果当初能对孩子的感受稍微关注,也不会造成儿子事事不顺,亲子关系经常失控的局面。

  很多时候,孩子更关心的是身边人是否把目光放在自己的身上,有没有真正地关心自己。

  看见并关心,理解并接纳,才是亲子之间该有的相处模式。而这个看见、接纳就是共情的表达形式。

  所以,共情不是讲道理、说教、批评,更不能要求孩子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是要尊重他们,愿意陪伴他们一起熬过痛苦的时刻,让他们感受到在父母心中的重要性。

  02共情与否,细节可见惊人力量。

  我们都知道共情的重要性,然而落到实处,我们总是很难做到共情。这是为什么?

  作者说,这是因为整个社会对共情都存在误解和偏见。

  我们以为的共情,是要让他人感觉正常,往往忽视了自己情绪;是对那个貌似美好的外在表现给予夸奖和支持,往往忽视了事物本身的特质;是越界的保护,往往忽视了对方个体的能动力量。

  而当我们真正理解了共情,并对孩子使用了共情,我们的孩子就会放下心灵上的包袱,振作精神,敢于面对来自生活的困难和矛盾。

  作者有个朋友,孩子刚满6岁,可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变得不爱去幼儿园了。同时,孩子去厕所变得频繁,一天会超过30多次。

  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据医生分析,应该是孩子受到了压力过大。

  朋友从侧面打听过,班上有几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小群体,对自家的孩子不太友善,孩子没法融入他们的小群体,因而变得脆弱而焦虑。

  在作者的建议下,那位朋友开始了共情方式。关注、倾听,并同孩子一起生气、吐槽那个小群体。后来还告诉孩子,她已经去过幼儿园教育了那个“小群体”,向孩子认真描述了如果教育那些小朋友的过程。

  孩子的心情果然好转了,全家人的生活也恢复如初。内心没有包袱的孩子,在新的幼儿园里快乐地成长起来。

  其实,我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女儿放学后很不开心,眼泪儿就挂在眼圈上。因为跟同学吵架了。声音盖不过大嗓门的同学,让她有了一种输了世界的感觉。

  了解情况后,我带着她到沙地上一起责骂那个同学。我告诉她,可以向沙子出气,比如用脚踩沙、用拳头捶沙,也可以把她想要说的话说给沙子,沙子一定不会吼她。后来,她不再“报复”沙子了,而是蹲下,用沙子摆起图型来。

  来自网络

  回家后我问她的感觉,还问她要不要帮她找那位同学的家长。女儿不好意思地笑了,就是一些小事,自己处理就行了。动不动就找家长,多幼稚呀!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当孩子感到被爱、被信任时,奇迹就会出现在你眼前。”

  所以你看,当我们相信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孩子共情,孩子就会重新思考,如何处理遇到的困难。

  拥有父母共情力的孩子,相信父母永远站在自己的身边,他们会带着坚韧的力量活出多彩的人生。

  03好的共情,从3句话开始

  心理学家大卫·奥格斯伯格曾说,我们所成从来都没有摆脱过人性的局限性,所以,我们需要宽恕来救赎。

  其实,这里的宽恕,就是共情。我们要学会宽恕自己,更要学会用宽恕的力量,与孩子产生共情。具体的方法,作者认为,只需要三句话就可以搞定。

  1、“你是对的。”

  作者告诉我们,人拥有的所有情绪都是对的。

  纪录片《朋友们:隐藏的悲伤》是讲了一个关于世越号沉没后,令很多家庭痛失亲人的故事。这段往事,曾被拍成了电影《没有你的生日》,感动了无数人。

  这里有个非常打动人心的细节。就是一个。因为朋友的离去,才让自己得到重生的孩子发自内心的一段哭诉:幸好你们没有批评我的悲伤。

  不评论、不批判,既是共情的基本要素,也是亲子关系营建的基本原理。不评论、不批判、不带着情绪与孩子沟通,才会知道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才会了解事物的本来相貌。

  “你是对的”,更是一种对孩子的接纳,无论你的情绪怎么样,我都相信你,我会尽我的能力保护你。

  2、“你最近心情怎么样?”

  大多数人听到这句话,可能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还行”。

  其实这跟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系。小时候,受到一些情绪波动,身边的长辈就会告诉我们“好孩子都是勇敢的!”“不许哭,多大点事?你还能做点啥?!”……

  情绪被刻意压制,让很多人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就像不久前流行的电视剧《以家人之名》,男孩贺子秋经常会被家人要求做自己并不开心的事情。看动画片,不敢表达开心的感受;吃西瓜不敢自己动手去拿;碰了妹妹的玩具还要道歉……

  来自网络

  讨好型人格的人,不仅会焦虑、彷徨、内疚,更会严重地影响人生道路的抉择,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如果我们执拗把这种“压制”传递给孩子的话,伤害是可想而知的。

  那么,真的想了解孩子愤怒、忧伤等情绪的本来面目,我们要做的就是真正了解孩子此时此刻的心情究竟怎么样。把话讲透,把情绪散尽,才是一段健全关系的开始。

  3、“原来你是这样想的啊!”

  有人可能会问了,感受不到对方的情绪,还能做到共情吗?这个问题非常好,也说明,对共情有了更深一个层次的领会。

  无论是什么人,经历不同,也不可能存在共同的情绪感受。所以,家长感受不到孩子的情绪,也是一件正常事。

  这时我们听到对方描述的心情时,就可以回复:啊!原来你是这样……(难过/想念……)

  作者说,这样回答的本质,就是一种接纳。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认同孩子的情绪表达,不轻易给孩子贴标签,更不能随意批评否定他的行为。

  只有孩子感受到了接纳,才会从心底产生安全感,相信父母,悦纳自己,才会有力量做自己情绪的主人,笑看生活。

  共情,是一种全新的教养方法。它提倡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孩子认识自我、提升自信,在父母的关注之下健康成长。

  爱孩子,我们就要记得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多用共情的方式与孩子相处。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爸爸的爱,始终陪伴在你的身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